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八成80後打工人遭遇「職業瓶頸」:如何延長職業壽命?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超八成80後打工人遭遇「職業瓶頸」:如何延長職業壽命?

導讀:一方面是洶湧的需求,另一方面卻是很多打工人缺乏時間、金錢甚至足夠的目的性,這些讓不少職場再培訓缺乏可持續性。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陳潔,實習生吳淑萍,實習生張熹瓏

編 輯丨周上祺

圖/ 圖蟲

隨著00後逐漸步入職場,很多80、90後的打工人「坐不住」了。

此前,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聯合阿里巴巴釘釘發布《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在職業發展方面,80後曾遇到過職業危機或職業瓶頸的比例最高,達到83%;90後的比例為82%。

為此,很多人決心接受職場再培訓。《報告》指出,95%的用戶認為學習新職業、提升自身發展潛力是走出職業危機的關鍵因素。

那麼,職場上的再培訓,對打工人來說容易嗎?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近期採訪了一批80後的打工人,發現一些人正在努力進行再培訓甚至最終成功轉行,但也有一部分人在職業培訓上經常「有心無力」。

近日,剛剛進入互利網行業不過3年的柳旭(化名)就是如此,他2020年已滿39歲,在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難免感到焦慮,「我的工作職位處於一線,還沒有工作經驗,得跟剛畢業的年輕人競爭工作崗位。」

由於工作太忙,參加線下培訓班不現實,柳旭購買了一些時間更為靈活的線上課程培訓,「學習時間不定,有時間多學點,沒時間就沒學了。」

尚德機構相關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市場規模來看,綜合德勤、艾瑞等多家機構研報,在線職業教育有望在未來幾年保持15%左右的複合增長率。

職場35歲「再培訓」壓力

步入2021年,最早一批80後打工人已經40歲,90後打工人也步入30歲關卡。

30而立,40不惑,但不少80、90後的打工人卻開始為職場發展而撓頭。

根據《報告》,相對於其他年齡群體,90後最擔心失業,有79%的90後擔心失業。此外,數據顯示,96%以上的職場人士希望學習新職業。其中,提升職業發展空間、掌握新技能、為未來做準備成為職場人士學習新職業的主要原因。

職業再培訓的需求正洶湧而來,這要求80後、90後打工人們必須在工作之餘拿出足夠的時間。而在他們之中,也出現了成功轉型甚至轉行的人士。

在深圳工作的童丹(化名)2020年已滿36歲,此前從事物流行業,負責國外市場。2年前,出於轉行的需要,她考取了小學英文教師資格證。目前,她在某培訓機構擔任英語老師,她對當前的工作比較滿意。

與已經成功轉行的童丹相比,32歲的遲華(化名)正在準備司法考試。他目前從事國際貿易,在所在的外資公司主要負責銷售和公關。「這個工種應該不算吃青春飯,但大環境、行業發展的各方面趨勢,讓我們的效益一直在降低。」

他告訴21世紀經濟記者,受海外疫情影響,2020年的業務和收入都減少,現在處於半停擺的狀態,公司也出現了裁員的情況,「員工已經走了三分之一,他們30歲左右,有些是自己選擇離開的,我也覺得沒什麼繼續留下來的意思。」

除了對行業前景不是很看好,薪資水平和工作焦慮也是促使其考證轉行的重要原因。遲華認為,「過了30歲以後,如果收入沒有像前幾年那樣快速顯著增長,做的事情比較重複,大環境行業很亂也進入下坡,想考多點證會選擇更多,或許是找安全感。」遲華說。如果順利通過法考,他打算尋找律所的工作機會,往律師方面發展。

尚德機構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隨著勞動力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用人單位往往優中選優,對人才的學歷、職業技能等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別是35歲之後的職場人則會面臨發展緩慢、晉升空間不足等問題。

因此,為了提升自身競爭力、尋求職場上的突破及更加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目前很多職場人有學習新職業的需求,尤其是很多35歲之後的職場人士選擇再培訓,這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也說明終身教育正在成為一種趨勢。

硬需求:延長職業壽命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後了解到,把「法考」作為轉行重要一環的,數量頗多。

他們一方面認為目前的工作不具備可持續性,另一方面又認為法考具有相當的難度,可以延長自己的職業壽命。

比如,2020年40歲的王凱,他本業是電信行業銷售,負責渠道銷售,通過代理商賣企業產品。「我們是賣電話的,算是夕陽產業,現在很多家庭都不用固定電話,固話生意越來越差,日漸走下坡路,職業壽命不長。」

