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更願意相信星座?巴納姆效應告訴你!

2021-01-09 科學認識論

隨著西方文化的不斷滲入!不知不覺的你 會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少男少女信起了星座,甚至在有些大學裡 還開設有星座協會! 對於一般人來說,這種現象是極其詫異的!怎麼會有人相信這種毫無根據,虛無縹緲的東西!我想 針對於這種現象,也只有心理學才可以合理的解釋了!

每個人都有巴納姆效應!只是程度不同罷了!

上世紀中期,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發現了一種心理學現象。當人們觀看了一個名為巴納姆的雜技師表演時,會對雜技表演整體予以較高的評價,這不是因為雜技表演的每一個環節都能讓人滿意,而至少有一個環節讓你滿意了,你好像就會對整個雜技表演都滿意了一樣!

當伯特倫·福勒 進一步深入研究這一心理現象時,得出了一個結論:往往是一種很模糊的描述,這種描述包含著 一般人都具有的特徵,很普遍的行為 。 但往往人們會不假思索的認為 這些描述就是在說自己,自己很符合這樣的描述!這就是巴納姆效應!

星座的巴納姆效應!

你可以隨便查看一個星座的描述。

比如雙魚座的女性:性情溫柔,易於相處,雙魚女的身上有一種令人難以抵禦的奇異的魅力,富有想像力。在激動人心的大事面前,或令人沮喪的情況下,雙魚女的情緒變化並不很激烈,相反,會趨於平穩和冷靜。對生活充滿熱愛,雙魚女的愛情生活充滿神秘色彩,或者全然聽天由命,或者追求柏拉圖式的意境。

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描述用詞都是 泛泛而談的籠統概念,這就讓它的適用範圍變得很廣!有的詞語不僅是雙魚座人特徵,更是普通大眾的特徵,而人們更願意相信這就是在描述自己。巴納姆效應在這裡被體現的淋漓盡致!如果當描述的語句中含有褒揚的積極意義時,更會讓人失去理智,因為人們更願意相信自己就是積極的,而也不願意多花一秒時間 去真正審視一下自己的本來樣子!

如果脫離心理學的範疇,人們之所以相信星座 是源於內心的虛偽和自卑! 星座對人性格的描述 往往是積極的,即便有 貌似「消極」的描述 也是沒有傷害的那種。這就讓人更願意相信自己正如所屬星座描述的那樣,因為沒有幾個人願意否定自己! 人都願意自己和大眾一樣,而不是在某一方面是異類而被嘲笑。星座的到來 恰好滿足了人的這種心理需求。因為在星座的描述中,每個人都是積極的,都是正常的!甚至是超越別人的存在著!

12星座

星座是偽科學,源於它沒有可證偽性!

可證偽性簡單點說就是 : 一個理論至少有和客觀事實 相衝突的可能性!

你也可以理解為,一個事物科學不科學 最起碼有種方式可以證明是對的還是錯的? 可是星座學不存在可證偽性,你要是說它是錯的,它會含糊其辭應對,用一些籠統的概念反駁你,它總是在用含糊的描述和你玩躲貓貓! 比如星座學會說 「白羊座的人是熱愛生活的」,而你卻沒有辦法應對這種描述!所以說 星座學就沒有與客觀事實衝突的可能!它的籠統模糊註定了它永遠都是對的!因為 假大空 幾乎可以描述所有的事情!

把星座作為娛樂看待就行,不要太較真,那樣反而抑制了你的理智行為。

星座誠娛樂,且信且珍惜!

