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0座氣象站確認!極端降水與高溫將更頻繁,中國會越來越熱?

2020-08-19 環球科學大觀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近期,全球36000餘個氣象站的數據進行了新一輪的更新,氣象學家再次證實:隨著全球變暖的發酵,地球極端高溫熱浪、強降雨等不尋常的天氣將變得更加頻繁,持續時間更長,對人類以及環境造成的破壞性也將更強,全球變暖似乎陷入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下圖為近一年發生的全球大火地理位置示意圖。

氣象學家分析了近些年來的29種極端天氣指數,例如氣溫高於25攝氏度或者低於0攝氏度的天數,以及降水量少於1mm的連續乾旱天數,並將收集的這些數據分別和1951-1980年、1981-2010年的數據進行對比。

結果不出所料,全球各地的氣象站記錄結果均表明,如今全球極端高溫天數高於正常水平。具體來說,如果正常情況下人類每年只需要忍受20天的極端高溫,那麼在現在我們可能要忍受25-30天的高溫天氣,這只是平均水平。

從上圖可以看到,幾乎全球的極端高溫天數都顯著增加。其中非洲撒哈拉、拉丁美洲北部尤為嚴重,整個亞歐大陸的氣候演化也向著高溫方向發展,中國大部分地區高溫天數相比正常年份增加2-4天,西部則更加嚴重。以2020年5月1日為例,當時整個中國多省出現了歷史最高溫度。唯一例外的美國東部各州與拉美南部地區,這兩處的高溫天氣出現了些許緩解。

值得注意的是,依靠農作物生長的紐西蘭目前正飽受極端天氣的困擾。由於紐西蘭溫帶地區的夏季氣候特徵明顯加強,導致紐西蘭北部現在處於全年無霜狀態,所以不少需要冬天結霜才能結實的農作物面臨著顆粒無收的狀況。另外,整個紐西蘭的溫度都處於上升狀態,這導致農作物生長季節獲取的熱量也在增加,而例如葡萄的種植並不需要這麼多的熱量,葡萄酒的發酵也不需要這種高溫天氣,所以紐西蘭北部發達的葡萄種植業很可能亟需大規模南遷(溫度更低)。

澳大利亞同樣面臨著極端天氣的威脅。研究人員發現澳大利亞全國範圍內極端熱浪的頻率明顯增加,曾經大多數地區的極端低溫天數也有所減少。此外,澳洲西部的極端降雨情況相比於東部明顯增加。

​研究表明,長時間生活在極端高溫下會打破人體平衡,特別是對老年人以及存在健康問題的人們。隨著全球變暖的延續,地球極端熱浪和強降水將變得更加頻繁,由此直接引發的區域性大火、洪澇災害將造成更多的生命安全和財富損失。全球變暖不僅只是城市工業化的問題,現在不少農村地區為了發展經濟,對環境的破壞比比皆是。為地球「散熱」,還需要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才行......

責編/朱張航宇

參考文獻:36,000 Weather Stations Confirm It: Extreme Heat And Rain Are Happening More Often, The Conversation.

