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倭黑猩猩都是性愛狂?研究顯示這可能是誤解

2021-01-19 武進科普

倭黑猩猩看上去非常「有型」,有時候甚至被人們稱作是「嬉皮士猩猩」

倭黑猩猩的頭髮看上去有時候讓人感覺就像是戴了一頂質量很差的假髮套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1日消息,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報導,倭黑猩猩(Pan paniscus)常常被視作是縮小版的黑猩猩(Pan troglodytes),它們較小的體型常常被作為一種識別特徵。然而實際上這兩種靈長類動物之間的體型差異其實並沒有那麼大——體重的差異僅有幾公斤而已,而且這種體型上的差異也並非這兩者最有趣的區別。

  「有型」的倭黑猩猩

  在1995年,荷蘭靈長類動物學家弗朗斯?德瓦爾(Frans de Waal)在《科學美國人》雜誌上撰寫的文章中稱:「倭黑猩猩更加『有型』。」他寫道:「倭黑猩猩擁有長長的四肢和較小的頭部,肩膀較窄,相比黑猩猩,它們的體型顯得更加修長。」

  典型的倭黑猩猩擁有紅色的嘴唇,小小的耳朵和獨特的「髮式」, 弗朗斯?德瓦爾將其描述為「纖細的長長黑髮整齊地向兩側分開,十分具有吸引力」,有時候還能觀察到它們梳理自己頭髮的動作。

  但這種「更顯氣質」的外表還並非是讓倭黑猩猩與黑猩猩相比顯出不同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區別在於這兩種動物群體內,雌性的地位高低。

  在上世紀70年代,日本靈長類動物學家加納隆至是世界上最早記錄下倭黑猩猩群體內雌性成員核心地位現象的科學家之一。這一點與黑猩猩群體完全不同,在黑猩猩群體中,雌性在很大一部分時間裡是被排斥在社會邊緣的群體。

在做愛時,倭黑猩猩最常採用的體位是面對面的傳教士式

  不同尋常的性行為

  與此同時,加納隆至還觀察到許多不同尋常的性行為。

  他1980年發表在《人類進化雜誌》上的論文中,加納隆至記錄道:「以面對面的性交體位為例,一開始是一隻雌性倭黑猩猩A主動接近並盯著另一隻雌性倭黑猩猩B的臉部看。隨後這兩隻雌性倭黑猩猩會相互擁抱並有節奏地重複摩擦雙方的生殖器。這樣的行為一般持續不到20秒,但有時候甚至會超過1分鐘。」

  而當雄性和雌性倭黑猩猩發生交配時,加納隆至記錄道,在大約1/3的案例中,雙方採用的是傳教士體位,而在部分案例中,加納隆至還觀察到雌性倭黑猩猩與不同的雄性交配,甚至有時候會與未成年的雄性乃至尚處於嬰兒時期的雄性倭黑猩猩發生性行為。

  英國伯明罕大學的詹納·克雷(Zanna Clay)指出:「以上這些都是事實,但公眾對於這類行為的過分解讀則逐漸讓很多人形成了這樣一種印象,那就是倭黑猩猩似乎整天都在交配,仿佛它們都是性癮者一樣。」克雷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在野外對倭黑猩猩的觀察和研究。

  事實則顯得更加微妙。克雷指出,倭黑猩猩的交配頻率並沒有很多人所認為的那麼頻繁,她說:「從繁殖角度來看,倭黑猩猩的交配頻率和黑猩猩相比並為顯出異常。」

這隻倭黑猩猩正在做什麼?沒錯,就是你想的那樣

  相比之下,倭黑猩猩群體中摩擦和觸碰生殖器的行為非常常見,但一般只出現在某些非常特定的場合之下,常常並不會被歸入性行為之列。

  克雷表示:「人們認為它們只不過是以此為樂,但這可能並非事實,與這種行為更有關聯的可能是不確定性的社會處境。」在2014年,克雷與弗朗斯?德瓦爾一起,在《行為學》雜誌上發表了相關研究結果。

  舉例來說,當倭黑猩猩群體抵達一棵新的大樹開始覓食,此時群體成員之間就會為究竟誰才有資格摘取那些品質最佳的果實產生緊張關係。克雷表示:「在這樣的情況下,群體中的雌性倭黑猩猩之間會頻繁發生相互摩擦對方生殖器的行為,這種行為能緩解這種競爭關係帶來的緊張情緒。而一旦這種緊張情緒逐漸平息下來,它們甚至可以相互餵食,彼此之間的相處是十分融洽的。」

