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名謙書記考察技師學院實習廠房
◆ 富士康某車間
◆ 張自銀市長在項目建設現場
◆ 松木工業園
圖為衡陽將在項目推進大會上開工的紅星美凱龍城市綜合體項目(效果圖)。該項目總投資達24億元,規劃總建築面積超過70萬平方米,是一個超大型「城市綜合體」。這次項目推進大會,衡陽還將開工的項目主要有漢森集團生物製藥項目、衡陽無水港、富士康配套項目等36個,總投資289億元。
長空萬裡雲,一雁度衡陽。
大雁的天空遼闊而高遠。這是勇者奮進的舞臺。湘南示範區第一家無水港啟動,第一個公路口岸即將開放,第一個「城市雲谷」,「五定班列」、「陸空聯運」、「湘港直通」 「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零障礙管理」、「保姆式服務」、「雲服務」等多種模式……雁城衡陽,正在朝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核心區而奮進。上半年,衡陽引進項目513個,引資總額665.8億元,到位資金229.1億元,200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83億元,開工率86%,加工貿易進出口、財政收入增幅等指標位居全省前三。在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首批重大項目推進大會上,衡陽集中啟動了36個投資額1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總投資289億元,其中最大項目投資63億元。
大雁的天空開放而包容。這是戰略協作的天地。富士康一事業群負責人曾說,我們不是簡單地把一些生產車間放在衡陽,而是與衡陽開展一攬子戰略合作。中興通訊相關負責人也說,來衡陽,就是打造中部地區最大的雲服務中心。承接,就意味著整體的要素升級和空間拓展,意味著發展能量的一次次綜合集聚。衡陽正以「山不來就我,我便去就山」的決心實現沿海環境「大挪移」。衡陽將省、市、縣三級的相關政策疊加組合,如每年拿出5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招商引資提質升級;安排5000萬元用於支持新建標準廠房補貼;八大融資平臺今年定下融資任務84億元,成立「衡陽市民間資本投融資服務中心」促成項目資本「相親」;打造「技師城」,每年輸送培養20萬勞動技工;在園區服務上出臺「溫馨9條」,從員工住房、子女就學、社會保障、培訓深造等方面不斷升級服務……
大雁的天空詩意而務實。這是思想者的世界,更是實踐者的印跡。「以示範理念推進示範區建設」,「以務實作風推進科學發展」,這正是衡陽——在眼界胸襟上有示範的前瞻意識,在發展理念上有示範的科學規劃,在工作作風上有示範的務實精神,在環境營造上有示範的優質平臺,在服務民生上有示範的人本情懷,在發展成果上有示範的典型實績……衡陽市委書記童名謙南進深圳,東訪臺灣;日察基層,夜閱文件;抓項目落地,抓幹部作風,抓民生改善。市長張自銀狠抓具體問題的解決,重點突破城市整體提質、園區升級和綜合保稅區申報工作。在擴大開放上,戰略規劃,拓展平臺,勇樹標杆,重獎先進;在服務客商上,優中求精,限時服務設置工作最短時效;在城市建設上,國際標準、超前理念啟動湘江社區規劃建設;在民生實事上,城鄉環境提質改造,公共文化全面鋪開,社會保障擴面提質,便民利民信訪大廳服務升級……
天擇物競,大雁的天空最高遠。建好「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是一次偉大的歷史進程。衡陽正在努力,夢想奮進可及!
(辛文)
建設核心區 爭當排頭兵
——訪衡陽市委書記童名謙
辛文 李英姿 肖春紅
「衡陽要搶抓機遇,求真務實,努力建設成為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核心區,爭當科學發展排頭兵」。近日,衡陽市委書記童名謙面對採訪,表露出衡陽加快發展、領跑湘南的決心和雄心。
童名謙認為,衡陽區位獨特,交通優越,歷史文化深厚,必須抓住和利用好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這個重大機遇,把衡陽的發展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如何爭當「承接」的排頭兵?一向儒雅的童名謙向我們闡述了「大」和「小」的理念。
「大」,就是要抓大項目引進、大平臺建設、大要素體系。「無論是擴大開放,還是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歸根結底要靠招商引資一批重大項目來支撐和推動。」童名謙說,鎖定大項目,要靠引進戰略投資者。衡陽應牢牢鎖定世界500強、大型跨國公司、著名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和知名民營企業等戰略投資者;圍繞富士康、歐姆龍、中興通訊等,打造「衡陽雲谷」;加大央企對接,充分依倚央企的輻射帶動作用,致力整體承接,實現承接的高端化、鏈條化、品牌化。
「整體承接非常重要!」童名謙向我們解說:「一條產業鏈可能包含幾十、上百家協作企業,承接產業鏈的效果遠勝於承接一家一家的單個企業。現在,一些大型企業所在的園區和周邊都有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為其配套,自身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經濟生態,特別是一些臺資、日資企業有抱團發展的特點,更為我們進行產業鏈整體承接提供了機遇。我們此次項目大會開工了多家富士康配套企業,就是對電子信息產業鏈條的延續和完善;『無水港』項目,就是為大承接配套大物流,而『紅星美凱龍』更是對『城市綜合體』的整體承接!」