另一方面,作為一個銷售,年齡不小的他也看到了自身的局限,銷售行業的員工平均年齡大概是35歲,年紀比較大的甚至有可能被公司辭退。這也是他打算轉行法律行業的直接原因,王凱指出,轉律師可以延展一下職業壽命,而且是自由職業,能夠靈活安排自己的時間。其實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懂法律的,所以他看好法律的未來。

除了轉行之外,如何在現有職業上深耕並可以長期幹下去,也成為不少職場人需要考慮的問題。

比如,唐佳(化名)考證並非為了轉行,而是往本行業更專業的方向發展。她現從事水利水電工程諮詢工作,主要做針對水電工程移民的第三方監督評估,加班比較少,出差比較多。「我們行業的模式是熬資歷,也就是年紀越大其實越吃香。但我本行和要考的證有一些距離,不完全相關。我是想往更專業的方向轉,所以還是想在職考一個證,想通過考證來更多地學習。」

考證一方面讓唐佳在工作之餘一直保持學習,提高自我認可度。另一方面,考試對於她以後在單位晉升有幫助,收入也會提高,而且增加了跳槽資本。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疫情導致很多打工人對於工作穩定與延長職業壽命的需求增長,也提升了再培訓市場的規模。

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知識付費行業運行發展及用戶行為調研分析報告》顯示,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期間,有63.1%的知識付費用戶購買過知識付費產品,主要以職場技能類內容為主。

尚德機構相關負責人指出,相較2020年1月疫情前,2020年11月線上用戶對成人類教育培訓機構的需求同比增長了174.7%。作為專注於為成人服務的在線教育公司,尚德機構第三季度新生註冊人數突破14萬人,同比大漲47.8%。

「預計2020年在線職業教育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增長率18%,創歷史新高,用戶數相較2019年新增近1000萬。」他表示。

如何突破培訓困境?

但是,一方面是洶湧的需求,另一方面卻是很多打工人缺乏時間、金錢甚至足夠的目的性,這些讓不少職場再培訓缺乏可持續性。

柳旭就是如此。作為「半路出家」轉入網際網路行業的「新丁」,他早就主動接受再培訓,苦於線下沒時間,他選擇了線上,參加過一些免費網絡培訓,並於2020年9月購買了一個網絡培訓課程。在他看來,收費課程有訓練內容,比免費課程更好,不過考慮到經濟能力有限,他只願意承擔2000元以內的課程價格。

同在網際網路行業工作、2020年已滿42歲的趙軍(化名)也遭遇類似的情況,趁國慶假期嘗試參加幾天的線下Linux培訓班,感覺意義不大、效果不好就放棄了。

他指出,工作線下培訓所花費的時間成本高,工作比較忙無法抽出時間,兩者之間難以平衡。所以,他以自學為主,「上班的時候學,結合項目學,時間不好說,就是不斷拓展自己。如果有機會遇上不錯的線下培訓班,我可能會繼續參加。」

尚德機構相關負責人表示,成人在線教育有以下幾方面特點:第一,受眾群體多樣化,涵蓋了在讀學生、企業在職人員、失業待業人員、自由職業者、工人農民等各類人群,直接決定了職業教育培訓的形式多樣化;第二,付費者即為服務的享受者,反饋較為直接、及時;第三,成人面臨工作和家庭壓力的雙重壓力,精力有限,很難堅持學習,用戶留存和用戶忠誠度是一大挑戰。

「根據尚德的數據,目前,MBA等碩士研究生考試培訓最為火熱,同時自考、教師資格證、會計等項目的考前培訓及其他職業技能培訓等也大受歡迎,職場人願意為在線培訓付費的金額區間主要集中在一萬元以內的檔次。」他指出。

目前,確實有不少打工人感受到了考證培訓背後的盲目性,以及時間和金錢上的壓力。王凱指出,他身邊也有考證的朋友,但實際上轉行的很少。而如果不打算轉行,即使考了證也基本沒用。

一位參與培訓的人士指出,通過培訓轉行或者深造,從來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甚至意味著從零開始。這一方面需要確定自身培訓現在的目的和未來的目標,而不是單純的利用培訓對抗職業焦慮;另一方面,也需要投入足夠的金錢、時間,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

