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隧穿及它的作用

2021-01-07 安迪朱說事

什麼是量子隧穿效應?我們設想一個運動中的粒子遭遇到一個位勢壘(勢壘就是勢能比附近的勢能都高的空間區域),試圖從位勢壘的一邊區域 A移動到另一邊區域 C,這可以被類比為一個人試圖走過一座小山。量子力學與經典力學對於這問題給出不同的解答。經典力學預測,假若粒子所具有的能量低於勢壘,則這粒子絕對無法從區域 A移動到區域 C。量子力學不同地預測,這粒子可以概率性地從區域 A穿越到區域 C。好像一個人從大山隧道裡通過一般。如下圖:

那麼通進量子隧穿效有那些應用例子是我們知道的?我們知道根據相對論,任何物質速度都不會超過光速。理論上如果超過光速,時間將會出現倒流。據報導,兩位科學家聲稱,利用量子隧穿效應,找到了讓光突破自己速度限制的方法。兩位科學家的實驗是讓微波光粒子通過兩個稜鏡並進行觀測得出。當兩個稜鏡分開時,大部分粒子都被第一個稜鏡反射然後被探測器發現。但是,他們發現,有部分粒子卻「隧穿」過了兩個稜鏡之間的間隙並被第二個稜鏡反射回到探測器。儘管這部分粒子比大部分粒子穿越的距離要長,但是,兩部分粒子卻是同時被探測器發現。這也就是說,產生「隧穿」的光子粒子的速度超出了光速。

量子隧穿效應也被應用在其它領域,像電子的冷發射、半導體物理學、超導體物理學等等。快閃記憶體的運作原理牽涉到量子隧穿理論。超大型集成電路的一個嚴峻的問題就是電流洩漏。這會造成相當大的電力流失和過熱效應。

另外一個重要應用領域是掃描隧道顯微鏡。普通的顯微鏡無法觀察到很多微小尺寸的物體;可是,掃描隧道顯微鏡能夠清晰地觀察到這些物體的細節。掃描隧道顯微鏡克服了普通顯微鏡的極限問題(像差限制,波長限制等等)。它可以用隧穿電子來掃描一個物體的表面。

是量子隧穿效應生命起源。有人認為,化學反應中的量子隧穿效應是宇宙中眾多有機分子得以合成的基礎,也有可能是合成早期生命所需的有機化合物的重要機制。外太空中,溫度極低,並且存在著大量的氫元素和氦元素,和大量的甲醛分子作合成原料,這些因素,都有利於量子隧穿效應的發生。通過很多類似的反應,可以由簡單的無機原料,突破傳統化學反應的禁阻,合成很多複雜的有機化合物。這些有機分子很可能與生命起源有重要關聯。生命有序性的自我維持需要依靠酶、色素、DNA、RNA 和其他生化分子的協同合作,而這些生化分子的性質則多數建立在諸如隧穿、相干性和糾纏態等量子現象上。量子範疇內發生的變化引起宏觀世界的效應是生命獨有的特徵,正是生命宏觀現象對量子世界的敏感性,讓奇特的量子現象造就了宏觀的我們。所以說我們的生命是一臺複雜的分子機器。

傳統的化學反應勢能圖如上:量子隧穿效應也可以存在於某些化學反應中。此類反應中,反應物分子的波函數從反應勢壘穿過即可使反應發生,而在經典的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分子只有獲得足夠能量,越過活化能的能壘,反應才可以發生。量子隧穿效應最常見於有機化學反應中,尤其是一些含活性中間體的反應和某些酶催化的生化反應。它是酶能夠顯著增加反應速率的一種機制。酶使用量子隧穿效應來轉移電子及氫原子、重氫原子一類的原子核。實驗也顯示出,在某種生理狀況下,甚至連葡萄糖氧化酶的氧原子核都會發生量子隧穿效應。

