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ience:靶向生物鐘基因有助於預防乳腺癌

2020-11-28 生物谷

2020年2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希望之城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潛在地預防或減緩侵襲性乳腺癌發展的新方法:靶向患者的「內部時鐘」。

晝夜節律通常被認為是是疾病發作的潛在「催化劑」或「剎車」,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例如,研究表明,經常夜班的婦女由於內部時鐘的紊亂,增加了她們患乳腺癌的風險。如今,David K. Ann博士和他的同事認為,他們可能已經為「時鐘基因」找到了新的作用:它與三陰性乳腺癌(一種侵襲性疾病)預後不良相關。

「我們首次揭示了生物素蛋白BMAL1作為一種潛在的抑癌分子,與糖尿病前期患者體內其它代謝途徑相互作用的機制。在糖尿病前期或肥胖的患者體內,BMAL1的缺失使乳腺癌的發展風險更高。這一發現使我們離根據個人的遺傳學和生活方式選擇提供更個性化的乳腺癌護理的能力又邁進了一步。」


相關焦點

  • 可治療男性乳腺癌的靶向藥有哪些?
    男性乳腺癌相對來說較為少見,但也是有可能發生的。據調查,男性乳腺癌發生率比較低,佔全部乳腺癌的1%。由於罕見,許多乳腺癌治療研究很少包括男性患者,因此在男性中使用靶向治療通常取決於該藥物在女性患者中的表現。可治療男性乳腺癌的靶向藥有哪些?
  • 研究人員確定了與乳腺癌相關的110個基因
    現在,我們也知道其他基因突變與乳腺癌有關,包括PALB2,TP53,PTEN和BRIP1基因的突變。英國倫敦癌症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聯合了110個乳腺癌風險較高的基因。為了進行這項研究,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名為Capture Hi-C的新型高通量遺傳分析技術,通過繪圖分析來觀察以前與乳腺癌風險相關的63個人類基因組區域。
  • Science:吃飯時間真的很重要,它影響生物鐘與代謝健康
    然而,關於生物鐘與飲食時間之間的相互作用科學家們仍知之甚少,尤其是它對整體健康的影響。北京時間7月31日,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對這個問題提出了新的見解。
  • Science advance:科學家揭示乳腺癌病人為何抵抗HER2靶向藥物
    2015年7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德國的科學家發現HER2二聚體在一小群休眠的SKBR3乳腺癌細胞中發生缺失,這一群細胞具有自我更新的特性,可能在靶向HER2
  • 靶向三陰性乳腺癌的藥物研發進展
    三陰性乳腺癌(TNBC)死亡人數佔所有乳腺癌死亡人數的80%,且內分泌藥物治療基本無效,目前亦無可利用的分子靶向藥。但免疫治療有望成為乳腺癌特別是TNBC治療新的趨勢。>/PD-L1等靶點在TME的作用機制,有助於充分發揮其抑制劑的作用。
  • 預防乳腺癌 不必切乳腺
    ,其目的是為了預防乳腺癌。他認為,對於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比如姐妹、母親、姨媽等有乳腺癌患病史,或者女性肥胖等)來說,可以去做一個基因檢測,但對於普通女性預防乳腺癌則意義不大。  谷元廷認為,亞洲人做這個基因檢測意義不大,因為中國乳腺癌發病與歐美國家是有差異的,比如美國,不到8個女性就有一個患乳腺癌,發病率非常高。中國雖然發病率是在不斷升高,但總發病率還遠遠沒有那麼高。
  • Science:癌細胞通過增加核糖體蛋白產生來促進乳腺癌轉移
    他們的觀察結果表明乳腺癌患者血液中富集的一個CTC亞群具有較高的核糖體蛋白(ribosomal protein)水平,而且它們的存在與增加的疾病侵襲性和較差的臨床結果有關。重要的是,這一發現還表明,破壞核糖體功能並抑制癌細胞生長的靶向藥物組合減慢了乳腺癌在小鼠模型中的擴散。論文共同作者、麻省總醫院癌症中心的Douglas S.
  • 一文匯總:BRCA基因突變及相關靶向藥物
    該基因突變與乳腺癌和卵巢癌有著密切的關係。多項臨床研究顯示,攜帶BRCA1/2基因突變的女性不僅乳腺癌、卵巢癌發病風險增加,其他如輸卵管癌、胰腺癌等發病風險也增加,男性罹患乳腺癌、前列腺癌風險增加。作為遺傳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發生密切相關的抑癌基因,其翻譯的蛋白在雙鏈DNA斷裂修復中起重要作用。這個基因發生突變,使得其對腫瘤的抑制作用喪失,導致癌細胞的「野蠻生長」。
  • 科學家發現誘發三陰性乳腺癌轉移的關鍵基因 並開發出阻斷癌症轉移...
    (乳腺癌轉移)的關鍵基因,同時還開發出了一種阻斷乳腺癌轉移的新方法。儘管轉移是癌症療法失敗的關鍵原因,但研究人員對其知之甚少;同時他們也並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驅動了患者機體中癌症的轉移性生長,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識別出TRIM37或許就是乳腺癌的癌基因,一般而言,在腫瘤發生過程中多個基因的功能都會被改變,然而靶向作用相同的基因是否能夠抑制癌症的轉移性轉變還有待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闡明。
  • 醫療地圖 | 2020乳腺癌靶向治療藥物最新資訊盤點,看乳腺癌找這幾...
