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公司研製的航母艦載無人加油機已完成了首飛測試

2020-11-26 電子發燒友

波音公司研製的航母艦載無人加油機已完成了首飛測試

藍海星 發表於 2019-12-17 14:26:25

波音公司研製的首型航母艦載無人加油機MQ-25A「黃貂魚」在美國中部的聖·劉易斯航空站完成首飛測試。代號為「T1」的原型試驗機在地面控制站人員的遙控下完成滑行和起飛,並按照預設航線飛行了2小時。

2018年8月,波音公司獲得美國海軍授予的價值8.05億美元合同,用於設計、開發、建造、測試並交付4架MQ-25A無人加油機。美國海軍預計將總共耗資130億美元,採購全部72架MQ-25A。海軍的目標是MQ-25A在2024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艦載無人加油機首飛,象徵著美海軍艦載航空向適應大國競爭要求邁出重要一步。

現代航母迄今尚未經受過大國間高端戰爭的實戰檢驗

二戰中,以直通甲板航母和螺旋槳飛機為典型特徵的艦載航空兵在海戰場上大顯身手,使航母徹底取代戰列艦,成為海戰核心裝備。二戰後,隨著蒸汽彈射裝置、光學著艦引導裝置、斜角甲板等的發明和應用,以及噴氣式飛機上艦,現代航母的基本形態逐步形成,尤以美國的大型核動力航母成為了現代航母的主流。

儘管航母在二戰後的韓戰、越南戰爭、海灣戰爭等多次實戰中發揮過重要作用,但這些戰爭中由於交戰雙方實力差距懸殊,航母並沒有遇到過真正勢均力敵的威脅。雖然航母是美國在冷戰中全球對抗前蘇聯這一強大對手的重要手段,但並未發生過實際衝突。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說,現代航母並未經受過高端戰爭的實戰檢驗,這也是對航母在現代高端戰爭中的角色和作用長期存在爭議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國競爭背景下美國航母艦載航空轉型勢在必行

航母是具有戰略意義的高價值裝備,無論從戰略影響角度還是經濟角度來說,其戰損都是難以承受的。對於美國海軍價值數百億美元的大型核動力航母尤其如此。大國競爭背景下,「由海向陸」戰略時期在全球海域幾乎暢行無阻的美國航母將首當其衝,生存受到嚴峻挑戰。在現代高端戰爭中,美國航母無論是作戰角色還是裝備性能,都面臨轉型。

(一)從「匕首」向「長矛」轉變

在「由海向陸」戰略下,美國航母編隊可以輕鬆進入對手的近海區域,實施對陸攻擊和支援。航母艦載航空猶如刺向敵方的匕首,出刀迅速才能造成更大的毀傷。這一作戰模式下,航母追求的是高出動架次率:艦載機快速出動,完成短距離、短時間任務後返航,準備下一輪攻擊。美國「尼米茲」級航母日均超過200架次的高架次率就是建立在這一作戰模式基礎上才能實現,如果執行的是長距離任務,航母是無法實現如此高的架次率的。「福特」級航母設定的日均近300架次目標也是以短距離任務為作戰想定。但隨著戰略環境的變化,這種短距離的高出動架次率的價值在下降,尤其在大國對抗的高端戰爭中,由於航母不可能靠近敵對大國200海裡(370千米)的近海區域去作戰,這種短距離高出動架次率將幾乎沒有用武之地。

在大國對抗背景下,美國航母現有出動回收能力可能會「過剩」,更需要的是化身為「長矛」,提升從遠距離發起攻擊的能力。儘管航母編隊有嚴密的分層防禦體系,但對於航母來言,「躲」仍然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躲」就是從「殺傷鏈」(即「發現、定位、跟蹤、瞄準、打擊和評估」六個環節)源頭著手,通過廣域存在,大範圍、高速機動,無線電靜默等方式,使對手難以發現、定位和準確跟蹤航母。冷戰時期,前蘇聯深入研究過對抗美國航母編隊的方法,指出要在開闊的大洋海域發現美國航母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任務,需要耗費大量空中、水面和水下的偵察探測資源以及情報資源,對美航母動向進行嚴密監視,必要時只能由艦艇緊密跟蹤並發動先發制人的打擊。儘管隨著技術的發展,對海上目標的偵察探測手段也越來越先進,但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可在廣闊海域發現和跟蹤敵方航母的偵察探測體系,無論從經濟可承受度還是技術難度來說,對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來說,都是短期內難以實現的。航母的行動區域很廣,即便航母編隊不採取主動對抗措施,想要找到它也是十分困難。即便在某一特定時間發現了航母,也並不意味著具備了對航母實施目標定位的條件。處於任務狀態的航母在時刻不停地高速機動,30分鐘的時間間隔裡,航母可能位於面積達700平方英裡(181平方千米)的圓形機動區域內的任何一個地方;超過90分鐘,這個面積增大到6000平方英裡(1539平方千米)。如果按直線高速航行,航母在一天內可能駛離最初發現它的地方700海裡(1296千米)。

