愛因斯坦私下承認,在相對論中動質量根本不是質量

2020-12-06 萬象經驗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可以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方程了,它的出現給原子彈提供了理論基礎。無論你是否懂得相對論,你都能知道損失一定的質量就能換來巨大的能量。在相對論中,當物體的速度增大時,它的質量也會隨之增大,這稱之為動質量;與之相對的處於靜止的質量就叫做靜質量。動質量和靜質量之間也是滿足洛倫茲變換的。

雖然動質量也包含著「質量」兩個字,但是在主流的相對論中,它根本不是質量。提出這個想法最著名的物理學家之一應該算是蘇聯猶太人朗道了。他指出,質量本身是個標量,但是動質量和能量之間就只差了一個光速的平方,從本質上來講它其實就是個能量,而能量在相對論中是四維動量的一個分量,它不是標量。因此,動質量不是質量。

這個想法得到了相對論創始人愛因斯坦的默認。當時,愛因斯坦在私下寫給朗道的一封信中表示,它可以接受動質量不是質量的想法。但是,愛因斯坦從來沒在公開場合表示過這件事,因為他知道,如果質量不再是標量,那麼會導致很多問題的發生,相對論的計算會變得更加複雜。

如果把動質量從質量範圍中剔除,也會導致許多物理定律不再成立。質量守恆定律告訴我們,在任何孤立系統中,不管發生什麼變化或過程,其總質量總是不變的。我們知道把質量轉變為能量的最高效率的方法是,讓正-反粒子互相湮滅。所謂正-反粒子是指質量相同、帶電量不同的粒子,如電子和正電子,當它們湮滅的時候,就會釋放出靜止質量為零的光子能量。發生物理變化前總質量為2m,發生變化後質量就變成零了,這顯然違反了質量守恆。很多物理學家也是根據這一點反對朗道的說法。

粒子物理學家更不能同意這種說法了。我們知道物質是由原子組成的,而原子更是由一些更基本的粒子組成。根據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我們不能同時精確知道粒子的位置和動量,這意味著這些基本粒子都是處於運動狀態的。實際上,我們所知道的物體的靜質量是由基本粒子的動質量組合而成。如果動質量不是質量,那麼它又如何能組成靜質量呢?

