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員工的心!高明管理者的3個「手段」,有效提升團隊凝聚力

2021-01-15 第一管理學派

企業管理中最難的是什麼?相信管理者們看到這個問題,肯定會有很多吐槽吧,比如:員工工作不積極、員工不服從安排、輕易跳槽或離職等等,類似的問題在企業管理中是真的多。

把上面這些問題總結起來,其實都可以歸結為,領導沒有成功的凝聚人心,為什麼你的企業內部總是鬧矛盾?為為什麼你的下屬總是不能完成你指派的工作?關鍵就在於雙方的銜接工作是否到位。

所以,管理者如果想要打造一支高績效團隊,那麼就應該遵循這幾個管理方向:

-企業能否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引發他們對工作的熱情

-能不能把員工的個人目標和公司的發展願景捆綁在一起,達成雙贏的結果。

多數管理者都知道凝聚人心的重要性,但他們的做法卻只是停留在口號上,時不時跟員工們說上一句:我們要學會團結合作,大家一定要齊心協力。但這樣的口號,又有幾個人能真正聽得進去呢?

想要凝聚人心,光靠幾句口號肯定是不行的。管理者要做的是去深入了解自己的下屬,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然後順應人心,去設計合適的管理方案,才能取得效果。

抓住員工的心!高明管理者的3個「手段」,有效提升團隊凝聚力

1、告知下屬公司的發展目標

從短期來看,公司應該有一個明確的工作目標;從長遠來看,公司應該有一個發展規劃和藍圖,團隊可以一起工作。願景和使命必須與員工充分溝通,員工應該看到公司和個人的希望。

