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鶯鶯並不愛張生:這才是女人最狠的報復

2020-12-05 洞見

作者:洞見Neo

成年人的所有結局,都是一種自我選擇。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

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一曲《西廂記》,傳唱千古。

就連塑造了木石前盟的曹雪芹,也不止一次在《紅樓夢》中贊道:

「曲詞警人,餘香滿口。」

《西廂記》脫胎於唐朝大詩人元稹自撰的《鶯鶯傳》。

張生的原型就是元稹,崔鶯鶯的原型則是元稹的遠房表妹崔雙文。

無論是《鶯鶯傳》,還是《西廂記》,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段香豔浪漫的傳奇。

但背後的真相和我們看到的大相逕庭:

元稹從來不是那位溫柔專情的張生,崔雙文也不是為了張生愛得死去活來的崔鶯鶯。

就像歌詞裡唱的那樣:「我敢給就敢心碎。」

我們無法保證每一段感情,都能走到最後。

你可以有奮不顧身的勇氣,也要有抽刀斷水的底氣。

01

人生如果錯了方向,停下來就是進步。也許你不知道元稹這個名字,但是你一定聽過這首詩: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年少時一直堅信能寫出這般美妙詩句的詩人,一定是一個深情的男子。

直到看到元稹和崔雙文的故事,才明白自己的「太傻太天真」。

元崔二人的邂逅,與其說是一場不期而遇,不如說是一次刻意為之。

當時只是一個窮書生的元稹,寄居在蒲州的舅舅家。

崔雙文的母親雖然和元稹的母親是同族,但是家境懸殊,鮮有交集。

恰逢那時宦官專權,放縱軍隊搶劫,崔雙文的父親又剛剛過世,需要找關係尋求庇護。

元稹剛好鑽了這個空子,借著和當地軍隊將領相識的機會,走進了崔家。

這便是《西廂記》的開端。

窮書生和白富美的相遇,在戲曲小說中,可能是一個極其浪漫的開場。

但是對於一心想要「攀高枝」的元稹來說,這只是一個人生進階的大好良機。

23歲的元稹雖然一文不名,但是文採出眾,為表相思之情竟然絕食一周。

崔雙文才貌雙全,又兼感恩之情,被元稹一番死纏爛打之後,也漸漸芳心暗許,最後私定了終生。

就在兩人濃情蜜意,山盟海誓之時,元稹要赴京趕考了。

有人說:「當一個男人決定奔向前程的時候,這個女人的愛情往往會走到盡頭。」

元稹確實才華出眾,很快便被京兆尹韋夏卿看中,將自己的女兒韋叢許配給他。

發現有更高的臺階擺在面前,元稹毫不猶豫地將崔雙文拋諸於腦後,甚至大言不慚地說:

「我自顧悠悠而若雲,又安能保君皚皚之如雪。」

自己不要臉就算了,竟然污衊崔雙文不忠。

這句話莫說放在封建專制的古代,就算是現在,也是對女生極大的傷害。

但是被分手後,崔雙文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自怨自艾,而是給元稹回了一句話:

渣男!再見!

