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服中藥要小心腎衰 含馬兜鈴酸中藥腎毒作用強

2020-11-27 中國網財經

  今年3月14日的第八個「世界腎臟日」,把關注焦點對準了「急性腎臟損傷」。日前,我國著名的腎臟病專家、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腎內科主任侯凡凡院士在腎病日宣教活動上指出,急性腎損傷是一種常見的臨床危重症,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國居高不下,因此應受到重視。她特別提醒,造成國人急性腎損傷的一個常見原因是濫吃藥,包括西藥、中草藥、中成藥等,腎臟對藥物特別敏感,需要注意。

  部分患者可發展成慢性腎病

  急性腎損傷也叫急性腎衰竭,其危害到底有多大?侯凡凡院士介紹,一旦發生,死亡率可高達45%以上,重大疾病、生孩子分娩時大出血、車禍等,都有可能造成急性腎損傷,是很多危重病的併發症,同時也增加危重病死亡率、致殘率。這屬於急性腎損傷的急性高危因素,省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史偉還介紹急性腎損傷的慢性高危因素,首先是年齡超過65歲的老年人、以前有腎血管性疾病(腎動脈粥樣硬化、腎動脈狹窄等),以及已經存在慢性腎功能不全者、糖尿病患者,還有高血壓、心力衰竭和肝功能不全者,正在服用二甲雙胍藥物等。急性腎損傷的臨床表現有尿量減少,全身水腫、腦水腫、厭食噁心嘔吐、多尿等。

  侯凡凡院士和史偉談到,一旦患上急性腎損傷,有的是可逆轉的,有的則不可逆轉,進而發展成慢性腎臟病。「急性腎損傷患者中約有25%-30%屬於不可逆轉。」省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梁馨苓補充說。

  現在發現,部分急性腎損傷會發展成慢性腎病,年輕人5%-6%會發展成慢性腎病,老人發展成慢性腎病的比例可達16%。慢性腎病的發展會變成尿毒症,需要透析治療或換腎。因此,必須重視急性腎損傷。急性腎損傷恢復時間越長、越慢,越容易變成慢性腎病。

  含馬兜鈴酸中藥腎毒作用強

  侯凡凡還談到,急性腎損傷的常見原因之一是濫吃藥,包括西藥、中草藥、中成藥的藥物引起的急性腎損傷,這樣的情況在我國發生率很高,人對吃藥太隨意,把吃藥當保健,不在醫生指導下服藥。

  亂吃中藥引起的急性腎損傷完全是人為造成,完全可以避免悲劇發生。史偉在此介紹臨床遇到兩個病例:一位是剛畢業的女大學生,因為牙痛找中醫開了一劑草藥方子,連續吃了一周,突然感覺身體異常,排尿減少,來醫院檢查,結果已是尿毒症,且不可逆轉。原來治牙痛的草藥方中有一味藥是硃砂蓮,含有馬兜鈴酸。還有一個女孩,為治臉上的青春痘,吃了一種叫龍膽瀉肝丸的藥,造成急性腎損傷。

  史偉特別強調,廣東人對中醫藥情有獨鍾,認為中藥溫和毒副作用小,然而實際上像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一類中藥有較強的腎毒性,短時間大量服用可造成服用者急性腎損傷。早在多年前,腎臟科醫師就已經明確,部分中草藥中含有一種「馬兜鈴酸」的物質會引發腎損傷,臨床稱之為「馬兜鈴酸腎病」,馬兜鈴酸腎病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臨床上不應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歐美等國已全面禁止使用該類藥物的使用。

  亂吃抗生素可致腎損傷

  小方竟因為感冒吃藥而吃出了大禍!本以為感冒是小事,但吃了感冒藥未有改善,小方又吃了好幾種感冒藥,為了療效好,他乾脆三四種感冒藥一起吃。生病期間,他因為胃口差,幾乎沒吃東西。才幾天,他就感覺到眼腫、尿少,接著全身水腫,便馬上就醫。一查便發現他肌酐很高,是發生了急性腎損傷。南方醫院腎內科副主任王國保教授稱,小方吃的看起來不同的幾種感冒藥,其實是一類藥,再加上他幾乎沒進食進水,大劑量的藥在血內,損傷了腎。

  西藥造成的急性腎損傷,主要包括抗生素、造影劑、退燒藥等,如青黴素、磺胺類、克林黴素、非甾體抗炎藥等,均有導致腎臟急性損傷的可能,一是因為個體對該藥過敏,另一個是藥物對腎臟的直接毒性。王國保說,藥物過敏與個人體質有關,有的人對一類藥過敏;有的人是對藥物的添加劑、雜質過敏。梁馨苓表示,從臨床病例看,藥物過敏的人日常看不出有何特別,所以比較難防備,但這個群體非常少見。