相關焦點

  • 巴納姆效應|心理學告訴你,別再相信「星座說」
    時至今日,「星座說」傳承了下來,熱度也越來越高。日常生活中經常能聽到討論星座的聲音,甚至由此孕育出了「星座專家」,他們煞有介事地通過星座推測他人性格,並獲得了眾多關注。你是否也被鋪天蓋地的「星座說」轟炸過,是否也感到困惑,要信星座嗎?關於這個問題,心理學告訴你答案:不要相信「星座說」。
  • 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這才是你相信星座和測試的原因
    其實這就是心理學中,著名的巴納姆效應了,很多人都十分願意去相信一個籠統的描述符合自己,巴納姆效應幾乎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會有。巴納姆效應是什麼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十分有趣的巴納姆效應,別以為自己沒有聽說過,其實你真的中過好幾次巴納姆效應呢。那麼這個巴納姆效應究竟是什麼呢?
  • 巴納姆效應:是星座顯靈?還是你根本不了解自己?
    這是心理學家經常使用的材料,基本套上每個人身上都能適用。這也是心理學中巴納姆效應的體現。一、什麼是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是指人們更偏向於相信一種概括性、籠統性的性格特徵描述,簡單的說,你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當同樣的人格特徵的測試展示在人們面前時,契合度滿分五分的實驗,結果平均分高達4.26。
  • 星座效應 or 巴納姆效應?
    一位名叫巴納姆的美國著名魔術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       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成為「巴納姆效應」。
  • 關於星座,關於巴納姆效應
    空氣中瀰漫著尷尬身邊總有朋友會詢問你的星座是什麼,剛開始遇到這樣的我還隨聲附和幾句,遇到自報星座的我也會去網上查查那個星座的性格介紹,看看他對自己的性格定位「原來是這樣的啊」(為什麼要讓星座來告訴我我是什麼樣的人
  • 科普 |巴納姆效應
    很多人都喜歡做一些性格小測試的題目,或者是看一些星座的分析,並且覺得這些描述真的非常的符合自己。其實這就是心理學中,著名的巴納姆效應了,很多人都十分願意去相信一個籠統的描述符合自己,巴納姆效應幾乎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會有。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十分有趣的巴納姆效應,別以為自己沒有聽說過,其實你真的中過好幾次巴納姆效應呢。
  • 巴納姆效應:星座命理預測的高級馬屁
    不要給相信星座命理的人講科學,因為科學預測並沒有星座分析準確。來感受一下下面這段性格分析是不是說的你? 你嚴於律已亦嚴於律人,有時過分地相信自己的力量和優勢。你思想開放,竭盡全力衝破自己能量的極限,戰勝艱難險阻。你為人襟懷坦蕩,寬宏大量,熱情洋溢。
  • 「巴納姆效應」,這屆年輕人,為什麼沉迷玄學?
    標題直擊人心:「測一生良緣幾何,願有情人終成眷屬」「隨機選一張牌,來告訴你最近的生活」「你前世的故事,今生的你」......我懷疑自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如果再去微博搜搜「星座」,你會發現,閱讀量高達84.9億。
  • 巴納姆效應:說的不是你
    以上性格是否都可以套用在自己身上,其實不止是你,所有人都具有上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特徵或者說自我感覺,讓我們產生這種認同感的叫做巴納姆效應: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空洞,仍然會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不是這種人。
  • 我們的情感都會中了巴納姆效應的毒
    如果你是一個相信星座佔卜的人,就說明巴納姆效應對你產生影響,它們都是從人格關係的描述中收集出一些廣泛的內容結論,它們適用於任何人。在心理學上,巴納姆效應被認為主觀驗證的結果。主觀驗證對我們產生很大影響,主要是因為我們心中想去相信。我們總能收集到各種各樣的邏輯讓它符合自己的設想,大腦中的自我佔據了大部分空間,這也為什麼我們的打扮需要與眾不同。與人交往中,如何利用巴納姆效應拉進雙方的情感距離呢?
  • 星座、屬相、新年籤為何引共鳴,這是「巴納姆效應」在起作用