易中天有一句名言:「人生如果錯了方向,停下來就是進步。」

這世間除了生離死別,所有的分離歸根到底就是不夠喜歡。

對於女人來說,不被愛才是最大的第三者。

及時止損,不僅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智慧。

只有敢於放棄,才不至於把將來也賠進去。

02

所有的不捨得,到頭來只會得到更大的犧牲。金榜題名,娶了高門大戶的千金,你以為元稹應該會消停了吧。

如果你有這個想法,說明我們還是太善良了。

妻子韋叢雖然溫柔賢惠,持家有道,但是元稹始終管不住骨子裡那股浪蕩公子的花心。

一次,妻子說自己身體不舒服,而元稹毫不在意,照樣和朋友出去喝酒。

結果,韋叢病重未能及時醫治,不久後去世,年僅27歲。

公元809年,就是韋叢去世的當年。

31歲的元稹升任監察御史,出使劍南。

前腳他還因妻子的離世寫下「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表示終身不會再娶。

可轉頭就去追求當時的大才女薛濤。

錦江滑膩蛾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

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

元稹的甜言蜜語再次攻陷薛濤,薛濤也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示要和元稹長相廝守。

但是幾個月後,說是要回京復命的元稹,好像憑空消失了一樣,再也沒有回過劍南。

深陷愛情漩渦的薛濤苦等多年,最後穿上道袍,孤獨終老。

魯迅先生在《希望》中寫道:「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對於不懂得止損的人來說,希望最後帶來的,就是絕望。

公元823年,元稹被貶浙江紹興,拋棄了薛濤,他又將當時名傳天下的歌壇才女劉採春納入府中。

縱使共同生活了七年,可元稹升官之後,還是果斷拋下劉採春,獨自享受榮華富貴去了。

最終,劉採春難解滿腔的怨憤,投河自盡。

哲學家說:「人生中90%的不幸,都是因為不甘心。」

很多人覺得前面已經付出太多,一旦中斷就會白白浪費;也怕重新出發慌不擇路,於是即使忍受巨大的痛苦也要選擇盲從。

如果崔雙文最初沒有選擇放手,想必她的命運也不會比薛濤和劉採春好多少。

人這一輩子,犯錯不可怕,怕的是一錯再錯。

學會及時止損,是對自己最基本的尊重。

03

讓自己活得更好,是最狠的報復。和元稹毅然決然分手的崔雙文,後來怎麼樣了?

她不僅遇到了自己對的人,還擁有著一段讓人豔羨不已的婚姻。

一次,不知道是不是出於嫉妒心,眼見崔雙文和丈夫琴瑟和諧,元稹竟然大模大樣地跑到崔雙文的夫家,以表兄的名義堂而皇之的上門求見。

當年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鶯鶯傳》更是讓元崔二人名聲大噪。

但是崔雙文的丈夫表示很淡定,不僅熱情款待了元稹,還讓妻子和元稹見了面。

這不僅展現出一個君子的風度,更重要的是對妻子最大的信任。

可見崔雙文的歸宿,比起那些和元稹糾纏不清的女子不知要幸福多少倍。

人生有聚有散,有很多人都是生命裡的過客,該來的總是會來,該走的遲早會走。

不好吃的東西,不必吃完;不對等的感情,也不必強求。

成年人的所有結局,都是一種自我選擇。

崔雙文沒有因為一次的愛情不幸,就喪失了對美好人生的追求。

當最初的愛情化為泡影,崔雙文自是不免心傷,但她不挽留,不強求,揮一揮衣袖,瀟灑轉身,另擇良人,最終尋找到了自己的下一站。

人這輩子有很多種可能,美好的事情終歸是有的,堅貞的愛情也終將遇到,但前提條件是你首先要勇於告別過去。

命運只會饋贈那些敢於當機立斷,開始新生活的人。

讓自己活得更好,才是最狠的報復。

04

及時止損,是一個女人最高級的自律。崔雙文和元稹的那次會面,還有一段插曲。

元稹三翻四次前來騷擾,崔雙文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絕。

幾次三番遭到拒絕之後,元稹居然表現得特別失落,特別怨恨。

崔雙文就寫了首詩給他:

