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棄中國麻將無聊還醜,美國人竟發明了「白人麻將」?

2021-01-17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這兩天海外華裔都炸毛了,因為這幅四不像的「麻將」。

這是美國一公司重新設計的「白人麻將」,牌面和遊戲規則都做了改變,美其名曰能夠更符合「新一代美國人的審美和習慣」,最便宜的一套價格都要高達300美元以上。

幾套麻將設計幾乎完全「去中化」,看不出一絲中國元素,此舉遭到華裔網友的激烈聲討,斥責這是對中國文化的極度不尊重,是明目張胆的「文化挪用」。

「文化挪用的教科書式案例」

「麻將源於中國,屬於世界。」這是我國著名學者于光遠概括的一句話。

早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麻將就已經傳到美國,因消磨時間和增進感情等優點風靡美國。據不完全統計,在美國有大約50萬20到30歲的人參與這項活動,而且大部分是女性。

與中國麻將固有的「碰」「槓」「吃」打法不同,美國麻將多了8個鬼牌「Joker」(相當於我國部分地區的百搭牌),還有額外的規則。

美國麻將協會每年都會發行牌局表,列出新的可以得分、贏牌的麻將組合,以保持其趣味性。打牌時將牌局表貼在桌子上,按上面規定的牌局去贏。

圖自新華網

學習麻將的過程中,他們還會了解到牌面上的花色有些來自中國的貨幣,有些則來源於中國的山水風景或京劇選段。

簡而言之,讓許多美國人愛上打麻將可以說是一次成功的中國文化輸出。

圖自中國日報

不過對於一些不懂漢字的玩家來說,看懂牌面不是件易事,所以有些麻將會在保留漢字的前提下,在角落標上數字幫助辨認。

但最近一家名為「The Mahjong Line」的麻將品牌卻做了個「神操作」——她直接把整副牌都改了,抹去所有中國元素。

據美媒報導,這家品牌由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的3個白人女子,在2020年11月創辦。

創始人凱特·拉格爾稱自己在2018年第一次學會了打麻將。雖然很喜歡,但她覺得中國麻將不時尚又看不懂,無法與她的風格和個性相媲美,還非常的無聊,急需「革新」。

於是他們重新設計了5套「白人麻將」,避開了傳統麻將牌的外觀,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圖像和阿拉伯數字,聲稱「去掉沒必要的文字和花紋後的麻將更適合新一代美國人」。

這套麻將分別有325美元、425美元兩檔選項。該品牌還銷售各種配件, 比如標價50美元的桌墊。

玩得一手好營銷,每款還對應不同類型的女孩。比如這款有泡泡、麵粉罐和閃電的麻將,介紹中稱是專為「愛笑女孩」設計的。

噱頭不小,但很明顯這幅麻將已經和中國沒啥關係了。

如果不看介紹,從官方的宣傳片中根本看不出這是麻將。

該品牌在介紹中提及中國原版麻將時居高臨下的語氣,以及「革新」後暗示所謂「白人麻將」的優越性,引起了大量華裔網友的激烈聲討。

品牌推特上收到了成千上萬的評論,被斥責對中國文化的極度不尊重,是明目張胆的「文化挪用」。

「我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是幾千年傳統和歷史的產物。不是那種便宜的、可以『變漂亮』的塗色書。」

美國國會亞太裔核心小組(CAPAC)副主席、眾議員Grace Meng也發聲:「請把漢字放回中文遊戲。不要為了迎合你而改變我的歷史和文化。」

還有人指出,這家公司的本質上是在利用中國文化賺錢,卻還要貶低原型,還冠名堂皇道「我們正在重新考慮麻將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白人新款就是時尚奢華,中式原創就缺乏個性,品牌一直這麼貶低別人推銷自己。」