  雌性倭黑猩猩還常常會用這種做法來緩解兩個敵對族群之間的緊張關係,從而避免像黑猩猩群體中常見的那種激烈殘酷的「部落戰爭」。但這一切也並非意味著倭黑猩猩就不具備攻擊性。

倭黑猩猩的母親會幫助它們的幼崽適應群體生活

  雌性統治的社會

  克雷指出:「它們相互之間摩擦生殖器的原因之一便是緩解戰鬥或衝突之後激起的緊張情緒。」這種情況在動物園中表現地更為明顯。在人工創設的環境中,雌性倭黑猩猩感覺自己相比在野外環境下顯得更具有統治地位。於是這些自我感覺處於「絕對統治地位」的雌性倭黑猩猩常常會表現出對雄性倭黑猩猩的暴力行為。

  克雷表示:「動物園裡的很多雄性倭黑猩猩身上都多少帶傷。有一隻雄性倭黑猩猩甚至被發現陰莖的前端被雌性倭黑猩猩咬掉了。這種情況和認為它們相當溫和傳統觀點並不相符。」

  儘管很顯然倭黑猩猩是一個由雌性佔據主導地位的社會,但雄性倭黑猩猩的社會作用有時候也被人們低估了。如果一隻佔據主導地位的雌性倭黑猩猩生下了一個「兒子」,那麼這隻幼崽將因為自己母親的崇高社會地位而獲益。因此你可以觀察到有些雄性倭黑猩猩在群體中的地位就要比一部分等級較低的雌性倭黑猩猩更高一些。

  在2010年,研究人員發現雌性倭黑猩猩母親會幫助自己的兒子去接近並獲得更多機會與發情的雌性倭黑猩猩交配。最終,雄性倭黑猩猩也會發展出某些類似性行為的行為,這與雌性倭黑猩猩相互之間摩擦生殖器的現象非常類似。加納隆至曾經觀察到雄性倭黑猩猩之間互相摩擦肛門、雄性之間還會做出模仿性交的動作、自慰,甚至有時候還會用勃起的陰莖相互之間「拼刺刀」。

相比之下,倭黑猩猩似乎比黑猩猩更加平和,不那麼暴力

  地理隔絕產生的新物種?

  沒有人能夠確定為何倭黑猩猩會與黑猩猩之間存在如此巨大的差異,尤其是在2012年之後。這一年,研究人員對這兩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測序結果顯示,這兩種靈長類是在不到100萬年前才從進化樹上彼此分化開來的。

  不過,在全非洲境內開展的針對倭黑猩猩以及黑猩猩分布情況的調查結果暗示剛果河在其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果你坐在一艘木排上順著剛果河向著大西洋漂流而下,你會發現在剛果河的右側岸邊都是黑猩猩,而在河的左岸則分布著倭黑猩猩。

  古市剛史曾經師從加納隆至,他現在已經是日本京都大學的一名教授。2015年,古市剛史教授和他的同事們在《進化人類學》雜誌上撰文提出一項理論,認為在大約3400萬年前剛果河最初形成時,所有的猿類當時都生活在剛果河的右岸。但沉積學研究表明,在大約100萬年前,剛果河的水位曾經出現顯著降低,在此期間可能有一部分的猿類群體過河後抵達了剛果河的左岸。

  於是在接下來的100萬年時間裡,由於生殖隔離,兩岸的猿類便開始沿著各自不同的進化路徑演化下去,各自形成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倭黑猩猩和黑猩猩兩個物種。

  古市剛史教授表示:「在倭黑猩猩群體中,雌性即便在不可能受孕成功的時期也會出現發情並尋求與雄性的交配。這一點與黑猩猩相當不同,後者群體內的雌性交配數量相對有限,但這完全可以用這兩大群體之間分化之後少量基因發生改變來解釋。」

  隨著大量雌性同時處於發情期並尋求雄性發生性行為,雄性之間爭奪性伴侶的競爭變得越來越少,直到最終雌性反過來佔據了社會的主導地位。這一切都是演化過程中自然出現的結果。


