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科普:閱讀過程中,你都是如何分辨不同字母的?

2020-12-05 小明心夥伴

文字被用來間接地保存和傳播思想,但這只是一種權宜之計,或者說是一種障眼法, 因為文字「模擬」的是語音,而不是思想。

這意味著閱讀文字需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必須有分辨不同符號(即字母)的能力;二是必須有分辨不同聲音的能力,例如要能聽出b 跟p的差異;三是必須知道一個字母或一組字母所對應的發音。

這些條件對閱讀高手來說不失為一種挑戰,對剛接觸閱讀的人而言更是難上加難。

字母

如果重新創造一套字母系統,應該如何設計?創造易於分辨的字母是比較明智的做法,因為這樣的字母不容易被讀者混淆。

同理,創造好寫的字母則對書寫者有利。這些想法都相當符合邏輯,但是字母系統的設定並不遵從這兩個原則。

來自環境中的字母

認知科學家馬克·常逸梓(Mark Changizi)和他的同事們分析了96個文字系統, 並判定出了這些系統中常用的形狀。

然後,他們研究了大量的自然景觀照片,以判斷在這些字母系統中找到的形狀是否也常常出現於自然景觀中。

舉例來說,L和T的形狀常見於自然界中,這是因為前者會出現在一個物體兩條邊的相接處,而後者則會出現在兩個物體的重合處。 T和L的形狀常見於物體輪廓中。

我們可以做一個合理的假設,視覺系統隨著時間(可能是進化時間,也可能是個人生命周期,或者兩者皆有)的推移做出了調整,以最好的方式感知著自然界中最常出現的形狀。

發明字母系統的人無意中利用了視覺系統的這個特點,並判斷出:最容易見到的形狀能用來創造出漂亮的字母。這個例子很好地闡釋了我們的觀點:大腦並非是為閱讀和寫作所專門設計的,只不過人們在讀寫時應用了大腦既有的機制。

字母系統還缺少其他一些設計屬性,字母的設計初衷不是為了好寫。書寫不同的字母所需要的手部動作在數量上有所不同。L需要兩個手部動作,X則需要三個,雖然這兩個 字母都只有兩個筆畫。

如果設計羅馬字母系統是為了減少寫作者的工作量,那麼大部分的字母和符號都應該只有一筆或兩筆才對,例 如,「1」、「/」、「\」、「—」和「J」。

然而,我們還是有E和H這樣需要好幾筆才能寫出的字母。 易被混淆的字母 儘管字母的字形大多來自人類視覺系統能清楚看到的形狀,但這些形狀卻很容易被混淆。

很多字母都是一條縱向的直線配上右邊的半圓,比如B、D、P、R,而E和F、F和H 只有一個筆畫的差異,I、J和L也是如此。有時兩個字母是鏡像,比如M和W,或b和d。

如果創造字母的目的是要讓它們看起來有所不同,那麼為什麼不用一些斷開的線段來表示,例如「 」或「≡」?為什麼不用一些封閉的非圓形圖案來表示,例 如「Δ」或「□」?

至少羅馬字母是比較容易被混淆的。兒童在學習閱讀時的確會混淆看 起來相似的字母,這種現象在其他字母系統裡也能被觀察到。即使是沒有學過閱讀的兒童,也能僅通過觀察來學習字母。

父母可能會注意到,小孩似乎可以讀懂像「麥當勞」或「塔可鍾」(Taco Bell)這類常見的圖標。

事實上,他們也許只是認得品牌圖標而已。不過,在沒有品牌圖標的情況下,他們依然會展現出學習字母的能力,比如認得學前班柜子上朋友的名字。

對於兒童來說,雖然相似的字母在學習之初很容易被混淆,但通過練習,分辨這些字母就不再是問題。他們會學到字母中可用以區別的關鍵特徵。

在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向兒童展現了兩串不是單詞的字母,並要求他們回答這兩個字符串是否完全相同或不同(例 如,「BMWQ BMWQ」和「BMWQ BWMQ」)。

字符串的尺寸很大,所以實驗中的兒童必須要移動視線才能看得到全部的字母。幼兒園孩子的視線集中在哪裡很難觀測,但三年級孩子看的是字母之間有區別的部分,也就是帶有最多信息的部分。

閱讀障礙又是怎麼回事?字母反轉難道不是閱讀障礙的核心問題嗎?至少在20世紀20年代至70年代,「假設閱讀障礙源於視覺」這一命題是始終存在的。

那時,人們進行過一些異常簡單的實驗,結果顯示問題往往不是出在視覺上。其中一個實驗是單純地對閱讀障礙者因字母反轉而犯錯的次數進行統計,結果發現這種錯誤相對來說較少出現。

