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毫米!從工人到大師,他讓火箭發射更「準」……

2021-02-28 湖北經視


勞動最光榮,奮鬥最美麗

高質量發展

離不開每一位勞動者的奮鬥耕耘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車工裡的「盲雕大師」

他所加工的零部件

位置精度僅為0.001毫米

不及頭髮直徑的十分之一

他就是鄒峰

👇

他是

中國航天三江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數控車工

↓↓↓

發動機是飛彈的心臟

鄒峰所加工的飛彈發動機某關鍵部精度極高

位置精度僅為頭髮直徑的十分之一

由於肉眼看不見,只能靠他「盲雕」

鄒峰也被工友們稱為「盲雕大師」

從業30多年來

鄒峰加工過的高精尖零件成千上萬

而讓他印象最深的零件

是他21歲剛參加工作時加工的第一個零件

至今他還保留著當時的樣本

21歲就被公司評為勞模

這也為後來的鄒峰從一名普通車工

成長為特級技師埋下了種子

而在這一路上的成長

也離不開他刻苦鑽研

愛崗敬業的工作作風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但團隊的力量是無限的

2012年,公司成立了

以鄒峰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

鄒峰的徒弟也都成了車間裡的骨幹


國家的高質量發展

離不開每一位勞動者的奮鬥耕耘

像勞動者們致敬


來源:經視直播

記者:李鵬

編輯:馮瑩 | 主編:文祺

你拍照,我送禮!湖北經視#我的最美照片#活動開始啦!

這次活動從2019年5月1日至5月12日,只要上傳最美照片,就可能領走武漢歡樂谷門票哦~還不快來!