相關焦點

  • 倭黑猩猩都是性愛狂?科學家為其正名
    英國伯明罕大學的詹納·克雷(Zanna Clay)指出:「以上這些都是事實,但公眾對於這類行為的過分解讀則逐漸讓很多人形成了這樣一種印象,那就是倭黑猩猩似乎整天都在交配,仿佛它們都是性癮者一樣。」克雷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在野外對倭黑猩猩的觀察和研究。事實則顯得更加微妙。
  • 倭黑猩猩真的是性愛狂嗎?
    倭黑猩猩的交配次數並不像人們想的那麼頻繁,她說,「在繁殖方面它們不比黑猩猩活躍。 不過人們往往津津樂道於這些極端行為,而將之視作倭黑猩猩的日常,英國伯明罕大學的Zanna Clay說,她花費了數年時間研究野生倭黑猩猩。「這種觀念認為它們從早啪到晚,就好像它們是性癮者似的。」這些猿猴被認為耽於交媾並且從無衝突,這樣令人面紅耳赤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 倭蛙,倭犰狳,倭黑猩猩!這些帶「倭」字動物原來是這樣命名的
    此外,2015年中國科學家成功破譯了高山倭蛙基因組,這是迄今為止破譯的首個現代蛙類基因組,也是目前破譯的第二個兩棲動物的基因組,為兩棲動物進化研究提供了新線索。倭犰狳和倭黑猩猩又是怎麼一回事?它的鳴叫聲也與黑猩猩不同,會發出32種不同意義的叫聲,如驚慌時的尖叫,進攻時的狂叫等。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認為倭黑猩猩等非人靈長類動物,只能通過與特定情緒狀態相關的叫聲進行交流。而最近關於倭黑猩猩語言的研究又打破了我們對這一問題的傳統認知:倭黑猩猩與人類一樣會在一系列不同的背景裡使用單一高音調的叫聲,類似於中文和英文中的「一詞多義」。
  • 人類的近親——倭黑猩猩
    目前,野生倭黑猩猩僅在剛果河左岸的叢林中尚存千餘只。此外,全世界人工飼養的有300多隻,其中在美國動物園裡有近百隻,佔到了人工養殖總數的1/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生物學家呼籲全社會共同關注倭黑猩猩的命運。如果人類依然我行我素,那麼這個與我們親緣關係最近,可能有超過99%相同基因的猿類就將徹底滅亡。  只要稍加留意,我們便能發現倭黑猩猩與人類的相似之處。
  • 30s知識點||倭黑猩猩幾乎都是雙性戀?
    的基因與人類的相似程度高達98-99.4%,乍一看倭黑猩猩和黑猩猩還蠻像的> 黑猩猩倭黑猩猩不過它們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幾乎所有倭黑猩猩都是雙性戀!荷蘭靈長類動物學家Frans de Waal研究表 明,如果將一個玩具放在兩隻倭黑猩猩之間,他們不會暴力地爭奪玩具,而是先MAKE LOVE以示友好,然後再一起分享玩具。
  • 人類的近親——倭黑猩猩--中國數字科技館
    在眾多猿類中與我們最相像的,就要屬即將滅絕的倭黑猩猩了。無論是相貌體型,還是行為舉止,我們都能從它們身上清晰地找到人類始祖的印記。只要稍加留意,我們便能發現倭黑猩猩與人類的相似之處。特別是在溫和淡定的性情方面,它們充分體現了高級生物的社會屬性。而維繫這一切的核心力量,竟然是動物生命的本能——性。可能不會再有什麼生物,能夠將性本能與自身的繁衍生息聯繫得如此緊密了。
  • 美最新實驗顯示倭黑猩猩會與陌生者分享食物
    我們認為這是一種獨特的人類精神,完全不同於貪婪的其它動物。但是最新一項研究顯示,構建人類社會的無私行為早在人類社會存在之前就已進化形成。美國最新一項研究顯示,倭黑猩猩具有無私利他行為,能夠主動將食物分享給陌生者與陌生者分享事物在動物王國中並不常見,尤其是分享食物。在黑猩猩群體中,它們會與同伴分享,但對外來者持有警惕態度。
  • 倭黑猩猩更愛「敵人」—新聞—科學網
    而近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作為人類最親密的兩個「親戚」之一,倭黑猩猩是雖然也擅長辨別幫助者,但它們表現出了相反的傾向,喜歡支持阻礙者而非幫助者。 研究結果表明,人類對助手的偏愛是在人們與其他猿類分道揚鑣之後才進化出來的。這種偏愛可能為人類合作的更複雜特徵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 倭黑猩猩基因組測序完成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6月13日刊登報告說,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完成了對倭黑猩猩的基因組測序,這是科學界獲得的又一份人類「近親」的基因組圖譜,有助於對比研究是哪些基因導致了人類與各種猩猩的區別
  • 倭黑猩猩為何多是雙性戀?
    的確如此,從名字也可以看出,倭黑猩猩是黑猩猩屬的動物,倭黑猩猩(Pan paniscus)曾被叫作「俾格米黑猩猩」,這個稱號是為了將它們與普通大猩猩(Pan troglodytes)區分開來。它們棲息於熱帶雨林,集群生活,倭黑猩猩產於非洲剛果河以南,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
