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序的形態建成:從信號感知到細胞代謝

2021-02-10 ThePlantCell

The Plant Cell in a Nutshell: Inflorescence Morphogenesis: From Perception to Metabolism文:Tao Guo, Zi-Qi Lu, Jun-Xiang Shan, Wang-Wei Ye, Nai-Qian Dong, and Hong-Xuan Lin譯:Yingqi Cai, TPC Assistant Features Editor

Guo et al. 在The Plant Cell在線發表了題為ERECTA1 Acts Upstream of the OsMKKK10-OsMKK4-OsMPK6 Cascade to Control Spikelet Number by Regulating Cytokinin Metabolism in Rice的研究論文。該文章揭示了發育感知信號是如何調節細胞分裂素穩態以塑造水稻花序形態的。

研究背景: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穀類作物之一,它養活了世界上超過半數的人口。水稻產量是由分櫱數、粒重和粒數共同決定的複雜性狀。每穗粒數是影響水稻產量的一個重要可變因素。水稻的有限花序是由分生組織分化而成的一級枝梗分生組織在中心花軸上產成多個二級枝梗分生組織而形成的。然而,我們對決定水稻每穗粒數的內源機制還知之甚少。

核心問題:我們希望了解控制水稻每穗粒數的分子機制,以及植物細胞表面感知的內源信號是如何通過核信號轉導激活生殖分生組織以決定器官數量的。

研究發現: ERECTA1 (OsER1)是決定每穗粒數的負調控因子。改變該基因直接影響穗部形態。我們發現OsER1作用於OsMKKK10-OsMKK4-OsMPK6激酶級聯通路上遊。令人驚訝的是,這個OsER1-OsMKKK10-OsMKK4-OsMPK6通路對維持植物體中細胞分裂素穩態必不可少。