相關焦點

  • 提升凝聚力的關鍵7點
    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1)凝聚力使員工產生歸屬感:出於對得到物質和精神滿足的需求,人總是希望自己在社會中有一個確定的位置,這就是歸屬感。員工對團隊的歸屬感,就是員工將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具體定位在所處的團隊,認識到團隊對自己的重要性,是自己各層次需求得以滿足的保障,自己的命運與團隊休戚相關。
  • 不和員工平等交流的管理者,是很難帶出好團隊的
    在職場管理的過程中,常常聽到來自管理層的抱怨:員工不服從安排,安排任務給他們,總是有人提出反對意見。有些心胸狹窄的領導者,把這當成是員工對自己的反抗,於是利用自己的權力,去排擠、淡化這種員工。表面上看來,這是一支非常聽話的團隊,管理者可以很好地指揮下屬。但這樣其實並不是一個很好地現象。畢竟團隊是需要互相協作的,如果整個團隊都沒有自己的想法,全靠領導指揮,那要是領導不在,豈不是辦不成事?而且,要是領導的安排上出現了一些錯誤,整個團隊絲毫不管,照樣執行,那不是錯上加錯?
  • 沒有領導力,你拿什麼帶團隊!領導力4維度、10原則、12手段
    善用同理心,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蘿蔔比大棒重要。蘿蔔管的是心,大棒管的是身。 六、五個層次 職位領導力——人們追隨你是因為你的權力,他們不敢不聽你的。 關係領導力——人們追隨你是因為你的人際關係,他們願意聽你的。
  • 管理者需要知道的事:優秀的員工,為什麼往往最先離職?
    1.不能全心投入工作,優秀員工當然要走公司經歷了這麼多年的人來人走,優秀員工離職,我發現這3個原因最多:第一種情況是,沒有成就感,感覺被限制。往往越優秀的員工,越在乎自身的成長和提升,體現自己的價值感。他們喜歡挑戰,不安於現狀,提升知識的渴望如果被困住了,這是對他們的限制。
  • 老闆要不要和員工一起喝酒?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用5個字解釋
    在職場中,企業會定期開展員工聚餐活動,以娛樂休閒的方式增強企業凝聚力,促進企業文化發展。有時,老闆也會加入其中,與員工一起吃吃喝喝,加強一些上下級之間的關係。但再平常,下班之後員工還敢和老闆一起喝酒嗎?
  • 德魯克共學日:團隊共學德魯克,成為有效管理者!
    2020年3月12號,字節跳動(今日頭條和抖音的母公司)公眾號發布了張一鳴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其中張一鳴談到在組織成長的過程中,受到了德魯克的很多啟發:「知識型組織中,每一個人都是管理者」,這是德魯克關於管理者的重新定義。德魯克對於目標管理的思考,啟發了我們對於組織有效性的重視和OKR的實踐。
  • 職場管理者應該重視團隊中的「螃蟹現象」
    團隊或者職場上的「螃蟹效應」是一種惡性循環的惡劣的競爭。作為老闆或者身為管理者,帶團隊或者管理時一定要避免「螃蟹效應」,謹防惡性競爭,否則團隊很難成事,很難成功。而且螃蟹效應是比較常見的,比如,有的團隊成員目光短淺,只關注個人利益,而忽視團隊利益,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並因此相互拆臺,最終使得整個團隊喪失凝聚力,「1+1<2」現象出現影響團隊效益。
  • 老員工不理,新員工不服?3招,坐穩管理崗,引爆團隊「向心力」
    一、管理者平時不溝通,關鍵時刻突然「翻臉」,員工拒絕接受朋友小可因為工作表現突出,入職遊戲公司1年後,他就被提拔為運營主管,帶領13人團隊,做裂變引流和後期轉化。如今5個月過去了,他本應該熟悉了新職位。沒想到他卻做得心力憔悴,新員工不服管理,老員工乾脆離開團隊。
  • 團隊管理者把壓力轉換為動力的3個方法
    陷入困境的團隊管理者爭先恐後地帶領疲憊不堪的員工,努力保持公司的工作效率。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壓力都是壞的。與痛苦不同的是,「真壓力」指的是對處理壓力的人有益的心理不適。學會以積極的方式應對壓力的人能夠更好地應對挑戰,避免職業倦怠。壓力是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如果我們逃避它,我們就不能從中吸取教訓。
  • 提升團隊凝聚力!梁平區實驗小學的拓展培訓666
    為全面提高教職工身體素質,增強體育鍛鍊,提升團隊凝聚力。4月13日下午,梁平區實驗小學的全體教職工在校開展了以「不忘初心強素質,砥礪前行育英才」的團隊拓展培訓。春雨霏霏,阻擋不住訓練的步伐。在教練的帶領下,從中午1:30至晚上9:30,歷時8個小時,老師們滿懷熱情,完成了"激情節奏"、「鬥轉星移」、「動力圈」等一系列體驗式趣味活動。老師們在「玩」的過程中,不僅釋放了平日工作的壓力,更增強了團隊凝聚力。梁平區實驗小學團隊拓展訓練合影活動開始中,全體教師被隨機分為6個小組。每個小組迅速選出組長、副組長,設計隊名、口號、隊歌、隊旗等。
  • 團結、凝聚力對一個團隊的重要性
    凝聚力指的是團隊的核心向上,指集體目標的一種聚合力.存在凝聚力,團隊內才能保持自身的規定性。一旦沒有凝聚力,任何團隊將沒有競爭性,也將趨於解體。我們也是做團隊,講究團結和合作的。剛做這一行,銷售做的不太好。因為沒有客戶的積累,客戶資源也比較少,我們的小洋房是一套也沒有賣。也不好意思的,心裡壓力特別大。幹任何一份工作,都想做好,都想做到前面。而我做的特別不好,心裡難受也著急。而著急的結果也並不理想,因為路不是很快就能走完的。當時我們項目分為兩個小組,作為競爭。其中我所在的那個小組大家都是新入職員工,另一個小組都是老員工。
  • 30人企業團隊基地拓展提升凝聚力
    在上海許多企業單位都有團建的需求,成功舉辦一次團建活動能夠讓員工釋放壓力,感受公司文化氛圍的薰陶,對於提升團隊凝聚力很實用。這其中,選對合適的活動地點至關重要,那麼上海周邊都有哪些適合30人團隊開展一日團建的地方呢?下面給大家篩選了三個不錯的拓展基地,可以作為參考。
  • 企業團隊建設的「三個有利於」標準
    有了這樣一個組織,作為企業的領導者或團隊的管理者,如何加強團隊建設。在加強團隊建設時,應該以怎樣的標準和目標打造一個高執行力、高凝聚力、高效的團隊?我們不難看出,團隊是一個組織,但這個組織有特定的目標,這個特定的目標我們可以看作團隊的階段目標。我們的企業領導者或團隊管理者對於企業的團隊建設,無論在前進道路上碰到怎樣的困難和挫折,或者是碰到很多的誘惑。我們首先要看,我們所做的是否符合我們企業總的發展戰略,而不能偏移,甚至背道而馳。
  • 眾所周知,螞蟻是最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的動物,讓員工具有執行力
    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學會在下屬中間培養默契,找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感覺。螞蟻群策群力,有效團隊的做法,實在值得組織的領導人認真反省與思考!當過兵的人都知道,凝聚力能使戰鬥力產生相乘效果。也就是說,只要一個部隊團結,它的戰鬥力就會增加好多倍。一個小而弱的部隊,若有堅強的凝聚力,往往能戰勝大過它好幾倍的強敵。
  • 新年度HR戰略規劃,管理者需要注意的6個轉變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對未來的謀劃,而是提醒我們,應當抓住當下顯露出來的未來趨勢,因為種種現實情況已經表明——未來就是現在。人力資源部門、企業高管和團隊成員都有責任擁抱新的現實和可能性,重新從現在出發,去構建未來。
  • 最優秀的管理者:我從不批評他人,我相信勉勵是使人工作的原動力
    管理越來越尊重人性、人心,只有成功抓住人心,員工才會賣力為你做事,也才會使管理有效。查理·夏布是全美少數年收入超過百萬的商人。1921年,夏布被慧眼獨具的安德魯·卡內基提名為新成立的「美國鋼鐵公司」第一任總裁時,夏布才38歲。為什麼安德魯·卡內基每年要花100萬聘請夏布先生呢?難道夏布先生能創造了不起的銷售業績?
  • 廢掉一個團隊最快的方式 就是讓員工彼此競爭
    利己團隊的困境  「你會希望自己的員工是利己的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不言而喻,大部分管理者會給出明確的答案——「不會」。  但在實際的管理實踐中,我們卻能看到,大量企業的管理動作是導向員工利己行為的。
  • 稻盛和夫:關於如何凝聚員工的心,我有9點建議
    本文章,小米醬給大家帶來稻盛和夫「關於如何凝聚員工的心」的9點建議,特別是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更應該關注,每一點建議都是稻盛和夫80年的人生智慧,能夠讓你在管理的道路上更得心應手。和諧的氛圍可以激發員工激情稻盛和夫說:「管理就是要重紀律,也不要忘了獎賞。
  • 企業員工滿意度指標體系的建立與評價模型
    造成員工跳槽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企業凝聚力差,員工滿意度低。因此建立員工滿意度評價指標模型,經常對企業員工的滿意程度進行調查和評價,有利於企業制定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政策,從而為增強企業凝聚力和提高企業競爭力提供依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