  -相關報導

  增強CT檢查易出現急性腎衰

  60多歲的李大爺去年到醫院做了一次體檢,在做了增強CT檢查之後,回到家很快出現無尿,這可把李大爺急壞了,家人知道後立馬陪他去醫院做檢查,檢查後居然發現,李大爺的腎小球濾過率只有正常人的三分之一,血肌酐明顯升高,腎臟功能已經嚴重損害。醫生診斷李大爺患了急性腎功能衰竭,而造成腎衰竭的原因就是增強CT檢查中造影劑的使用,這種病例在臨床上稱為造影劑腎病。

  史偉談到,增強CT檢查在臨床運用越來越廣泛,在檢查過程中造成的急性腎病問題也越來越突出。通常正規大醫院,在做增強檢查前,都會充分了解患者身體情況,進行評估。對於高危患者,如必須要做增強檢查,醫院會提前對患者進行水化治療,以減少急性腎損傷的發生。雖然水化治療不能完全100%避免急性腎損傷,但該手段是公認的重要預防措施,梁馨苓補充說。

  據介紹,造影劑腎病就是在使用造影劑後,短時間產生的急性腎功能衰竭。普通CT是指不用造影增強或造影的普通掃描。增強CT是指經靜脈注入水溶性碘造影劑再行掃描,可讓病變顯影更為清楚。

  -健康提醒

  簡單尿檢便知腎臟基本狀況

  腎臟一旦發生嚴重急性損傷,會出現尿量減少、顏面或下肢浮腫、面色蒼白、血壓升高、頭暈頭痛、胸悶心慌、噁心嘔吐、刷牙出血、便血、女性月經過多等。不過要明確診斷,還有賴於血液、尿液和影像學檢查等,一旦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進行相關檢查。

  史偉和梁馨苓都建議,普通人每年一次的常規體檢最好增加「尿常規」一項,簡便又有效,這是評估腎臟功能的基本指標,大部分腎病問題都可通過此反映出來,還有尿檢要用「晨尿「。

  ●常見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

  關木通、廣防已、青木香、淮木通、硃砂蓮、細辛、通城虎、尋骨風、假大薯、逼血雷、管南香、青木香、馬兜鈴果、天仙藤(莖葉)、青木香(根)、南木香(白防己)

  ●常見含馬兜鈴酸的中成藥和方劑

  龍膽瀉肝丸、排石衝劑(排石湯)、分清止淋丸、婦科分清丸、甘露消毒丹、複方珍珠暗瘡片、耳聾丸、當歸四逆湯、玄珠狼瘡丸、冠心蘇合丸、跌打丸、獨活寄生湯。

  急性腎損傷早期症狀隱匿,即使尿量開始減少,也容易被忽視。典型急性腎臟損傷會出現從少尿到多尿的症狀,直至腎功能完全恢復,少數患者腎功能不能完全恢復,遺留永久性腎損害。對於少尿和多尿期飲食生活的調整,專家給予了以下建議:

  少尿期:首先要臥床休息,保持環境安靜,以降低新城代謝,減輕腎臟負擔。儘量利用胃腸道補充營養,可進食清淡、低鹽、低脂、低磷、高鈣、優質低蛋白飲食,如牛奶、魚。少吃動物內臟和易過敏的食物等,並酌情限制水分、鈉鹽和含鉀食物攝入。

  多尿期:可逐漸增加活動量,以不感到疲勞為宜;準確記錄24小時尿液出入量,補充適量液體,保持液體出入平衡;監測生化指標動態變化,及時發現誰電解質紊亂;同時給予高糖、高維生素、高熱卡食物;尿量大於3000ml/d,可多吃含鉀食物,如桔子、榨菜等;此外注意增加機體抵抗力,預防感染。