因此,為降低被發現和打擊的概率,航母應儘量遠離危險區域,艦載機必須從遠距離發起行動。美國將中國視為主要的大國競爭對手,美國智庫CSBA的分析指出,根據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美國航母必須與中國海岸線保持1000海裡(1852千米)以上的距離。美國航母要在與中國的對抗中發揮較大作用,航母艦載機作戰半徑必須達到或超過1000海裡(1852千米)。

但縱觀美國歷史上和當前的航母艦載機,只有冷戰時期的A-6艦載攻擊機等機型達到過1000海裡(1852千米)以上的作戰半徑,當前即使是最新一代的F-35C艦載機,作戰半徑也遠小於1000海裡(1852千米)。因此,擴大艦載機航程是艦載航空轉型的當務之急。

(二)從「急先鋒」向「指揮中樞」轉變

在以往的歷次戰爭中,美國航母依靠其艦載機的高出動能力、強大的火力打擊能力和任務靈活性,常常充當戰爭急先鋒的作用,承擔大量攻擊任務。在大國競爭背景下,美海軍提出分布式作戰概念下,航母的攻擊任務可由分布式的小型編隊來分擔,但廣域分布的兵力對信息的依賴性急劇增加。航母在向後部署的情況下,可憑藉其強大的海上保障能力,依靠其搭載的預警機、互聯互通能力更強的有人/無人艦載機等,為分布式艦隊及聯合部隊提供情報監視偵察和態勢感知,形成統一態勢圖,承擔起海戰場指揮中樞的作用。因此,提升艦載航空部隊的態勢感知和數據融合能力也是美海軍艦載航空轉型的重點。

MQ-25A為美國航母艦載航空轉型奠定基礎

從遠期來看,大航程的隱形先進有人/無人艦載機是美國航母艦載航空的發展目標,主要載體是下一代艦載機F/A-XX和半路夭折的UCLASS大型無人作戰飛機。MQ-25A作為一種過渡手段,將為艦載航空轉型奠定基礎。MQ-25A「黃貂魚」艦載無人加油機能通過空中加油,大幅提升現有艦載機的航程;具備一定情報監視偵察能力和數據融合能力,可提升艦載航空部隊的態勢感知和共享能力;通過積累經驗,能為未來大航程隱身無人作戰飛機上艦鋪平道路。

MQ-25A艦載無人加油機對美海軍艦載航空的具體影響

(一)減少艦載戰鬥機夥伴加油架次,釋放戰鬥力

目前,美國海軍主要通過艦載戰鬥機的「夥伴加油」執行加油任務。艦上的F/A-18E/F戰鬥機有20%~30%的飛行時間用於執行加油任務,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為其他戰鬥機遠程加油,擴展戰鬥機任務時間和範圍,二是為等待著艦且燃油即將耗盡的戰鬥機加油,確保戰鬥機安全著艦。目前美國海軍能用的F/A-18E/F戰鬥機本身數量有限,並且越來越逼近機體壽命。MQ-25A將替代F/A-18E/F戰鬥機執行加油任務,並能為4~6架戰鬥機加油,任務效能遠超F/A-18E/F戰鬥機。

(二)大幅提升艦載機作戰半徑,增強遠程任務能力

美海軍航母現役F/A-18E/F艦載機在不加油情況下作戰半徑不到500海裡(926千米),最新的F-35C艦載機作戰半徑也僅約610海裡。MQ-25A無人機可負載15000磅(6803千克)燃油從航母甲板起飛,在距離航母500海裡(926千米)的位置為有人戰鬥機加油,使戰鬥機有效打擊範圍增加400海裡(740千米)以上,接近或達到1000海裡(1852千米)的期望值。

(三)具備一定的情報監視偵察和數據融合能力,提升空中態勢感知和共享能力

MQ-25A除了空中加油功能外,還可能具備一定的情報監視偵察和數據融合能力,不僅能有效提升艦隊的情報監視偵察能力,還能使艦載航空力量在未來戰場中扮演新的重要角色:合成並分享來自飛機、艦艇、潛艇和衛星的敵情及戰場傳感器的數據。與美國正在驗證的「忠誠僚機」作戰概念相一致,MQ-25A還可以作為無人機僚機,與有人艦載機協同執行任務,提升有人機的任務能力。