棄置今何道,當時且自親。

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

當時拋棄我了,現在有什麼好說的,回去好好對你老婆吧。

可謂是拿得起放得下,從此和元稹一刀兩斷。

陳寅恪先生曾對元稹有「巧婚」、「巧宦」的評價,稱其「豈其多情哉?實多詐而已矣。」

此一語,道破了元稹渣男的本質。

公元831年,一生都將事業和愛情當做晉升籌碼經營的元稹,暴卒於武昌軍節度使任所,終年53歲,疑是服食丹藥中毒身亡。

而崔雙文卻在遙遠的故鄉,雖然生活平淡,卻和愛人攜手到白頭。

懂得及時止損,是一個女人最高級的自律。

當你能夠堅定自己的意願,勇於放棄固有的安全感,關注自我成長,才算真正的成熟。

《小王子》裡說:「正因為你為你的玫瑰花費了時間,這才使你的玫瑰如此重要。」

但現實是,玫瑰很多,你不甘心的只是你自己的付出。

別對愛情失望,更別對這個世界失望,人生就是這樣,這一路上的風景有好有壞。

成年人應該學會自律,不該有的感情要收起來,好好生活,好好愛自己。

相關焦點

  • 尼採:在報復和愛情方面,女人遠比男人更加大膽,更加野蠻
    尼採:在報復和愛情方面,女人遠比男人更加大膽,更加野蠻 但是,尼採對女人的看法,也不能說是完全錯誤的。比如,尼採認為,女人在愛情和報複方面,遠比男人要更加大膽和野蠻。關於這點,我是100%、1000‰認可的,我覺得尼採說得很有道理。
  • 崔鶯鶯式悲劇:遇到渣男了該怎麼辦?
    提起崔鶯鶯,大家都會想到《西廂記》。在王實甫的雜劇中,張生在普救寺偶遇相國府小姐崔鶯鶯,心生愛慕。恰逢叛軍作亂要強娶鶯鶯。張生得到崔母親口許婚之後幫助相國府解除了危難,崔母卻食言賴婚。崔鶯鶯心愛張生卻畏懼母親而無可奈何。
  • 崔鶯鶯為什麼不願意張生赴京趕考?這一原因令人羞於啟齒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有不舍,擔心母親食言,懼怕張生變心。 崔鶯鶯是相府千金,張生是上京趕考的窮書生。他們在普濟寺相遇一見鍾情,並私定終身,但是崔鶯鶯母親反對他們交往,於是與張生約定:張生得中狀元,讓他們喜結連理,否則休想。 崔鶯鶯不願意張生赴京趕考,首先是不舍 這只是崔鶯鶯母親的想法,崔鶯鶯並不願意張生赴京趕考,因為崔鶯鶯和張生是郎有情妾有意,正處在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熱戀期,當然不捨得與張生分離,忍受離別相思之苦。
  • 《西廂記》前身《鶯鶯傳》的作者元稹為了個人仕途始亂終棄崔鶯鶯
    又過了好久崔鶯鶯才出來。穿戴平常,面貌豐潤,沒有佩戴任何裝飾,環形的髮髻下垂到眉旁,兩腮飛紅,面色豔麗與眾不同,容光煥發,非常動人。張生內心非常驚訝她的美貌急忙跟崔鶯鶯見禮,隨後崔鶯鶯坐到了鄭氏的身旁。鄭氏對張生介紹:「鶯鶯今年十七歲了。」張生慢慢地用話語挑逗鶯鶯,但鶯鶯根本沒有回答。宴會就這樣結束了,張生只好作罷。
  • 《西廂記》裡的崔鶯鶯到底有多美?湯顯祖也忍不住這樣說
    漂亮的紅娘也羨慕得要命在普救寺遇難,崔鶯鶯面臨巨大的災禍時,張生挺身而出,想辦法解圍,得到了眾人的仰慕。而鶯鶯母親曾經許諾說,誰能解救鶯鶯,不論僧俗,就把鶯鶯許配給他。這一來,才子配佳人,皆大歡喜,相國寺上上下下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 《鶯鶯傳》裡的崔鶯鶯,為何明知張生會始亂終棄,還自薦枕席?