你還知道有那些關於量子隧穿例子不妨下面評論發表下你自己的看法。

覺得不錯,請關注點讚↓↓

相關焦點

  • 氫分子量子隧穿效應假說!
    水中這快速原子運動是通過量子隧穿機制實現的。隧穿只能用量子物理來描述,這是一種控制微觀世界的物理定律。雖然用通俗的語言來解釋它並不容易,但我們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沒有這個概念,無法弄清楚生物體中氫的各種獨特特性。 一、什麼是量子隧穿效應?
  • 量子隧穿是瞬時的嗎?
    量子隧穿效應在許多過程中都起到了關鍵作用,例如它使得太陽核心中的氫核可以靠得足夠近,從而聚變形成氦,釋放出光子,如果沒有量子隧穿效應,太陽可能永遠無法發出這些光子。,物理學家們仍不甚了解,例如量子隧穿的發生需要多長時間?
  • 量子隧穿是瞬時的嗎?
    量子隧穿效應在許多過程中都起到了關鍵作用,例如它使得太陽核心中的氫核可以靠得足夠近,從而聚變形成氦,釋放出光子,如果沒有量子隧穿效應,太陽可能永遠無法發出這些光子。自發現以來,物理學家對這一有悖直覺的效應已有了較好的理解,並將它用作於一些技術的基礎,例如量子計算技術,以及能夠成像單個原子的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
  • 什麼是量子隧穿?科學家已經創造了由量子隧穿驅動的傳感器
    而近年來也有不法商家利用「量子」這一概念進行欺詐消費者,但是真正從事量子領域研究的科學家們,對於如何發揮量子的威力,有最為準確的理解。  刊登在《自然通訊》上的一篇論文,就闡述了如何利用量子隧穿效應帶來的能量驅動傳感器。在理解工作原理之前,智八鬥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量子隧穿。
  • 量子隧穿並沒有打破光速
    跨越量子勢壘的躍遷稱為量子隧穿,這種躍遷所需的時間以前從未被測量過。對於氫原子中的單個電子,這個時間尺度現在被測量為不超過1.8秒,這與瞬時躍遷的解釋是一致的。如果你把網球扔向一堵堅固的牆上,它會100%地撞到牆上,然後反彈回來,就像你所期望的那樣。在物理學中,一個足夠強的屏障會阻止任何進入的物體通過它。但在量子層面上,嚴格來說這並不正確。
  • 沒有量子隧穿效應,就沒有五彩繽紛的生命
    然而在微觀世界,「量子穿牆術」時刻在發生。                            一個人要到達一座山的另一邊,需要從山腳爬到山頂,又從山頂下到另一邊山腳。但是,如果你是一個「量子人」,就不用那樣費勁,可以直接穿山而過。一個微觀粒子,能夠穿透比它強得多的能量壁壘,就好像有人幫它挖了一個隧道似的,所以這種效應被科學家趣稱為隧道效應,或者稱為量子隧穿效應。
  • 神秘的「量子隧穿效應」,為什麼說沒有了它,生命將是不可能的?
    在宏觀層面上,如果出現了奇怪的量子隧穿效應,那麼在球接近牆壁時可能會突然消失,然後立即出現在牆壁的另一側,而牆本身和球將處於理想狀態。當然,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然而,從概率上講,理論上它是有可能的。為什麼?其原因在於量子世界的概率本質。
  • 量子隧穿展示了粒子是如何打破光速的
    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剛被發現之後,物理學家很快就發現了該理論允許的最奇怪的現象之一 ——「量子隧穿」,它展示了像電子這樣的微小粒子與更大的物體有多麼深刻的區別。當你將小球砸向牆,它會彈回來;將小球滾下山谷,它在最終會停在山谷最底部。
  • 真實存在的「穿牆術」——量子隧穿效應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在量子世界裡真實存在的「穿牆術」——量子隧穿效應(Quantum tunneling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了,以上所述只是理論上的東西,那有沒有實例證明量子隧穿效應真實存在呢?
  • 量子隧穿效應真的能打破光速嗎?
    如果把一個小球扔向一堵堅固的牆壁,那麼,它肯定會撞上牆壁,然後反彈回來。在經典物理學中,一個足夠強的屏障會阻止其他物體從中穿過。但在量子力學來看,情況並非如此。如果把小球換成微小的量子粒子,把固體牆壁換成量子力學勢壘。那麼,粒子就會有一定的概率穿過勢壘,它們最終會在勢壘的另一邊被探測到,此即為量子隧穿效應。
  • ​量子隧穿展示了粒子是如何打破光速的