相關焦點

  • 警惕含馬兜鈴酸中藥的安全性問題
    警惕含馬兜鈴酸中藥的安全性問題 2011-12
  • 馬兜鈴酸致癌?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最近幾天,一個關於「馬兜鈴酸致癌」的話題令醫療圈不淡定了。馬兜鈴酸是什麼?馬兜鈴酸真的致癌嗎?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據港媒報導,2017年10月19日,臺灣長庚醫院的一項研究結果問世了,研究人員在分析了98名肝癌患者基因的基礎上,發現有80%和馬兜鈴酸關係密切:76名患者的肝癌基因中含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
  •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是中國人容易患肝癌的罪魁禍首之一
    包括歐洲、美國、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紛紛禁止了含馬兜鈴酸的中藥的使用,但在中國大陸許多家庭都備有含馬兜鈴酸成分的中成藥。一篇馬兜鈴酸的重磅論文,登上權威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封面,該研究顯示,含馬兜鈴酸的有毒草藥,是導致亞洲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還能用嗎?
    最近,國際著名期刊《科學》旗下的《轉化醫學》子刊發表的一篇封面文章,再次將馬兜鈴酸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同時也引發了業界對含馬兜鈴酸中藥是否致癌的激烈爭論。該文章稱,研究人員通過對全世界共計1400多個肝癌樣本的測序分析,發現中國樣本的馬兜鈴酸暴露印記明顯高於北美和歐洲的樣本,進而得出了亞洲肝癌的發生與馬兜鈴酸存在相關性的結論。那麼,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究竟還能不能用,如何看待中藥的安全性,迫切需要人們理清問題,走出誤區。何為馬兜鈴酸?危害有多大?
  • 中藥馬兜鈴,一種「毒藥」兩種對待
    1999年,中國腎臟學專家黎磊石院士也注意到了馬兜鈴酸的腎毒性,他所在的南京軍區總醫院報導了3例服用含有馬兜鈴酸的關木通導致腎臟損害的病例。由於在中國中藥的應用很廣,且缺乏有效的中藥不良反應監測系統,同時也無完整的腎臟疾病登記系統,當時馬兜鈴酸腎病的發病情況不詳,這些研究並未引起衛生部門的重視。
  • 中藥有毒?馬兜鈴酸致癌 官方提醒這些中藥要少吃
    核心提示:馬兜鈴酸致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於近日發布《含馬兜鈴屬藥材的已上市中成藥品種名單》以及《可能含有馬兜鈴酸的馬兜鈴科藥材名單》,對上述名單的中成藥以及中藥材,消費者需慎用。   「是藥三分毒」的觀念普遍存在消費者的腦海中,大部分崇尚西醫西藥的消費者甚至認為「中藥有毒」。
  • 馬兜鈴酸被指致癌冤不冤?
    這兩者都被列入了含馬兜鈴酸的「黑名單」中。  更讓他關注的是,多篇文章重複了一個信息:「馬兜鈴酸毫無安全劑量可言」。這是否意味著一旦吃過含馬兜鈴酸的藥物,體內就已經存在不可逆的損傷呢?  對此,北京大學公衛學院研究衛生毒理學的郝衛東教授解釋,一般認為,外源化學物的一般毒性(器官毒性)和致畸作用是有閾值的,即達到一定的劑量水平才對機體產生毒性作用。
  • 這些常用的中藥正悄悄傷害你的腎臟,濫用後果嚴重
    估計連李大姐自己也萬萬沒有想到,因為普普通通的感冒症狀,因為自己亂用藥物,把自己的腎給「毒」壞了!這些西藥易傷腎,別亂吃西藥中,有不少藥物都被明確標識有腎毒性作用,大家在使用這類藥物時一定要留意。還有一些不常用的藥物,比如含碘的造影劑,以及阿黴素、順鉑、甲氨蝶呤、絲裂黴素、長春新鹼等抗腫瘤的化療藥物,也都對腎臟有直接的毒性作用。生活中像開頭案例中的李大姐一樣喜歡混用感冒藥的人並不少。很多感冒藥成分相似,原本就有一定腎毒性,多種藥物混用也就等於加倍劑量,腎毒副作用的危險性也就大大增加。中藥就不傷腎嗎?
  • 「無毒」中藥也不能隨便亂吃
    中藥材種類繁多,大多數中藥並未標明其有毒,被大家認為絕對安全。這是認識上的一個大誤區。其實除一些藥食兩用的中藥外,大部分類型的中藥還是應遵醫囑服用。大部分中藥都有偏性,所謂「是藥三分毒」指的就是藥物的作用偏性,也是藥物的特性。不問藥物特性,胡亂自行服用,也許會適得其反。
  •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導致肝癌高發? 專家:非直接因果
    近日,一篇發表在權威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Medicine》上的探討馬兜鈴酸與肝癌關係的論文,引起廣泛注意。圍繞這篇論文,一些相關文章也在網絡朋友圈裡熱傳,有的還提出「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是導致中國人肝癌高發的罪魁禍首」,甚至全盤否定中藥。那麼,這篇論文究竟寫了什麼?
