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指南 每天認識一條魚 · 第36期(臺灣瑰寶)

2021-02-23 水產前沿


一起探尋與體驗全球最好的海產品!

長按下方指紋識別二維碼,即可關注我們!

每天認識一條魚,今天海鮮指南跟大家分享的這條魚在鮭科魚類中長相了得,因其花紋的特別加之它是位於亞熱帶的臺灣地區唯一一種溫帶性魚類,不少人稱其為「臺灣瑰寶」。你能認出它是什麼魚嗎?


關注海鮮指南(seafood-guide),關注更多樂趣!我也是鮭科魚的一種,只不過我比較特別,僅僅在臺灣地區有。


櫻花鉤吻鮭(Oncorhynchus masou)屬鮭形目鮭科大馬哈魚屬櫻鮭種櫻花鉤吻鮭亞種魚類,體側圖案像美麗櫻花,因而命名,又名臺灣鱒、梨山鱒、次高山鱒,是位於亞熱帶的臺灣地區唯一一種溫帶性魚類,因此有人譽以臺灣「臺灣瑰寶」的美名。


櫻花鉤吻鮭是珍稀而美麗的餘種,流線型的外觀上分布著橢圓紋彩以及如黑寶石般的黑點,最長可以達到57公分,雖然比其他回流性鮭魚小,但卻是臺灣溪流中大型魚類,於每年秋天繁殖,繁殖時體型會產生變化,同時出現性徵,適合水溫約8-15度,棲息於1720-2000公尺的高山溪流中,主要以石蠅、蜉蝣、蜂、蟻類為主食。

櫻鮭是七種太平洋鮭魚中亞洲地區的特產,分布範圍涵蓋日本、韓國與中國東北(俗稱馬蘇大麻哈魚)。臺灣的櫻花鉤吻鮭是陸封型的鮭魚族群,受到冰河時期與地質變動的交互作用,而終生棲息於寒冷的高山溪流,所以是碩果僅存孓遺物種的代表之一。就地理位置而言,這個特有亞種乃世界鮭鱒魚類分布的第二南限,緯度僅略高於分布在墨西哥的陸封型虹鱒,其珍貴可見一般。

根據許多型態分布的監定指出,這種棲息在亞熱帶臺灣高山溪流的冷水性淡水魚,應是鮭科中太平鮭屬的一種,後來陸續的報告推測,這種原本是在太平洋回遊的櫻花鉤吻鮭,可能在冰河時期遭遇地殼變動與河川變遷,而被隔離在大甲溪高山溪流中,成為陸封的孑遺物種,後來在經過長期地理隔絕,演化成臺灣特有亞種的的櫻花鉤吻鮭。根據後來的DNA監定指出,臺灣櫻花鉤吻鮭可能源自於日本海的櫻鮭,於十萬至八十萬年前移棲臺灣所形成的亞種。

致謝:感謝黃海水產研究所梁友老師對本文提供的幫助與支持!

海鮮指南獨家策劃,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海鮮指南(微信ID:seafood-guide)」。