    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剛被發現之後,物理學家很快就發現了該理論允許的最奇怪的現象之一 ——「量子隧穿」,它展示了像電子這樣的微小粒子與更大的物體有多麼深刻的區別。當你將小球砸向牆,它會彈回來;將小球滾下山谷,它在最終會停在山谷最底部。
  • 呼吸酶、呼吸作用及量子隧穿(讀書筆記)
    但它們的祖先曾是獨立生存的微生物細胞,這或許解釋了為什麼它們有能力執行像呼吸作用這樣極度複雜而巧妙的過程。四、呼吸作用中的量子隧穿 量子隧穿 quantum tunneling 因為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它們能夠像波繞過牆壁一樣穿過能量壁壘,這個量子過程被稱為量子隧穿。
  • 量子隧穿效應,真實存在的粒子穿牆術
    量子隧穿效應,在量子物理學的世界中,微觀粒子可以穿越障礙物,就算粒子的能量不足,這個機率也非常大,我們的科學家把這種粒子運動的現象叫做量子隧穿效應量子隧穿效應的具體由來!根據方程式的描述,當量子波遇到一個勢壘後,它的振幅會發生改變,但是勢壘的另一邊的振幅並不一定是零,簡單來說粒子是有機率穿牆而過的,這也從理論上解釋了量子隧穿效應
  • 量子隧穿實驗揭示粒子如何打破光速
    就在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剛被發現之時,物理學家就發現了該理論允許的最奇怪的現象之一:量子隧穿(quantum tunneling)。該現象顯示了電子等微觀粒子與更大的物體之間可以有多麼深刻的區別。當我們把皮球扔到牆上時,它會彈回來;當球滾到山谷的底部時,它就呆在那裡。然而,粒子偶爾會越過或穿過「牆壁」(勢壘)。
  • 我省科學家在量子隧穿時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楚天都市報12月19日訊(見習記者李碗容 通訊員楊婷婷)自量子力學建立以來,關於量子隧穿的發生是否需要時間一直飽受爭議。近日,記者從位於武漢的中科院精密測量院獲悉,該院柳曉軍團隊與俄羅斯、澳大利亞的科研人員合作,提出了一種新穎的、完全基於離子碎片探測的分子阿秒角條紋(亦稱分子「阿秒鐘」)方案,並採用該方案首次對氫氣分子強場電離過程中的電子隧穿時間進行了精密測量,給出了該時間的上限為10阿秒(1阿秒=10-18秒)。相關工作發表在物理學權威雜誌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 神秘的量子隧穿效應,居然讓粒子學會了穿牆術~
    不過,在微觀世界裡,粒子們卻真的會穿牆術,而這就是著名的量子隧穿效應。舉個例子,假如人在趕路,前面有一座大山擋住了去路,那麼人如果要前往大山的另外一邊,那麼你就只能翻過山去。但是對於粒子而言,它可以直接穿過去,即使能量不足,也可以穿山而過。這就是粒子穿牆術——量子隧穿效應。
  • 數學中的量子隧穿效應
    在量子力學中,電子等微觀粒子穿過「牆壁」的現象,就是量子隧穿效應
  • 量子隧穿有多快?新紀錄:氫原子的電子隧穿0.00018飛秒瞬間完成
    幾十年來,物理學家們一直在思考這個所謂的量子隧穿需要多長時間。現在經過為期三年的調查,一個理論物理學家國際團隊終於有了答案。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他們測量了氫原子的隧穿電子,發現它的通過幾乎是瞬間的。粒子可以穿過過固體,並不是因為它們非常小,雖然它們確實十分小,而是因為物理法則體現在量子水平上有所不同。
  • 《自然》雜誌:測量量子隧穿所需要的時間
    在量子力學裡,量子隧穿效應(Quantum tunnelling effect)指的是像電子等微觀粒子能夠穿入或穿越位勢壘的量子行為,儘管位勢壘的高度大於粒子的總能量。在經典力學裡,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但使用量子力學理論卻可以給出合理解釋。
  • 「量子隧穿」實驗展示了粒子是如何打破光速的
    「量子隧穿」展示了像電子這樣的粒子與更大的物體之間的深刻區別。往牆上扔一個球,它會彈回來,讓它滾到山谷的底部,它就呆在那裡。但是粒子偶爾會穿過牆壁。正如兩位物理學家在1928年的《自然》雜誌上所寫的那樣,它有可能「滑過大山,逃離山谷」,這是對量子隧穿的最早描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