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量子隧穿效應?我們設想一個運動中的粒子遭遇到一個位勢壘(勢壘就是勢能比附近的勢能都高的空間區域),試圖從位勢壘的一邊區域 A移動到另一邊區域 C,這可以被類比為一個人試圖走過一座小山。量子力學與經典力學對於這問題給出不同的解答。經典力學預測,假若粒子所具有的能量低於勢壘,則這粒子絕對無法從區域 A移動到區域 C。量子力學不同地預測,這粒子可以概率性地從區域 A穿越到區域 C。好像一個人從大山隧道裡通過一般。如下圖:
那麼通進量子隧穿效有那些應用例子是我們知道的?我們知道根據相對論,任何物質速度都不會超過光速。理論上如果超過光速,時間將會出現倒流。據報導,兩位科學家聲稱,利用量子隧穿效應,找到了讓光突破自己速度限制的方法。兩位科學家的實驗是讓微波光粒子通過兩個稜鏡並進行觀測得出。當兩個稜鏡分開時,大部分粒子都被第一個稜鏡反射然後被探測器發現。但是,他們發現,有部分粒子卻「隧穿」過了兩個稜鏡之間的間隙並被第二個稜鏡反射回到探測器。儘管這部分粒子比大部分粒子穿越的距離要長,但是,兩部分粒子卻是同時被探測器發現。這也就是說,產生「隧穿」的光子粒子的速度超出了光速。
量子隧穿效應也被應用在其它領域,像電子的冷發射、半導體物理學、超導體物理學等等。快閃記憶體的運作原理牽涉到量子隧穿理論。超大型集成電路的一個嚴峻的問題就是電流洩漏。這會造成相當大的電力流失和過熱效應。
另外一個重要應用領域是掃描隧道顯微鏡。普通的顯微鏡無法觀察到很多微小尺寸的物體;可是,掃描隧道顯微鏡能夠清晰地觀察到這些物體的細節。掃描隧道顯微鏡克服了普通顯微鏡的極限問題(像差限制,波長限制等等)。它可以用隧穿電子來掃描一個物體的表面。
是量子隧穿效應生命起源。有人認為,化學反應中的量子隧穿效應是宇宙中眾多有機分子得以合成的基礎,也有可能是合成早期生命所需的有機化合物的重要機制。外太空中,溫度極低,並且存在著大量的氫元素和氦元素,和大量的甲醛分子作合成原料,這些因素,都有利於量子隧穿效應的發生。通過很多類似的反應,可以由簡單的無機原料,突破傳統化學反應的禁阻,合成很多複雜的有機化合物。這些有機分子很可能與生命起源有重要關聯。生命有序性的自我維持需要依靠酶、色素、DNA、RNA 和其他生化分子的協同合作,而這些生化分子的性質則多數建立在諸如隧穿、相干性和糾纏態等量子現象上。量子範疇內發生的變化引起宏觀世界的效應是生命獨有的特徵,正是生命宏觀現象對量子世界的敏感性,讓奇特的量子現象造就了宏觀的我們。所以說我們的生命是一臺複雜的分子機器。
傳統的化學反應勢能圖如上:量子隧穿效應也可以存在於某些化學反應中。此類反應中,反應物分子的波函數從反應勢壘穿過即可使反應發生,而在經典的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分子只有獲得足夠能量,越過活化能的能壘,反應才可以發生。量子隧穿效應最常見於有機化學反應中,尤其是一些含活性中間體的反應和某些酶催化的生化反應。它是酶能夠顯著增加反應速率的一種機制。酶使用量子隧穿效應來轉移電子及氫原子、重氫原子一類的原子核。實驗也顯示出,在某種生理狀況下,甚至連葡萄糖氧化酶的氧原子核都會發生量子隧穿效應。
你還知道有那些關於量子隧穿例子不妨下面評論發表下你自己的看法。
覺得不錯,請關注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