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加碼:社交電商分傭模式背後的五大設計原則

2020-11-29 騰訊網

社交電商常用模式解析這一專題我們總共分為兩期,上一期我們對經銷商差價模式和平臺獎勵模式作了說明,本期進行知識加碼,除了延續未講完的育成超越價差和門店複合模式外,還將總結五大模式設計原則供從業者參考。

一、模式定義

1、育成超越價差模式

與經銷商差價模式類似,相同點在於不同等級的用戶拿貨價不同,也享有直推、間推或是平級獎勵;區別在於增加了「育成獎勵」,一般分為平級育成與超越育成。

簡單舉個例,一級用戶A將B邀請至平臺註冊成為二級用戶,構成鎖粉關係,二級用戶B在後期升級成一級用戶之後,二者等級相同,A可享受平級育成獎勵,超越育成同理也是指等級的上升。

2、門店複合模式

門店複合模式與社區團購模式掛鈎,即平臺在線下設立實體門店,集賣貨與倉儲為一體,團長在獲取訂單後憑藉核銷碼到店提貨,然後配送至消費者家中,這一模式能解決社區團購平臺出倉管理、團長提貨混亂問題。

二、模式設計原則

社交電商起盤前期可以靠砸錢投放廣告、推廣引流,在短時間內「爆紅」,但是若想要出圈實現長紅,仍然要靠模式說話。如果頂層分傭模式設計不充分,那便是給自己設了一個發展難題,後期平臺想再做調整必然會造成代理用戶流失,所以一開始就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激勵原則

分傭模式最大的作用是幫助企業招收代理,所以必須具備激勵性,讓用戶能夠測算出自己的當前收入以及晉升之後的收入,促進用戶自發升級裂變。

2、簡單原則

模式規劃的再好也要考慮落地執行的可行性,由於社交電商的行業屬性重在社交裂變,過於複雜的模式想要實現平臺銷量的倍增,其實並不容易,老代理在招募新代理時,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講解平臺的模式,並且遇到領悟力較差的還不一定能第一時間弄懂其中的邏輯,所以唯有簡單易複製的模式才能對口各類代理。

3、公平原則

先加入先受益;等級越高返傭比例越高;業績越好晉升速度越快,這幾點公平原則在社交電商中尤為重要,規則一旦傾向於不公平,團隊就會出現「躺錢」情況,每個人都不再去主動提升業績,而是坐等別人裂變發展,最終導致代理流失、平臺崩盤。

4、個性原則

分傭模式是一套系統工程,各企業資源實力和創始團隊能力不同,平臺的定位和品類方向也不同,不能純粹地生搬硬套,需要通過內部協調整合融入平臺特性。比如美妝護膚平臺的一款面膜,屬於易耗品、復購率高、利潤也高,可以採用經銷商差價模式;針對復購率低的產品,就要有橫向直推獎勵。

5、安全原則

守法的前提是知法,社交電商常觸及的是以拉人頭、團隊計酬、三級分銷等為核心的涉傳風險,以及廣告法和稅務法,這一方面我們曾做過專題分析,大家可以在往期文章中查找,任何平臺的運營模式都要把握好尺度,一旦踩雷,一切的資金投入都會付諸流水。