相關焦點

  • 36000個氣象站數據確認:未來極端天氣將頻繁發生,地球怎麼了?
    在2020年裡,我們關注最多的就是強降雨了,不是這裡有暴雨,就是那裡有大暴雨,近期,河水上漲,城市街道被淹,已經沒什麼好奇怪的了,人們生活已受到了影響,實際上強降雨天氣不只出現中國,而是在全球範圍內進行,世界多國已經受到了極端天氣影響。
  • 3.6萬個氣象站數據,研究確認:極端天氣將變頻繁,地球怎麼了?
    近日,根據全球36000多個氣象站的氣象數據,新研究對全球氣候進行了重大更新確認:隨著地球的日益變暖,夏季熱浪和強降雨將變得更加極端、頻繁和強烈,持續時間更長,這意味著出現2020年的長期強降雨可能不是個例,而是不久未來是常例,地球怎麼了?
  • 2018年我們都經歷了怎樣的極端天氣?未來會否更熱更澇?
    2018年我們都經歷了怎樣的極端天氣?未來會否更熱更澇?史上最熱夏季 未來極端高溫事件或明顯增加2018年北半球「高燒」,我國經歷了有記錄以來的最熱夏天,中央氣象臺史上首次連發33天高溫預警,熱出新紀錄。2018年極端高溫並非偶發。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夏季平均氣溫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處於線性上升趨勢。
  • 全球未來將頻繁遭受極端降水的考驗
    未來幾十年裡,全球多地將頻繁遭受極端降水的考驗。今年6月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的研究指出,受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影響,全球出現極端天氣的可能性陡增。研究預測,如果當前的升溫速度持續下去,到2100年,全球平均溫度將升高5.4℃。這意味著,每1.5年至2.5年,就會有地方出現「百年一遇的暴雨」。▲ 7月10日,一名志願者坐在日本人吉一處神龕前休息。
  • 全球變暖使極端天氣頻發,科學家警告:高溫高溼天氣更有致命風險
    氣候變暖的加劇讓高溫熱浪不斷席捲各國,世界各地最高氣溫不斷被打破。2020年5月,已經有109個國家的氣象觀測站的氣溫達到或突破5月上旬極值。「五一」期間鄭州更是爆出了40℃以上的高溫。我們一直在談氣候變暖,其實反常的高溫天氣就是離我們最近的氣候變化。研究氣候變化的科研人員甚至發出過,「地球再過50年將出現近乎不適合居住的高溫天氣「這樣的警告。
  • 四大洲同現極端高溫天氣 中國連續22天發高溫預警
    挪威、加拿大、尼泊爾等地在戶外活動時需要用水降溫這是世界天氣史上罕見的一組「熱」鏡頭——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北部非洲同時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熱浪席捲北半球;北極圈內一些地區氣溫超過30℃,高溫延續使得北極圈內森林火災頻發;中國連續22天發布高溫預警……為何今夏整個北半球都在「發燒」?什麼原因導致高溫肆虐?
  • 新聞1+1丨以後夏天會不會越來越熱?為什麼中國易受極端天氣影響...
    以後夏天會不會越來越熱?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 賈小龍:截至目前,今年我國華南地區、江南南部,6月以來平均氣溫也是歷史同期最高的,像江南南部到華南高溫日數比常年同期偏多了5到20天,福建、海南等地的高溫日數都是歷史第一。當然今年我國整體溫度是怎樣的情況,可能要到今年結束之後,利用觀測數據來進行分析。
  • 溫室效應加劇導致極端氣候頻繁 將是未來發展趨勢
    人民網8月8日北京電 (歐興榮)今夏,高溫天氣持續「燒烤」江南地區,不少地方紛紛打破百年高溫紀錄,與此同時,華北、東北、西南、華南等地卻暴雨不斷。氣候如此兩極分化,對此,氣象專家認為,全球變暖,對流層的變暖尤其顯著,隨著水循環加速,極端的旱與澇都易出現。這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極端氣候可能會愈發頻繁。
  • 天水有座百年氣象站
    天水有座百年氣象觀測站□新天水記者 孫鎮12月1日早晨剛上班,秦州區氣象局副局長吳婷芳就來到氣象服務業務平臺,向24小時業務值班員李曉鶴了解當日凌晨開始的降雪情況。坐落在秦州區氣象局院中的天水國家氣象觀測站建站於1935年,今年被中國氣象局認定為百年氣象站
  • 「白+黑」複合型極端高溫事件增長因何迅猛?