在另 一個設計巧妙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在屏幕上放映單詞,一次一個,並要求閱讀障礙者在不 出聲的情況下抄寫看到的單詞,而實驗對象極少出錯。由此可見,閱讀障礙與視覺沒有系。

文 | 心理君

相關焦點

  • 語言心理學:兒童是如何通過發音區分字母的?
    兒童可以在日常對話中聽出big和dig的不同,這足以說明辨聽字母發音不難。但是,學會讀寫卻是個不一樣的任務,必須先明白是什麼將big和dig區分開來,人們才能做出思考:「啊,有字母d,我知道那個字母應該作何發音!」許多思考過程都存在於意識之外,而且有些過程似乎會一直存在於意識之外。
  • 閱讀時,大腦的不同區域在幹啥?
    你讀過《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嗎?有人說這本書告訴了他朋友的重要性,還有人說這本書告訴人們輕易做出的決定很少是正確的。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科學家們卻選取了這本書中的一個章節進行了一項研究:確定在人們閱讀的時候,不同的腦部區域都在做些什麼。
  • (104)第十一章 (7)巧合 偶然和心理學(C) 偶然性在心理學中的作用 |《與「眾」不同的心理學》楊中芳教授審校
    6.兩人都被用三個名字的人暗殺(John Wilkes Booth和Lee Harvey Oswald )07.Booth和Oswald都持有不受人歡迎的政見。8.Booth在電影院裡射殺了林肯然後藏在倉庫裡;Oswald 從倉庫中射殺了甘迺迪然後藏在電影院裡。
  • 【趣科普】視力表為什麼要用字母E?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平時我們測視力,基本上用的都是E字表。那麼,視力表為什麼唯獨選擇了字母E,而不是用其他字母或是漢字的視力表呢?  在國外,其實還有其他版本的視力表的。比如美國用的是Snellen char,它是最初版本的視力表,由各種拉丁字母組成。但對於很多不認識字母的人就不太適用了。
  • 26個英語字母,是閱讀的基礎,三個遊戲讓字母學習更趣
    孩子在早期進行英語啟蒙的時候,就會開始學習英語字母,在3-4歲之間,主要是通過音視頻的方式學習字母名字和字母的發音,在認讀方面就會以掌握字母的輪廓形狀為主;在4歲之後的學習階段就會主要以字母發音、字母的認讀和書寫形狀為主。
  • (99)第十一章 (2) 試圖解釋偶然事件的傾向 偶然性在心理學中的作用 |《與「眾」不同的心理學》楊中芳教授審校
    然而,人類認識過程的這種極具生存適應性的特點並非十 全十美,有時還會給我們帶來一些障礙。例如,當環境中沒有 什麼東西可以讓人們進行概念化時,還一味地去尋求用概念來 理解事物,就是一種不良的適應行為。那麼,到底是什麼東西 在人類認知的這一突出特點上製造麻煩呢?又是什麼東西給我 們尋求結構這一過程帶來困擾,以致於阻礙了我們對事物的理 解呢?對,你猜對啦!是概率。
  • 時間都去哪兒了?時間心理學教你如何進行時間管理
    時間心理學研究包括時間知覺與意識,主要研究時間知覺和意識過程的關係,特別是探討意識過程的時限和時間整合問題。所以建議大家參考不同的心理學流派,形成自己合適的時間觀。03 中國時間心理學第一人黃希庭中國時間心理學第一人黃希庭在《時間心理學的新探索》中闡明了自己的研究結論,也就是不同自我同一性得被試對其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時間體驗不同;在時間洞察力的力度、方向和關聯性等方面。
  • 29個典型案例告訴你 設計中如何運用心理學
    心理學研究可以分為三種途徑,最高級層次是研究思維策略,第二級是研究信息加工過程,最下層是研究生理過程。這三個層面的研究都與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發展密不可分,更是設計學科研究與應用的重要基礎之一。BOOKMARK PEN–KIKKERLAND設計:Gerhardt Kellermann通過對人們日常閱讀書寫行為習慣的研究,設計師藉助於形態語義的轉換,將筆和書籤進行整合設計,使其轉移到特定的閱讀情景中。
  • 什麼是心理學?含羞草和向日葵有心理嗎?心理學科普1
    這是一篇科普文章。在十九世紀之前,中國是沒有「心理」這個詞語的,當然更沒有心理學(不相信的同學可以去查查《詞源》)。學術界一般認為,漢語的「心理學」一詞譯自「psychology」,由日本哲學家西周於1875年《奚般氏心理學》裡首譯。經過康有為和梁啓超等人的努力才逐漸被國人所接受。那麼這個外來的「心理學」又是從何而來呢?
  • 如何培養英語閱讀能力?
