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一屆測序技術基礎培訓班(DNA納米球測序技術專場)

2020-12-05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

為了普及測序基礎知識,促進測序技術更好服務於科研,加強測序工作者的實驗操作能力和技巧,獲得更好的測序實驗結果,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將不定期免費舉辦測序技術基礎培訓班。2019年第一屆測序技術基礎培訓班(DNA納米球測序技術專場)將於6月22-23日在中科院奧運村生命科學園區舉行,此次測序技術基礎培訓班,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聯合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微生物組學與技術專業委員會、中科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深圳華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舉辦。

培訓班將以測序技術理論和實操相結合的方式,讓參與學員在短期內對新測序知識和方法的到迅速掌握,並可以向技術專家探討或諮詢遇到的問題,解決當下技術瓶頸。在這裡不僅有最新的測序技術原理介紹,更有精彩的模擬實操課程,理論加實踐,乾貨滿滿。

課程信息

2019年6月22日,09:00-17:00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E301會議室

2019年6月23日,09:00-17:00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6號樓6635室

組織機構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微生物組學與技術專業委員會

中科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

華大智造

內容

》》》理論基礎

高通量測序原理

DNA納米球測序技術

長片段 DNA 測序技術:stLFR

高保真基因組測序技術:PCR-free

》》》應用延展

RNA測序

小RNA文庫構建

高通量微生物組測序技術的自動化解決方案

高通量微生物組測序技術的標準化生信分析流程

》》》實操培訓

模擬實操-DNA納米球生成

模擬實操-DNA測序全流程自動化

》》》平臺參觀

6月22日(周六),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實驗平臺

6月23日(周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實驗平臺

培訓日程

報名方式

(此次講座由華大智造承辦,掃碼免費註冊培訓班,同時可以免費註冊參加21日華大智造在北京舉辦的「2019測序技術和應用高峰論壇」活動,名額有限,僅限30名,先到先得)