    宋代楊萬裡的《夏夜追涼》有云:「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高溫不僅出現在白天,夜晚同樣會出現並且非常值得關注。近幾十年來,夏季極端高溫事件越來越頻繁地發生,這是公眾能夠切身感受到的氣候變化的一種具體體現。其中,高溫在白天-夜間連續出現造成的影響尤為嚴重,夜間高溫的緊隨剝奪了人類社會和自然生態系統的「喘息之機」。
  • 中國氣象局:青藏高原積雪減少是造成高溫的重要外因
    7月全國高溫總結:高溫日數持續20天以上的區域達18.9萬平方公裡全國100個氣象站發生極端高溫事件剛剛過去的7月,對於在18.9萬平方公裡上生活的人們來說
  • 遼寧今夏降水偏多 雷電大風冰雹等對流天氣頻繁
    6 月 15 日,全省 30 座大型水庫總蓄水量為 54.78 億立方米,比 2019 年同期蓄水量多 14.48 億立方米。全省 76 座中型水庫總蓄水量為 8.16 億立方米 , 比 2019 年同期蓄水量多 1.45 億立方米。截至目前,全省江河水勢平穩,全省各地土壤墒情適宜。
  • 為什麼天氣熱的越來越早了?2018或再創高溫紀錄
    大家都能感覺得到,現在的高溫天氣一年比一年來得早,以前說七月八月是最炎熱的時候,很多學校都會放暑假,可是現在五六月沒有風扇空調就已經熱的人受不了,為什麼天氣熱的越來越早了呢?我國有十分之一的城市在5月就迎來了平均35度以上的氣溫,比以前提前了近一個月,高溫提前了!
  • 世界氣象組織:歐洲近期極端「倒春寒」與北極的異常高溫有關
    世界氣象組織:歐洲近期極端「倒春寒」與北極的異常高溫有關 當地時間2018年2月28日,英國,當地遭遇嚴寒天氣。
  • 中國連續18天高溫,加州進入緊急狀態...這個夏天怎麼了?
    鄰居日本:  7月份暴雨+熱浪,全國300人致死  據《朝日新聞》報導,7月份日本連發極端天氣,西部地區持續2周的特大暴雨導致200多人死亡,不料立即又出現酷熱高溫天氣,全國多地出現中暑與熱死情況,截止月底有116人直接因中暑身亡。這股熱浪在8月仍將持續。
  • 極端暴雨模式還不能讓我們更重視中國變暖嗎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團隊選擇了本土1300條降水數據和1700條氣象站溫度數據作為研究對象,專項去發掘氣溫增高和降水強度的奧秘。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國際學術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訊》上。隨後,在今年5月,該團隊又專門闡釋了發現對城市防澇的意義。原來,氣溫升高會讓降水不管從時間還是空間都更加集中、劇烈。
  • 致命性高溫、高溼來襲 研究:極端天氣頻率與強度持續增加
    一項發表於《科學進展》期刊的研究顯示,全球暖化的最糟狀況正在發生,極端潮溼和高溫將可能威脅人類的生存。溼熱比乾熱更危險,因為會影響人體自然的體溫調節系統——流汗。科學家們在亞洲、非洲、澳大利亞、南美和北美的部分地區,包括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的幾個熱點,發現數千件前所未見的致命極端天氣事件。
  • 三因素疊加導致今夏持續高溫 北方夏季極端降水值得警惕
    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的丁一匯研究員,詳解為何今年夏天我國氣候會如此異常。  極端高溫來勢洶洶令人措手不及  今年7月1日以來,我國南方多地出現了突破歷史極值的極端高溫熱浪天氣。
  • 到2050年,美國的極端天氣將更頻繁,人們的健康受到嚴重威脅
    到2050年,美國可能會面臨更多的極端氣候事件,包括更頻繁的熱浪、更長的乾旱和更嚴重的洪水,這可能會給人類健康、生態系統穩定和區域經濟帶來更大的風險。這一潛在的未來是來自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伊斯坦堡技術大學、史丹福大學和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通過使用現在已經退役的「泰坦」超級計算機計算九種極端情況的軌跡得出的結論氣候事件。
  • 首次出現超過20℃的氣溫 南極創紀錄高溫如何產生?
    同日,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努利斯表示,世界氣象組織專家現在將驗證這一極端溫度是否將被定義為作為地球主要陸地的南極大陸的新高溫記錄。就這一過程中,南極洲西摩島上的氣象站又傳來了該站在2月9日記錄到20.75℃高溫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