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安全更具靶向性的方法來運輸CRISPR基因療法!

2020-11-29 生物谷

2020年11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題為「Spatial and Temporal Control of CRISPR-Cas9-Mediated Gene Editing Delivered via a Light-Triggered Liposome System」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新南威爾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一種安全且更具靶向性的方法來運輸CRISPR基因療法,研究者指出,這種光激活的脂質體能夠幫助運輸CRISPR基因療法,而且相比當前方法而言,這種方法更加安全且直接。

研究者發現,通常在藥理學中用於包裹藥物或基因的脂質體能被光記過從而在機體特定部位釋放「貨物」;本文研究是研究人員在細胞系和動物模型中得到的結果,後期他們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來檢測並在人類機體中證實這種方法的可靠性。截至目前為止,CRISPR基因療法已經能夠使用CRISPR分子裝載的病毒在機體中移動來尋找靶向細胞了。儘管該技術被證明具有革命性的意義,但由於其存在潛在的不良免疫反應和毒性效應,使用病毒作為載體似乎並不太理想。

脂質體是較為安全的選擇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展示了他們如何使用一種良性的載體來攜帶CRISPR分子,同時他們還利用了一種特殊的方法將其運輸到機體的特定部位。研究者Wei Deng說道,我們所使用的脂質體是一種與細胞膜材料非常相似的脂質分子的球狀納米結構,其能夠攜帶CRISPR分子至機體的靶向位點;如今脂質體作為一種極其有效的藥物運輸系統得到了很好的證實,這些脂質體分子的製備相對簡單一些,其能被填充到適當的藥物中,隨後被注射到體內。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由於脂質體是最常見且最成熟的藥物運輸載體,因此其要比病毒安全得多;CRISPR傳統的運輸載體基於病毒,但其又會產生自身的問題,因為研究人員很難預測患者對病毒所產生的反應,但在找到了一種更安全的載體來運輸CRISPR貨物後,研究人員面臨的挑戰是如何確保這些基因拼接的分子如何在正確的時間找到正確的目標,他們發現,答案就是光。與傳統的基於脂質體的運輸系統不同的是,研究人員所使用的脂質體能在光照下被開啟,當光照射到脂質體上時,其能被立即破壞並釋放整個有效的「負荷」。

利用細胞系和動物模型進行研究後研究者發現,當脂質體被LED光照射誘發時,其會釋放出CRISPR內容物,隨後這些內容物就會尋找其感興趣的基因,研究者Deng表示,這種光能夠激活脂質體至皮膚表面以下一釐米的地方。

那麼如果問題區域是深層腫瘤呢?研究者表示,未來研究中他們將會使用X射線來達到相同的效果。他們希望能在深度超過一釐米的深層組織中進行CRISPR運輸的X射線觸發過程;此前研究結果表明脂質體能被X射線所觸發;CRISPR技術在醫學研究中給研究人員帶來了極大的希望,尤其是在癌症研究領域;化療在摧毀癌細胞方面很有優勢,但由於其並沒有針對性,因此其最終會損傷正常健康的細胞。CRISPR技術為來發新型靶向性、基因和細胞療法提供了一種非常有潛力的工具,其所產生的結局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隨著所需的運輸系統而增加,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進行相關研究就提供了這樣一種系統。

後期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還非常感興趣研究揭示X射線如何用來運輸CRISPR基因拼接分子用於進行深度的癌症治療;通過使用X射線來代替光,研究人員還需要尋找一種合適的動物模型,並將該技術轉化為治療乳腺癌等癌症的療法,目前研究人員希望能夠找到合適的合作者共同開展這項研究。(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1】Yagiz Alp Aksoy, Biyao Yang, Wenjie Chen, et al. Spatial and Temporal Control of CRISPR-Cas9-Mediated Gene Editing Delivered via a Light-Triggered Liposome System,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0). DOI: 10.1021/acsami.0c16380

