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納姆效應》:算命準不準就全靠它了!

2020-12-05 豪小辮

註:如果懶得看文字就看我的同名視頻講解

在講解何為巴納姆效應之前,您先做跟我做一個小實驗:

請您先閉上眼睛聽我講,我感覺到在我面前的你是一個很需要別人喜歡的並尊重你的人,同時你有自我的判斷,但你又有很多優勢沒有被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缺點,不過一般可以克服。當你與異性接觸時,雖然外表顯得從容,但你內心還是有點焦慮不安的。有時,你會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者事情是否正確?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但有厭煩別人限制你,所以往往有些想法實現不了……好了,停!實驗就先到這吧,再說就沒完沒了。屏幕前的您是否覺得我說得很準確呢?或許您在想只要是能點開我這個視頻的觀眾大概都是這一類人吧。其實這段話是我隨便找來的星座性格分析

其實早在1984年,美國心理學家弗拉就做過同樣的實驗,就是隨便胡亂的給學生們做人格測試,最後給每個人發的都一模一樣的測試結果報告,但奇怪的是他們大部分人都覺得這份報告很準確,說的就是自己。於是巴納姆效應也通常被叫成《弗拉效應》

與此同時還有一位美國心理學家又做了一個更加深入的實驗,就是他們真的給那些學生認真地做了一次人格測試,但最後交到他們手裡的報告有兩份,一份是真實測試報告,一份是統一版本的測試報告,結果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那份統一發的測試報告最貼近自己的人格。

這是為什麼呢?那又是一份什麼報告呢?其實就是如上述我做的實驗一樣就是隨便在什麼星座性格分析裡摘抄了一段而已,都是一些模糊的,籠統的文字語言。這也就是揭示了為何很多人認為星座分析十分準確的原因了。同理,算命也是如此,很多人算過命的都認為算命先生說的」很準」。

其實,那些相信算命的人本身就容易被心理暗示。當人的情緒處於低谷失落的時候並對生活失去控制感時,就很容易變成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就很容有心理依賴,同時更加的容易接受心理暗示。再加上算命大師善於察言觀色,迎合著說一些含糊其辭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而上當受騙。所以老話說倒黴去卦攤,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巴納姆效應》其實就是當人們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接受並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時。這種現象就被叫做巴納姆效應。所以那些星座呀,佔卜呀,算命呀,五行八字呀,甚至於一些宗教內容也都是運用了如此的方法,對了還有一些所謂的心理學大師也要把他們歸結為算命的隊伍裡才可以。很多知名的的產品廣告其實就是運用了含糊其辭的心理暗示,我就不在這裡多說了,回來也被整個跨省追捕什麼的,我可害怕著呢!

好,最後我再說一下,我們如何避免被巴納姆這種暗示效應所欺騙。

首先我先出一道測試題,請聽題:當一個美女掉進水裡被救後,醒來之後發現自己全身赤裸,您覺得她的第一反應會做什麼?思考倒計時3,2,1。好,揭曉答案:應該是先尖叫一聲,然後再用雙手捂住自己的眼睛。對!沒錯就是這個反應,這就是心理學裡最典型的害怕面對自己,並且自欺欺人的例子。

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點就是要學會面對並且接受真實的自己。只有了解了自己的真實才不會被別人誇得陽光燦爛,例如,一些職場小白經常會被一些含糊其辭的奉承所迷惑,掉進職場老油條的陷阱裡,例如我們常聽到的一句:一看你就是一個能力強又很有責任心的年輕人!如果有人跟你說這句話,那麼你一定要小心了,當你滿心飄飄然時,對方很可能會再放出一個受累不討好的工作任務來,這時我們通常會想都不用想的隨口說出這麼一句:沒事!全包在我身上!

第二點就是要培養一種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銳的判斷力。也就是多積累經驗,多學習些套路,多了解一些各路的陷阱與騙局,這樣就不會再被他們所忽悠了。例如,有人說,你要心裡虔誠呀,最後你要知道歸根結底你要從包裡掏出真金白銀時,這就是陷阱了。

接下來是第三點,我先講個小故事:

從前有一個專門利用周六日時間給人家打掃衛生的男生打電話給一位女士說:「您好,您需不需要定期的家庭打掃服務呢?」女士回答說:「不需要,我已經有了。」這個男生又說:「我會按時幫您打掃得乾乾淨淨的。」女士回答:「我僱的清潔工也可以。」男生繼續說:「我會每次用最快的時間打掃完畢,如果您家裡有寵物的話,我還會用省下來的時間給它作一次免費的清潔打理。」女士說:「我請的那人也會這麼做的,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清潔工了。」聽到這裡,男生便掛了電話。可他的同學聽後便問他:「你不就在她家打掃衛生嗎?為什麼還要打電話說這些?」男生得意的說:「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所以第三點就是要以人為鏡,鏡子的鏡,通過與自己身邊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較來認識真實的自己。