    每到新年來臨時,網絡上都會掀起關於佔星、生肖運程又或者「新年籤」的熱潮,我們往往會感覺這些「運程」都是為自己量身定做,這與有名的心理學現象「巴納姆效應」不謀而合。心理學家很負責地告訴你,恰當的「心理暗示」確實能令自己變得更加樂觀積極。
  • 闢謠:「巴納姆效應」不只是自欺欺人,合理利用可以幫你完善自我
    早在2000年前,古希臘人就提出來「認識自己」的觀念,並將這一觀念刻在阿波羅神廟的門柱上。雖然這一中確理念很早被人類發掘提倡,但能夠做到的卻不多。在這方面研究中,心理學的「巴納姆效應」起到重要作用。「巴納姆效應」是以著名魔術師肖曼·巴納姆命名的,因為他成評價自己的演出:自己的表演受歡迎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可以讓節目包含所有人都喜歡的部分,因此每一時刻都有人上當。01.什麼是「巴納姆效應」?
  • 巴納姆效應:「對號入座」背後的心理根源
    這種「對號入座」式的行為,就是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又叫福勒效應,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心理現象。1948年,心理學家福勒對學生進行了一項人格測驗,並根據測驗的結果對學生的人格特質進行了全面分析。
  • 神奇的心理學效應系列(四)——巴納姆效應
    神奇的心理學效應系列(四)——巴納姆效應 2020-03-30 1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佔卜術的心理學本質是巴納姆效應!
    如果你在戀愛中遇到困難,佔卜家會建議你選擇白羊座或者水瓶座的戀愛對象。而一個通靈者可能會說那是你被前世拋棄了。這些非科學的觀念普遍存於人們心中,即便在發達國家也傳播甚廣。無論何時,將通靈者或佔卜家的斷言拿來研究,它們含義要麼模糊,以至於沒有什麼意義(如「明年,你的精神狀況會改善」),要麼直接就是錯的。
  • 所有人都相信星座 星座到底可信嗎
    如果你的生日從小時候就告訴你錯誤的,你按錯誤的生日對應星座,最終活成了那個星座的樣子。某一天你看到出生證明發現自己的生日竟然不是那一天,深信不疑的星座竟然完全是錯誤的,就會明白這個意思了。拿我來說吧,我只會問感興趣的人的星座,如果很反感你,我才懶得管你是什麼座的呢。
  • 「巴納姆效應」並非自欺欺人,心理學:合理利用能幫娃完善自我
    我們太多的人總是習慣從別人的嘴裡認知自己,當聽到讚美之詞的時候,相信大家都會開心,即便這些讚美聽上去並不真切,但人們還是樂於接受,甚至認為自己真的就是這樣優秀的人。當然我們也會聽到一些批評的聲音,雖然這些聲音也許會讓我們更努力,但在聽到的那一瞬間,相信大家心裡還是會有一些失落感,甚至認為自己真的不夠優秀。
  • 星象佔卜的背後,是被忽視的巴納姆效應
    我在仔細看完12個星座的性格和行為分析後發現,在每一個星座描述中,都或多或少的有與自己吻合的部分。在對星象佔卜、性格分析等人格測試近乎痴迷的背後,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忽視的事實——巴納姆效應。什麼是巴納姆效應人們通常都會認為,一些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可以非常準確地揭示自己的性格特點。
  • 有趣的21個心理學定律之——巴納姆效應
    你是否會相信星座決定性格?你是不是也會認為星座預測很符合你?你算過命嗎?是否覺得算命先生說的很準,居然什麼都知道?其實,這些只是套路,當你知道什麼是「巴納姆效應」後,你或許會改變你原來的想法。下面我們來做一個遊戲,閱讀下面一段話:你有時候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候則很內向、謹慎、沉默。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時候懷疑自己所作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確。你有許多可以成為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都可以克服他們。你與異性交往有些困難,儘管表面上顯得很從容,其實內心焦慮不安。
  • 《巴納姆效應》:算命準不準就全靠它了!
    註:如果懶得看文字就看我的同名視頻講解在講解何為巴納姆效應之前,您先做跟我做一個小實驗:請您先閉上眼睛聽我講,我感覺到在我面前的你是一個很需要別人喜歡的並尊重你的人,同時你有自我的判斷,但你又有很多優勢沒有被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