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近期,全球36000餘個氣象站的數據進行了新一輪的更新,氣象學家再次證實:隨著全球變暖的發酵,地球極端高溫熱浪、強降雨等不尋常的天氣將變得更加頻繁,持續時間更長,對人類以及環境造成的破壞性也將更強,全球變暖似乎陷入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下圖為近一年發生的全球大火地理位置示意圖。
氣象學家分析了近些年來的29種極端天氣指數,例如氣溫高於25攝氏度或者低於0攝氏度的天數,以及降水量少於1mm的連續乾旱天數,並將收集的這些數據分別和1951-1980年、1981-2010年的數據進行對比。
結果不出所料,全球各地的氣象站記錄結果均表明,如今全球極端高溫天數高於正常水平。具體來說,如果正常情況下人類每年只需要忍受20天的極端高溫,那麼在現在我們可能要忍受25-30天的高溫天氣,這只是平均水平。
從上圖可以看到,幾乎全球的極端高溫天數都顯著增加。其中非洲撒哈拉、拉丁美洲北部尤為嚴重,整個亞歐大陸的氣候演化也向著高溫方向發展,中國大部分地區高溫天數相比正常年份增加2-4天,西部則更加嚴重。以2020年5月1日為例,當時整個中國多省出現了歷史最高溫度。唯一例外的美國東部各州與拉美南部地區,這兩處的高溫天氣出現了些許緩解。
值得注意的是,依靠農作物生長的紐西蘭目前正飽受極端天氣的困擾。由於紐西蘭溫帶地區的夏季氣候特徵明顯加強,導致紐西蘭北部現在處於全年無霜狀態,所以不少需要冬天結霜才能結實的農作物面臨著顆粒無收的狀況。另外,整個紐西蘭的溫度都處於上升狀態,這導致農作物生長季節獲取的熱量也在增加,而例如葡萄的種植並不需要這麼多的熱量,葡萄酒的發酵也不需要這種高溫天氣,所以紐西蘭北部發達的葡萄種植業很可能亟需大規模南遷(溫度更低)。
澳大利亞同樣面臨著極端天氣的威脅。研究人員發現澳大利亞全國範圍內極端熱浪的頻率明顯增加,曾經大多數地區的極端低溫天數也有所減少。此外,澳洲西部的極端降雨情況相比於東部明顯增加。
研究表明,長時間生活在極端高溫下會打破人體平衡,特別是對老年人以及存在健康問題的人們。隨著全球變暖的延續,地球極端熱浪和強降水將變得更加頻繁,由此直接引發的區域性大火、洪澇災害將造成更多的生命安全和財富損失。全球變暖不僅只是城市工業化的問題,現在不少農村地區為了發展經濟,對環境的破壞比比皆是。為地球「散熱」,還需要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才行......
責編/朱張航宇
參考文獻:36,000 Weather Stations Confirm It: Extreme Heat And Rain Are Happening More Often, The Convers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