【2】Researchers show safer, more targeted way to deliver CRISPR gene therapy

by Lachlan Gilbert,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開發出有望治療多種類型癌症的靶向性療法:α射線飛彈療法
    一種癌症特異性的L型胺基酸轉運蛋白(LAT1)在癌症組織中往往會高度表達,抑制LAT1的功能或會產生抗腫瘤的效應,但目前研究人員在開發靶向作用LAT1的放射性核素療法(radionuclide therapy)上進展非常有限。
  • 科學家發現誘發三陰性乳腺癌轉移的關鍵基因 並開發出阻斷癌症轉移...
    (乳腺癌轉移)的關鍵基因,同時還開發出了一種阻斷乳腺癌轉移的新方法。儘管轉移是癌症療法失敗的關鍵原因,但研究人員對其知之甚少;同時他們也並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驅動了患者機體中癌症的轉移性生長,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識別出TRIM37或許就是乳腺癌的癌基因,一般而言,在腫瘤發生過程中多個基因的功能都會被改變,然而靶向作用相同的基因是否能夠抑制癌症的轉移性轉變還有待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闡明。
  • Nat Commun:乳腺癌基因有望成為開發肝母細胞瘤靶向性療法的潛在靶點
    2019年9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肝母細胞瘤(hepatoblastoma)是一種罕見的肝癌,其發病率僅為百萬分之幾,然而其卻是引發嬰兒和幼兒患肝癌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的患者往往會在三歲之前確診為這類癌症。
  • 2020年11月CRISPR/Cas最新研究進展
    有部分科學家支持賀建奎的研究,但是更多的是質疑,甚至是譴責。即將過去的11月份,有哪些重大的CRISPR/Cas研究或發現呢?小編梳理了一下這個月生物谷報導的CRISPR/Cas研究方面的新聞,供大家閱讀。1.解讀!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安全更具靶向性的方法來運輸CRISPR基因療法!
  • Nat Genet:科學家首次發現四倍螺旋DNA 或助力靶向性癌症療法的開發
    DNA的存在,這或為後期開發治療癌症的新型靶向性療法提供新的思路和希望。文章中,研究者發現,這些四倍螺旋的結構或許發生於控制基因表達的DNA區域中,尤其是控制癌症基因表達的區域,這就表明,這些四倍螺旋結構或許在開啟或關閉基因表達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相關研究結果也為癌症診斷以及新型靶向療法的開發提供了一定思路。
  • PLoS Biol:科學家有望開發出脫靶率更低的安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
    2020年7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CRISPR系統是一種能夠靶向編輯基因組的強大工具,其具有明顯的治療潛力,然而其經常也會不恰當地編輯一些「脫靶」(off-target)位點,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LoS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溫州醫科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突變CRISPR基因編輯系統核心的酶類或許就能改善其編輯的精準度
  • J Med Chem:一種新型策略或有望克服癌細胞對靶向性療法的耐受性
    2020年4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倫敦癌症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抑制HSP72蛋白的新方法,HSP72對於幫助癌細胞存活並抵禦療法非常重要,相關研究結果有望幫助研究人員發現靶向作用該蛋白的新型癌症藥物。
  • CRISPR/Cas基因編輯療法的前景與倫理爭議
    化學授予法國的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的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兩人因為「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科學家你追我趕地利用CRISPR/Cas技術對細菌、真菌、植物、動物,包括人類細胞和胚胎進行基因編輯操作,最火熱的當屬基因編輯療法。
  • Nature解讀!科學家有望利用CRISPR-Cas9基因療法治療快樂木偶症候群!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Cas9 gene therapy for Angelman syndrome traps Ube3a-ATS long non-coding RNA」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利用基因編輯和基因療法等技術或有望恢復人類神經元培養物中UBE3A基因的功能並能有效治療Angelman症候群模型的缺陷,相關研究結果或為後期科學家們治療
