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的心理遺傳是熵增的結果,要通過行動提升心理維度截斷傳遞

2020-12-04 了凡心療愈

在上個章節我們講解了心理熵增定律,在欲望念頭裡面的體現,以及該如何通過提升意識來應對熵增過程負相做功,那就是讓念頭正確就好,做到正念常相繼,無心雲霧收。念頭會觸發欲望。欲望跟念頭結合就成了慾念,貪婪的念頭跟欲望結合就是貪慾,對食物渴求的念頭就形成了食慾,應對欲望同樣的原理,在欲望跟思維之間築起一道屏障,減緩熵增的進程。讓河水在河道裡面奔騰。無情之欲對人的傷害最大,欲望跟情緒一樣是渴望表達的,善於表達你的欲望,那就是風流,如果人際交往只剩下赤裸裸的獸性的欲望,那就是下流。

除了念頭欲望,情緒的運作同樣符合熵增定律,情緒不過是想要穿過你的身體,給你傳達一個信號的能量,如果我們將這些情緒壓制在體內,它就會在潛意識層面運作開來,本來是一點小小的焦慮或者抑鬱情緒,伴隨著熵增的進程它會慢慢的放大並瀰漫到你整個生活當中去。你的整個生命就被抑鬱,焦慮的情緒所籠罩。情緒是心理學研究的重點,就連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在成為軀體症狀之前,不過也是情緒的描述,當然抑鬱焦慮恐懼情緒並不意味著是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但是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勢必會體驗到諸如此類的情緒!

當你處在抑鬱症焦慮症的狀態下而沒有意識到話,情況會持續惡化下去,這正因為我們用不正確的方式抵禦熵增的結果,當情緒襲來的時候,我們就會讓自己的大腦沉浸在這種情緒當中,我們並不是不知道這種情緒會給我們帶來不好的體驗跟傷害。我們就開始在頭腦裡面思索看一系列的思維邏輯聯想,試圖避免讓自己不受到傷害,讓自己獲得安全感。但問題在於思維的加入就好像是催化劑,它加速了熵增的進程,最後以各種神經症的症狀(社交恐懼症/焦慮症/強迫症/軀體形式障礙/疑病症)的形式體現在你身上。

一旦以症狀的形式體現在你的生命當中的時候,你就會徹底的認同自己是一個受害者,並會貼上各種負向標籤,你就會確切的認為整個世界都是不安全的!你就會沉浸於頭腦塑造的無意識夢境當中胡思亂想,但是即便是這樣,熵增的過程依舊不會放緩,甚至會加速,它會超出你身體承受的極限,直到將你徹底摧毀,你的一言一行都會散發出滿滿的負能量。因為隨著熵增,你甚至會改變對整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

所以當有人患上抑鬱症焦慮症之後會自暴自棄,精神狀態會越來越差,會從內而外的讓你體現出這種很頹廢的狀態,你會不斷的評判自己,抗拒自己,改造自己。並且會影響到周邊的人,周邊的人就成為最直接的受害者。在頭腦塑造的監獄裡面,望著豔陽下的人們發出無奈的嗟嘆。並不是像常人所見的那樣不思進取,落寞消沉,恰恰相反他們付出了比常人更加辛苦的努力。每一次的努力都會讓監獄的城牆變得更加的厚實,心靈上的枷鎖更加的沉重。因為他們在用錯誤的方法對抗熵增!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隨著心理熵增進程的發展,其可怕性在於它還會不斷地傳遞給下一代,民間俗語有: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實際上是這種心理熵增對下一代的心理影響的通俗描述。如果追溯抑鬱症患者會發現,往往父母或者更上一代都有類似的心理陰影,所以有的家長為了抵消熵增,不斷培養孩子提升自己的見識,讓他們變得有遠見,不再像祖輩那樣囿於自己的世界,受困於自己的眼光,局限於自己的見識中!那麼心理疾病遺傳機率就會大大降低!這無疑也是最好的方法。

在意識療法裡面提到了對抗熵增就是自我療愈,這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自己的下一代。負熵要從4個層面入手:回到開頭的那個案例,如果將墨汁滴在清水當中跟將一滴墨水滴在濃稠的膠水當中,熵增發生的進程是截然不一樣的。這並不是讓自己的思維變得不活躍,而是必須在思維跟情緒之間加入一道屏障,建立一個緩衝地帶,讓意識回歸就好!

