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小夥當起「鳥爸爸」後續來了 5隻幼鳥長出羽毛開始「學步」

2021-01-15 瀟湘晨報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22日消息(記者 譚琦)「羽毛長出來了,可以在草地上慢慢地走一段,就像孩子學走路一樣。」22日上午,文昌小夥蔣夢月照例將5隻小鳥送到室外等待親鳥。從6月12日撿到5隻未長毛的雛鳥後,經過臨時「鳥爸」蔣夢月10天的照顧,原本無精打採的5隻小鳥長出了豐滿的羽毛,已經開始在草地上學習著「走路」。

小鳥在草地上活動。採訪者供圖

「以前5隻小鳥一天還吃不完小半碗的食物,現在一天就要吃大半碗。」蔣夢月每天一早就要用羅非魚肉、鰻魚粉、雞蛋和牛奶做成糊餵給小鳥吃,10天的時間裡,小鳥從剛開始不張嘴吃東西到現在食量增加,原本光溜溜的身上也羽翼漸豐,越來越活躍。「現在走路還不是很穩,幾隻鳥常常挨在一起走。」蔣夢月每天照例帶5隻小鳥到大自然,等待親鳥的同時也幫助小鳥適應自然。「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我吹起口哨,小鳥就會和我嘰嘰喳喳地回應。」他也在查找各種訓練小鳥的方式,希望小鳥早點學會飛。

小鳥在草地上活動。採訪者供圖

每年的4至7月份,是鳥類繁殖的季節,鳥類的活動較為頻繁。海南公益慈善聯合會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主任李波提醒市民,看到鳥窩或者鳥寶寶落在地上,最好的辦法就是放在附近的樹上或者隱蔽的地方,等待親鳥(幼鳥的雙親,鳥爸、鳥媽)的繼續哺育,作為非專業人士介入對鳥類進行自然生存訓練是很難的。