  • 科學家們如何利用基因療法治療多種人類疾病?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1】Brain解讀:科學家或有望利用新型基因療法來治療多種人類大腦疾病Wolfe表示,這是首個患有人類遺傳性疾病的動物模型,其表現出智力障礙(人類症候群的一部分),如今我們就能糾正該模型整個大腦中的生化和病理性損傷;如今研究人員能夠對多年影響大腦功能的人類遺傳性疾病模型進行研究,在基因療法的幫助下,一種病毒運輸載體就能提供突變基因的正常版本來糾正疾病,如今研究人員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或有望治療嚙齒類動物的神經變性疾病,然而,對高等動物較大尺寸的大腦應用相同的療法或許僅會產生部分疾病糾正的效應
  • 科學家開發出RAS基因突變引發的癌症療法
    近日,來自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療法,這種療法能夠有效治療因RAS基因突變誘發的療法耐藥性癌症,RAS基因突變在很多癌症中都存在;研究者表示,這項臨床前研究結合了能夠將靶向作用PARP及MEK(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抑制劑療法。
  • 科學家能夠利用CRISPR-Cas9基因療法治快樂木偶症候群
    出生時攜帶缺陷的母親UBE3A基因的嬰兒會患上一種名為快樂木偶症候群(Angelman syndrome)的罕見病,其是一種目前無法治癒且治療非常有限的嚴重神經發育障礙。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Cas9 gene therapy for Angelman syndrome traps Ube3a-ATS long non-coding RNA」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利用基因編輯和基因療法等技術或有望恢復人類神經元培養物中UBE3A基因的功能並能有效治療Angelman症候群模型的缺陷,相關研究結果或為後期科學家們治療
  • 科學家成功利用三種藥物組合療法來治療甲狀腺癌
    ,將一種基因靶向性藥物、癌症爆發病毒和移除免疫系統制動踏板的藥物相結合或能有望幫助對付甲狀腺癌。而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BRAF抑制劑,其能靶向作用基因突變,同時在攜帶該突變的甲狀腺癌和黑色素瘤的治療中都展現出了顯著的效果。但在很多情況下,癌症很快就會抵禦藥物的作用,隨著時間推移,藥物的作用就會逐漸減弱,從而讓癌細胞再次佔據上風。
  • ...揭秘科學家們如何利用組織幹細胞來開發新型靶向性再生醫學療法!
    ,同時還闡明了幹細胞如何介導天然的組織再生並執行損傷所引起的機體的再生行為,此外,研究人員還討論了在機體老化期間這些通訊網絡是如何中斷的,以及理解組織中幹細胞的特性如何幫助改善再生醫學療法的研究和開發。
  •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或能源源不斷產生造血幹細胞的新方法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班牙基因組調控中心和哥倫比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識別出了一種對稀缺、救命的血液幹細胞擴增至關重要的特殊蛋白質。
  • 科學家開發出了治療先天耳聾的新基因療法
    本文由盛諾一家原創編譯,轉載需經授權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TAU)的一項新研究提出了一種創新的耳聾治療方法。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7期:華大智造上榜TR50,美因基因完成5.42...
    納米孔檢測法確診新冠感染者更快捷準確以色列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的新冠病毒檢測方法,有望為更準確地確診感染者鋪平道路。與常規的新冠病毒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測試相比,將納米孔方式技術應用於新冠病毒測試,會使檢測過程更快捷、更準確。NEJM:新冠重症相關基因如何影響病情?
  • CRISPR基因編輯療法公布最新臨床結果
    今日,CRISPR Therapeutics和Vertex Pharmaceuticals公司宣布,雙方共同開發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療法CTX001的1/2期臨床試驗數據,已被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接受,將在全體科學會議(Plenary Scientific Session)作為口頭報告公布。
  • 《科學》:借力人工智慧 科學家開發出更強大的基因載體
    AAV基因組中的rep基因編碼4個與病毒複製相關的蛋白,分別為Rep78、Rep68、Rep52、和Rep40。科學家通過改造AAV,獲得了用於基因療法的優良載體——重組腺相關病毒(rAAV)。rAAV攜帶的蛋白衣殼與野生型AAV幾乎完全相同,然而衣殼內的基因組中編碼病毒蛋白的部分完全被刪除,取而代之的是治療性轉基因(transgene)。
  • 解讀!科學家們發現四種三陰性乳腺癌細胞亞型 或有望幫助開發新型...
    ,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開發治療這種癌症的新型療法。利用細胞基因組學技術,研究者發現,一種新型細胞類型會產生抑制機體免疫細胞的分子,從而就能幫助癌細胞躲避宿主免疫系統的攻擊,研究者Alex Swarbrick教授表示,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預後往往較差,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研究人員在治療方法的進展非常緩慢,研究人員對患者腫瘤樣本的單細胞進行分析並了解了腫瘤的構成,這就能夠深入識別細胞的亞型從而應用到疾病的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