相關焦點

  • 心理健康納入體檢,確診抑鬱症、雙相障礙的孩子很可能會激增!
    比如,具體來說,到2022年:- 公眾對抑鬱症防治知識的知曉率要達到80%;- 學生對抑鬱症防治知識知曉率達85%;- 抑鬱症就診率在現有基礎上提升50%,治療率提高30%,年復發率降低30%;- 非精神專科醫院的醫師對抑鬱症的識別率在現有基礎上提升50%,規範治療率在現有基礎上提升20%。
  • 心理創傷可能會「遺傳」給後代,但幸好,它也能夠被後天逆轉
    以上提到的「心理創傷可以遺傳」就屬於這種表觀遺傳機制。這個研究發現可以很好地解釋抑鬱症、雙相障礙等常見精神心理障礙的「易感體質」,又或者說是「遺傳度」。很多患者和家屬聽說過「雙相障礙遺傳度高達80%,抑鬱症遺傳度高達40%至70%」的說法。一想到患者的下一代得病率如此高,他們幾近崩潰,這也成了很多成年患者不敢生兒育女的主要原因。
  • 抑鬱症 名人的「專利」?|心理諮詢|抑鬱症患者|抗抑鬱藥物_網易新聞
    抑鬱症源於不能傳遞「快樂」情緒低落、興趣低下、思維能力降低,抑鬱症最核心的「三低」症狀大家或許並不陌生,但是出現「三低」症狀就是抑鬱了嗎?其實,抑鬱症和正常情緒的界定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性格、社會壓力以及面對壓力的反應方式等,這些因素既有生理性的,也有精神性的。對抑鬱症而言,精神性的影響可能會更多。
  • 心理、社會、生理原因或成為抑鬱症成因最重要3點
    同時心理學家通過對抑鬱症患者的研究發現,生活壓力是造成抑鬱的一個因素,但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從各種臨床經驗發現,抑鬱症的產生是基於先天和後天的共同作用,也就是說,它既包含生理的因素,也包括環境和心理的因素。生理因素除了外傷、細菌感染之類的疾病以外,幾乎所有的內源性疾病,都或多或少跟遺傳有關係。很多精神疾病,包括抑鬱症,也跟遺傳有一定關係。
  • 抑鬱症患者如何激發被忽視的自愈潛能?自我心理治療只需4步走!
    作者:周雲騫,心理社工,綜融心理與社會學者,心理學院研究生,致力於心理學讀書公益和關愛抑鬱症公益。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離我正式執業還剩6000個小時!我帶你用3年時間學完心理學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課程。在昨天我的文章中,講到了人的思維的4個維度、8個方向,也指出了抑鬱症患者在單一維度上的誤區。
  • 抑鬱症不僅是生理問題,更是心理問題,要從生理心理兩方面入手
    心理學其實離我們生活並不是很遙遠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目前大家對心理學的認知可能還是感覺比較遙遠,心理應用到治療抑鬱症當中去到目前為止幾乎接近100年的歷史,實際上在東方,這種關於心理學的涉及更加源遠流長,只是沒有系統化,在先秦的時候就有相關著作問世
  • 心理所揭示節律基因通過控制趨化因子調節神經炎症引起的抑鬱症
    抑鬱症是一種由基因和環境交互作用所導致的複雜的精神疾病。既往研究表明,抑鬱症患者普遍具有睡眠障礙,且應激激素皮質酮分泌的節律發生異常,提示節律在抑鬱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大量研究證據表明,神經炎症是抑鬱症發生的重要因素。有趣的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免疫功能主要執行者——小膠質細胞節律性地表達炎性因子和節律基因,提示研究者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節律和炎症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 輕而易舉擊破了抑鬱症等所謂的「心理癌症」
    看了一下發現,整部書絕大多數的內容都是通過科學實驗的證據和一些事例證明,量子力學+心理學才是解決心理問題的正確方向,每一個實例都證明了我的理論的正確性和科學性。但能看出來他雖然堅信這個方向的正確性,卻沒有找到直接能夠用於實踐和解決心理問題的辦法。
  • 生物鐘,與心理健康...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人心理更健康。近日一項研究表明,早起的人與更好的心理健康存在因果關係。該研究通過大規模基因組分析出晝夜節律的一些內部運作機制,為揭示生物鐘與心理健康和疾病之間的聯繫提供了新的線索。
  • 心理測試:來測下你有沒有抑鬱症傾向吧
    抑鬱症可以存在於各個年齡段、職業、性別中,無論貧窮還是富有,都有可能罹患抑鬱症。它可以影響生活中任何時候的任何人,包括兒童和青少年。全世界三億多人患有抑鬱症,中國有三千萬抑鬱症患者,其中尋求治療的僅有十分之一。
  • ...政策解讀⑤|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提升意識科學減壓,享受健康生活
    其中,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圍繞提高心理健康意識、科學減壓、關懷患者等方面,提出了個人和家庭、社會以及政府應採取的主要舉措。進一步關注居民心理狀況,提升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刻不容緩。  「三部曲」促健康 家庭社會政府齊上陣  心理健康促進行動由個人和家庭、社會、政府三部分行動構成。對於行動中針對個人和家庭方面提出的行動建議,慄克清表示,個人是自身心理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
