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物質的相互作用圖解(3)——遠、近複合作用

2020-10-18 bd8mo

  基本物質的複合作用有很多種情況,有動態與靜態、遠與近、直接與間接,前一章節我只談了靜態的複合作用,本章節要談的是基本物質的遠與近複合作用。

  所謂複合作用必然是兩個以上基本物質結合後的對外作用。本文重點分析兩個異性基本物質結合後的對外作用。首先我們要預備一些基本認識:我的基本物質就是正電子和負電子;正電子、負電子是目前人類暫時無法細分的質量、電量最穩定的最小微粒;基本物質的對外作用是無限遠的;基本物質的對外作用不會直接產生任何幹擾,因此並不存在絕對「中性」這個概念。我們將正、負電子作用的力線逐漸靠近我們會看到如下圖案。

圖4

  這個圖示告訴我們:正負電子結合後在較遠的距離外的作用幾乎為「零」,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大量的正負電子結合體共同作用是很難被我們觀測到的。距離越遠越難觀測到,觀測不到我們特別要注意不能說是「淫滅」或「消失」了,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目前甚至未來的科學技術都可能很難發現大量基本物質結合體的存在。但是我們離基本物質結合體相對較近的距離後,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正、負電子相互作用的力線圖就會變成下面這樣了:

圖5

  從圖5我們可以看到,近距離後,正、負電子結合後的對外作用會隨著距離的縮短而顯得越強。這是物理規律決定的,也是可以在物理實驗中得到求證的,我決不相信有任何絕對的「中性」,除非與物質沒有任何關係,即:只有非物質性的內容是「中性」的。