    窮書生張生,愛上了富家小姐崔鶯鶯。一次偶然的機會,張生救了崔小姐, 並且得到了崔母的許婚。可是沒有想到,這個崔夫人是個極其勢利的人,她嫌棄張生貧寒,所以悔婚。而崔鶯鶯對張生早就情根深種,約定了終生。在丫鬟紅娘的幫助下,崔鶯鶯經常和張生私會,以慰藉相思之情。
  • 《西廂記》中,崔母做了這件事,讓崔鶯鶯反抗意識開始覺醒
    《西廂記》中,崔母做了這件事,讓崔鶯鶯反抗意識開始覺醒《西廂記》這種事情其實大家換位思考一下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崔鶯鶯的心情了,你和你的男朋友馬上就要結婚了,這個時候你的母親突然跳出來說她不同意這門婚事,你的內心肯定會受到巨大的打擊,因為雙方都是你愛的人,這就相當於讓你強行在兩個人之中選擇一個,這種選擇對於一個女生來說絕對是非常殘忍的,但是大家要知道在現在是還有選擇的機會,在古代的時候是沒有選擇的機會的,也就是說崔母說不同意,那麼這件事情就徹底不可能了,因為子女是不能反抗自己的父母的,這是根深蒂固的禮儀思想。
  • 港劇《西廂奇緣》中,崔鶯鶯拋棄了張生,才是最接近現實的選擇
    而05年播出,葉璇、胡杏兒、吳卓羲等主演的tvb古裝劇《西廂奇緣》中,雖然相國千金崔鶯鶯與貧窮書生張君瑞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但他們最後並沒有在一起,因為崔鶯鶯移情別戀了,她愛上了條件比張君瑞更好的人。張君瑞與崔鶯鶯的相識源於一場英雄救美,崔鶯鶯陪家人一起去寺廟祈福,結果遇上了一夥打家劫舍的壞人,他們帶走了崔鶯鶯。
  • 《西廂記》第2篇|崔鶯鶯:初見張生,失儀態;再見張生,丟魂魄
    若說張生因崔鶯鶯「臨去秋波那一轉」而費盡心思,特意搬進普救寺,是張生自作多情的白日做夢;那麼,崔鶯鶯園內依韻作詩對張生,又「陪著笑臉兒相迎」不舍離去再「回顧」,就是崔鶯鶯一見傾心下的芳心暗許。至此,一段無論是苦戀,虐戀還是絕戀的感情,也無論是一場世俗婚姻還是自由婚姻才正式開啟。
  • 你若無心我便休,西廂記裡的崔鶯鶯沒有遇到張生,卻遇到了元稹
    崔老夫人一心想要教會崔鶯鶯三從四德,將來好尋得個好人家。將她「關」在相國府的深閨中,從不許崔鶯鶯踏出家門半步。還招來了一個丫鬟紅娘,貼身伺候崔鶯鶯的起居隨時向老夫人報告崔鶯鶯的大小事情。可就算這樣,這大家閨秀終究還是成了一個「叛逆少女」。
  • 為何說《西廂記》中的崔鶯鶯是胡姬,慘遭拋棄是因為出身卑微
    西廂中,塑造了絕代佳人崔鶯鶯,與趕考書生張生,兩人暗生情愫,矢志不渝,在紅娘的幫助下,幾經波折,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男女主不畏世俗,勇於反抗而又堅貞不渝的愛情,尤為打動人心。可在元稹的《鶯鶯傳》裡,同樣絕代佳人的崔鶯鶯,卻被張生以「德不足以勝妖孽」的藉口,始亂終棄。
  • 兩個崔鶯鶯——相同的經過,不同的結局
    這是元稹的代表作《離思》,雖然表達了他對死去妻子韋叢的思念,但普遍認為元稹這首詩是他貪新忘舊的表現,把過去的就過去了,妻子死了就找另外一個,再入花叢中,享受幸福之樂。而這個版本的張生其實也就是「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元稹自己,他實際就是小說中的負心漢子,他筆下的張生和崔鶯鶯的結局也是悲劇收場,張生從此就是負心人的代名詞。
  • 《西廂記》崔鶯鶯光彩照人,可以說是王實甫最卓越的成就之一?