(四)積累艦載無人機操作使用經驗,為作戰無人機上艦鋪平道路

由於艦載作戰無人機UCALSS項目難度過大,美國海軍中止了該項目,轉而發展難度較小的艦載無人加油機MQ-25A。MQ-25A本質上是個過渡方案,從MQ-25A上艦到艦載無人作戰飛機上艦,中間至少有五年以上的時間。在此期間MQ-25A在艦上的操作和使用經驗將為作戰無人機的研製提供重要輸入,有助於加速作戰無人機的上艦。
責任編輯;zl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波音公司首次試飛MQ-25空中無人加油機
    波音公司首次測試試飛了MQ-25A無人加油機(T1),並在其機翼下安裝了空中加油倉。最初的飛行持續了2.5小時,由波音試飛員從伊利諾斯州馬斯庫塔的中美洲聖路易斯機場的一個地面控制站操作進行。該公司表示,這次飛行通過安裝在機翼下的加油吊艙測試了無人空中加油機的空氣動力學。波音公司表示,空中加油倉由科巴姆製造,與美國海軍(USN) F/A-18E/F超級大黃蜂空中加油使用的硬體相同。
  • 美軍建立第一個艦載多用途無人機中隊 準備迎接MQ-25「黃貂魚」
    10月1日,美國海軍成立第一個中隊,該中隊將裝備波音研製的MQ-25「黃貂魚」艦載無人加油機。    該中隊預計最早要到明年年底才能開始從波音公司接收MQ-25原型機,因此這個部門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培訓人員,讓他們可以在接收無人加油機之後,能夠做好操作、維護等工作。
  • 「黃貂魚」來了,未來美國航母將會更「厲害」? | Science • 大殺器
    美國波音公司近日發布一段MQ-25A「黃貂魚」無人艦載加油機的視頻,全面展示了MQ-25A的外形特徵。該機未來將為艦載機提供空中加油支持,讓美軍航母可以在更遠離海岸線的海域發起攻擊。就在8月30日,美國海軍宣布波音公司取得了MQ-25A「黃貂魚」無人艦載加油機競標的勝利。
  • 美「黃貂魚」艦載無人機要「上船」了
    無盡的疑惑與惋惜尚未散盡,美國海軍又拋出了它的接班人,航母艦載無人機MQ-25A,代號「黃貂魚」。據報導,美國海軍已選定前兩艘部署「黃貂魚」的航母,海軍作戰參謀長希望其最早能夠於2019年上艦,2020年形成任務能力。早些時候,關於"黃貂魚」的招標工作也已經啟動。看來,魚兒要上船了。
  • 隱形飛機+隱形無人加油機+隱形飛彈!美軍正在加速打造全隱形體系作戰能力!
    首款隱形艦載無人機加油機MQ-25「黃貂魚」橫空出世       「福特號」航母主戰飛機不僅有F-35C全新一代隱飛機和E-2D「先進鷹眼」預警機,還有為它專門研發的全球首款隱形無人艦載機加油機MQ-25「黃貂魚」,它測試型號叫X-47B,由美國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研發,X-47B被稱為縮小版的B-2。
  • 從巔峰滑落,二戰後的英國作戰飛機第二部分:海軍艦載戰鬥機
    不過現在海鷂也沒了,英國航母上只能搭載外國進口的艦載戰鬥機了。但是該機推出過晚,新式的噴氣機特別是吸血鬼已展示了良好的航母起降能力,海毒牙與之相比並無優勢可言。雪上加霜的是該機的低速操縱性能不如預期,因此也無法和同為末代螺旋槳戰鬥機的海怒競爭。海毒牙研發測試時間長達10年,但最終只生產了18架,並且沒有正式列裝。海毒牙曾向荷蘭海軍大力推銷,但荷蘭人表示他們不是凱子。
  • 美國完成民用宇宙飛船波音「星際客船」首飛異常事件初步調查
    2020年3月6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波音公司聯合組建的獨立審查組完成對波音公司「星際客船」(Starliner)無人軌道飛行試驗(OFT)異常事件的初步調查,確認3項主要異常,並給出4大類、61條改進和防範措施。2019年12月20日,波音公司研製的「星際客船」搭乘宇宙神-5(Atlas-5)運載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第41發射臺成功發射。
  • 千辛萬苦研製的大飛機要毀掉?運-10首飛成功完成歷史使命
    1972年,10月,空客公司研製的第一架噴氣客機空客A300首飛成功,是世界上第一款雙發動機寬體客機,這架飛機還開創了採用先進複合材料的先河,根據估算,除去所有的科研經費不算,單是每架飛機的造價就高達1億美元。
  • 填補空白,中國AR-500B艦載型無人直升機成功首飛
    航空工業直升機所12月2日消息,11月27日,航空工業研製的AR-500B艦載型無人直升機在鄱陽試飛基地首飛成功,該型號的成功研製填補了我國輕小型艦載無人直升機領域的空白。AR-500B艦載型無人直升機在試飛中相繼完成了人工起飛、自動懸停、懸停機動和人工降落等科目飛行,飛行約半個小時後平穩著陸。
