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朋友說:「你知道當代年輕人的三大精神支柱嗎?」
我:「工作、吃瓜、嗑CP?」
她搖搖頭,說:「錦鯉、星座、塔羅牌。」
我???
抑制不住好奇,我點開B站,搜了搜「塔羅佔卜」,視頻播放量能上百萬。
標題直擊人心:
「測一生良緣幾何,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隨機選一張牌,來告訴你最近的生活」
「你前世的故事,今生的你」
......
我懷疑自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如果再去微博搜搜「星座」,你會發現,閱讀量高達84.9億。
朋友說:「你是水瓶座,你看這寫著,水瓶座的特質:琢磨不透、神秘、自我、反叛、聰明、有趣。是不是跟你很像?」
我趕緊搖頭:「我不是我沒有。」
她繼續念下面一段:「水瓶座也是個孩子氣的星座,這就是你呀,你現在反駁的樣子就很孩子氣啊。」
是時候拿出我在普通心理學課上學到的知識,講講玄學了。
01
《第三次中國公眾對未知現象的抽樣調查報告》顯示,每4個中國人中,都至少有一個人相信玄學,有算命行為的受訪者高達40%。
對我朋友來說,早上醒來,看看星座,查查運勢,是必備日程。
今天桃花運不錯,她便仔細打扮一番。
明天可能跟人發生衝突,她便一整天不怎麼搭理我,畢竟少說少錯。
下周適合做些改變,她又終於能下定決心投投簡歷,試試跳槽。
可是,光是「玄學」兩個人,都透露著不靠譜的氣息麼?
讓我來試著描述一些你的性格,看看這段描述準不準:
你需要別人喜歡你、欣賞你,但你通常對自己要求苛刻。雖然你在個性上的確有一些弱點,但你通常能夠設法彌補。你在某些方面的能力並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所以還未能變成你的優勢。從外表來看,你是一個講求自律和自製的人,但內心卻常常焦慮不安。有時候,你會強烈地懷疑自己是不是做出了正確的決定或正確的事情。你傾向於讓自己的生活有所改變和變得豐富多彩,在遇到約束和限制時你會感到不滿。你很自豪自己是一個能夠獨立思考的人,如果沒有令人滿意的證據,你不會接受別人的觀點和說法。不過,你也覺得在別人面前過於直言不諱並不是明智之舉。有時候你很外向,比較容易親近,也樂於與人交往,但有時候你卻很內向,比較小心謹慎,而且沉默寡言。你有很多夢想,其中有一些看起來相當不切實際。
事實上,這是我背下的一段話。
每次有新認識的朋友聽說我做心理學,他們常會問:「那你能猜到我在想什麼嗎?」
這時,我就背出上面一段話。
絕大部分的人會告訴我:「太準了,心理學太神奇了吧,這完全就是我呀。」
02
這段話神奇的秘密是什麼?
這要說到一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
心理學教授弗瑞爾找了一本星座書,從不同的星座說明中挑選了10句話,湊成了上面那段文字。
然後,他拿著這段文字,跑到自己開設的「心理學導論」課堂中,告訴學生,需要他們完成一項性格測試,希望大家看完描述,依據描述的準確性打一個分數。
0代表非常不準,5代表非常準確。
有意思的是,87%的學生認為很準,打了4分或者5分。
為什麼準?
這背後有兩個心理學效應。
第一,巴納姆效應。
就是說人們傾向於相信一個很籠統、很大眾的性格符合自己。
第二,諂媚效應。
大部分人更願意相信讓他們自己看起來更正面、更積極的事情。
03
那,玄學是否就只是騙人的把戲?
並不!
它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我們。
心理學家艾森克為了研究星座和性格是否真的相關聯,在梅奧佔星學院調查了2000多人。
結果發現:人們的性格真的和星座描述完全一致。
整個佔星界都沸騰了,佔星學期刊《現象》宣稱,這些發現「可能是本世紀佔星學上最為重要的進展」。
但艾森克怎麼也想不通這個結果,於是又做了兩個實驗。
第二次實驗,他找了1000名孩子,他們幾乎沒聽過性格和星座的關係。
第三次實驗,他再次調查成年人,只不過不再只將調查對象限制為佔星學院的學生,而是對佔星學了解程度各不相同的人。
第二次,孩子的性格和星座描述沒有任何關係。
第三次,進一步證明了這樣一件事。
出生時的星象位置並不會對一個人的個性產生什麼魔法效應。
然而,的確有這麼一些人,由於對佔星學中星座和性格之間的關係非常熟悉,竟然真的就變成了具有某種星座特質的人。
是的,「玄學」對某些它的追隨者而言,如同一劑慢性毒藥,真的限制著他們人生的可能性。
04
有的人跟我聊幾句,然後會問:「你是什麼星座的呀。」
「水瓶座。」
「真的呀,我跟水瓶座特別合。」
你看,星座的確有很強的社交屬性。
將玄學作為生活的調味劑,也未嘗不可。
就像《愛情公寓》裡那段話:
當面對兩個選擇時,拋硬幣總能奏效。
並不是因為它總能給出對的答案,而是在你把它拋在空中的那一秒裡。
你突然就知道,你希望的結果是什麼了。
關鍵是,要清楚它只是幫助你找到內心答案的一個小工具,而不該成為指引你生活的準則。
不要讓「玄學」限制你人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