小結

分傭模式是代理幫助平臺發展裂變的關鍵變量要素,整套模式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仍然需要平臺方在經過學習沉澱和汲取經驗後做出初版設計,然後在選擇系統服務商後進行適配+內部人員測試,進一步優化完善獲得屬於平臺自己的一套體系。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巨頭當道,社交電商小微企業還能出圈嗎?
    今年5月騰訊再度上線了主打內容電商的「小鵝拼拼」,但是一直沒有掀起市場波浪,更有商家表示:平臺沒有推廣渠道,運營無從著手,開店半個月仍保持0成交。出師不利之後,騰訊加碼推出「群小店」模式,以小程序分享聯動社群私域資源,實現帶貨銷售返傭,再借勢雙11的熱度成功塑造「小鵝拼拼」品牌IP。
  • 五大全球跨境電商新風向
    作為跨境電商領域的風向標,本次峰會再次讓全國跨境電商從業者視野聚焦杭州,超過1000家跨境電商企業代表、品牌商、大賣家及來自北京、鄭州、成都等1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的60餘位代表出席本屆峰會,全面交流探討了跨境電商五大新風向。
  • 突破傳統電商困局,兔拍拍發力共享社交電商
    然而,在網際網路紅利見頂的今天,再去用傳統的電商模式進行去庫存難以奏效。找到傳統電商模式之外的全新去庫存方式,成為人們的必然選擇。新零售隨之興起,並逐步產生更多複合式、多元化的運作形態,最火的便是社交電商與拍賣電商。社交電商誕生的直接因為便是傳統電商平臺紅利減少,中小企業急需一個更好的平臺來銷售自己。
  • 社交電商蜜源APP承認違規收集個人信息 曾被質疑涉嫌傳銷
    很多沉迷於社交電商的人們可能會給你肯定的答案。 通過各種拉粉手段和購物返利的模式,社交電商在最近幾年大行其道。以這個領域的頭部玩家蜜源為例,其就聲稱在短短三年時間用戶註冊突破2000萬,年度GMV實現269億元。 不過,在高歌猛進的背後,質疑的聲音也此起彼伏。
  • 社交電商到底有哪幾種商業模式?
    我們看到很多王老吉、娃哈哈都在往社交電商這個領域發展,但是我們很多的中小企業也問自己到底怎樣的社交電商模式適合我們。所以今天劉緣借方雨老師這場年會與企業家們一起來分析一下社交電商的解決方案。1.社交電商到底有哪幾種商業模式?
  • 「供應鏈圖表」社交電商的四大主流模式
    「供應鏈圖表」社交電商的四大主流模式 > 其他內容 「供應鏈圖表」社交電商與傳統電商的全面對比
  • 什麼是社交電商?社交電商的本質是社交裂變,降維打擊!
    有人說,什麼是社交電商?未來社交電商是否會是一個趨勢?社交電商,社群電商,社區電商,有什麼區別?社交電商基於社交媒介和社交關係低成本獲客,最終實現商業變現的電商模式(拼團,內容分享、分銷社區團購);社交電商是指將關注、分享、溝通、討論、互動等社交化的元素應用於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的現象。
  • 什麼是社交電商?社交電商的主要類別有哪些?
    什麼是社交電商?社交電商,是電子商務的一種新的衍生模式,通過社交互動、來輔助商品的購買和銷售行為,並將關注、分享、溝通、討論、互動等社交化的元素應用於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的現象。社交電商的出現,使得購物趨向於場景化,在與人社交、娛樂的互動中產生需求、解決需求、極大地提高了用戶購物的體驗感,更好地適應了消費者消費觀念的變化。
  • 又是一年畢業季,社交電商蜜源等成就業首選平臺
    畢業季的到來,讓國內就業市場開啟「旺季」模式。據統計,201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高達840餘萬人,就業學生數量增加和規模擴張,使大學生就業面臨嚴峻的局面。同時,在如今社交電商佔據網際網路大盤的新趨勢下,拼多多、蜜源、雲集等先行的社交電商也逐漸成為了近年來畢業生爭相從業的首選。究竟這其中有著怎樣的深層原因呢?
  • 路口app分析報告:社交電商的十字「路口」
    社交電商起步於2011年,並隨著騰訊新推出的微信朋友圈和小程序,市場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社交裂變帶來巨大的公域和私域流量,並對電商領域產生持續不斷的影響。隨著行業中「小紅書」、拼多多、雲集等多家社交電商公司得到資本市場投資並成功上市後,這一行業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逐漸清晰,市場整體目前已進入穩步發展期。
  • 拼多多(PDD.US):社交裂變與低價爆款鑄造第二大電商平臺 公司增長...