相關焦點

  • 軌道測量「大師」助力火箭發射 創造「中國精度」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軌道測量「大師」助力火箭發射 創造「中國精度」  中新社記者 餘湛奕  「希望通過我自主研發的專利和多年積累的測量技術經驗,讓中國的每一條軌道更平穩、更安全。」中鐵十二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測量隊隊長、高級技師劉軍華說。
  • 手執焊槍36年 深山「焊接大師」專為火箭焊「心臟」
    原標題:手執焊槍36年 深山「焊接大師」專為火箭焊「心臟」10年前,長徵二號F型運載火箭騰空而起,「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而鮮為人知的是,在承擔「神舟六號」發射任務期間,運載火箭一個配套箱體的零部件焊接缺陷,險些讓一個價值上百萬元的產品報廢,更險些影響到總體進度。在不容失守的第二次補焊中,是一名焊工的焊槍,讓缺陷成功排除。
  • 大國工匠丨火箭「心臟」焊接人——高鳳林
    託舉「嫦娥三號」從地球飛向月球的,是我國的金牌火箭——「長徵三號乙」。這枚火箭的心臟——發動機,就是由焊接大師高鳳林和他的班組同事們一起焊接製造而成的。38 萬公裡,是「嫦娥三號」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0.16 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0.1 秒,是完成焊接允許的時間誤差。焊接這個手藝看似簡單,但在航天領域,每一個焊接點的位置、角度、輕重,都需要經過大腦縝密的思考。
  • 0.07秒時延讓Epsilon火箭發射中止
    地面計算機會判斷接收到的姿態數據是否在設定的範圍之內,如果數據出現異常,便會中止發射程序。 此時的時間確認是使用定時器完成的。兩個計算機均裝有定時器,並要求這兩個定時器必須同步。但因時間延遲,兩個定時器之間出現了時間差。準確來說,箭體內的定時器比地面定時器的時間晚了0.07秒。
  • 火箭發射為啥要倒計時?|太空科普
    《月球少女》劇照電影大師弗裡茨·朗為吸引觀眾注意力,在影片中營造「時間緊迫」的戲劇性氣氛,在火箭發射鏡頭中設計了「……3、2、1、現在」的倒數鏡頭,電影成了這種發射模式的先導。《月球少女》劇照倒計時的意義德國在20世紀30年代製成的第一枚試驗火箭,以及後來40年代初研製的「V- 2」火箭,都採用這種倒數計時的發射程序。
  • 他把衛星平面精度提高到0.05毫米
    風雲四號A星的總體裝配工宋華輝,是上海航天局衛星裝備研究所衛星結構裝配主崗,他擁有20年以上衛星結構裝配的經驗,精通於高精度數控加工、精密部件修整等工作。從業至今,宋華輝參與過風雲系列等多個國家重點型號衛星的裝配任務,是名副其實的「衛星工匠」。上海衛星裝備研究所坐落於閔行區,宋華輝每天都沉浸在車間裡測量、組裝、修整衛星上的部件。
  • 「託舉火箭的人」:他們戰鬥在火箭「心臟」在雞蛋殼般薄的火箭貯箱上作業
    閥門質量把關者林文亮:計劃落實到「最後一毫米」「我不光要做一個專注的管理者,更要做一個專業的管理者。只有做到專業,才能將火箭增壓輸送系統閥門管理好,將團隊帶好。」在擔任發動機零部件生產車間生產副主任的4年時間裡,在每一次長五火箭增壓輸送系統閥門的生產組織中,林文亮用行動踐行著這句話。
  • 火箭火藥雕刻師徐立平,誤差不超過0.2毫米,每一刀都決定生死
    火箭雕刻師你聽說過嗎?小編在西瓜視頻上就看到了從事這份職業的航天人~我們來聽聽創作者科學風尚的科普吧!這位航天人叫徐立平,他連續三十多年在炸藥堆裡工作,他是助推火箭的火藥整形師,每一刀操作都會影響火藥的燃燒線路,一旦誤差
  • 陸地發射火箭了這麼多年,為何還要到海上發射?
    他表示:海洋太空港是星際飛船及其運載火箭的未來。SpaceX可能會在 2-3 年內使用海上發射臺進行飛船試飛。為什麼在陸地上發射了這麼多年後,這一個個都紛紛把火箭運到海上去發射?在海上發射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相較於陸地發射火箭,海上發射優點多多,最獨特的優勢是靈活經濟,安全性,高效。
  • 全國勞動模範丨韓利萍:用毫釐不差的精準託起火箭騰飛
    「天舟一號」的長徵七號火箭,重量達到600噸,而託舉火箭騰飛的是一雙巨大的手——發射平臺。,將近600噸的重量,就靠這個控制閥驅動液壓系統進行控制,承擔火箭發射前姿態調整控制的重擔。也就是說,它的公差相當於人頭髮絲的1/3,超過這個範圍,就可能導致火箭發射無法準確入軌。要求精度高、工藝複雜,加工難度可想而知。更難的是數控工具機19把刀具一次裝卡,73個孔要在兩天之內不停機加工完畢。
  • 第一個成功發射火箭到太空的民科Ky Michaelson
    (原標題:第一個成功發射火箭到太空的民科Ky Michaelson)
  • 陸地發射火箭了這麼多年,為何長徵11號要到海上發射?
    他表示:海洋太空港是星際飛船及其運載火箭的未來。SpaceX可能會在 2-3 年內使用海上發射臺進行飛船試飛。為什麼在陸地上發射了這麼多年後,這一個個都紛紛把火箭運到海上去發射?在海上發射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相較於陸地發射火箭,海上發射優點多多,最獨特的優勢是靈活經濟,安全性,高效。
  • 【基金會文檔】SCP-001 守門者
    Clef博士的提案在Site-0的有利位置拍攝的SCP-001圖片。注意位於圖片上方到兩側的四個燃燒的「翼」狀附屬物。項目編號:SCP-001項目等級:Euclid/Keter特殊收容措施:由於SCP-001的特性,沒有任何監禁措施是必要的。
  • 中國焊接第一人拒絕歐洲百萬年薪,35年送130枚火箭進入太空
    今天要說的就是中國焊接行業領軍人物的故事,他曾經拒絕了歐洲公司允諾的百萬年薪,一心一意為祖國在35年間焊接了130臺火箭發動機,這個焊接第一人就是高鳳林。由原始的飛機火箭部件到航天發動機的核心部件,日益精湛的操作技能使高鳳林幾乎成為無所不能的焊接大師,單位中的各種焊接工作沒有他完不成的,從同事到領導都非常欽佩高鳳林。數十年的日積月累,造就了高鳳林在全國的焊接技術第一,35年來用雙手焊接出中國火箭發動機130多枚,至今保持著業內最高的零失誤紀錄。
  • 從造火箭到租場地、發射上天,一次商業太空發射都有哪些參與者?
    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更表示,太空業務是一個價值 3300 億美元的市場,可以創造至少 21 萬個就業崗位。他說全球目前有 1700 家私人航天公司,其中 45% 在美國。太空生意最重要的是火箭,但想造新火箭的公司基本都得從頭來過2001 年,馬斯克最初的太空計劃,是在火星上搞一個植物溫室。
  • 回首航天路:記我國第一次水下發射火箭成功
    潛艇水下發射改變了過去陸地上固定發射的方式,實現了水下移動發射。這一巨大成果的取得,凝聚著成千上萬科研人員、技術工人十幾年的汗水和心血。解說:隨後在1988年9月27號,我國核潛艇水下發射火箭成功。潛艇發射火箭需要採用固定燃料火箭。在此之前,我國研製的固體燃料火箭已經越過陸基火箭階段,開始直接研製適用於潛艇水下發射用的固體燃料火箭。陳德仁當時主持了火箭的研製工作。
  • 如何去看火箭發射?「追星」指南來了!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拍照小貼士:如果你使用相機,在青崗壩全幅200毫米鏡頭就足夠獲得氣勢如虹的照片;在奔月樓則最好使用400毫米以上鏡頭。2.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就是於2020年11月24日凌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的。如果你覺得去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太偏遠,那海南文昌發射場簡直就是「度假勝地」。
  • 朝火箭再發射 世界火箭發射基地大盤點
    坐在帶有視屏講解的美國宇航局遊覽巴士前往L-39觀察塔(LG-39 Observation Gantry)觀賞到壯觀的全景太空梭發射臺以及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的火箭發射臺。遊覽巴士會經過裝配大樓(VAB),這裡是準備發射的太空梭儲藏堆放的地方,世界聞名的阿波羅以及土星5號火箭也曾經在此組裝。遊客還可以看到對太空梭進行維護的軌道處理設施(OPT)和美國宇航局發射控制中心。
  • 2019中國航天日丨火箭總裝「大師」: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
    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劉燕娟 視頻 陸薇 說起火箭總裝,就是把上萬個零件手工組裝到一起,就像拼模型一樣。 「這可比拼模型難多了!」4月23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火箭總裝技能大師馬利,在接受記者專訪時笑著說。
  • 全國勞動模範林玉登:與0.01毫米「較真」26年
    小到手錶機芯研發,大到我國的載人航天工程,都有他的一份功勞。  精益求精  不斷創造奇蹟  位於馬尾區興業西路的上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有一個工模中心,這個中心以製造精密儀器見長,很多產品的精度要求達到0.01毫米。1994年,林玉登從三明技工學校畢業後進入上潤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