前景展望:我們希望通過增加每穗粒數來提高作物產量。我們的研究為理解植物花序發育的可塑性提供了新思路,並且為培育高產水稻品種提供了新策略。作物學家可以使用基因編輯技術控制OsER1信號通路從而提高水稻產量。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105/tpc.20.00351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Nature Comm | COM1,大麥花序形態發育的調控新因子
    禾本科植物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植物類群之一,已經進化出具有複雜的分枝和小穗結構的花序形態,這些花序形態結構特徵是將這些植物在族水平上分類的關鍵。研究表明,禾本科祖先具有複穗狀花序,具體表現為其花序軸具有一級和二級分枝且每個小枝自成一個穗狀花序(圖1a)【1】。
  • ...分會場介紹—S12 細胞代謝與疾病&S13 植物細胞骨架與細胞壁
    S12細胞代謝與疾病細胞代謝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之一。細胞內重要物質的代謝穩態受精密調控,其異常與人類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腫瘤等密切相關。更為重要的是細胞代謝產生的中間代謝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信號轉導功能。本分會場將圍繞細胞代謝異常導致人類疾病發生發展機制及其防治主題,邀請全國知名專家學者進行交流研討。Cell metabolism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life activities.
  • 學科前沿|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江鵬課題組發文報導腫瘤細胞感知和調控天冬醯胺代謝的機制和功能
    為了應對不同的壓力刺激和滿足快速增殖的需求,腫瘤細胞經常改變其某些代謝途徑的活性或代謝物的水平;並且這些代謝的異常改變往往與遺傳背景的改變密切相關。江鵬課題組近期的一項研究發現,p53的缺失可導致腫瘤細胞內氨代謝發生重組,進而使得多胺的合成加速,促進腫瘤細胞的增殖(Li et al. Nature, 2019)。
  • 醫學院向燁課題組在《分子細胞》發文揭示細胞代謝影響細胞信號...
    醫學院向燁課題組在《分子細胞》發文揭示細胞代謝影響細胞信號傳導新機制  清華新聞網9月10日電 9月4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研究員向燁研究組在《Molecular Cell》雜誌上在線發表題為Structural biochemistry of a
  • 復旦大學揭示胺基酸感知和信號傳導機制—新聞—科學網
    營養代謝物質在細胞內如何被感知至今尚未闡明,近年研究發現,細胞對葡萄糖衍生物果糖1,6-二磷酸、穀氨醯胺和精氨酸等代謝物的感知分別調控AMPK和mTORC1
  • 科學家鑑別出細胞生長過程中感知營養可用性的關鍵...
    2017年11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為了生存和生長,細胞必須正確評估自身可用的資源,並將這些資源與細胞生長和代謝結合在一起,這一環節出現錯誤就會引發細胞死亡或細胞功能異常,而制定這些決策的關鍵就是mTOR通路,該通路能夠將細胞營養、代謝和疾病相聯繫起來。
  • Current Biology┃植物韌皮部發育過程中油菜素內酯感知的局部和系統性效應
    並且,BR的感知通過不同的細胞自主和非細胞自主信號輸出來協調局部和系統的細胞行為。維管系統是植物對陸地生長的重要適應。它的韌皮部成分可以在源器官和庫器官之間進行有效的光合產物轉移,還可以傳輸可協調生理和發育的信號。本文提供的證據表明,韌皮部的發育協調了植物生長點(分生組織)相鄰組織的細胞行為。
  • 糖鞘脂的代謝與發育及細胞異質性
    因此,鞘脂可以通過將信號分子募集或隔離在膜微區上來參與信號傳遞事件。而質膜受體也常通過與GSL相互作用來調節活性。與鞘磷脂(SM)相比,GSL的特點是其神經醯胺和寡糖部分都可以發生改變,從而導致整體結構和功能的變化。GSL中的寡糖殘基數一般在1到20之間,在脊椎動物中有11種不同的單糖構件。
  • 細胞分裂素信號調控玉米葉片發育模式
    第一時間了解植物科學領域最新研究進展!Muszynski等人在The Plant Cell發表了題為「The Maize Hairy Sheath Frayed1 (Hsf1) Mutation Alters Leaf
  • ...大學醫學院癌症中心王平組揭示mTORC1感知微環境中的生長因子信號
    同濟大學醫學院癌症中心王平組揭示mTORC1感知微環境中的生長因子信號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18-12-07  瀏覽:
  • 鄧興旺在植物光信號調控網絡中的「明星基因」COP1研究獲進展
    擬南芥幼苗的光形態建成北京大學供圖擬南芥幼苗的暗形態建成 北京大學供圖通常,動物用眼睛感知光線,將光信號轉換為電脈衝傳送到大腦,以此解釋所看見的東西。植物雖沒有眼睛,卻也能「看見」光,甚至能「看見」人類眼睛看不到的光,感知光的強度、顏色,並對不同的光照周期做出反應。近日,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教授鄧興旺在《植物通訊》上在線發表了綜述文章,對近30年來,植物光信號調控網絡中的「明星基因」COP1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系統總結。
  • 光周期信號和植物激素協同調控莖尖分生組織的形態變化
    植物激素赤黴素(gibberellin,GA)參與調控多種生物學過程,包括細胞延伸、細胞分裂和開花誘導【2】。局部GA的生物合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GA20-氧化酶(GA20ox)和GA3-氧化酶(GA3ox)的活性,它們將GA前體GA12轉化為具有生物活性的GA4。GA缺失突變體ga1-3在長日照下晚花,在短日照下不開花【3】。
  • Cell Metabolism:關鍵代謝通路調控T細胞活性
    2019年11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效應調節性T細胞(eTreg細胞)是白細胞的一個特殊亞群,可保持免疫系統的控制。St Jude兒童研究醫院的科學家已經揭示了調節eTreg細胞功能的代謝信號傳導機制。這項工作可能有助於更好地了解和治療炎症性疾病的努力。研究結果今天在線發表在《Cell Metabolism》雜誌上。
  • 樹突狀細胞功能的代謝調控:詳細解讀
    同時,LCs也缺乏p14 [溶酶體調節器和絲分裂激活蛋白激酶和mTOR激活劑2 (LAMPTOR2)]導致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ERK)和mTOR信號通路的失效,漸漸成熟,無法自我更新以降低TGF -β1,這是LCs分化和生存的關鍵。
  • 細胞代謝分析試劑盒怎麼選?
    細胞代謝是細胞內所發生的用於維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學反應的總稱。其產物參與細胞凋亡、信號傳遞、免疫反應、代謝調控,基因表達等,與機體衰老,代謝功能障礙,代謝紊亂等病變有很密切的關係。細胞代謝活動的測量可作為細胞研究的一個重要指標,廣泛應用基礎研究和藥品研發當中。
  • 膠質細胞代謝重塑促進軸突再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恢復
    膠質細胞代謝重塑促進軸突再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恢復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8 15:47:57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Yuanquan Song、天普大學Shuxin Li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膠質細胞代謝重塑促進軸突再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恢復
  • Nature Plants | HY5調控光形態建成功能的輔因子——BBX蛋白
    光不僅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能量,而且還是一種重要的環境信號,調控植物生長和發育的多個過程。
  • 雙酚類似物對HepG2細胞的代謝調控
    方法HepG2細胞分別用四種BP(BPA,BPAF,BPF和BPS)處理後,通過核磁共振(NMR)分析其代謝產物,糖代謝PCR晶片分析其基因表達情況。從OPLS-DA得分圖中,在四個BP代謝組學數據集和溶劑對照組之間觀察到明顯的區別(圖2)。圖1主成分分析(PCA)得分來源於細胞培養基樣品的NOESY光譜的NMR數據。 (A)溶劑對照和BPA處理的PCA得分圖;(B)溶劑對照和BPAF處理的PCA得分圖;(C)溶劑對照和BPF處理的PCA得分圖;(D)溶劑對照和BPS處理的PCA得分圖。
  • Nature:膽汁酸的腸道細菌代謝產物竟能調節Treg細胞分布!
    這一過程說明,細菌的代謝產物可決定腸道免疫細胞群的組成。研究發現,次級膽汁酸3β-羥基脫氧膽酸(isoDCA)通過作用於樹突狀細胞(DC)增加其抗炎表型的基因表達,從而增加pTreg細胞的分化。人類腸道微生物菌群可產生多種次級代謝產物在血液中積累,並對宿主會產生系統性的影響。
  • 腫瘤中的免疫細胞代謝
    初始T細胞在識別抗原呈遞和共刺激因子的信號後,可以進行增殖以及代謝。儘管許多早期研究說明有氧糖酵解的上調是T細胞活化的標誌,但現研究表明三羧酸(TCA)循環代謝和OXPHOS上調也是CD4 + conv和CD8 + T細胞活化的關鍵。儘管TCA循環代謝在激活後24 h內被上調,但有氧糖酵解上調更為迅速,發生在激活後6 h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