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ESMO | 阿特珠單抗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新突破!

2020-11-29 醫脈通

2019 ESMO | 阿特珠單抗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新突破!

2019-09-28 來源:醫脈通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2019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於9月27日—10月1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召開,ESMO大會是歐洲最負盛名和影響力的腫瘤學會議,每年ESMO年會上都會有讓人期待已久的重量級研究數據公布。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免疫治療以及生物標誌物的探尋一直是各大研究的焦點所在,今年ESMO年會的口頭報告中,免疫治療單藥療法又有新突破,而腫瘤突變負荷(TMB)卻在兩項研究中上演了「冰與火之歌」。


IMpower110:阿特珠單抗使經PD-L1篩選患者OS延長了7個月!

 

背景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單藥或與鉑類為基礎的化療±貝伐珠單抗,是轉移性NSCLC一線治療的選擇。對於不適合聯合治療的患者,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單藥治療仍然是有吸引力的治療選擇。IMpower110研究評估了阿特珠單抗用於經PD-L1篩選患者一線治療的療效。

 

方法


IMpower110研究納入了572例未經化療的IV期非鱗狀或鱗狀NSCLC,PD-L1 TPS表達≥1%,有RECIST 1.1可評估病灶,ECOG 評分0或1,患者按1:1比例隨機分配接受阿特珠單抗 1200mg IV q3w(A組)或鉑基為基礎的化療(B組)(4或6個周期,每個周期21天)。B組非鱗狀NSCLC患者接受順鉑(75mg / m2)或卡鉑(AUC 6)+培美曲塞500mg / m2 (IV q3w),鱗狀NSCLC患者接受順鉑(75 mg / m2)+吉西他濱(1250mg / m2)或卡鉑(AUC 5)+吉西他濱(1000mg / m2)(IV q3w)。分層因素為性別、ECOG評分、組織學狀態和PD-L1狀態,主要終點是OS。

 

結果


3個主要產生療效的人群包括554 例TC(腫瘤細胞)1/2/3或IC(腫瘤浸潤免疫細胞)1/2/3 野生型(WT)患者,328例 TC2 / 3或IC2 / 3 野生型患者和205例 TC3或IC3野生型患者。在TC3或IC3 WT人群中,與化療相比,阿特珠單抗OS提高了7.1個月(HR,0.595;P = 0.0106)(表)。中位隨訪15.7個月時,安全人群包括了A組的286例患者和B組的263例患者。A組和B組分別有60.5%、85.2%,以及12.9%、44.1%發生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和3~4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C3 或IC3 = TC ≥ 50% 或IC ≥ 10% PD-L1+;TC2/3 或 IC2/3 = TC ≥ 5% 或IC ≥ 5% PD-L1+;TC1/2/3或IC1/2/3 = TC ≥ 1% 或IC ≥ 1% PD-L1+)

 

結論


中期分析顯示,IMpower110研究達到了OS的主要研究終點,TC3或IC3 WT人群的OS得到顯著且具有臨床意義的改善。


tTMB與帕博利珠單抗單藥療效相關

 

背景


在既往的臨床試驗中,帕博利珠單抗對比化療在經治(KEYNOTE-010)和未經治療(KEYNOTE-042)PD-L1 TPS≥1%患者中均顯示出了OS獲益。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組織TMB(tTMB)與療效的相關性。

 

方法


使用全外顯子組測序檢測腫瘤和配對樣本的tTMB水平。KEYNOTE-010和KEYNOTE-042研究分別有253例(24%)和793例(62%)患者可評估tTMB。分別使用Cox比例風險模型(OS,PFS)和logistic回歸模型(ORR)評估了tTMB與療效的相關性。預設的tTMB臨界值為175突變/外顯子(mut/exome)。

 

結果


tTMB可評估亞組和總人群的基線特徵均衡。在帕博利珠單抗組和化療組中,tTMB與TPS均不相關(r <0.18)。tTMB與KEYNOTE-010研究(單側P = 0.006、0.001和0.009)和KEYNOTE-042(單側P<0.001)中帕博利珠單抗組的OS、PFS和ORR相關,而tTMB與化療療效無關。在這兩項試驗的tTMB≥175亞組中均觀察到OS、PFS、ORR的改善(表)。


 

 結論


這項探索性分析顯示,在PD-L1 + NSCLC患者中觀察到了帕博利珠單抗的療效與較高tTMB水平相關。


tTMB與一線帕博利珠單抗+化療的療效無關

 

背景


無論PD-L1 TPS評分如何,帕博利珠單抗+化療一線治療均可改善轉移性鱗狀和非鱗狀NSCLC的療效。本研究探討了組織TMB(tTMB)與KEYNOTE-021 (非鱗狀)、189(非鱗狀)和407(鱗狀)中免疫治療或化療之間的相關性。

 