  • 美媒爆美「六代戰機」已完成首飛,技術性能仍高度...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李強】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15日報導,美國已完成下一代戰鬥機驗證機的首飛。儘管外界一直關注美國下一代戰鬥機的進展,但是這一信息的披露仍然讓外界始料未及。此外,美國或許會使用全新的模式發展未來戰鬥機。美國空軍官員稱,要用全新發展模式迫使中國加強防禦。
  • 空客與波音之間競爭加劇
    從近期來看,兩家公司可能再次以美國空軍加油機巨額訂單為契機一爭高下;從長期來看,來自外部的變化將迫使其重新思考,加速競爭。  最近,有關美國空軍加油機大單一事引起廣泛關注。就在空客的合作夥伴美國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8日宣布放棄競標美國空軍價值350億美元的加油機大單,空客一度也表示不會獨自參加競標之後,事情又有了新轉機。
  • 一戰定乾坤:波音707客機後發先至,彗星客機主角光環被搶!
    、波音-377等諸多經典民用機型,但與道格拉斯、洛克希德等航空公司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可是在客機進入噴氣式時代後波音公司逐漸實現了反超。與「彗星」客機主打商業為主最後無奈才轉向軍用不同的是波音-707客機一開始就是為戰鬥而生的,波音-707原型為大名鼎鼎的KC-135空中加油機,1954年KC-135加油機的原型機成功首飛,經過波音申請美國軍方才允許其在KC-135加油機基礎上改出波音-707進行商業化。波音-707原型機1957年首飛,1958年投入商業運營。
  • 一戰定乾坤:波音707客機後發先至,彗星客機主角光環被搶走
    ,可是在客機進入噴氣式時代後波音公司逐漸實現了反超。與「彗星」客機主打商業為主最後無奈才轉向軍用不同的是波音-707客機一開始就是為戰鬥而生的,波音-707原型為大名鼎鼎的KC-135空中加油機,1954年KC-135加油機的原型機成功首飛,經過波音申請美國軍方才允許其在KC-135加油機基礎上改出波音-707進行商業化。
  • 一戰定乾坤:波音707客機後發先至,彗星客機主角光環被搶
    、波音-377等諸多經典民用機型,但與道格拉斯、洛克希德等航空公司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可是在客機進入噴氣式時代後波音公司逐漸實現了反超。與「彗星」客機主打商業為主最後無奈才轉向軍用不同的是波音-707客機一開始就是為戰鬥而生的,波音-707原型為大名鼎鼎的KC-135空中加油機,1954年KC-135加油機的原型機成功首飛,經過波音申請美國軍方才允許其在KC-135加油機基礎上改出波音-707進行商業化。
  • 福特號已進入戰鬥狀態,滿載超級大黃蜂,凸顯中國航母一個通病
    可是,俗話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最近,「福特」號滿載艦載機,出現在公眾面前,讓外界嚇了一跳,這意味著它已進入戰鬥狀態,隨時可以執行作戰任務。另一方面,在今年6月3日,「福特」號還和「杜魯門」號航母一起進行了聯訓練,完成了協同作業,實現指揮系統網絡化運作,意義非常重大。
  • 中國AG50飛機成功首飛,現場斬獲105架大單!波音7月訂單遇「零」
    據新華社8月26日報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自主研製的「領雁」AG50輕型運動飛機成功首飛,這標誌著中國在輕型運動飛機製造領域的水平不斷提高,而這款也可以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飛機,很快就將正式進入量產。 在8月26日在湖北荊門的首飛現場,AG50機輪緩緩離開地面
  • 2艘航母已服役,殲-15戰鬥機大量上艦,中國還急需這七種艦載機?
    中國海軍擁有首艘航母的時間已經有近八年,擁有兩艘航母的時間還不足四個月。所以,中國海軍目前在航母領域還主要處於一種探索階段,不成熟、不完美是肯定的,這在航母艦載機領域表現得尤為明顯。目前「遼寧」艦和「山東」艦主要搭載的艦載機無非就是殲-15艦載戰鬥機、直-18A/F/Y大型直升機、直-9C這幾款,相對於美海軍航母艦載機部隊來說,我們的艦載機種類、數量都偏少。主要缺乏的是隱身艦載機、電子戰機、固定翼預警機、艦載教練機、艦載固定翼運輸機、艦載加油機、艦載無人機這七種艦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