第四點就是通過自己重大的成功與失敗來認識自己,獲得經驗與教訓。越是在成功的巔峰和失敗的低谷,就越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性格。所以老話說「成功時認識自己,失敗時認識朋友」我再加上一句就是「一場意外讓我看清了周遭的人來狗往。」

第五點就是避免第一印象的心理定勢;由於暈輪效應的存在,人們在評價接收信息時,無論是什麼,總是先入為主,以後碰到類似的人或物,都會參考第一印象去判斷,例如,當我們都認為老闆就是一個畫餅的騙子,等真的碰到了馬雲那樣的,並在他家裡給你畫了次餅後,你沒信他,日後你肯定會追悔莫及呀!所以要適時的自我否定,暗示自己沒那麼聰明,沒全看透,謹慎判斷。

第六,避免情緒判斷;任何的判斷和選擇,都需要評估收益和風險,而不是單純「好壞」的感受。我就是習慣性積累了我媽每次和我談話的煩躁與排斥情緒,以至於她和我說一些很重要的事情我都聽不進去,事後耽誤了大事。其實情緒,本質上也是一種焦慮,只能通過排解消失,自控只是一種延緩手段罷了。

好了最後忘說了,為何叫巴納姆效應,其實這是美國一個著名雜技演員的名字 ,就因為他說過,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他的節目裡包含所有人喜歡的元素,所以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所以1956年美國心理學家保羅米爾就以此人的名字命名了這種現象。

每晚和我一起了解我們不得不知的心理學知識,讓我們足以應對這個複雜的世界,並讓我們看清這世間的真相。我是留著小長辮的豪小辮,我們明晚見!