    這一人物塑造的成功,是王實甫《西廂記》最卓越的成就之一。相國千金崔鶯鶯不但外貌美麗,而且「針常女工,詩詞書算」無所不能。她的性格特徵似可概括為:內裡熱情而外表深沉,感情豐富而舉止幽靜。由於「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終身早就許給了花花公子鄭恆,但她不滿這門親事,並把這種不滿深深藏在心底,這就是鶯鶯上場後給人以一個哀怨幽思淑女的印象。
  • 和崔鶯鶯有「地下情」不是張生,而是這位唐代詩人?
    唐代詩人元稹的原配夫人是韋叢,娶韋氏之前曾與一女子有私情,這個女人就是崔鶯鶯。關於崔鶯鶯,描寫較多的就是元稹的《鶯鶯傳》,這本書也就是王實甫撰寫的《西廂記》的藍本。公元799年,元稹到蒲州當官,認識了母親遠方親戚的女兒—崔鶯鶯。
  • 女人面相:心狠手辣的女人有哪些面相特徵
    一、耳後見腮的女人女人的腮骨非常的突出,從背面可以看到腮骨,這就是耳後見腮。有這面相的女人一定要小心了,她們為人是非常心狠手辣之人,尤其是內心非常的狹窄,自私小氣,喜歡記仇,如果有人得罪她們,那麼一定會展開報復。她們報復心很重,而且嫉妒心非常的強,所以遇到這樣面相的女人一定要小心防備,千萬不要去招惹。
  • 郭德綱的張生鬧五更你聽過,但你知道崔鶯鶯和他的愛情故事嗎?
    那麼,這第五更的唱詞究竟是什麼?這兩個人是怎麼發展成鬧五更的關係的?有人說,張生只是把鶯鶯當好朋友,最後更是殘忍的拋棄了鶯鶯,是真的嗎?崔鶯鶯,是大家閨秀,是富貴人家的小姐。似這樣美妙的佳人,世上少見,素口蠻腰,風月可見,如花似玉就壓倒了眾嬋娟。
  • 夫妻生活中,女人在3個地方越「狠」,男人越粘人
    1.對事業要「狠」,不要嫌累!
  • 《西廂奇緣》中,崔鶯鶯清麗脫俗,張念恩嬌俏可人,她展現清純感
    TVB古裝劇《西廂奇緣》講述了相國府千金崔鶯鶯和丫鬟紅娘之間感人的主僕情誼,以及各自遇到的浪漫愛情故事。既然是以愛情為題材的古裝劇,自然是少不了俊男美女的出境,今天我們一起看看這部劇中都有哪些美人吧。胡杏兒扮演紅娘,她的身世和遭遇算是本劇最慘沒有之一了,從小被相國府收留成為了崔鶯鶯的貼身丫鬟,雖然崔鶯鶯將她當成好姐妹,但每次崔鶯鶯做錯事,被打的都一定是紅娘,而她唯一的親人姑姑,雖然對她有養育之恩,卻是將她從千金小姐調包為丫頭受苦的罪魁禍首。紅娘是崔鶯鶯的貼身丫鬟,所以造型算是相國府丫鬟中比較好看的了,簡單又可愛的髮髻將她襯託的十分乖巧,一身印花裙子則更添一絲素雅清純的氣息。
  • 冷淡,是女人心寒後最狠的回應
    在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是愛,最悲傷的往往是愛。沒有人喜歡被傷害,即使他們再喜歡那個人。感情就像火。如果你長時間不加木頭,他們會熄滅的。如果你長時間放置它們,它們會冷卻下來。世界上有太多的感情,不是不愛,而是累。
  • 雖然我知道你背叛婚姻了,但是,我依舊想聽你親口說你不愛我了
    01有些人對感情的需求比較固定,擇偶標準比較明確,知道什麼樣的人適合自己,遇到之後就會用心珍惜,這就是愛。但是,他們結婚後沒多長時間,阿健生活中就出現了另外一個女人,他對那個女人的態度跟對待小冉的態度截然不同,不僅很主動,而且死纏爛打,要多卑微有多卑微,因為在他看來,那個女人才是真正適合他的人,雖然他一直不明確,但遇到了就明確了。而在小冉看來,他就只是背叛了婚姻,不顧小冉的感受愛上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