相關焦點

  • 做設計如同修仙,只有每當渡劫成功才能延續你的職業壽命
    其實在你決定要做一名職業的設計的時候就要抱有這種修仙的境界,每當自己迷茫和遇到瓶頸的時候可能就是你要渡劫了,或許你會因此而變得更上一次樓,或許你將放棄這個職業。我們所說的瓶頸可能就是因為你在一個階段已經很優秀了,但是想要更優秀卻沒有找到門路,所以變得迷茫消極。
  • 專注一個職業遇到瓶頸?第二職業曲線助你獲得可持續性的平衡發展
    如何實現職業發展"第二曲線",獲得可持續性的個人成長01"第二曲線"到底指什麼,為什麼可以用於未來職業發展?幫助職場人突破單一職業的束縛美國未來學院院長揚 莫裡森1996年提出了"第二曲線"理論為個人職業道路提供了全新的發展理念。
  • 《DNF》2020超一線職業哪個好 超一線職業排行
    那麼在新的一年裡,什麼超一線職業厲害?下面就為大家帶來DNF超一線職業排行。 DNF2020超一線職業... 隨著2020年的到來,DNF官方將會對部分職業進行改動,有一些職業進行加強,成為新的超一線職業。那麼在新的一年裡,什麼超一線職業厲害?下面就為大家帶來DNF超一線職業排行。
  • 年代的差異,80後想著開店、90後懶得開店、00後不屑開店
    我腦補統計了一下,我社區周邊的30多個門店,發現年齡段在80後的,佔據八成,90後不會低於15%,00後基本沒有!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數據,到底是年齡段未到?還是區域特徵?還是不同年代的人對於開店職業的熱情不同?先談年齡段80後,年齡跨度31到39歲,幹事業正當年,有經驗、有財力、有動力,去開個店養家餬口很好理解!
  • 日本NGO遭遇薪酬困局陷瓶頸 地震或成發展轉機
    收入與職業認同日本NPO/NGO組織職員的收入並不樂觀。據日本關西國際交流團體調查,NGO組織正式職員的平均年收入在300-399萬日元者約佔 21%,400-499萬日元者佔17%,即年收入超過300萬者的比例低於40%,大部分職員的年收入少於300萬日元,這在日本屬於偏低收入。
  • 如何快速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
    立場三:打工的立場這麼多供應商接觸下來,除了略懂民企老闆的創業史之外,我更懂他們員工的疾苦。最簡單的,我統計過,民企的產線普通工人,大多數就是執行的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一開始我也詫異,後來發現這就是常態,100家民企中至少有80家是這麼來的。
  • 每天跑步多久,能有效延長壽命?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跑步是為了健康。那麼每周跑多少公裡才能有效保持健康,延長壽命呢?小編就這方面的問題搜尋了一些研究成果,發現了一些可以作為參考的數據。美國一所研究機構曾跟進調查約5.5萬人後發現:每天跑步5分鐘能有效延長壽命。這項研究結果曾引發民眾和研究人員的熱議:堅持走路是否有相同的效果?長跑的效果又如何呢?
  • 職場英語:僱主遭遇「招聘瓶頸」 recruitment hurdle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職場英語>職場百科>正文職場英語:僱主遭遇「招聘瓶頸」 recruitment hurdle 2013-03-04 11:18 來源:騰訊 作者:
  • 成都職業捕鼠人:月入6000元最多一晚抓80隻老鼠
    成都職業捕鼠人:月入6000元 掙的辛苦錢 幹的自豪事每逢天氣升溫,蒼蠅鼠蟲就開始活躍起來。家住成華區的小杜近日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家中不知什麼時候來了兩隻灰溜溜的「客人」,吵得一家人不得安生。小杜嘗試各種滅鼠方法無果後,開始從網上尋找職業捕鼠人。職業捕鼠人?
  • 工程師的壽命真的更長嗎?看一下職業因素分析
    早在1850年代就有相關研究聚焦於不同職業人士的預估壽命,進行這類研究的理由也很充分:人們一輩子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花在工作上,所以照理說工作環境會是影響人類壽命的因素之一。G4EEETC-電子工程專輯體力上的需求、工作相關的壓力、工作行程的強度──這些因素對一個人的長期健康狀況有多大程度的影響?你對職業的選擇究竟是否能有助於長壽?
  • 萬科人事調整啟示錄:職業經理人成了「薛丁格的貓」?