    mTOR全稱雷帕黴素,位於人類第1號基因,mTOR在1.94%的乳腺癌患者中發生了改變,目前已獲批藥物為依維莫司,與依西美坦聯合應用治療激素受體陽性、HER-2陰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CDK4/6  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4/6在所有乳腺癌中佔比1.14%。
  • 為什麼吃靶向藥之前需要做8000元的基因檢測?不做行不行?
    唐女士體檢的時候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她聽朋友說可以吃曲妥珠單抗(郝賽汀)治療,但是醫生卻建議她先去做一個靶向藥基因檢測,唐女士查到基因檢測費用將近8000塊,心裡嚇了一大跳,本來靶向藥就這麼貴了,為什麼還要花大價錢去做基因檢測呢? 基因檢測怎麼做?
  • 海外就醫:科學家研究發現有關男性乳腺癌的三種新的基因突變
    對男性乳腺癌的了解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  Breast Cancer Now將這個發現描述為「使得我們對男性乳腺癌的了解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需要我們對男性乳腺癌有更深的認識,且需要對男性和女性乳腺癌共同遺傳影響因素以及女性最常見的突變形式(ER+)進行研究,以研發降低風險的藥物和其他幹預措施,來預防乳腺癌增加風險。
  • Her2 陽性乳腺癌靶向治療大盤點
    精準醫療時代,靶向藥層出不窮,那麼赫賽汀的靶點是什麼,如何被研發,又具有什麼樣的劃時代意義呢?同時自赫賽汀上市後的 21 年裡,隨之而來的還有哪些 Her2 靶向藥呢?筆者為你盤點一下!
  • 科學家繪製出乳腺癌腫瘤發生和靶向治療的蛋白基因組學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乳腺癌腫瘤發生和靶向治療的蛋白基因組學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0 14:37:37 美國博德研究所Michael A.
  • Science系列期刊七月八月代謝研究匯總
    其中,晝夜節律內在的運行機制稱為晝夜時鐘,即生物鐘。在哺乳動物中,生物鐘在解剖水平由位於下丘腦視交叉上核的central clock(中樞生物鐘)與無數的peripheral clock(外周生物鐘)組成。
  • 生物鐘被打亂,小心患癌症
    打比方來說,即使離開了鐘錶、日照等時間提示,人和動物還是能夠在內源性生物鐘的指引下「自發」地產生節律行為,例如睡眠、覺醒等。只是現代人越來越豐富的夜生活與無規律的作息習慣正在破壞著生物節律。而有研究表明,擾亂生物鐘可能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生率。
  • 「生物鐘」得了諾貝爾獎,所以熬夜真會致癌嗎?
    這些婦女得了乳腺癌,並且能提供證據證明至少有20年以上的夜班工作史,而且在其他方面都屬於乳腺癌低風險,比如飲酒少、沒有乳腺癌家族史等等。如果熬夜真能導致癌症,這影響可就大了!據統計,有超過10%的參加工作的婦女都上過夜班,而熬夜玩手機、泡酒吧、追連續劇、寫論文的則無計其數……既然影響如此之大,相當多的科研人員必然會對這個問題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 乳腺癌化療要多少錢?如何預防乳腺癌復發?一次性告訴你
    化療是治療乳腺癌常用的方式之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可能化療需要進行好幾個療程才能達到治療目的,因此會有很多患者擔心相關的費用問題,此外在治療之後,也有可能存在復發的風險,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乳腺癌化療價格很多患者都會關心乳腺癌化療費用的問題,但乳腺癌化療的方式很多,不同的方式價格不同,從幾百塊到幾萬塊的區間都有,而且化療的效果也都不錯,患者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或經濟情況,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而且目前國家對惡性腫瘤部分的醫保,其報銷比例相對較高,一般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患者不需要太過擔心費用方面的問題。
  • Science子刊:首次證實非光合細菌也具有24小時生物鐘
    人類的晝夜節律就像細胞中的生物鐘一樣,控制著身體幾乎所有的行為,影響著睡眠和起床時間,以及新陳代謝和認知過程的功能。這種圍繞24小時周期的內部計時是由生物鐘驅動的,同樣的核心現象也在許多其他種類的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和真菌中有所發現。然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科學家不清楚細菌是否也受晝夜節律的支配。
  • Science子刊:胎兒期核心生物鐘基因表達決定小鼠壽命
    .,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6)2016年2月4日/生物谷BIOON/--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通過在胎兒發育期間剔除一個關鍵性基因,破壞24小時生物鐘,會加快小鼠衰老,並使得它們的壽命縮短三分之二,但是在推遲到出生後剔除這個基因,這種情形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