【來源:南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瑞典國鳥烏鶇來南京安家
    近日,南京鼓樓區寶塔橋旁一棵梧桐樹上飛來了兩個特殊的瑞典國鳥客人,烏鶇夫婦飛到梧桐樹上搭巢孵蛋,幼鳥孵化後,成鳥每天四處覓食。楊先生稱,還是首次看見烏鶇來梧桐樹上搭巢。
  • ...2000隻回家繁衍……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白鷺山下,有群「鳥爸鳥媽」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蓉 通訊員 董森超鋪著毛毯的泡沫箱裡,幼小的它們互相依偎著:個頭不足拳頭大,灰黑色的身體上只長出一些稀疏的羽毛。它們還不會飛,有的蜷縮成一小團,有的張著嘴巴嘰嘰喳喳地叫,有的躲藏在同伴的身體下。村民發現的三隻夜鷺幼鳥。這是三隻夜鷺幼鳥。
  • 貴州這種鳥比朱䴉罕見,紅色長腳橙色長嘴,都聚在樹上「建房子」
    直到2008年,有10幾隻白頭䴉鸛,出現在貴州威寧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寬廣的草海上,長嘴長腿的白頭䴉鸛有的縮著脖子發呆,有的邁開紅色的長腳散步,有的在用橙色的長嘴巴覓食。據貴州省科學院鳥類專家李築眉介紹,白頭䴉鸛又名彩鸛,為鸛形目、鸛科、䴉鸛屬的鳥類,分布於長江下遊地區及華南至雲南南部。
  • 比人類還險惡的鳥,在別人巢裡卵產,幼鳥剛出殼就殺死全部小夥伴
    有一種鳥兒被人稱為「惡鳥」,因為它的習性非常的令人厭惡,總喜歡將蛋生在別的鳥的窩裡,等幼鳥孵化出來之後,它的幼鳥就會把窩裡的所有幼鳥全部殺死!很不可思議吧?但在自然界,這種事情卻真真實實發生了,而且在每年的六七月份經常發生,「鳩佔鵲巢」這個詞語就是這麼來的。這種比人類還要險惡的鳥就是「布穀鳥」,也叫「大杜鵑」。
  • 大別山現灰臉猛禽,雄鳥捕到野兔交給雌鳥,餵飽3隻幼鳥自己才吃
    雌灰臉鵟鷹接過食物,帶回巢中分別餵給3隻幼鳥。 灰臉鵟鷹是中型猛禽,在上空盤旋時,猛禽的氣勢十足,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分布廣泛,我國多個地區都有灰臉鵟鷹。灰臉鵟鷹是候鳥, 4-5月飛到北方的繁殖地,9-10月離開繁殖地飛到南方過冬。
  • 大別山現灰臉猛禽,雄鳥捕到野兔交給雌鳥,餵飽3隻幼鳥自己才吃
    雌灰臉鵟鷹接過食物,帶回巢中分別餵給3隻幼鳥。灰臉鵟鷹是中型猛禽,在上空盤旋時,猛禽的氣勢十足,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分布廣泛,我國多個地區都有灰臉鵟鷹。灰臉鵟鷹是候鳥, 4-5月飛到北方的繁殖地,9-10月離開繁殖地飛到南方過冬。
  • 鳥媽媽餵幼鳥的時候,為何總會漏掉幾隻?
    根據人們的觀察發現,企鵝的一胎一般會產下2枚企鵝蛋,不過在孵化的時候,它們卻會隨機選擇其中一枚來進行孵化,另一枚卻會被企鵝棄養。即使這2顆企鵝蛋都被孵化出來,但在哺育的過程中,企鵝也會棄養當中的一隻幼崽。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會覺得企鵝非常殘忍?其實,這種情況在動物中非常常見,特別是在鳥類中。因為絕大部分的鳥類一胎都會產下多枚鳥蛋,而這些鳥蛋從孵化到哺育成熟,並不是都能幸運長大。
  • 數百隻救助放生,2000隻回家繁衍……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白鷺山下,有...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蓉 通訊員 董森超鋪著毛毯的泡沫箱裡,幼小的它們互相依偎著:個頭不足拳頭大,灰黑色的身體上只長出一些稀疏的羽毛。它們還不會飛,有的蜷縮成一小團,有的張著嘴巴嘰嘰喳喳地叫,有的躲藏在同伴的身體下。村民發現的三隻夜鷺幼鳥。這是三隻夜鷺幼鳥。
  • 慄翅斑傘鳥幼鳥為了躲避獵食者,不得不化裝成似有毒的毛毛蟲
    細看似扭動的毛毛蟲,其實這是一種鳥,不過還是不會飛的幼鳥,慄翅斑傘鳥幼鳥,慄翅斑傘鳥幼鳥為了生存,不得不化裝成似有毒的毛毛蟲,這種幼鳥也會模仿毛毛蟲扭動,以便讓偽裝更成功。    慄翅斑傘鳥剛出生時,身上就覆蓋著像釘子一樣的橘黃色羽毛,羽毛上還有白色的尖端,看起來就像大型的有毒毛毛蟲,此類毛毛蟲會用身上的明亮顏色警告掠食者不要靠近。
  • 觀鳥故事丨紅尾水鴝添幼鳥,鳥爸鳥媽忙飛天
    那隻嚇我一跳的紅尾水鴝雌鳥,也就沒有再見。▲ 元廬·花開蝶自來 攝影/老黑某天去元廬,又到莫殘溪。遠遠的,看見水裡的石頭上,有兩隻鳥,一隻鳥張大了黃黃的嘴……原來,是鳥爸爸、鳥媽媽在抓蟲子餵幼鳥。我這才想起來,現在正是小鳥育雛的季節啊!
  • 你見過世界上顏色最紅的鳥嗎?溫州動物園紅䴉首次繁殖成功
