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ESMO | 阿特珠單抗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新突破!
2019-09-28 來源:醫脈通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2019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於9月27日—10月1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召開,ESMO大會是歐洲最負盛名和影響力的腫瘤學會議,每年ESMO年會上都會有讓人期待已久的重量級研究數據公布。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免疫治療以及生物標誌物的探尋一直是各大研究的焦點所在,今年ESMO年會的口頭報告中,免疫治療單藥療法又有新突破,而腫瘤突變負荷(TMB)卻在兩項研究中上演了「冰與火之歌」。
IMpower110:阿特珠單抗使經PD-L1篩選患者OS延長了7個月!
背景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單藥或與鉑類為基礎的化療±貝伐珠單抗,是轉移性NSCLC一線治療的選擇。對於不適合聯合治療的患者,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單藥治療仍然是有吸引力的治療選擇。IMpower110研究評估了阿特珠單抗用於經PD-L1篩選患者一線治療的療效。
方法
IMpower110研究納入了572例未經化療的IV期非鱗狀或鱗狀NSCLC,PD-L1 TPS表達≥1%,有RECIST 1.1可評估病灶,ECOG 評分0或1,患者按1:1比例隨機分配接受阿特珠單抗 1200mg IV q3w(A組)或鉑基為基礎的化療(B組)(4或6個周期,每個周期21天)。B組非鱗狀NSCLC患者接受順鉑(75mg / m2)或卡鉑(AUC 6)+培美曲塞500mg / m2 (IV q3w),鱗狀NSCLC患者接受順鉑(75 mg / m2)+吉西他濱(1250mg / m2)或卡鉑(AUC 5)+吉西他濱(1000mg / m2)(IV q3w)。分層因素為性別、ECOG評分、組織學狀態和PD-L1狀態,主要終點是OS。
結果
3個主要產生療效的人群包括554 例TC(腫瘤細胞)1/2/3或IC(腫瘤浸潤免疫細胞)1/2/3 野生型(WT)患者,328例 TC2 / 3或IC2 / 3 野生型患者和205例 TC3或IC3野生型患者。在TC3或IC3 WT人群中,與化療相比,阿特珠單抗OS提高了7.1個月(HR,0.595;P = 0.0106)(表)。中位隨訪15.7個月時,安全人群包括了A組的286例患者和B組的263例患者。A組和B組分別有60.5%、85.2%,以及12.9%、44.1%發生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和3~4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C3 或IC3 = TC ≥ 50% 或IC ≥ 10% PD-L1+;TC2/3 或 IC2/3 = TC ≥ 5% 或IC ≥ 5% PD-L1+;TC1/2/3或IC1/2/3 = TC ≥ 1% 或IC ≥ 1% PD-L1+)
結論
中期分析顯示,IMpower110研究達到了OS的主要研究終點,TC3或IC3 WT人群的OS得到顯著且具有臨床意義的改善。
tTMB與帕博利珠單抗單藥療效相關
背景
在既往的臨床試驗中,帕博利珠單抗對比化療在經治(KEYNOTE-010)和未經治療(KEYNOTE-042)PD-L1 TPS≥1%患者中均顯示出了OS獲益。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組織TMB(tTMB)與療效的相關性。
方法
使用全外顯子組測序檢測腫瘤和配對樣本的tTMB水平。KEYNOTE-010和KEYNOTE-042研究分別有253例(24%)和793例(62%)患者可評估tTMB。分別使用Cox比例風險模型(OS,PFS)和logistic回歸模型(ORR)評估了tTMB與療效的相關性。預設的tTMB臨界值為175突變/外顯子(mut/exome)。
結果
tTMB可評估亞組和總人群的基線特徵均衡。在帕博利珠單抗組和化療組中,tTMB與TPS均不相關(r <0.18)。tTMB與KEYNOTE-010研究(單側P = 0.006、0.001和0.009)和KEYNOTE-042(單側P<0.001)中帕博利珠單抗組的OS、PFS和ORR相關,而tTMB與化療療效無關。在這兩項試驗的tTMB≥175亞組中均觀察到OS、PFS、ORR的改善(表)。
結論
這項探索性分析顯示,在PD-L1 + NSCLC患者中觀察到了帕博利珠單抗的療效與較高tTMB水平相關。
tTMB與一線帕博利珠單抗+化療的療效無關
背景
無論PD-L1 TPS評分如何,帕博利珠單抗+化療一線治療均可改善轉移性鱗狀和非鱗狀NSCLC的療效。本研究探討了組織TMB(tTMB)與KEYNOTE-021 (非鱗狀)、189(非鱗狀)和407(鱗狀)中免疫治療或化療之間的相關性。
方法
通過全外顯子測序檢測腫瘤和配對正常組織的tTMB。使用Cox比例風險模型(OS,PFS)和logistic回歸模型(ORR)評估tTMB與免疫治療+化療和化療療效的相關性。tTMB臨床效用的預設臨界值為175突變/外顯子(mut/exome)。主要研究終點為KEYNOTE-189、KEYNOTE-407中的OS和PFS,KEYNOTE-021的ORR與tTMB的相關性。
結果
在KEYNOTE-021、KEYNOTE-189 、KEYNOTE-407中分別有48%、48%和56%的患者的tTMB可評估。tTMB可評估人群和總人群中的基線特徵和療效均衡。tTMB與帕博利珠單抗+化療或化療的療效無顯著相關性(聯合治療單側P=0.072[ORR],P=0.052[PFS],P=0.081[OS];化療雙側P值=0.086[ORR],P=0.055[PFS]和P=0.475[OS])。在KEYNOTE-189和KEYNOTE-407中,tTMB≥175和<175亞組中,帕博利珠單抗+化療改善了OS和PFS(見下表)。在KEYNOTE-021 研究經帕博利珠單抗+化療治療的患者隊列中,tTMB <175的23例患者的ORR(95%CI)為60.8%(38.5-80.3),而tTMB≥175的21患者的ORR(95%CI)為71.4%(47.8-88.7)。
結論
這項探索性分析顯示,tTMB與帕博利珠單抗+化療或單獨化療用於轉移性NSCLC一線治療的療效均無顯著相關。帕博利珠單抗+化療在鱗狀和非鱗狀NSCLC患者的高和低tTMB亞組中均顯示出生存獲益。
參考文獻:
1. LBA78 - IMpower110: Interim overall survival (OS) analysis of a phase III study of atezolizumab (atezo) vs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chemo) as first-line (1L) treatment (tx) in PD-L1–selected NSCLC (ID 6256)
2. LBA79 - Association between tissue TMB (tTMB) and clinical outcomes with pembrolizumab monotherapy (pembro) in PD-L1-positive advanced NSCLC in the KEYNOTE-010 and -042 trials (ID 3570)
3. LBA80 - Pembrolizumab (pembro) plus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chemo) for metastatic NSCLC: Tissue TMB (tTMB) and outcomes in KEYNOTE-021, 189, and 407 (ID 4311)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