    這不免讓人浮想聯翩:職業經理人或許最終成了新業務試錯的犧牲品。從萬科人事調整看整個行業,在房企們尋找新的增長點探路過程中,職業經理人似乎都成了一隻「薛丁格的貓」,結局充滿不確定性,到最後才知道自己的命運走向!職業經理人:新業務的「死亡之吻?
  • 《遠見》:如何規劃職業生涯三大階段
    比如職場精英或者職業經理人,總是水遠不會發愁沒有公司聘請,他們通常還可以在多家公司、多個職位、甚至多個城市之間進行職業的選擇。其次,這三種職場燃料可以幫助我們獲得自主力。世界的變化瞬息萬變,沒有人能夠預測五年甚至十年以後的職場是怎樣的,唯有我們自身不停地變化、不斷儲備燃料,才能應對未來的變化。最後,這些職場燃料可以延長我們的職業生涯。
  • NBA的六大「鐵人」,職業生涯沒有遭遇過大傷,這點連喬丹也不如
    在身體對抗激烈的NBA來說,傷病是每一位球員都不能夠避免的事情,並且還有的巨星球員因為傷病的困擾而從巔峰跌落谷底,毀掉整個職業生涯。所以在NBA能夠不受到傷病的困擾是十分難得的。就連歷史第一人的喬丹也在自己的第二個賽季因傷賽季報銷,這些才有了後來強無敵的喬丹。
  •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打工人;因為它的通俗易懂,被網友不斷的進行調侃與自嘲,成為2020年最流行的詞語之一。無論你是那個社會階層,通俗地說,呢都是打工人,只是服務對象不同而已。3.打工人不是突然流行出來的,是源於南方的改革開放出現的勞動大軍,開始時候稱呼是:打工仔、打工妹。那個時候社會對這一群體還有一點看不起,比如八九十年代流行的一首歌《我是一個打工仔》,就是打工人自嘲的寫照。但是隨著這些打工仔打工妹通過自己辛勤勞動,獲得了大量的錢財,引來全國人民孔雀東南飛,成為一個壯觀獨特的社會現象。
  • DNF:唯一的三線輸出職業,女機械職業平衡後,躋身超一線
    hello,小夥伴們,我們又見面了,根據這一次的改版,女機械的排名變得非常高了,已經回到了一線,小編年前玩了一個,當時只是升了級,等到年後才真正開始玩,小編帶現在已經做了一套哈林裝備了,感覺這個職業挺好玩的,下面小編給大家說一下我的理解:女機械的外號叫母雞,剛好和男機械的公雞很合拍
  • 遭遇職業差評師狙擊,外賣商家該如何維護權益
    而當外賣商家主動聯繫職業差評師後,他們就獅子大張口,索要數百乃至上千元的好處費才刪掉差評。通常來說,外賣商家為了息事寧人,會交出"保護費。更有甚者,外賣商家會僱傭職業差評師對競爭對手那裡刷差評,從而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 新型長壽藥,延長果蠅壽命16%
    日前,發表在《Cell Reports》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當給予低劑量的情緒穩定劑鋰時,果蠅的壽命會延長16%。
  • 遠見:如何規劃職業生涯3大階段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工作意味著養家餬口,失去工作,便失去經濟來源,生活何以為繼?在網上看到心酸的一幕,事情發生在杭州,一個年輕人騎自行車逆行被交警攔下,小夥子下車後不斷道歉,但突然扔下自行車跑向橋邊,所有人都被這一幕嚇到,這個時候,小夥子崩潰了,癱坐在橋邊大哭起來,交警不解但不斷安慰他,小夥子哭著說,一邊是公司催著要去加班,一邊是女朋友忘帶鑰匙進不去家門催著讓送鑰匙,他整個人都要瘋掉了。一個成年男人泣不成聲,交警和過路人在旁邊不斷安慰。
  • 村辦農場引來「職業經理人」!來自常熟市海虞鎮虞盛農場的調查...
    虞盛農場乍一看和蘇州其他農場沒什麼兩樣,然而運營該農場的,不是村委會,也不是私營業主,而是竇祥龍領頭的職業經理人團隊。虞盛農場也因此成為蘇州百餘家集體農場中,唯一聘請職業經理人的農場。這,正是記者一再約他採訪、一探究竟的緣由。  破解豐產不豐收,辦起農場請「能人」  引入職業經理人,通常是為了給企業搭建現代經營架構,開拓市場壯大企業。
  • 你適合什麼工作,80%由它說了算!|MBTI職業性格測試
    所以對現在的職業方向迷茫。而對畢業多年的職場老人來說:是曾經沒想好自己要什麼?導致了現在的職業迷茫。二、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你適合做什麼?這其實也是職業規劃之路上最為關鍵的一點。這一點,無論是應屆生,還是職場老人,都應該在擇業前就搞清楚。而如何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