    日前,溫州動物園傳來了喜訊,該園紅䴉首次繁殖成功,孵化出一隻紅䴉寶寶,紅䴉爸爸媽媽正日夜不離地對它精心呵護。想知道這對世界上「最紅夫妻」是如何撫育寶寶的,市民不妨來溫州動物園看看。非常漂亮,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羽毛都是紅色的,翅膀的翼端具藍黑色光澤。它是世界上顏色最紅的鳥類之一,除了長喙呈灰黑色外,渾身上下包括腿和腳趾都呈鮮紅色。而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的紅䴉,由於缺少大自然某種微量元素,因此羽毛沒有野生紅䴉來的紅豔,不過這一身「紅裝」還是很漂亮。
  • 攝影師捕捉鳥媽媽餵養幼鳥瞬間
    鳥媽媽給這隻等待的幼鳥帶回味美螞蚱。3隻幼鳥搖搖晃晃站在一根很細的樹枝上,鳥媽媽帶著吃的快速飛回來。  一隻長期含辛茹苦養育子女的鳥媽媽把一條小蟲子遞給它的孩子吃,這隻幼鳥看起來已經長大,完全可以自己出去找吃的。
  • 路邊發現的幼鳥,是否應該救助?
    然後這隻歐椋鳥就住在了我臥室的一個紙箱裡,我給它取名叫布魯戈。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很高興和自豪能成為一名野生動物救助者,但多年之後,我開始懷疑這樣做是否正確。據我所知,這樣做也許並不正確。就像人們遇到的絕大多數幼鳥一樣,布魯戈是一隻幾周大的幼鳥,而不是剛出生的雛鳥。野生動物保護者說,這種區別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大多數幼鳥不需要被救助。
  • 河北出現比大熊貓還珍稀的鳥,圓腦袋黃嘴巴,傻傻地替別人養幼鳥
    震旦鴉雀體型嬌小,但羽毛漂亮,外表與習性都比較獨特。震旦鴉雀是「鳥中大熊貓」,對棲息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只生活在蘆葦蕩裡,數量稀少,十分罕見,所以每當有震旦鴉雀出現的消息,都令愛鳥人士非常興奮。這時,它會突然飛起,跳到別的蘆葦稈上。一發現有人來,「哨兵」就會發出警戒叫聲震旦鴉雀活潑機靈,總是安靜不下來,嘴裡不斷發出「唧唧」叫聲,急促而連貫,很好聽。
  • 金黃色羽毛的5種鸚鵡
    上一期和大家聊了新型冠狀病毒來了,家裡還能鸚鵡飼養嗎?,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鸚鵡中有哪些品種的羽毛是金黃色的,剛開始接觸鸚鵡的新手,喜歡綠色、藍色、白色、黃色之類的,慢慢的接觸懂得多了,喜歡一些稀有的顏色,比如紫色、粉色,比較少見的顏色,那麼什麼鸚鵡品種的羽毛是金黃色的呢?其實基本上國內常見飼養品種都有黃色、白色羽毛的鸚鵡,因為大多數鸚鵡有黃化、白化這樣的變異。
  • 自然界的「檀香刑」鳥中劊子手伯勞
    然而在自然界也有這麼一個劊子手,專門對小動物施以這種酷刑,它就是伯勞鳥。在野外我們經常看見掛在荊棘上的青蛙、小蛇、小魚、小老鼠等小動物的乾屍,沒錯,全都是伯勞鳥幹的。伯勞鳥是一種謎一樣的生靈,殘暴、兇猛、好鬥卻又懂得感恩。
  • 企鵝寶寶在爸爸的哪裡取暖 每日一題答案
    這是森林驛站2020年10月29日的問題,企鵝寶寶出生後很長一段時間都需要待在親鳥身邊,那麼小企鵝會在企鵝爸爸的什麼部位取暖呢?有興趣的用戶都來看看這道題的答案吧! 森   原標題:企鵝寶寶在爸爸的哪裡取暖 每日一題答案     企鵝寶寶在爸爸的哪裡取暖?腋下、腳上、背後。
  • 世界上最大的鳥
    腿很長,十分粗壯,有一部分裸露無羽,呈粉紅色,腳也極為強大,趾的下面有角質的肉墊,富有彈性並能隔熱,適於在沙地中行走或奔跑。成年雄鳥羽毛為明顯黑白色,翅羽及尾羽為純白色,頸部稀疏的細羽中裸露出藍灰色或桃紅色皮膚,大多數公鳥在頸部裸毛下緣還有一圈白毛,上嘴殼及雙腿前緣及兩趾背部鱗片會呈現桃紅色。雄鳥體形較雌鳥大,成年雌鳥全身羽毛多數為灰褐色,嘴殼及雙腿無桃紅色。雌鳥體形略小。
  • 大盈江2隻黃嘴河燕鷗幼鳥破殼
    盈江黃嘴河燕鷗育雛短視頻合集(時長:1分41秒)   3月下旬,經過志願者和德宏州、盈江縣多部門密切協作,全國僅7隻、正在大盈江上孵化幼鳥的黃嘴河燕鷗育雛「危機」得以妥善解決。
  • 「bo、bo、bo」 海口市民家中飛來5隻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5隻貓頭鷹住進我家裡了。」18日,市民李騫(化名) 回到位於海口開維生態城的家中 聽到客廳傳來 「bo、bo、bo」的聲音 一看才發現家裡有 5隻長得像「貓頭鷹」的鳥 隨即向相關部門求助 當天,海南公益慈善聯合會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主任李波前往市民家中救助,確認這5隻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領角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