    在最初的小學階段,孩子們只學習字母與聲音匹配關係。假定孩子將通過在字母和聲音之間建立聯繫來逐漸學習閱讀,但是閱讀的習慣和在閱讀中尋求快樂的欲望沒有得到發展,也不能算是良好的閱讀能力培養方式。閱讀發展需要經歷哪些階段?在閱讀培養的整個過程中,閱讀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是連續進行的。
  • 這是一本適合小學一年級孩子閱讀的科普雜誌
    我家範兒愛看書,但是大部分都是故事類的。我買過很多的科普書籍給他,但是他似乎都不喜歡.家裡有很多的漫畫,畫冊,繪本類的科普書籍,他都不來電。首先雜誌類的書都不厚,只有30多頁。然後,大家訂閱的多,還有新鮮感,果然範兒看了挺多。我翻閱了一下,確實還不錯哦。全書都有拼音字母標註,所以很適合一年級的孩子閱讀,沒有任何的障礙。
  • 五大兒童心理學經典實驗
    每個人都對這世界存有惡意,而我深愛你 文 / 部分圖文來源網絡 兒童心理學——或者更寬泛的說,發展心理學——並不僅僅是關於孩子的研究,而是研究像你我這樣的人,以及我們如何成為現在這個樣子。
  • 心理學研究發現:能讓你在社交中獲得「好人緣」的5個心理學效應
    原創高品質科普文|「心理學簡報」每天更新心理學專業知識無論是在職場、學校還是其他的社交場合,我們總是會發現一些人很討人喜歡,但如果要問為什麼會喜歡他們,我們可能很難準確地說出理由。人人都想在集體中獲得好人緣和認同感,但為什麼只有少部分人能得到廣泛的喜愛呢?
  • 什麼樣的科普書才是值得孩子反覆閱讀的好書?
    什麼樣的科普書才是值得孩子反覆閱讀的好書?未來孩子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提升孩子的綜合實力?童書媽媽小麗採訪了文津獎得主、著名科普作家汪詰老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汪老師怎麼說。汪詰,著名科普作家,科普自媒體人,「科學聲音」聯盟執行秘書。
  • (100)第十一章 (3) 試圖解釋偶然事件的傾向 偶然性在心理學中的作用 |《與「眾」不同的心理學》楊中芳教授審校
    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有很大的偶然成分在裡面:「雙方不認識的男女約會最終促成了婚姻;取消了 的約談導致了工作的喪失;由於誤了班車而遇到了高中的老同 學等等。認為生活中每一件偶然的小事都需要認真地去解釋的 想法是錯誤的。
  • 4歲普娃,是怎樣從字母認知到自主閱讀英文版西遊記的?
    待七月份緩解後,再次開啟自主閱讀之路,結果,八月中下旬碰到其他事情,又停了一個月。就這樣,因為客觀原因,斷斷續續八個多月的自主閱讀之路,今年十月份,孩子順利自主閱讀英文版西遊記。
  • 書單| 腦科學·醫學心理學專題
    Goldstein)著,張明 等譯美國最受歡迎的認知心理學教材,北京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推薦教材! 堪稱史上最有趣、最貼近日常生活的認知心理學教材!它將一舉擊破讀者認為認知心理學太過理論化、抽象化、難以理解的印象,讓認知心理學真正從枯燥的實驗室中走出來,回歸日常生活,讓每一個人都能夠輕鬆領略認知心理學迷人的魅力!
  • 絕地求生人機有什麼不同?絕地求生人機怎麼分辨有哪些特徵
    絕地求生在最近的更新中加入了人機,引發了很大的爭議,那麼玩家們該如何在遊戲中分辨人機呢?人機有什麼特徵呢?下面一起來看看絕地求生人機分辨方法 人機特徵一覽吧。絕地求生人機分辨方法 人機特徵一覽  1、首先一點,人機的ID並不一定有下劃線。
  • 水果催熟與自然熟,如何去分辨?
    到了一定時候,植物產生乙烯,乙烯就啟動水果的「成熟」過程,比如澱粉轉化成糖,果膠分解從而變軟等等。在自然條件下,這個過程比較長,但產生的糖以及風味物質會比較豐富。植物並不會分辨乙烯是植物產生的還是外部施加的。只要有乙烯,成熟過程就會啟動。啟動之後發生的生化反應已經生成的物質種類跟自然成熟並沒有區別,但因為水果還沒有發育好,所以糖以及風味物質的量就可能有所不同。
  • 理解英語字母D的本義、引申義!daily、diary、dairy輕鬆分辨!
    承接上,我們現在分析英語字母D的本義和引申義,同時輕鬆分辨daily、diary、dairy三者區別;同時搞定drip和drop區別Dd字母的形:Dd字母的聲:[di:]Dd字母的本義:拱門D在古時是描摹拱門或門的形狀而成的象形符號圖中1,在古代腓尼基語和希伯來語中叫做daleth,是「門」的意思,相當於希臘字母Δ(del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