「大平臺建設是做好承接產業轉移的基礎。」童名謙向我們介紹,衡陽目前正重點建好三大平臺。一是抓好以園區為重點的承接平臺建設,抓提質,推動高新開發區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松木工業園區申報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抓擴容,五年時間內10個省級工業園區「九通一平」面積要達到173平方公裡,建設標準廠房1500萬平方米,其中今年要完成園區成片開發10平方公裡,建設標準廠房300萬平方米;抓轉型,要通過創新驅動、功能疊加、區域聯動,努力建設特色產業園、特殊功能園、科技創新園、區域合作園。二是抓好以綜合保稅區為重點的開放平臺建設,同時進一步提升「五定班列」、「鐵海聯運」運行效益,開放公路口岸、「無水港」,儘快建成鐵路口岸、航空口岸,打造全省通關平臺最完善的城市。三是抓好以基礎設施為重點的城市平臺建設,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大要素體系,就是包括金融、人才、土地、能源、運能、生態、文化、政務服務等各項發展要素的集聚、融合和升級,形成可持續、有比較優勢的發展內源動力。」童名謙舉例衡陽正在推進的「技師城」戰略,8所職業院校與產業承接全面對接,提供了充足的成熟勞動力和優質人才。
所謂「小」,就是要從細微處抓好服務、抓好落實。「抓好住房、出行、子女就學、社會保障、就醫、文化娛樂等小細節,把承接產業轉移的各項服務做得更完善、更周全。」童名謙認為,辦好小事能解決大問題,這些事情看起來「小」,其實都是事關投資者信心、事關發展環境、事關民生改善的大事。在他的親自主持下,衡陽最近出臺的《關於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意見》,就把這些小事規範、集中和整合成了衡陽發展的大路徑、大戰略。
船到衡陽柳色深。童名謙認為,衡陽是經濟窪地,也是產業高地,是文化厚土,也是發展熱土,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建設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定會乘勢而上,輝煌可期!
爭創新優勢 建設示範區
——訪衡陽市長張自銀
辛文 李英姿
「富士康加速發展,華南城有望進入,統一集團加快啟動,機場獲批,土谷塘通過環評,公路口岸建成,華菱重卡、共創光伏、中科光電等一批重大項目竣工投產,漢森集團生物製藥項目、紅星美凱龍、無水港等30多個重大項目同日開工……200個重點項目已經完成投資183億元,開工率達到了86%。衡陽,很有幹勁!」幾經輾轉,筆者終於在白沙洲工業園的富士康6家配套企業項目現場「堵」住了衡陽市長張自銀,張市長一開始就如數家珍地談起了「項目」。
「作為老工業基地、歷史文化名城,衡陽在承接產業轉移上要大有作為,再創新優勢,建設示範區。」張自銀一邊帶我們看項目,一邊自信地說。
張自銀認為,建設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今年是破題之年、起步之年、關鍵之年,衡陽將突出抓好四個方面工作。
一是科學謀劃。按照省裡的戰略定位和發展框架,衡陽建設示範區的目標就是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核心區,通過承接產業轉移,使衡陽成為湘南產業轉型升級先進城市、湖南先進位造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重點產業基地。衡陽將以電子信息、先進位造、能源綜合利用、現代服務業為重點,立足現有產業基礎,發揮各自優勢,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組團式招商,儘快形成新的產業體系。
張自銀說,今年衡陽擴大開放的主要目標任務是「15533」:引進項目1000個,到位資金500億元,承接產業轉移項目500個,建設標準廠房300萬平方米,開放型經濟增長30%以上。目前,成功實現了時間任務雙過半。
二是戰略對接。「守株待兔一個一個項目地談,不是戰略對接;撿到籃子裡都是菜,也不是戰略對接。戰略對接就是充分發揮優勢,實現主動承接、整體承接、高端承接、共贏承接,在質和量、遠與近、大與小等方面實現全面升級。」張自銀介紹,衡陽在招商方式、工作模式上正在進行探索創新,大力發展小分隊招商、專業隊伍招商、骨幹企業引商、產業鏈招商、網絡招商等。在項目內容上,大力承接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終端產業項目、總部經濟項目,著重引進世界500強、國內500強等戰略投資者,注重產業配套、產業集群和產業鏈延伸。
三是完善條件。張自銀對園區建設提出了一個「工業新城」的理念,大力支持符合條件的園區擴面、提質、轉型升級,成為有利於產業集聚發展、特色發展、轉型發展的良好平臺。對于衡陽這座城市,張自銀說,「加快衡陽的國際化和城市化進程,進一步推動中心城區和縣城的擴容提質,建立國際化工作機制和服務體系,從服務流程、服務標準、服務方式、服務時限等方面與國際化接軌,為一切願意來衡陽創業發展、已經在衡陽投資興業的各界朋友提供方便、舒適、生態的生活環境。」
四是保障要素。在這方面,張自銀著重提到了三個關鍵要素,即土地、金融和勞動力。
「衡陽要拓寬思路,先行先試,把優勢做足,把潛力做大,真正解決土地、金融和勞動力偏緊的問題。」張自銀舉例金融創新時說,要鼓勵金融機構在園區開辦分支機構,辦理國際結算和外匯服務業務;探索應收帳款、智慧財產權、林權、礦權、倉單質押貸款、股權質押融資等多種抵押融資擔保形式;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設立財務公司,力爭我市的信貸融資規模和直接融資高於湘南示範區平均水平,努力創建金融安全示範區。
天下雁城,萬雁奮飛。「衡陽就是要發揮領頭雁的精神,務實推進示範區建設,把承接產業轉移、實現科學發展推到一個新的層次。」張自銀望著遼闊、蒼遠、大雁正在高飛的天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