相關焦點

  • 基因測序技術的未來在哪裡?
    1977年,Sanger提出了雙脫氧核苷酸末端終止法,同年A.M.Maxam和W.Gilber也提出了化學酶解法,第一代測序技術誕生。  1998年,毛細管測序技術問世,基因測序速度提速10倍,原計劃15年才能完成的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進度大幅加快。
  • 通過轉錄組技術而測序的dna序列被稱為「dna受體」
    後面的dna受體可通過做dna晶片credit-sweep來獲得,後面的dna受體包括mirna,smallmrna,circrna和ae等。根據技術的不同,dna晶片可以分為三類:測mirna:測定mirna。測dna受體的全雙工轉錄信號的兩轉錄本等等。測vxrna:測vxrna。
  • 電影裡的「基因球」真存在?專家:中國基因測序技術已超科幻
    在科幻電影《瘋狂的外星人》中,外星人與地球人通過交換"基因球"的方式建立外交關係,而地球人口含基因球,在口腔裡打轉,保持15分鐘,就可以獲取人類的基因……如此神奇的"基因球",真的存在嗎?我國目前的基因測序技術發展情況又是如何呢?記者就此採訪了華大智造測序儀產品經理汪婧婧博士。
  • 第四代測序:固態納米孔技術的現狀與挑戰
    固態納米孔測序技術作為新興的第四代 DNA測序技術, 具有低成本、高讀長、易集成等優勢。 如今, 隨著半導體工藝技術的飛速發展, 小型化、高速度、大通量的納米孔測序晶片的實現成為可能。 相比傳統的測序技術, 固態納米孔測序技術在成本、速度等方面有著十分巨大的優勢。
  • 基因測序技術發展歷程
    基因組攜帶了個體的全部遺傳信息,基因測序能夠加深對疾病尤其是惡性腫瘤的分子機制理解,在診斷與治療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人類基因組學計劃完成後,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更加迅猛,在臨床實踐和基礎研究中的應用更加廣泛。
  • 可攜式測序技術,開啟實時測序時代?
    而近年來興起的第四代測序技術——納米孔測序技術,成為測序領域的新興熱點。今天,我們特別關注納米孔測序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希望本文能夠為相關的產業人士和諸位讀者帶來一些啟發和幫助。由於納米孔測序技術,科學家們現在能夠收集和測序來自於任何地方的樣品。
  • 推進第四代基因測序技術應用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聞坤)本屆高交會上,深圳市儒翰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基於固態納米孔的第四代基因測序儀首次公開展示。據悉,這是我國自主創新研發的首臺新型納米孔的第四代基因測序設備,填補了國內基因測序最新技術領域的空白。 基因測序核心技術壁壘高,一直被歐美發達國家的少數公司所壟斷。
  • 一文讀懂基因測序技術的前世今生
    從1977年第一代DNA測序技術(Sanger法),發展至今三十多年時間,測序技術已取得了相當大的發展,從第一代到第三代,測序讀長從長到短,再從短到長。雖然就當前形勢看來第二代短讀長測序技術在全球測序市場上仍然佔有著絕對的優勢位置,但第三測序技術也已在這一兩年的時間中快速發展著。根據原理的不同,人們將測序技術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代,sanger測序。
  • 漲知識|生命奧義的揭秘者——DNA測序技術
    ,目前只有通過DNA測序技術來實現「看書」的願望。目前對於DNA的測序方法有三種主要的類型:經典的Sanger測序技術,也叫一代測序技術,是目前很多臨床檢測的金標準;可以快速處理大量DNA分子的較新方法統稱為高通量測序(HTS)技術或下一代測序(NGS)技術;不需要經過PCR擴增,能夠對每一條DNA分子的單獨測序的單分子測序技術,也稱為三代測序技術。
  • From DNA to Discovery – SMRT測序技術概覽
    From DNA to Discovery – The Steps of SMRT SequencingSMRT 技術原理理想的測序起始是獲得高分子量DNA。市面上有很多提取試劑盒可以幫助您解決此問題,PacBio還提供DNA提取方案網址,以協助您完成此工作。您也可以隨時將項目外包給PacBio的認證服務商。
  • 基因測序技術大升級
    基因測序就是要測定未知的序列,確定重組基因的方向與結構,對突變進行定位和鑑定比較的研究。    第一代基因測序技術誕生於1977 年,是由美國生物化學家A.M.Maxam和W.Gilbert發明的化學降解法。這種方法僅從化學領域觸發,科學家將一個DNA 片段的5 端磷酸基作放射性標記,再分別採用不同的化學方法修飾和裂解特定鹼基,從而產生一系列長度不一而 5 端被標記的DNA片段。
  • DNA測序
    對這些問題,大規模快速測序技術或許能幫我們在DNA的字裡行間找到答案,而這項技術近日的新進展,令一切變得指日可待。  DNA測序會「摩爾定律化」嗎  人類基因組這部由A、T、G、C四個字母組成的卷帙浩繁的生命天書如同一座寶庫,保藏著幾千年來人們迫切想知道的秘密,DNA測序技術就好似「芝麻開門」這樣的咒語,是我們打開寶庫的金鑰匙。
  •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科學家開發了新的第三代DNA測序技術
    撰文 | 無欺責編 | 兮自從1977年,Sanger發明第一代測序技術-鏈終止法以來,測序技術便成為人們獲得DNA遺傳信息,揭示生命奧秘,發現遺傳疾病規律的最有力手段之一。隨著基因組時代的到來和人們越來越高的基因序列信息的需求,測序技術得以快速發展。雖然,目前二代的高通量測序仍是在基因組測序和轉錄組測序中應用最廣泛的技術手段,但其存在讀長短、成本高、依賴PCR擴增等缺陷。近年來,不需要PCR擴增便可以用來讀取長片段的第三代測序技術-單分子實時測序技術發展越來越快,並在基因組組裝,甲基化鑑定和基因組結構變化等方面得以廣泛應用。
  • 20年磨一劍:納米技術完全測序人類X染色體
    如今已匆匆過去30年光景。該團隊使用最新的納米孔測序技術,首次完成了從端粒到端粒、完整無缺的人類X染色體序列。這或許意味著,真正完成人類基因組測序的時代已經觸手可及。 2 基因的 「安檢儀」 要應對黑暗區域的挑戰有兩種途徑:要麼測的序列長到可以覆蓋一整個重複部分;要麼測序足夠精確,可以通過區分獨特的變量來區分重複的序列[4]。最新的納米孔測序技術為超長測序提供了可能。
  • 20年磨一劍:納米技術完全測序人類X染色體
    如今已匆匆過去30年光景。該團隊使用最新的納米孔測序技術,首次完成了從端粒到端粒、完整無缺的人類X染色體序列。這或許意味著,真正完成人類基因組測序的時代已經觸手可及。基因的 「安檢儀」要應對黑暗區域的挑戰有兩種途徑:要麼測的序列長到可以覆蓋一整個重複部分;要麼測序足夠精確,可以通過區分獨特的變量來區分重複的序列 [4]。最新的納米孔測序技術為超長測序提供了可能。
  • 三代基因組測序技術原理簡介
    摘要:從1977年第一代DNA測序技術(Sanger法)1,發展至今三十多年時間,測序技術已取得了相當大的發展,從第一代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測序讀長從長到短,再從短到長。雖然就當前形勢看來第二代短讀長測序技術在全球測序市場上仍然佔有著絕對的優勢位置,但第三和第四代測序技術也已在這一兩年的時間中快速發展著。
  • 基因測序是顛覆醫療的技術
    多種測序技術的對比,臨床金標準qPCR一次只能針對一個已知位點進行檢測,而一代測序可以同時檢測多個位點。晶片技術和二代測序的通量都非常高,可以同時檢測多個基因的多個位點,但是晶片技術的敏感度和準確性都遠不及二代測序。用一個成語來比喻測序技術就是「守株待兔」,那麼不同的技術和平臺有各自的特點。
  • 科學網—納米測序商業化在即
    近日英國牛津納米孔公司(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發布公告稱,計劃本年將其納米基因鏈測序技術商業化。這項技術使得平常需要複雜儀器來完成的DNA測序變得高速而廉價。 牛津納米孔公司同時宣布將推出一款最新測序儀產品——U盤大小,基於新一代DNA測序技術,且價格在900美元以下。
  • JHM:轉錄組測序技術用於評估納米塑料分子毒理
    stress, immune defense, and glycometabolism change in Daphnia pulex: Application of transcriptome profiling in risk assessment of nanoplastics」的文章,該研究利用轉錄組測序技術評估了納米塑料對於水蚤毒理的分子機制,華東師範大學劉志權博士為第一作者,文章中轉錄組測序和分析由歐易生物協助完成
  • 基因測序行業專題報告——NGS引領測序行業黃金十年,納米孔突破...
    此外,以 NGS 為共同基礎的全球規模的基因測序項目的出現也為腫瘤學精確醫學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更新、更全面的知識基礎。 第四代基因測序技術為納米孔單分子測序技術,其基於電信號的納米孔單分子測序技術,在多聚合物膜上布滿穿膜孔的跨膜通道蛋白(納米孔)的基礎上,由DNA馬達蛋白牽引,解旋成單鏈的核酸勻速通過納米級的孔蛋白。在孔蛋白兩側施加的電壓作用下,不同的鹼基會形成特徵性離子電流變化信號,經過後期對電信號的採集、處理、分析來識別鹼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