    公司依託於其「社交裂變+低價爆款」的商業模式,從前期流量為王-提質擴容的兩個階段步入「增粘性,固優勢」階段,公司基本盤不斷穩固,用戶規模逼近阿里巴巴且未來2-3個季度內有望超越阿里;同時公司加碼社區團購,劍指萬億生鮮市場,鞏固生鮮、日百等優勢品類;持續推進「百億補貼」,深化全民「性價比」印象,不斷深化「Costco+Disney」模式,提升AAC與ARPU,實現價值的跨越式擴張。
  • 十問拼多多之一:令人豔羨的社交+電商,未來靠什麼維繫?
    拼多多 上市 社交 電商
  • 「喜兔在家」被指模式涉嫌傳銷:「帶病」微商轉型社交電商究竟是福...
    今年以來,備受追捧的社交電商模式遭遇媒體普遍質疑,知名社交電商斑馬會員、淘小鋪、粉象生活等也被地方監管部門因涉嫌傳銷凍結巨額資金,但是仍有不少社交電商意識不到風險的存在。近日,社交財經接到消費者王女士投訴一家名為「喜兔在家」的社交電商平臺代理模式涉嫌傳銷以及誇大產品功效。那麼,「喜兔在家」究竟是什麼呢?
  • 先有社交才有網際網路:顛覆中的社交電商
    剛過完年,你一定被家裡七大姑八大姨拉著點了無數次拼多多,社交電商的出現看似新興事物,然而,熱衷於網際網路考古的騰研識者楊皓天告訴你:微商和拼多多的模式並不是首創,無論是安利還是拼團,社交裂變的玩法早於網際網路就已經存在。
  • 衡陽舉辦2020年社交電商衡陽峰會,論道電商發展新機遇
    社交電商不是傳統電商,而是以人為中心、靠社交關係、靠傳播分享、靠口碑效應形成的新的電商形態,在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疫情衝擊的多重作用下,更迎來了加速起勢發展的窗口期。  湖南省商務廳副廳王庭愷稱,衡陽市委市政府敏銳把握當前電商經濟的潮流趨勢,舉辦了2020社交電商衡陽峰會活動,推動了衡陽電商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全國的社交電商企業打造一個交流分享、合作共贏的平臺。
  • 大大倉上線 打造專注於品牌特賣的社交電商平臺
    在過去十幾年中,電商行業在國內的發展一直處於上半場,但在移動網際網路人口紅利正逐漸消失的當下,電商獲取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第四次消費革命下,新零售的「人、貨、場」被重構。社交電商將交易的「場所」發展為「場景」,將生意在「對話框」中做成,也是人和人之間面對面交易的一種回歸。
  • 同樣是網紅社交電商,Revolve和如涵為什麼差異這麼大?
    本篇從兩個維度進行觀察解析:1,為什麼美國有Revolve模式而中國沒有?2,為什麼如涵巨虧不受資本追捧而Revolve盈利良好?這兩個問題連帶出中美網紅社交電商和新媒體營銷生態的變化,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VS中國淘寶天貓的競爭戰略,以及KOL電商與電商巨頭的發展錯位等等觀察。
  • 2019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需求+資本有望...
    1、社交電商成為網絡零售市場發展的「生力軍」「種草」、拼購、直播帶貨、社交電商……這些詞語已經成為網絡購物中的熱門概念。在其背後,「全民社交」正催動網絡零售從模式、場景到理念的深刻變革。2019年的「雙11」,逾10萬戶淘寶商家開通直播,「直播一姐」薇婭和「口紅一哥」李佳琦的引導交易額分別超過27億元和10億元,著實讓以直播帶貨為代表的社交電商火了一把。事實上,作為基於社會化移動社交而迅速發展的新興電子商務模式,社交電商已深度滲入零售市場。消費品製造商爭相發力社交媒體、新興社交電商平臺紛紛湧現的同時,各大傳統電商平臺也將社交生態納入其戰略布局。
  • 從京東菜鳥最新布局分析電商物流的發展模式,並對亞馬遜物流模式...
    2.劉強東接受央視採訪,直觀表達他對京東物流的一些設想 京東物流的設計理念是:市場所有的快遞公司,設計初衷都是希望物品不斷搬運,搬運次數越多,越有利潤空間。但京東物流設計理念是減少商品搬運次數。 劉強東強調,如果京東把每件商品在整個中國搬運7次以上降到兩次,才有社會價值。
  • 南極電商「閃崩」調查:財務造假疑雲 貼牌模式雷點
    從5日下午南極電商緊急召開電話會議、並立馬出臺回購計劃來看,其真實想法或並非如此。記者獲悉的上述電話會議記錄顯示,張玉祥稱,公司帳面資金足夠,投資人可以安心。同時,張玉祥還表示,公司將推出史上最大回購計劃,並指這是其對外界對公司「所謂造假質疑」的回應。在南極電商的背後,還站著一批知名機構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