相關焦點

  • 神奇的心理學效應系列(四)——巴納姆效應
    神奇的心理學效應系列(四)——巴納姆效應 2020-03-30 1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星座效應 or 巴納姆效應?
    一位名叫巴納姆的美國著名魔術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       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成為「巴納姆效應」。
  • 巴納姆效應:說的不是你
    以上性格是否都可以套用在自己身上,其實不止是你,所有人都具有上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特徵或者說自我感覺,讓我們產生這種認同感的叫做巴納姆效應: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空洞,仍然會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不是這種人。
  • 善解人意的巴納姆效應
    心理學上有一個巴納姆效應。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美國有個叫肖曼巴納姆的雜技師他說:自己的表演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每個人都會喜歡,都會以為這個表演為自己設計的。同樣當我們用籠統的方式,按照一定規則去描述他人的時候,對方也會以主觀驗證的傾向,去印證這些問題的真實性,覺得這說的就是自己。
  • 【十_巴納姆效應】概括性的真理對誰都適用
    再比如,我們去算命時,總覺得算命佬講的都與我們所遭遇的相符合,包括印堂發黑、血光之災等,我們的大腦會自動搜索與之相關的事情,幾乎什麼事都可以與之掛鈎,所以我們會覺得算命佬算得準
  • 有趣的21個心理學定律之——巴納姆效應
    是否覺得算命先生說的很準,居然什麼都知道?其實,這些只是套路,當你知道什麼是「巴納姆效應」後,你或許會改變你原來的想法。下面我們來做一個遊戲,閱讀下面一段話:你有時候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候則很內向、謹慎、沉默。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時候懷疑自己所作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確。
  • 巴納姆效應:星座命理預測的高級馬屁
    心理學上叫「巴納姆效應」:我們總是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覺得特別適合自己,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 對這個心理效應掌握最熟練的,莫過於行走江湖的算命先生。看你面帶愁容就說你最近遇事不順;見你面帶笑容就說你有貴人相助;見你面無表情就說你沉穩冷靜能逢兇化吉…… 既然星座命理預測都是無中生有的「娛樂」,那它們延存至今並廣受歡迎的倚仗是什麼呢?
  • 「巴納姆效應」,這屆年輕人,為什麼沉迷玄學?
    01《第三次中國公眾對未知現象的抽樣調查報告》顯示,每4個中國人中,都至少有一個人相信玄學,有算命行為的受訪者高達40%。對我朋友來說,早上醒來,看看星座,查查運勢,是必備日程。今天桃花運不錯,她便仔細打扮一番。明天可能跟人發生衝突,她便一整天不怎麼搭理我,畢竟少說少錯。
  • 淘寶算命興起測不準可退款 人們為何總是痴迷算命
    在客服發來的業務講解中,有姻緣、事業、財運等等項目,個人綜合全科還可以組合打折。基本上所有的商家都寫著測不準可以全額退款。一家收費較高的店鋪號稱,本店是先根據八字推算一二前事,符合了再測未來,要是不準確,大可以直接退款。
  • 巴納姆效應:是星座顯靈?還是你根本不了解自己?
    這也是心理學中巴納姆效應的體現。一、什麼是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是指人們更偏向於相信一種概括性、籠統性的性格特徵描述,簡單的說,你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當同樣的人格特徵的測試展示在人們面前時,契合度滿分五分的實驗,結果平均分高達4.26。
  • 星象佔卜的背後,是被忽視的巴納姆效應
    在對星象佔卜、性格分析等人格測試近乎痴迷的背後,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忽視的事實——巴納姆效應。什麼是巴納姆效應人們通常都會認為,一些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可以非常準確地揭示自己的性格特點。1948年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實驗發現了這種心理學現象,後來心理學家們以巴納姆的名字將福勒的實驗結果命名為「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是一位著名的雜技師,他說自己廣受歡迎的原因是:他的節目裡包含了很多讓人喜歡的元素,每個人都會在他的節目裡發現自己喜歡的內容)。
  • 「AI算命」套路:內容全靠編 結果隨機出
    中新經緯客戶端近日調查發現,所謂的「AI算命」,不過是披著科技的外衣,背後則是一條分工完整的「吸金」生意鏈,「AI算命」面相的分析結果都是提前編好的模板,而且測試結果也是隨機,連軟體賣家都稱「不可能準」。資料圖 中新經緯攝人的命,AI註定?
  • 朋友圈的「免費」算命,為什麼這麼準?
    >免費算命、星座佔卜、免費看手相近日,各路「神仙」齊上陣受害者往往在無形中受騙卻仍覺得自己被騙的錢花得值批量生產的「大師」警方調查發現,那些所謂的有多年算命經驗的「大師」、「道人」,實際上多是社會上的閒散人員。而且,這樣的「大師」可不只一個,而是由一些公司批量「生產」的。
  • 科普 |巴納姆效應
    其實這就是心理學中,著名的巴納姆效應了,很多人都十分願意去相信一個籠統的描述符合自己,巴納姆效應幾乎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會有。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十分有趣的巴納姆效應,別以為自己沒有聽說過,其實你真的中過好幾次巴納姆效應呢。那麼這個巴納姆效應究竟是什麼呢?
  • 古人「批八字」算命,到底準不準?八字算命,能否讓人避兇躲禍?
    八字算命在我國傳統文化裡,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謂八字,是根據人的出生年、月、日、時所對應的的天幹地支組成的八個字。古人常常通過這八個字對應的五行相生相剋原理,來推斷一個人的吉兇禍福。八字算命最早源於古代的天命觀,到漢朝時期又融合天幹、地支的五行理論,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
  • 每個算命的都說我很快就結婚,可我依然是單身,你說網上算命準不準?
    算命先生們不再滿足於僅僅遊走鄉間、在廟裡給人解籤,他們也搭上了「網際網路+」的快車,把佔卜算命看風水的事業開到了網上。翻開淘寶網,光是搜索「算命」,就有超過一百頁相關商品。不少商品還打著「不滿意全額退款」的招牌,名列前茅的幾家銷量都過千。
  • 為什麼我們對一些坊間測試的結果深信不疑,了解一下巴納姆效應
    「根據你選擇什麼口味的食物來揭示你的性格」,「史上最準的心理測驗-道題了解你」翻開報紙、雜誌,打開網絡,我們隨處可見類似有著極具誘惑性標題的所謂「人格測驗」。很顯然它們不具備科學測驗應該具備的科學、有效等指標,因此我們姑且稱它們為「坊間人格測驗」。不過它們所提供的解釋卻令不少人深信不疑並嘖嘖稱奇。
  • 巴納姆效應一種心理學現象?
    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以雜技師巴納姆的名字命名,六月二日 · 星期六在心理學上,「巴納姆效應」產生的原因被認為是「主觀驗證」的作用。主觀驗證能對我們產生影響,主要是因為我們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們總可以搜集到各種各樣支持自己的證據。
  • 佔卜術的心理學本質是巴納姆效應!
    但是,人們對通靈者的認可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是心理囈語肯定我們已有的一些信念和偏見,所以它才那麼吸引人,而科學的心理學總是挑戰這些偏見。你沒有必要成為心理學家來洞悉人們並非總是友善地對待挑戰自己信念的這種行為。你幾乎聽不到有人欣然對你說:「哦,謝謝你向我解釋了為什麼我關於兒童撫養的哲學是錯誤的,我非常感謝你提供的事實。」那人很可能會說:你還是保留你那些愚蠢的想法吧。
  • 我們的情感都會中了巴納姆效應的毒
    如果你是一個相信星座佔卜的人,就說明巴納姆效應對你產生影響,它們都是從人格關係的描述中收集出一些廣泛的內容結論,它們適用於任何人。在心理學上,巴納姆效應被認為主觀驗證的結果。主觀驗證對我們產生很大影響,主要是因為我們心中想去相信。我們總能收集到各種各樣的邏輯讓它符合自己的設想,大腦中的自我佔據了大部分空間,這也為什麼我們的打扮需要與眾不同。與人交往中,如何利用巴納姆效應拉進雙方的情感距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