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在波音兩起慘痛的空難事件發生的18個月後,備受關注的空難事件調查報告終於發布。央視新聞客戶端9月17日消息,美國相關部門16日發布的有關波音737MAX系列飛機的調查報告顯示,此前兩起空難事件是由于波音公司及美國聯邦航空局(FAA)&34;共同導致的,報告還指出,FAA的監管體系&34;。
波音737MAX系列飛機的兩起慘痛空難事件分別為發生在印尼獅航及衣索比亞航空,2018年10月29日6時,載有189人的印尼獅航JT610航班在從雅加達起飛13分鐘後,墜毀在爪哇海域,執飛機型為737MAX8;2019年3月10日,載有157人的衣索比亞航空ET302航班,從阿迪斯阿貝巴起飛6分鐘後墜毀,執飛機型同為737MAX8。
兩起空難事件發生後,基于波音737MAX的MCAS(自動防失速)系統在市場競爭下,為了節省油耗、吸引航司採購所做的控制系統改動,各界紛紛質疑事故原因與MCAS系統有關,737MAX系列也在全球範圍內遭遇停飛。可以說,波音的機械故障、技術失誤或管理不當等問題一下子都被&34;,波音也因此損失慘重。
然而最新發布的調查報告卻顯示,這個&34;不該由波音一個人背。報告指出,雖然737MAX機型存在設計缺陷,但波音刻意向航空公司、飛行員以及檢查機構隱瞞相關信息,並通過商業關係影響監管機構的管理和審查等行為,也是空難事故的間接導致因素。因此報告總結稱,作為監管機構的FAA,在對波音公司的監管及對新機型的審核認證上嚴重缺位,亟需進行徹底改革。
上文提及,自空難事件發生後,波音737MAX系列飛機便在全球範圍內停飛,該系列飛機在美國復飛的前提,便是通過FAA的審查。據中新網12日消息,當地時間11日,FAA已表示將於14日在倫敦蓋特威克機場,審查波音公司提出的針對737MAX機組人員的訓練計劃。
業界表示,這意味著該機型離復飛又近了一步,然而根據最新調查報告,FAA的監管失責也成為了空難事故的肇因之一,在這樣的前提下,737的復飛審核是否還能&34;?
需要知道的是,作為波音最賣座的產品,737MAX系列飛機訂單每年可為波音公司帶來320億美元的收入。波音2018年的年度財報顯示,2018年波音總計交付256架737MAX機型。截至2019年1月31日,波音總計獲得737MAX訂單5012筆,交付376筆,未交付4636筆——約佔波音全機型訂單總額的80%。
空難事件發生後,據波音8月12日公布的財報,波音已有398架737MAX飛機訂單遭到取消。&34;等於無收入,又恰逢疫情的衝擊,在這樣的情況下,波音出現了20年來的首次虧損,市值縮水約14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580億元)。外界表示,波音遭遇了史無前例的&34;。
回歸到737的復飛審核能否&34;上,737MAX每次復飛利好消息的傳出,都使波音的股價小幅回升,基於此,在空難事件及疫情這&34;下,波音已將重振的大部分希望寄託於737MAX的復飛上,然而目前來看,波音737MAX的復飛仍是個未知數。
文 | 李銀蘇 題 | 曾藝 圖 | 饒建寧 審 | 李澤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