其實這兩種想法都有它們的道理,且都是從各自領域出發而得到的結論。因此,如何看待這件事,我們要根據實際出發,根據你的需要選擇更為合適的想法。

相關焦點

  • 接近光速運動的棉花相對論質量無限大,可以形成黑洞嗎?
    棉花雖然輕,但是根據相對論質量公式,棉花如果以光速運動,其相對論質量(動質量)會變得無限大,那麼這種情況下,棉花會因為動質量無限大而形成黑洞嗎?估計很多人都覺得可以。不過,真正的答案是棉花即便能夠接近光速,相對論質量變得無限大,它也形成不了黑洞。
  • 光的相對論質量
    等等,所以,經典理論不是萬能的,有它的適用範圍。量子力學也不是萬能的,也有其適用範圍。相對論也一樣,有適用範圍的問題。如果抱著「完事不決,量子力學」的態度,牽強解釋我們的宇宙,就跟當年的地心說一樣,會被我們的後輩譏笑。
  • 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恆星舞動:再次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一顆恆星被發現在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周圍跳舞,它的軌道被發現形狀不像橢圓,而是像一個玫瑰花結,正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預測的那樣。S2星每16年繞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運行一周,距離太陽26,000光年。
  • 愛因斯坦與廣義相對論
    龐加萊在相對論發表之前,曾經猜測真空中的光速是一個常數,而且可能是極限速度。他還建議通過「約定」光速各向同性來校準兩地的時鐘。愛因斯坦看過龐加萊的有關文章,從他創建相對論的文章中不難看出龐加萊對他的影響。不過,龐加萊沒有認識到「光速不變原理」。龐加萊雖然堅持了相對性原理,否定絕對空間的存在,但他仍認為存在以太。實際上,承認以太就等於承認存在優越參考系。
  • 光沒有質量,為何還會被黑洞吞噬?相對論給出了答案!
    文——木木魚作為人類歷史上三位「科學巨人」之一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雖然在他生前存在著很多質疑聲,同時他也並沒有憑藉相對論成功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近半個多世紀以來,伴隨著人類科學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開始逐漸發現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的很多觀點都是正確的
  • 科學家發現,在超大質量黑洞的周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依舊適用
    圖解: 藝術家對恆星S0-2的描述是來自於它經過了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當恆星靠近超大質量黑洞時,它會經歷由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引力紅移。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重力是由質量扭曲了空間和時間引起的。
  • 質量與引力,誰讓空間彎曲了?相對論認為是質量,弦論認為是引力
    這是大多數朋友的理解,但其實引力和空間彎曲都是一個現象的兩種不同說法,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時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所以我們在解釋「引力」與空間之間的關係時必須要和時空一起說明,否則這個觀點就是不完整的。
  •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再被驗證:時空扭曲質量方式正確
    最新實驗使用已計算好質量的天體來檢驗廣義相對論預測結果是否成立。科學家希望通過該理論揭曉宇宙某些謎團。圖中是ESO 325-G004星系形成的「愛因斯坦環」。科學家通過測量恆星如何移動,從而計算出前景星系ESO 325-G004的質量。之後他們計算了環繞該星系的愛因斯坦環曲率,從而確定它對周圍空間的變形程度。
  • 愛因斯坦竟不是由於相對論而獲得諾貝爾獎
    人們也許會問,相對論是否隱含了這樣的意思: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而不會再有概念上絕對的標準這種疑問從20世紀20年代一直持在愛因斯坦的物理理論中,有一個質量能量方程:E=mC2。1921年,由於對光電效應的貢獻,愛因斯坦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但由於相對論的複雜難解及面臨的種種爭議,瑞典皇家科學院的諾貝爾獎頒獎辭隻字未提相對論。現在,相對論已經被科學界完全接受,無數實驗也證實了相對論的預言,但我每們周圍仍對此持懷疑態度。相對論的重要結論之一,是質量與能量的關係。對所有觀察者而言,愛因斯坦假定光速是相同的,沒有可以超過光速運行的事物。
  • 白矮星質量越大半徑越小,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又一次正確
    科學家揭開了白矮星的神秘面紗,支持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天文學家很早就將白矮星的質量和半徑之間的關係理論化了,但直到現在才觀察到它的質量-半徑關係。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隨著白矮星質量的增加,它們的體積會縮小,這與大多數已知的天體不同。
  • 你的體重純質量只有一兩公斤,其它都是相對論質量
    在我們的生活中,目之所及到處都是各種物體,每一種物體都有它自己的質量,如果我說物體的質量絕大部分都是虛的,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比如一個體重150斤的人,要是在粒子的層面計算它的純質量的話,其實它可能在一公斤左右,如果你手裡正拿著一個沉甸甸的東西,那麼它絕大部分的質量都是虛無的,只有大約
  • 質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轉化?不對,質量和能量根本就是一回事
    在狹義相對論所描述的鐘慢效應和尺縮效應中,時間與空間的聯繫被再一次證實。高速運動的物體時間流逝速度會變慢,而長度會縮短,可見運動對於時間和空間具有同步的影響。像時間和空間這樣看似並不相關,實際上卻是一體的還有質量和能量。
  • 日全食如何讓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名揚天下?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問世之初,公眾幾乎還不知道這位德國物理學家,而且他的新理論還遭到了科學界的極大質疑和正面對抗。直到4年之後,一位英國天文學家主導的一項歷史性實驗才讓愛因斯坦和他的相對論名揚天下。
  • 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為何相等,它們是同一事物嗎?
    從本質上說,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有區別,在廣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把「慣性質量=引力質量」作為等效原理,建立了廣義相對論。在十九世紀,奧地利物理學家馬赫,就嚴厲地批判了牛頓的絕對運動觀念,馬赫認為事物的一切運動、加速度都是相對的,認為絕對空間並不存在,提出物體表現出來的慣性,是宇宙中其他所有物體作用的結果,這一觀念被愛因斯坦稱之為「馬赫原理」。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或許他自己都不是很理解!
    很多人用著網絡懷疑相對論。首先狹義相對論是物理學成熟應用,光速恆定原理是實驗證實的,也被廣泛應用在雷射測距,光信號傳輸等領域,是一直在用的東西。廣義相對論雖然還是假設狀態,但LIGO實驗拿到了三次引力波探測數據。此外,廣義相對論跟黎曼猜想一樣,雖然沒被證實,但是已經開始應用了!
  • 你真的了解質量麼?引力質量VS慣性質量
    大家看到我公眾號裡相對論的文章列表,裡面分了幾個區:理論篇、雜談區和問題區,相對論的這些理論公式我會在理論篇裡一步一步按照步驟給大家推。牛頓還告訴我們:物體慣性的大小隻跟物體的質量有關。要注意這個「只跟」,是「只跟」不是「跟」,就是說質量是衡量慣性大小的唯一度量。
  • 相對論:愛因斯坦理論背後的思想實驗!
    圖片:NASA因此,對於牛頓的理論來說,慣性質量必須與重力質量相同,但這完全是巧合:沒有理由認為這個等式成立。對於一個質量是它的兩倍的物體,地球對它的拉力可能是它的兩倍,但這完全被抵消了,因為物體運動的難度是它的兩倍。慣性質量和重力質量以完美的步調運動。這種奇怪的對應關係一直是引力圈裡的一個謎,但1907年,愛因斯坦更進一步。
  • 愛因斯坦又對了!恆星在繞著超大質量黑洞「畫花瓣」
    4 月 16 日,國外媒體曝出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超大望遠鏡(VLT)觀測到一顆恆星在銀河系中心,環繞著超大質量的黑洞運轉著。這一發現驗證了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中所預測的結果。這一期待已久的結果是在天文學家近 30 年的追蹤觀測之下,依靠近年來發展得越來越精確的科學觀測手段才最終得以實現。
  • 相對論中,速度越快質量越大,「多的質量」怎麼來的?(猜想篇)
    相對論,是關於時間,空間和萬有引力的理論,主要創立者是愛因斯坦。相對論是20世紀物理學最偉大的理論之一,它顛覆了人類的部分常識,重塑了我們的世界觀,提出了「四維世界」等全新概念。微觀上,相對論的提出,產生了量子力學這一物理分支;宏觀上,相對論的提出,為宇宙學的產生奠定了理論基礎。
  • 能量就是質量?愛因斯坦的科學理論,已被證實是真實的
    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科學家,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擁有那麼多的知識儲備。而接下來,筆者所要說的是一個愛因斯坦的超前理論,這一理論在前段時間已經被證明了是真實存在的。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出的理論是非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