「3位不尊重中國文化的白人女士們做了套325美元的麻將。真是抱歉啊,傳統花紋不夠『有趣』『時尚』?那換別的遊戲!」

在紐約的華裔藝術家Christina C. Young直言,人們憤怒的原因並不在於「美國白人打麻將」,而是這家品牌宣稱傳統麻將需要「革新」才有玩的價值。

「他們批評傳統麻將『令人困惑、顏色單一、難以區分』,然後又設計了一款比原版識別起來難度大了10倍的。」

遭到華裔網友的強烈抗議後,當地時間5日,該公司刪去了Instagram上全是白人的麻將聚會照片,並且關閉了評論區,官網上的創始人照片也被撤下。

白人麻將聚會

同時,該公司還發布了一份聲明,因未能對麻將的中國傳統表達應有的敬意道歉,「使用『革新』這樣的詞傷害了很多人,我們深感抱歉。」

聲明中還寫道,他們從未打算忽視或歪曲這款遊戲的起源,也始終對建設性的批評持開放態度,並將繼續與了解麻將傳統和中美文化根源的人進行交流對話。

版權聲明

本文系用戶獨家授權發布風聞社區的稿件,轉載請聯繫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中國麻將醜還無聊?外國女子「發明」白人麻將,網友:就這審美?
    麻將是我國特別有的一種博弈遊戲,早在古代社會曾是王公貴族,以及富人們的休閒娛樂項目。後來從宮廷中流傳至民間,變成了一種盡人皆知的牌類遊戲。2017年國際智力運動聯盟宣布,中國麻將正式成為世界智力運動項目。談起我國最著名的「麻都」,恐怕非天府之國四川成都莫屬。「吃著火鍋打著牌,不辭長作成都人」,如今麻將已經成為了成都的一張文化名片。
  • 美國白人被指剽竊中國麻將文化
    最近美國社交網上爆發了一場罵戰,矛頭是位於美國達拉斯的一家公司,該公司名叫「麻將在線」,由三名白人婦女創立。這家公司還在她們的網上寫道:「傳統的麻將雖然漂亮,但千篇一律。而我們的麻將不僅亮如鏡還很有個性。是令人尊敬的美國新麻將,就連遊戲規則也為美國人重新定製,有別於中國傳統麻將。」
  • 「重新設計」麻將圖案遭批後,美國公司道歉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新聞網站1月6日報導,在把傳統中國麻將上的圖案改成「泡泡」和「麵粉袋」之後,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家公司收到大量批評,並在周二道歉了。報導援引公司網站介紹稱,公司三名白人女性創辦人之一凱特·拉格爾(Kate LaGere)「發現」,傳統的麻將圖案相同,「不能反映出她玩這款遊戲時的樂趣」。
  • 重新設計麻將牌圖案被批「荒唐」 美國公司麻將行道歉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重新設計麻將牌圖案被批「荒唐」,美國公司道歉【環球網報導見習記者侯雅齡】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6日消息,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一家公司重新設計麻將牌圖案招致批評後,於當地時間5日致歉。
  • 美國連中國麻將都不放過,改打法、變圖案,這是「文化挪用」
    能折騰的美國總統川普近日籤署了一項新行政命令,禁止與支付寶、騰訊QQ、微信支付等8家中國應用軟體進行交易。折騰8家中國APP還不夠,還有美國人盯上了中國麻將。中國麻將是中國人在節假日或平常休閒娛樂時的一種工具,由於麻將的競技性和趣味性,近年來,打麻將也在海外流行起來,甚至成了中國出口貨物的一宗。20世紀初,歐洲的丹麥、法國、德國、匈牙利、義大利、荷蘭等國相繼成立了麻將協會,並還設立了麻將錦標賽,可見,西方人也樂見在牌桌上進行「拼殺」。
  • 這不是麻將!美國麻將公司「更新」經典設計惹議,這是文化挪用!
    最近,美國麻將公司「麻將生產線」新推出了一款不一樣的麻將,意外引發大批網友的不滿。麻將生產線的新麻將去年年底,美國麻將公司「麻將生產線」(The Mahjong Line)推出一副全新的麻將牌。然而,在2021年的第一個月,這副麻將牌便在網絡上引發龐大批評聲浪,其中部分與麻將牌不同以往的設計有關;另一部分則在網頁文案上具高度爭議性的用詞。
  • 麻將竟是明朝這位著名航海家發明的,他發明麻將是因為無聊
    在過年期間,許多人都會和家人朋友打打麻將娛樂娛樂,麻將對於中國人來說簡直再熟悉不過了,但是它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就有了,估計許多人就太了解了。麻將的來源眾說紛紜,最廣為流傳的,就是在明朝時候發明的,而發明它的,正是我們所熟悉的明朝著名航海家—鄭和。鄭和,明朝太監,雲南人,小名三寶,又作三保。中國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 媒體評中國當代精神生活最普遍是麻將和拜物
    過去沒有麻將機,現在出現了,偉大的現代技術免去了麻將的洗牌時間,因此說極盛期是有科學依據的。每個文明都要創造一種玩場來驅逐人生之無聊之無意義,人與動物不同,人不只滿足於吃喝拉撒,如果只是「以食為天」,生命就很無聊。動物也是「以食為天」,但動物不會思考其意義。
  • 為什麼中國發明的麻將, 上面卻是刻著日本的字? 有什麼歷史故事嗎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臨近過年,久違的麻將又要回到大家的視線中了,麻將在中國算的上是一種國粹了,在中國的大媽大爺區,我們時常可以看到麻將的身影,她們只要一碰上麻將,那就是一整天,沉浸在小賭的快樂中,現在中國就連十幾歲的小孩子都會。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注意到麻將中的日文,而麻將作為國粹,難道是日本人發明的嗎?