方法


通過全外顯子測序檢測腫瘤和配對正常組織的tTMB。使用Cox比例風險模型(OS,PFS)和logistic回歸模型(ORR)評估tTMB與免疫治療+化療和化療療效的相關性。tTMB臨床效用的預設臨界值為175突變/外顯子(mut/exome)。主要研究終點為KEYNOTE-189、KEYNOTE-407中的OS和PFS,KEYNOTE-021的ORR與tTMB的相關性。

 

結果


在KEYNOTE-021、KEYNOTE-189 、KEYNOTE-407中分別有48%、48%和56%的患者的tTMB可評估。tTMB可評估人群和總人群中的基線特徵和療效均衡。tTMB與帕博利珠單抗+化療或化療的療效無顯著相關性(聯合治療單側P=0.072[ORR],P=0.052[PFS],P=0.081[OS];化療雙側P值=0.086[ORR],P=0.055[PFS]和P=0.475[OS])。在KEYNOTE-189和KEYNOTE-407中,tTMB≥175和<175亞組中,帕博利珠單抗+化療改善了OS和PFS(見下表)。在KEYNOTE-021 研究經帕博利珠單抗+化療治療的患者隊列中,tTMB <175的23例患者的ORR(95%CI)為60.8%(38.5-80.3),而tTMB≥175的21患者的ORR(95%CI)為71.4%(47.8-88.7)。

 

 

結論


這項探索性分析顯示,tTMB與帕博利珠單抗+化療或單獨化療用於轉移性NSCLC一線治療的療效均無顯著相關。帕博利珠單抗+化療在鱗狀和非鱗狀NSCLC患者的高和低tTMB亞組中均顯示出生存獲益。


參考文獻:

1. LBA78 - IMpower110: Interim overall survival (OS) analysis of a phase III study of atezolizumab (atezo) vs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chemo) as first-line (1L) treatment (tx) in PD-L1–selected NSCLC (ID 6256)

2. LBA79 - Association between tissue TMB (tTMB) and clinical outcomes with pembrolizumab monotherapy (pembro) in PD-L1-positive advanced NSCLC in the KEYNOTE-010 and -042 trials (ID 3570)

