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診斷試劑盒的研發最關鍵的是原材料的獲得,原材料的質量不同會直接影響到試劑盒的性能指標,下面將最常用的一些凝血原料做一個介紹。
PT
兔腦粉
將新鮮兔腦徹底除去軟腦膜及血管網,用生理鹽水清洗,置於研缽中加丙酮研磨,使得腦組織完全脫水成灰白色細粉末,用濾紙過濾乾燥即可。
重組TF
通過基因工程的手段,分子克隆得到TF組織因子的重組質粒,利用大腸桿菌或者真核表達系統進行蛋白質合成,再通過發酵,純化得到最終的TF蛋白。
人胎盤
處理後的胎盤組織。
無論是兔腦,胎盤還是重組TF作用都是提供外源性凝血途徑的啟動,但不同來源的啟動劑有著不同敏感性的ISI。
APTT
硅藻土
是一種矽質巖石,其主要化學成分為SiO2,含有少量的Al2O3,Fe2O3,CaO,MgO等和有機質。顏色為白色,灰白色,淺灰褐色等。
鞣花酸
是沒食子酸的二聚衍生物,多酚二內酯,廣泛存在於各種軟果,堅果等植物組織中的一種天然多酚組分,化學式:C14H6O8,分子量:302
白陶土
又名高嶺土,瓷土,為白色細粉,分子式為Al2H6O9Si2,分子量為260,在水或酸鹼中幾乎不溶。
不同APTT試劑之所以不同是因為激活劑的選擇不同。因此其肝素敏感性也會存在著差異。
磷脂
(合成磷脂,兔腦磷脂)作為PT和APTT都所需要的原材料,和激活後的凝血因子進行結合。
磷脂分為甘油磷脂和鞘磷脂兩類,甘油酯又主要分為磷脂醯膽鹼(卵磷脂),磷脂醯乙醇胺(腦磷脂),磷脂醯絲氨酸,磷脂醯甘油,磷脂醯甘油(心磷脂)及磷脂醯肌醇等。
TT和FIB
凝血酶
有不同種屬來源的凝血酶,分子量37KD,由兩條肽鏈通過二硫鍵組成,凝血酶作為凝血酶原II因子激活後的形成的蛋白水解酶,進一步催化纖維蛋白原轉變為纖維蛋白從而啟動凝血。
纖維蛋白原
是凝血I因子,分子量340KD,由α,β和γ三對不同多肽鏈組成,通過二硫鍵連接,在凝血酶的作用下水解掉肽A和肽B,由此形成纖維蛋白單體,單體在XIII因子和Ca2+的作用下進一步聚合成交聯纖維蛋白。
乏因子血漿
製備缺乏不同凝血因子血漿關鍵在於凝血因子抗體的獲得,通過親和層析的方法除去特定的凝血因子從而製備乏因子血漿。
底物
化學合成的各種用於發色底物方法學的底物。
蛇毒
不同來源的蛇毒製品,主要應用於drvvt方法等狼瘡抗凝物檢測,用於凝血激活。
抗體
主要分為單克隆抗體,多克隆抗體和基因重組抗體,通過免疫小鼠或兔子來產生,最後通過分離細胞篩選培養後得到,純化後得到相應抗體。
微球
通過高分子化學合成的方法製備不同孔徑和材料的微球,用於抗體的偶聯,乳膠免疫比濁方法學的應用。
血漿製品
不同來源的血漿製品,可以作為質控血漿或校準血漿以及其他原材料的製備。
輔料
保護劑,防腐劑,緩衝體系等。
原材料作為IVD研發的第一步,而國內的原材料供應商也越來越多,原材料的篩選及確定是重中之重的一環。只有確定了來源穩定,質量好,批間差小的原材料才能進行後續的工藝研究及優化。
供稿、編輯:As素
責編:天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