  • 世界有多少麻將玩法:華人天生賭神?日麻最色情?美國人在作弊?
    在這本書裡,麻將第一次有了對應的英文名字mahjong,巴伯考克還擔心美國人看不懂牌上的漢字是什麼意思,在牌上標上了數字和字母。這本書迅速在中國的各通商口岸流行起來,許多人將書帶回祖國,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墨西哥……大家迅速學會並愛上打麻將,這本「小紅書」1920年9月出版,到1924年已經再版了十二次。
  • KTV+麻將桌,旅途再也不會無聊了
    近日,華居房車下線了一款客戶定製版房車,不但帶KTV系統,還把麻將桌都給安在了車裡。要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小編盲猜定製這款車的車主可能是個成都人,畢竟成都人愛打牌的事情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會享受生活。整車核載六人,和小車一樣享受節假日高速免費政策,上藍牌,C照可駕駛。基於依維柯歐勝底盤打造,搭載3.0T柴油發動機,匹配8AT全自動變速箱。國五排放標準(接受國六的預定)。這輛車還選裝了空氣懸掛系統,使得整車的駕乘舒適性得以提升。車身外部配置有基礎的水電接口,除此以外還配備了一個超大的貫通式儲物倉,可以儲存行李物品。
  • 重新設計中國麻將圖案引爭議,網友:總有些人閒得沒事幹
    可就有人覺得這些長得都一樣的圖案缺乏變化,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設計了新版的麻將牌圖案,引起了很多人的爭議,更何況,設計新麻將牌面圖案的,還是一家美國公司。這家位於得州達拉斯的公司由3位女性創始人創立,在去年11月推出了霓虹色的麻將牌,標價325到425美元。
  • 《劍網3》家園系統麻將怎麼樣 系統麻將介紹
    導 讀《劍網3》遊戲中家園的麻將系統在房子裡放置「三山四海桌」後即可遊玩,玩家只需要將家園等級提升到10級就可以使用家園幣購買該家具,有四名玩家互動麻將桌後即可開啟對局
  • 楊德昌和他的《麻將》
    這是經常糾纏楊德昌的問題之一,在《麻將》中也有所反映。某種意義上,紅魚和他的同夥也是一群精通戲劇藝術的人,是一群整日為了自己的「事業」而上演各種戲碼、坑蒙拐騙的「表演藝術家」。其他主人公亦如此,甚至是作為導演的楊德昌:他從來沒有否認過在拍電影過程中對別人的「操控」。影片還談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一切我們可以稱之為「愛情」或是工作夥伴之間的「信任」的紐帶;或許在更深層次上還涉及家庭結構的崩塌。
  • 在外國麻將上的字是中文還是英文?老外說胡了是怎麼說的?
    在我國,如果說到我們的國粹,可能大家想到的會是京劇或者是中國功夫。但是,今天小編想要給大家談談我國的麻將。麻將是我國一種益智類的休閒遊戲,能很好的開發腦部,鍛鍊人們的各方面的能力。有的人還說,常打麻將能預防老年痴呆,看來,打麻將的好處還不少呢。在中國,每個地區的麻將玩法都不一樣,有的複雜有的非常簡單,所以很多人在平常休閒時,都喜歡打麻將來放鬆身心。
  • 四川老師發明「英語麻將」,組詞才能胡牌,網友:拿孩子喧譁取寵
    最近有一則新聞上了熱搜,四川省成都市機投中學的一名老師,發明了「英語麻將」。這幅麻將由26個英語字母組成,學生只有通過將這些字母組成句子或者是一個小故事,那麼牌局才能算是贏了。根據「英語麻將」創始人田精耕所說,他發明「英語麻將」的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在娛樂中學習。那麼,這種娛樂教育的方式有用嗎?是喧譁取寵還是趣味教育?
  • 颳風下雨或是烈日驕陽,沒有什麼能夠阻擋,重慶人對麻將的嚮往
    重慶人打麻將又雙叒叕上熱搜了,據報導重慶大爺大媽在小區室外頂著寒風打起了麻將,並介紹用的是電暖桌,打麻將一點都不冷,真是沒有什麼能夠阻擋重慶人打麻將的心啊!
  • 麻將到底算不算國粹?它和圍棋、象棋相比又有哪些區別呢?
    很多喜歡打麻將的麻友們在牌桌上經常戲稱自己是在傳承國粹,把咱們中國的麻將文化發揚光大。也有一些人對麻將是國粹這個說法嗤之以鼻,認為它比起圍棋和象棋等經典棋類相差甚遠,不能被稱為國粹。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聊聊,麻將到底算不算國粹呢?
  • 2021年告別麻將:小打添趣,大賭敗家
    在中國,麻將是一種全國流行的益智娛樂活動,也可以說是一種源遠流傳的傳統文化,與酒文化、茶文化、煙文化一樣,受眾群體極廣,愛好人士特多。人們在茶餘飯後、逢年過節打打麻將,可以打發時間、增進感情、調解情緒等等,不失為一項有益於身心健康的良好娛樂活動。
  • 圍棋、橋牌、麻將的比較分析
    圍棋是中國智力遊戲中雅文化的典型代表,體現積極的中國人文精神;橋牌是西方智力遊戲中雅文化的典型代表,體現積極的西方人文精神。麻將則是中國智力遊戲中俗文化的典型代表。它們都有著各自的文化內涵。圍棋二人對弈,棋子沒有大小,以誰在棋盤上佔據範圍大小定輸贏。圍棋以19X19條線段正交形成361個交叉點構成棋盤,有一定面積,需要很強的智力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