3. LBA80 - Pembrolizumab (pembro) plus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chemo) for metastatic NSCLC: Tissue TMB (tTMB) and outcomes in KEYNOTE-021, 189, and 407 (ID 4311)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阿特珠單抗一線治療PD-L1非小細胞肺癌療效顯著
    阿特珠單抗一線治療PD-L1非小細胞肺癌療效顯著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4 23:25:59 美國耶魯醫學院Roy S. Herbst團隊研究了阿特珠單抗一線治療PD-L1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效。
  • 小細胞肺癌迎來新一線療法 阿特珠單抗再下一城
    近年來,肺癌靶向治療如火如荼。吉非替尼、克唑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奧希替尼(AZD9291)等靶向藥物的應用,讓肺癌預後顯著提高。免疫療法在肺癌治療領域也有重大突破,PD-1抑制劑已替代化療成為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新選擇。不過,相對「小眾」(約佔15%)的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卻沒有那麼幸運。
  • 阿特珠單抗聯合化療衝擊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
    以下為2018 ASCO 最新發布研究成果之一阿特珠單抗(Atezolizumab)聯合化療作為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方案過去二十年,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並沒有太大的進展
  • 阿特珠單抗Tecentriq近日獲批單藥一線治療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羅氏(Roche)近日宣布,其PD-L1抑制劑特善奇阿特珠單抗Tecentriq(atezolizumab)獲得美國FDA批准一項新適應症,作為一線(初始)單藥療法,用於治療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具體為:由FDA批准的一款檢測方法確定腫瘤具有PD-L1高表達(PD-L1染色≥50%的腫瘤細胞[TC≥50%]
  • ...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用於治療一線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
    ®(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用於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qNSCLC)一線治療的新適應症申請(sNDA)。 該適應症申請基於一項隨機、雙盲、III期對照臨床研究(ORIENT-11)——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或安慰劑聯合力比泰®(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和鉑類用於無EGFR敏感突變或ALK基因重排的晚期或復發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
  • 歐狄沃(納武利尤單抗)聯合伊匹木單抗一線治療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首頁 » 製藥 » 歐狄沃(納武利尤單抗)聯合伊匹木單抗一線治療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三年隨訪取得積極數據,顯著延長無進展生存期 歐狄沃(納武利尤單抗
  • 信迪利單抗二線治療鱗狀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上市申請獲受理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1月12日,信達生物發布公告,公司與禮來製藥共同開發的創新PD-1抑制劑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舒」)用於治療二線治療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新適應症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這是達伯舒在非小細胞肺癌領域的第三個新適應症申請。
  • 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聯合化療治療一線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3期...
    2020年5月14日,第56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官網公布了今年大會入選的摘要內容,其中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抗PD-1抗體藥物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聯合化療用於治療一線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BGB-A317-307研究)數據首次對外披露。
  • 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歐狄沃®(納武利尤單抗)聯合伊匹木單抗...
    2020年5月26日,百時美施貴寶今日宣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批准歐狄沃(納武利尤單抗,360mg)聯合伊匹木單抗(1mg/kg,靜脈注射)及兩個周期的含鉑雙藥化療用於一線治療無EGFR和ALK基因突變的轉移或復發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接受該療法的患者不受PD-L1表達的限制,所有鱗癌及非鱗癌患者均適用。
  • 中國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專家共識
    按照病理組織學分類,肺癌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兩大類。其中NSCLC作為最常見的肺癌組織學類型,佔到所有肺癌的85%,其5年生存率僅為16%[2]。
  • 年度盤點 | 2019年肺癌免疫治療重要研究進展回顧
    核心提示:回首2019,中國新上市了四種肺癌靶向/免疫治療藥物,分別是帕博利珠單抗、達可替尼、奧希替尼和度伐利尤單抗。在上篇文章中,醫脈通為大家整理了2019年肺癌靶向治療領域的重要研究進展,本文將2019年肺癌免疫治療重要研究進展進行了總結。
  • PD-1/PD-L1 抗體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研究進展
    PD-1/PD-L1 抗體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研究進展.2020, 27(8): 953-959. doi: 10.7507/1007-4848.201908027摘要近年在多種惡性腫瘤中發現程序性死亡受體-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配體-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信號通路影響機體抗腫瘤免疫,其中抑制 PD-1/PD-L1 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 阿特珠單抗治療NSCLC:不同情況該如何正確進行給藥
    2020年5月18日,阿特珠單抗獲批,用於一線治療PD-L1高表達且無EGFR或ALK基因突變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年患者。在該試驗中,研究人員將549例IV期NSCLC患者(包括有EGFR或ALK基因突變的患者)進行隨機分配,分別接受每3周1次1,200 mg阿特珠單抗治療(n = 286)或最多4至6個周期的鉑類化療(n = 263)。
  • 非小細胞肺癌NCCN指南再更新!雙免疫治療、RET/MET靶點有突破!
    非小細胞肺癌診療可謂發展迅猛,日新月異。繼今年6月NCCN 2020.V5版非小細胞肺癌指南發布。近日,V6版指南對非小細胞肺癌診療規範再次進行了更新。此次更新要點仍然較多,雙免進入一線推薦,小靶點方面又有兩大靶點RET/MET進階成為初治必檢靶點,除此,還有眾多更新。時不待我,一起領略一下最新版本!
  • 《中國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專家共識(2019年版)》發布!
    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見的病理類型,大多數NSCLC患者在確診時已屬晚期。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發展迅速,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在驅動基因突變陰性的NSCLC治療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為患者帶來了生存獲益。
  • 納武單抗聯合伊匹單抗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獲EC批准
    11月6日,百時美施貴寶(BMS)向外公布歐盟委員會(EC)現已批准納武單抗(Opdivo,nivolumab)和伊匹單抗(Yervoy,ipilimumab) (O+Y)的雙重免疫療法作為首次含鉑化療2個周期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線治療方案。
  • 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細胞肺癌迎來免疫治療新時代!首個PD-L1單抗在...
    2019年12月,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商品名:英飛凡),用於在接受鉑類藥物為基礎的化療同步放療後未出現疾病進展的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療。同時,多項權威診療指南(NCCN、ESMO、CSCO指南)均將度伐利尤單抗按1A類證據強烈推薦。
  • 從1970至2021,非小細胞肺癌治療如何升級換代?
    作者:肺癌康復圈2020年中國肺癌新發病例數82萬[1],是中國癌症發病數最高的頭號殺手。面對這樣的對手,患者是否就只能束手就擒呢?在50年前,或許大部分人都會這麼想。那是一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幾乎都活不過半年的年代。
  • 強強聯手,O藥+Y藥聯合化療有望躋身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
    免疫治療是近年來腫瘤治療領域的熱點,在非小細胞肺癌治療領域已被納入一線治療,且成績斐然。 2020年4月8日,百時美施貴寶(BMS)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經受理其提交的一份補充生物製品許可申請,即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Opdivo(歐狄沃,nivolumab,納武利尤單抗)聯合CTLA-4抑制劑Yervoy(伊匹木單抗,ipilimumab,易普利姆瑪)及有限療程的含鉑雙藥化療用於一線治療無EGFR基因突變和ALK融合的轉移性或復發性非小細胞肺癌
  • 一文讀懂2020非小細胞肺癌新療法
    肺癌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非小細胞肺癌佔比80%以上,小細胞肺癌佔約15%。在近十年以來,科學家及藥物研發商們一直在探索肺癌的新靶點以及新方法來減少肺癌死亡率,目前市場上針對非小細胞肺癌已有20種以上的靶向藥及免疫治療藥物獲批,接下來也會有更多的新藥出現在市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