相關焦點

  • 海鮮指南 每天認識一條魚 · 第29期(淡水蝦王)
    每天認識一條魚,海鮮指南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這種蝦是世界上養殖量最高的三大蝦種之一,有著淡水蝦王的稱號,你能認出它是什麼蝦嗎?關注海鮮指南(seafood-guide),關注更多樂趣!海鮮指南獨家策劃,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海鮮指南(微信ID:seafood-guide)」。
  • 每天認識一條魚 · 第52期(鰈形目體形最原始的皇帝魚)
    每天認識一條魚,海鮮指南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這條魚據說吃到一半,放到水裡,還可以活,這麼神奇?想必只是傳說吧!
  • 每天認識一條魚 · 第8期(刺身絕品!)
    每天認識一條魚,海鮮指南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這條魚可是真真兒的美!遊在水裡自由、飄逸,特別是在藍光氛圍中顯得漂亮至極,不少人稱之為「夢幻之魚」呢,它在國內的養殖才剛剛興起。你能認出來它是什麼魚嗎?關注海鮮指南(seafood-guide),關注更多樂趣!不要以為我只是一個長得漂亮的花瓶哦,其實我還有其他過人之處,比如我的牙齒鋒銳,可以咬斷垂釣者們的釣魚線,被他們稱為「磯釣之王」呢!
  • 每天認識一條魚 · 第13期(水中熊貓)
    每天認識一條魚,海鮮指南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條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的魚鰾十分珍貴,還有「貴如黃金」之說。你能認出來它是什麼魚嗎?海鮮指南獨家策劃,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海鮮指南(微信ID:seafood-guide)」。回復以下數字,查看過往精彩內容!
  • 吃海鮮,必須看,最全海鮮大全,你認識幾種?
    過了休漁期,到了海產肥美豐富的夏季,喜歡吃海鮮的又可以饕餮大餐啦。對於吃慣海鮮的汕尾碣石人,或者來碣石鎮旅遊的朋友來說,你究竟認識多少種?碣石鎮海岸海鮮餐廳老闆問你認識幾種海鮮,看看你的海鮮認知度如何:1 石蜐(jié),佛手
  • 全球「最貴」海鮮排行榜!老虎蟹上榜,還有一種一條高達千萬美金
    大家都知道海鮮一般都是比平常的魚、肉貴的,但是大部分我們都還可以接受,再說只要不常吃,一星期吃一兩次還是可以承受的起的,但是有一些海鮮卻不是我們常人能吃得起的,比如下面這些海鮮還進入了世界最貴的海鮮排行榜,一條就可能高達千萬美金,老虎蟹上榜!
  • 全球最貴十大海鮮排行榜!老虎蟹上榜,其中一種一條高達千萬美金
    全球最貴十大海鮮排行榜!老虎蟹上榜,其中一種一條高達千萬美金去過買過海鮮的人應該知道,它們的價格普遍都偏高,不過大多還是在普通家庭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但是碰上那些價格特別貴的海鮮,估計很多人要猶豫一會才能決定要不要買。
  • 44種名貴海鮮及魚類,你認識多少種?
    名貴魚類海洋裡有許多海鮮,是我們不能全面認識的,但也有很多名貴魚類,是我們經常會使用到的,那麼,對於那些名貴的海鮮及魚類,你都認識嗎?來看看下面這44種,你做過多少種?金錢龍躉此魚極為罕見,很多從廚50年以上的老師傅,也沒見到過一次,。其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地區,我國臺灣沿岸、南海亦有分布,最大體重可達110 kg甚至以上,是一種極為珍貴的大型食用魚類。藍瓜子斑藍瓜子斑在市面上很少見,此魚原產於東南亞,魚皮較厚,油潤彈滑,肉質比較細嫩。
  • 休漁期新鮮海鮮價格高 安康魚18元一斤 小雜魚25一斤 海蜇超10元
    休漁期季節,雖然海鮮市場並不缺少海鮮,但新鮮的海鮮價格還是非常高,這裡的新鮮是指剛從海裡捕撈的野生海鮮,而養殖和暫養海鮮的吸引力就大打折扣了。圖中的皮皮蝦是暫養的,攤主挑出了全母皮皮蝦,50塊錢一斤,沒經挑選的,38塊錢一斤。
  • 海洋周破浪而來,中遠之星和你一起「追」臺灣海鮮