  • 最新研究:心理病人面部與正常人不同!抑鬱症病人面部最具特異性
    一、最近研究:患有心理疾病的人,面部特徵和正常人不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朱廷劭研究組的研究人員,對100名患有心理疾病的人進行研究,他們通過一種特殊的技術,並且讓這100名病人朗讀一些中性的文章,隨後用攝影機記錄下每個人的表情,發現敏感、焦慮、抑鬱、恐怖、敵對和精神病性的病人,面部特徵與正常人會有所不同。
  • 拯救抑鬱症、焦慮症的《敘事心理治療》,你的生命將被重新點燃!
    作者:周雲騫,心理社工,心理學院研究生致力於心理學讀書公益,幫助有閱讀習慣的抑鬱症、焦慮症患者,通過閱讀改變認知,獲得康復和智力提升。每一位處於不可承受之痛的朋友,要睡飽,要多喝水,要好好吃飯,要玩耍,要好好關愛自己。把自己照顧好,一點也不自私。自己沒有照顧好卻想把別人照顧好,一點也不偉大。
  • 抑鬱症是心理的感冒,每個人都經歷過,做這些可以幫助抑鬱症自愈
    也許是社會進步了,以前從未聽說過的病現在也層出不窮,這裡面就包括抑鬱症。聽到有人因抑鬱症而自殺讓人不僅噓噓。抑鬱症是心理的感冒,像感冒一樣常見,青春期的時候最容易患抑鬱症,很多人像感冒一樣莫名其妙自己就好了,但也像感冒一樣,如果太嚴重,可能會引起別的併發症。
  • 《為屈原做心理治療》第1集:屈原——史上第一個抑鬱症名人
    作者:周雲騫,心理社工,綜融心理與社會學者,心理學院研究生,致力於心理學讀書公益和關愛抑鬱症公益。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離我正式執業還剩5800個小時!帶你從小白到達人,三年讀完心理系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課程真沒想到網上有那麼多抑鬱症患者,急需有人引導和幫助!
  • 抑鬱症的治癒標準是什麼?催眠治療心理障礙效果怎麼樣?
    和他溝通了之後,掛完電話我感覺既開心又有些心情沉重,開心的是他的情況好轉,沉重的是他對於自己的期望值似乎過高,當問到他自己是不是已經完全被治癒了的時候,我不想太打擊他,只是說還是需按照正常的流程走,按照正常的藥物療程來,要堅持,因為,抑鬱症的治癒不是那麼容易......
  •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指出公眾對心理健康問題認知率仍...
    光明日報記者 金振婭  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社會快速轉型期,人們的生活節奏明顯加快,競爭壓力不斷加劇,個體心理行為問題及其引發的社會問題日益凸顯。《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指出,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到2.1%,焦慮障礙患病率達4.98%。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已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為581萬人。
  • 從心理症狀到心理優勢,你的問題也許不再是問題?
    我們知道沒有人是完美的,抑鬱症雖然很痛苦,可是要知道抑鬱症者對事物的感知力更加強大,這也就導致很多優秀的藝術家都有抑鬱質。心理症狀背後的「寶藏」很多患上嚴重心理問題的人(比如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總說:「寧可患上癌症也不願意讓自己患上這麼可怕的心理疾病。」
  • 影響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
    影響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分為生物因素和社會因素,生物因素又包括遺傳因素和生理成熟因素,社會因素包括社會環境和家庭教育,下面分開來進行闡述。(1)遺傳因素:遺傳是祖先、父母的一些生物特徵傳遞給後代,大多數特殊能力、身體特徵都有可能通過遺傳傳遞給孩子,比如:遺傳性近視等。遺傳也是提供人類物質發展的最基礎的自然物質前提,也就是說,遺傳只是一種可能,而不是必然,明星的顏值自是不必說,但是明星的孩子並不一定都長得好看。遺傳就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
  • 以行動研究探索心理扶貧
    因此,要實現鄉村振興,使落後的小農經濟(自然經濟)轉變為現代化的商品經濟,就一定要培育現代化的心理。毋庸置疑,心理扶貧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要使心理扶貧做到有的放矢、準確高效,就需要心理學者提供中國扶貧情境下的心理學知識。比較尷尬的現狀是,目前基於中國情境的心理扶貧研究還比較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