相關焦點

  • 基本物質的相互作用圖解(2)——簡單複合作用
    基本物質對外作用的基本形式我們已經作了相關的圖示描述,其描述是對外的靜態作用的描述。在此文我們同樣對基本物質靜態作用的描述,但是這裡描述的是相互作用,即兩個不同或相同的基本物質間的相互作用的描述。我們將正電子對外作用示圖與負電子對外作用示圖靠近,我們會發現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複合現象——經典電力場線。
  • 基本物質的相互作用圖解(1)——初級作用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基本物質,我的基本物質是現代科學技術條件下的最小物質微粒,即正電子、負電子,統稱電子。正電子與負電子、正電子與正電子、負電子與負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隨著距離的減小而增強的,這與兩種電子的物理尺寸在直接關係,即相互作用的輻射面會隨著距離的變化而產生相應的變化,這種變化無論宏觀上與微觀上的物質相互作用都是嚴格遵循的。
  • 基本物質的相互作用圖解(4)——同性的複合作用
    很多自然現象都是基本物質複雜複合作用,複合作用往往被很多人簡單地定義為基本屬性,現象與屬性不分的主要原因是不了解其產生的根本原因。被當成屬性的現象有慣性、萬有引力、電磁力、核力。這些所謂的屬性背後都有產生的根本原因——基本物質複雜的複合作用。  再怎樣的複雜的複合作用都離不開最簡單的基本物質相互作用,但是我們必須循序漸進進認識複雜的複合作用。
  • 量子場是什麼,它是如何與物質相互作用的?
    量子化過程不妨這樣理解:首先,重新調整場方程式(仍然是經典場),替換數學運算符中的一些數值(這一部分屬於單純的代數或微積分範疇,並未涉及物理學)。但是,接下來我們就要「計算出」上一步所形成的算子值方程,這其中包括經典理論中沒有的解法,並且要給出這樣的論斷(通過觀察證實):這些「荒唐的」(從直覺角度而並非從數學角度來說)新解法能夠精確地描繪自然,能夠將所有可觀察到的,與經典理論相悖的量子行為全部囊括其中。
  • 我的物質基理(25)——糾纏現象
    物質物體間的「糾纏」現象是物理環境中的必然現象,是由基本物質的基本屬性所決定的。糾纏的基本原理就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這主要是靜態糾纏現象。各種結合體間的糾纏現象表現得不是很明顯,特別是相距離較遠後更加微弱。總之,結合體的極化程度越高,糾纏越明顯,糾纏的距離也越遠。
  • 我的物質基理(15)——波粒二象原理
    討論光的「波粒二象性」問題前我們必須了解光經過各種物質體表面會產生什麼現象,下面我先展示一些我以雷射為光源進行的有關光的觀測照片:  1、光通過較鋒利的鋼刀口後形成的的光斑;>  3、顯然這已經證明了光越接近物質物體表面受到的影響越大,因此才會產生不同的反射和不同的折射形成發散的光束。由於光是肉眼可見的電波,在這個扇面的傳播途徑中必然會形成水波一樣的光波。這些現象從本質上證明了光與物質間是有相互作用的。如果我們在光束能夠照射的另一邊再加上同樣的平行鋼刀口、鋼鐵直邊、鋼鐵柱面物體會怎樣呢?
  • 我的物質基理(10)——力
    在牛頓力學中對力的認識是:任何作用力都有作用強度(力的大小)、作用方向、作用點三要素。當我們利用現代科學重新進行各種作用力的認真分析時,對作用力的要素可以直接肯定的有作用強度和作用方向,作用點只是宏觀上的認識,任何作用力在微觀上都不存在作用在「點」上,一般都是同時作用在多個點或面上,牛頓力學中的作用點認識誤導了人類對力的正確認識。
  • 我的物質基理(20)——反物質
    反物質是此前的認識中因物質的定義出現了嚴重問題才產生出來的不倫不類的物理概念。正物質是物質、反物質也應該是物質,何反之有?所謂的反實質上就是電性上的反。有人人認為中性物質之反不是電性反的問題,我只能說這種認識至少對「中性」物質的認識嚴重不足,宏觀層次上由於觀測能力所限產生了「中性」這樣的認識,當逐漸深入微觀層次後,原來的所謂「中性」物質都被發現是由兩性更細微的物質組成了。一般物體、分子、原子、中子、中微子肯定不會是例外。  正電子與負電子互為反物質、正質子與負質子互為反物質,中子與反中子又因何而反呢?
  • 我的物質基理(21)——天體運動
    因為向外的幹擾會使離心力基本不變或加強,而萬有引力卻會逐漸減弱,運動物體必然加速遠離;向內的幹擾會使離心力基本不變或減弱,而萬有引力卻會逐漸加強,運動物體必然加速墮落。  二、愛因斯坦的引力漩渦模型同樣無法建立起穩定的天體運動軌道。與牛頓力學的天體運動模型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 常樸子:物質湮滅原理(一)
    這些粒子因而被稱作為基本粒子,意指它們是構造萬物大廈的基本的磚塊,事實上基本粒子並非這麼簡單。在30年代初,就有人發現了帶正電的電子,這是人們認識反物質的第一步。到了50年代,隨著反質子和反中子的發現,人們開始明確的意識到,任何基本粒子在自然界中都有相應的反粒子存在。反物質是正常物質的反狀態。當正反物質相遇時,雙方就會相互湮滅抵消,發生爆炸並產生巨大的能量。
  • 物理世界的基本圖像(全局詮釋之四)
    關於物理世界的基本理論我們的物理世界,紛繁複雜,天地萬物,古往今來,它們是如何運作的?經過無數科學家們幾千年的努力,我們應該差不多弄清楚了物質間相互作用的基本規律。如今,描述日常事物,包括宇宙萬物基本作用的理論,我們把它叫做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SM)。
  • 光子準粒子: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因此,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通常可以被視為非常弱的,並且在量子電動力學計算中往往只保留到最低階來處理。然而,如果要理解光子與材料準粒子(表面等離激元、聲子和激子)的耦合方面取得的進展,需要對光-物質相互作用的本質進行更深刻的認識。
  • 我的物質基理(12)——波
    波是基本物質傳遞能量的主要形式,更是基本物質相互作用產生的基本現象或普遍現象。沒有物質不會產生什麼波更不會感知到什麼波。但是很多人對波並沒有從物質這個主體的基本屬性上來認識,而是用物質相互作用背後的現象在認識波。所謂「現象學」的認識方法就是用各種現象去解釋其他的現象,將一些現象當成了本質。
  • 基本粒子是什麼?(全局詮釋之七)
    基本結論是:物理世界的相互作用是複雜的,多體的,非線性的。對於單個粒子,甚至真空,都是一樣。在經典圖像中,我們定義的粒子一般是一個點,或者為了避免出現無窮大,我們把粒子設想成一個小球(實在沒有理由設想成其它幾何形狀),比如,像一顆玻璃球,一粒沙,或者更小的顆粒。顯然這個圖像是不合理的,因為如果是小球,那麼小球的材料是什麼呢?
  • 我的物質基理(29)——尺縮鍾慢現象
    一般人都會將一個物體當成一個一個整體來認識,很少有人將一個物體看成由若干運動著的基本物質來認識,因此一般人根本就不了解運動中的整個物體對運動中的基本物質會產生什麼影響。  首先,在相對一定的物質環境中靜態的物體中的基本物質會按照一定的規律運動著,但是一旦相關的物體產生運動,其中的基本物質的運動狀態就會隨時產生著變化,這種變化是會改變整個物體結構力度或強度的,物體運動速度越快,這種結構強度的改變會越大,這就必須要從各種基本物質同向運動之間的相互作用來進行分析了,我此前有過同向運動中的基本物質相互作用的具體描述,同向運動中的基本物質間的相互作用會發生強度上的改變
  • 物質世界的基本圖像
    表中給出了部分物質質量的數量級。§1-2 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1.2.1 基本相互作用物質聚集起來,從微觀粒子到巨大的星體,從細菌到人,這些自然界奧妙無窮、千變萬化的物理現象都是怎樣發生的?在原理上,我們可以用「相互作用(interaction)」這個概念來回答。
  •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1、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至少有兩個物體才會有力),國際單位制單位為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
  • 他是如何與物質相互作用的?
    思考量子化過程的一種方法是我們首先在數學運算符號代替了一些數值(這部分為純代數或微積分,新物理仍未引進)的基礎上重新構造(仍然是經典的)場的方程;然後,我們「求解」得到的算子值方程,包括並未在經典理論中出現的解,然後斷言(經觀察驗證)這些新的「無意義的」(憑直覺而不是數學意義)解精準地描述了自然,包括觀察到的所有與經典理論矛盾的量子行為。
  • 談★氫ᨐ論★氦(上篇)
    談-氫ᨐ論-氦(上篇)(清風讀書筆記於2020年8月27)1.氫原子:氫原子(H),是由一個質子(p)和一個電子(e)組成。質子帶正電荷(+),電子帶負電荷(-)。電子繞核近光速旋轉成電子云。原子內99.9999%都是虛空,但我們用手觸摸物體沒有虛空感,那是因為虛空本質是一個電磁場。
  • 【物理原理】力——自然界的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科學家發現,諸如此類的自然現象之所以發生,原因在於其背後隱藏著四種基本的相互作用,它們分別是引力、電磁力、弱核力和強核力。本期推出了主打文章「村山齊博士闡述四種基本力」,旨在探討支配宇宙萬物如何運作的這四種力的典型特性及其相關的未解之謎。 在物理學的早期發展過程中,人們曾以為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是直接和瞬時的,即力的傳遞不需要任何媒介,也不需要任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