  • 南方日報:馬兜鈴酸被指致癌冤不冤?
    這兩者都被列入了含馬兜鈴酸的「黑名單」中。更讓他關注的是,多篇文章重複了一個信息:「馬兜鈴酸毫無安全劑量可言」。這是否意味著一旦吃過含馬兜鈴酸的藥物,體內就已經存在不可逆的損傷呢?對此,北京大學公衛學院研究衛生毒理學的郝衛東教授解釋,一般認為,外源化學物的一般毒性(器官毒性)和致畸作用是有閾值的,即達到一定的劑量水平才對機體產生毒性作用。
  • 馬兜鈴酸致癌?中藥還能吃嗎?
    文獻報導,甘草不但可解救諸如亞硝酸鹽、馬鈴薯、魚蟹及酒飲等食物中毒,通過與甘草配伍或事後用藥,尚可有效防範或控制附子、馬錢子、天南星等有毒中藥的毒性!而含有微量馬兜鈴酸的細辛、木香等中藥在臨床應用中也常常是與甘草配伍應用,因此,甘草對前藥所含的「馬兜鈴酸」正好可以發揮其最擅長的解毒作用!
  • 吃了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就會得肝癌?權威機構發聲了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陳建南教授也表示,現在很多西醫對中藥進行研究時往往只集中於單一成分,其實這樣並不科學,目前要證明馬兜鈴酸與肝癌的因果關係往往還需要更多的實驗數據才可以。>特別是馬兜鈴科植物的根部以及根莖部位其實幾乎不含有馬兜鈴酸成分。
  • 食藥監局回應馬兜鈴酸使用情況 哪些中藥中含有馬兜鈴酸?
    有關含馬兜鈴酸藥物需注意的問題,以及馬兜鈴酸安全性問題,報導中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回答部分內容如下:含馬兜鈴酸的藥材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使用歷史。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藥性論》中,就有馬兜鈴科藥材的入藥記錄,如馬兜鈴,有「主肺氣上急,坐息不得,咳逆連連不可」的功效。
  • 中藥含有的馬兜鈴酸致肝癌 含此成分的藥物千萬別再吃!
    中藥含有的馬兜鈴酸致肝癌 含此成分的藥物千萬別再吃!臺灣中醫師公會全聯會表示,馬兜鈴酸相關的藥材已經禁用多年,中藥材不得驗出含有馬兜鈴酸,也呼籲民眾不要自行購買草藥或服用非醫療院提供的藥品。眾所周知,厚樸作為一味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早已在美國和歐盟被禁用,馬兜鈴酸含量約為每克含0.001%。
  • 因為馬兜鈴酸,你也聞中藥而色變了嗎?
    · 馬兜鈴酸有腎毒性,慎用含馬兜鈴酸的藥材馬兜鈴酸有明顯的腎毒性,急性中毒可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慢性中毒可導致寡細胞性腎間質纖維化,並增加泌尿系統移行細胞癌的發生率。含有馬兜鈴酸的草藥會導致人的腎盂癌和輸尿管癌的發生,馬兜鈴酸被列為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WHO-IARC)最高級別的第一類致癌物之中。
  • 馬兜鈴酸,及含馬兜鈴酸的中成藥和中草藥!
    研究人員也統計了國內肝癌患者接觸馬兜鈴酸的情況——在隨機選取62位中國肝癌患者中,有多於1/4的患者接觸過馬兜鈴酸。並且,和在小鼠中不同,馬兜鈴酸可以在人類中引起多個不同的基因突變,其中包括TP53等著名的癌基因。 總結一下就是,馬兜鈴酸確實能導致肝癌——如果致癌能力從強到弱有鄙視鏈的話,那它應該位置還挺靠近頂端的。
  • 馬兜鈴酸致肝癌事件調查:我們的中藥是否安全?
    ——馬兜鈴酸致肝癌事件調查  新華社記者 陳聰、鮑曉菁  一篇馬兜鈴酸的重磅論文,近日登上權威醫學期刊《科學—轉化醫學》封面。論文稱,在中成藥裡廣泛存在的馬兜鈴酸成分和亞洲人的肝癌相關。與此同時,一份含馬兜鈴屬藥材的藥品名單在坊間流傳。馬兜鈴酸真的會導致肝癌?含馬兜鈴酸的藥是否都不能吃了?我們的傳統中藥又是否安全?記者進行了調查。
  • 馬兜鈴酸攪黑「中藥圈」?這些"自製藥"表示不服
    一份「含馬兜鈴屬藥材的已上市中成藥品種名單」在朋友圈瘋傳,藿香正氣口服液等常用藥赫然在列,而且目前藥店裡治療咳嗽胃疼為主的大量中成藥仍在售,不少人看後都擔心這麼多藥是不是不能再吃了。但是這種「一竿子打翻一船藥」的做法真的不會太激進嗎?
  •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與肝癌有關?這幾種藥,你家可能有
    雖然中國肝癌的發生率很高,但是否與馬兜鈴酸直接相關也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馬兜鈴酸除了導致肝癌的發生,還會對我們的身體有其他的影響。比如還會引起腎衰竭的發生。我們熟悉的中藥如龍膽瀉肝丸,因為當中含有的關木通中含有馬兜鈴酸,引起了多起的尿毒症案例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