  • 扒下倭黑猩猩的和平外衣
    金賽協會在它的網頁上宣稱,「每個倭黑猩猩——雌的、雄的、幼仔和地位高的低的——都尋求和回饋親吻。」在洛杉磯,一個名叫蘇珊·布洛克的性學顧問在公共電視臺上倡導她所謂的「倭黑猩猩方式」,簡言之就是:「快樂緩解痛苦;性交排除緊張;友愛消弭暴力;當你處於興奮高潮之時,就不能很好地戰鬥。」在報紙專欄和網際網路上,倭黑猩猩經常被描繪為一種避免暴力、生活在平等之中或雌性統治的社區裡;更稀奇的是,據說它們不吃肉。
  • 科普:倭黑猩猩媽媽會幫兒子求偶
    新華社華盛頓5月21日電(記者周舟)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首次發現,倭黑猩猩媽媽會通過「排斥對手」和「創造機會」等手段幫助倭黑猩猩兒子增加求偶機會,但倭黑猩猩女兒則不會得到類似幫助。  20日發表在美國《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倭黑猩猩媽媽會阻止或破壞其他雄性交配,並將自己的兒子帶至處於排卵期的雌性近旁,從而使兒子成為父親的機會增加了大約兩倍。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領銜的研究團隊對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野生倭黑猩猩種群以及象牙海岸、坦尚尼亞和烏幹達的野生黑猩猩種群進行了對比觀察。
  • 科學網—倭黑猩猩像早期人類一樣使用多種工具
    本報訊 一項日前發表於《美國自然人類學雜誌》的研究顯示,倭黑猩猩可以和黑猩猩一樣靈巧。
  • 這麼多年才知道倭黑猩猩和黑猩猩不是同一種,長見識了
    倭黑猩猩的嘴唇通常是粉色或紅色,臉上的皮膚是黑色的,這在幼年黑猩猩身上也能看到,而幼年黑猩猩的臉會是淺色的,成年黑猩猩的膚色可能會保持較淺。野外的倭黑猩猩通常都有一頭濃密的黑髮,從中間分開,但在圈養的情況下,許多倭黑猩猩都是禿頂的。禿頂大概是由於過度的相互修飾造成的。
  • 看看倭黑猩猩吧
    哈佛大學靈長類動物學家Liran Samuni和Martin Surbeck領導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與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倭黑猩猩可能正是這樣一個物種。Samuni等對剛果民主共和國Kokolopori倭黑猩猩保護區,兩組相鄰的倭黑猩猩群體的捕獵和進食習慣進行了為期五年的研究,以探索生態和社會因素是否會對文化形成產生影響。
  • 最新研究:倭黑猩猩像人類一樣會「搖頭說不」
    研究人員在德國萊比錫公園觀測發現倭黑猩猩當遇到不情願的狀況下
  • 倭黑猩猩竟也有助產「護士」
    倭黑猩猩分娩時,其它的雌性倭黑猩猩會聚集起來幫助和保護母親。來自比薩大學的埃莉薩 德穆魯及其同事們在法國和荷蘭的靈長類動物公園目睹了三隻被圈養的倭黑猩猩分娩時的情形。與黑猩猩不同,倭黑猩猩並不試圖孤立自己。倭黑猩猩保護分娩的母親,讓雄性倭黑猩猩和人類遠離她。  在倭黑猩猩的社會群體中,雌性通常沒有血緣關係。然而,她們所形成的紐帶使她們能夠支配與其交往的雄性。「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她們是高度社會化的動物。
  • 倭黑猩猩基因組測序完成-光明日報-光明網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刊登報告說,德、美、英等國研究人員完成了對倭黑猩猩的基因組測序,這是科學界繼紅毛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之後,獲得的又一份人類「近親」的基因組圖譜,有助於對比研究哪些基因導致了人類與各種猩猩的區別。    該研究組完成了對一隻18歲的雌性倭黑猩猩的基因組測序。
  • 倭黑猩猩如何沿河摸碘之旅
    這種生活方式的形成離不開三大核心要素:時間、親代的撫育,以及,碘。倭黑猩猩(Pan paniscus),民主剛果共和國照片攝於為期9個月的倭黑猩猩研究期間,倭黑猩猩偶爾會向北行進至河漫灘以採食睡蓮碘是對現代人的發育、健康和生殖至關重要的一種微量元素。
  • | 最新研究解讀 「憤怒的性愛」
    倭黑猩猩,或巴諾布猿,它們的 DNA 超過 98% 和人類相同,比大猩猩更接近人類,屬於 「人科」,「黑猩猩屬」的物種。《社會不平等》一書裡寫到:「人類與倭黑猩猩的祖先很可能更偏好做愛,而不是作戰。」埃默裡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在倭黑猩猩種群中,啪啪啪也是緩解衝突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