    多年來,「中遠之星」也一直在為兩岸「美食情緣」努力,運送來最美味、最地道的臺灣海鮮。「中遠之星」和你一起「追」過的臺灣海鮮值得一提的是,身處海島的臺灣,擁有豐富的海鮮資源,絕對是海鮮控們的福音。多年來,臺灣海鮮一直受到大陸食客們追捧,而廈門閩臺輪渡公司所屬客滾船「中遠之星」,也一直在為兩岸「美食情緣」努力著,劈波斬浪、乘風破浪,運送來最美味、最地道的臺灣海鮮。來看看這些年,「中遠之星」和你一起「追」過的臺灣海鮮:斑節蝦:體外呈現黑褐色、土黃色相間的橫斑花紋,是深受消費者歡迎的名貴蝦類。
  • 海鮮啤酒音樂節「逛吃指南」來了
    本周五,在位於倉山區盤嶼路的華威新西營裡市場,「華威菜多多生鮮市集海鮮啤酒音樂節」將盛大開幕。40個生鮮烹飪展位,將為市民帶來如同日本「築地市場」般的美食體驗。記者近日實地採訪,為您帶來本次活動的「逛吃指南」。本次活動由福建華威商貿物流有限公司和福州晚報、「一碗福州」共同主辦。
  • 看一眼就知道是什麼玩意 廈門「海鮮大叔」能辨300多種魚
    據介紹,攝製組第一次過來是去年5月份,但不湊巧,碰上了休漁期,市面上的海鮮種類也沒那麼多,能展現的廈門風味不多。今年,攝製組避開休漁期,又來了一次。雖然介紹廈門風味的片段只播出約5分鐘,可拍攝團隊兩年來了兩次,前後拍了十多天。
  • 必看丨漁民整理的海鮮大全!今後不怕不認識海鮮了
    這些海鮮你都認識嗎?下面是一漁民整理的資料,給大家普及下知識吧!1 石蜐(jié)——佛手蚶石蜐,分布於東海、南海沿岸。具有利小便,消痞塊之功效。用於小便不利,癖積,水腫,脹滿。 28 龍頭魚此魚只有一條主骨,並且主骨柔軟
  • 每天認識一條魚(55)丨白斑狗魚:來自北方的硬漢,只屬於王者的榮耀
    ▲點擊「漁愉魚」關注 | 每天認識一個魚下午5點半,不見不散
  • 休漁期將近海捕海鮮價格普漲 "海釣"提前上市
    休漁期將近,屆時海鮮市場上將以冷凍以及養殖產品為主。26日記者走訪多家海鮮市場發現 ,小黃花、鱸魚等海捕海鮮價格明顯上漲,漲幅都在兩三成甚至更高 。休漁期間 ,大量上市的養殖海產品以及商家提前冷凍儲存的海產品接力上市,海鮮價格預計不會太離譜。
  • 長知識的基隆海鮮市場:皇帝蟹、石老魚、海膽、青衣都是好吃的!
    基隆位於臺灣島東北角,古名雞籠,一種說法是由於基隆山象雞籠形狀而得名,另一種說法則認為基隆是臺灣島最北端的城市,因而有「臺灣頭」之稱,她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是臺灣萬商雲集的重要港口。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為啥她的海鮮市場會有如此一番壯觀景象了。
  • 青島海鮮市場堆滿海鮮 當天捕撈的安康魚9塊錢一斤梭子蟹45元一斤
    轉瞬間,青島開漁已經第10天了,在青島武夷山路海鮮市場,這是個專業的海鮮市場,攤位上擺滿了各色海鮮,魚類、大蝦、還有養殖的海參鮑魚以及各種貝類海鮮。由於海鮮增多,價格也開始下降。圖中是一些野生的大個頭海鮮魚,鱸魚35塊錢一斤,中間2條紅加吉魚要貴一點,開價45元。
  • 無魚可捕危機逼近臺灣? 無野生魚類可吃的日子提前到來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臺灣快成無魚島了」,臺灣《聯合報》3日以此為題報導稱,有島內科研團隊發現,臺灣魚源枯竭速度超乎預期,科學家預估,沒有野生魚類可吃的日子恐將提前到來。報導稱,去年12月初,國際科學期刊《科學數據》發表臺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團隊的論文,文章提到,臺灣「中研院」研究團隊發現,30年來臺灣北海岸魚種從120種銳減至30種,只剩1/4,魚源枯竭速度超乎預期。經濟價值高的烏魚、白帶魚逐漸退場,逐步被刺河豚和臭肚魚取代。74歲的漁民邱清在北海岸海域捕魚逾60年,他說,近幾年漁民生活不好過,漁獲量少了兩三成。
  • 最愛吃的臺灣人 將無野生魚可吃?
    15年就減少一半,30年來從120種銳減至30種,魚源枯竭速度超乎預期。調查發現,以當前的發展趨勢,再加上海洋保育對策的空缺,「臺灣可能會比聯合國預估的2048年更早面臨海中無野生魚的處境」。邵廣昭說,該警訊透露出多樣生物正在快速消失。30年正好是人類一個世代,但對生態來說,30年很短,30年後可能就沒野生魚種可吃可看。而臺灣的魚源減少原因有很多,過度捕撈、汙染、棲地破壞或氣候變遷等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