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常用模式解析這一專題我們總共分為兩期,上一期我們對經銷商差價模式和平臺獎勵模式作了說明,本期進行知識加碼,除了延續未講完的育成超越價差和門店複合模式外,還將總結五大模式設計原則供從業者參考。
一、模式定義
1、育成超越價差模式
與經銷商差價模式類似,相同點在於不同等級的用戶拿貨價不同,也享有直推、間推或是平級獎勵;區別在於增加了「育成獎勵」,一般分為平級育成與超越育成。
簡單舉個例,一級用戶A將B邀請至平臺註冊成為二級用戶,構成鎖粉關係,二級用戶B在後期升級成一級用戶之後,二者等級相同,A可享受平級育成獎勵,超越育成同理也是指等級的上升。
2、門店複合模式
門店複合模式與社區團購模式掛鈎,即平臺在線下設立實體門店,集賣貨與倉儲為一體,團長在獲取訂單後憑藉核銷碼到店提貨,然後配送至消費者家中,這一模式能解決社區團購平臺出倉管理、團長提貨混亂問題。
二、模式設計原則
社交電商起盤前期可以靠砸錢投放廣告、推廣引流,在短時間內「爆紅」,但是若想要出圈實現長紅,仍然要靠模式說話。如果頂層分傭模式設計不充分,那便是給自己設了一個發展難題,後期平臺想再做調整必然會造成代理用戶流失,所以一開始就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激勵原則
分傭模式最大的作用是幫助企業招收代理,所以必須具備激勵性,讓用戶能夠測算出自己的當前收入以及晉升之後的收入,促進用戶自發升級裂變。
2、簡單原則
模式規劃的再好也要考慮落地執行的可行性,由於社交電商的行業屬性重在社交裂變,過於複雜的模式想要實現平臺銷量的倍增,其實並不容易,老代理在招募新代理時,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講解平臺的模式,並且遇到領悟力較差的還不一定能第一時間弄懂其中的邏輯,所以唯有簡單易複製的模式才能對口各類代理。
3、公平原則
先加入先受益;等級越高返傭比例越高;業績越好晉升速度越快,這幾點公平原則在社交電商中尤為重要,規則一旦傾向於不公平,團隊就會出現「躺錢」情況,每個人都不再去主動提升業績,而是坐等別人裂變發展,最終導致代理流失、平臺崩盤。
4、個性原則
分傭模式是一套系統工程,各企業資源實力和創始團隊能力不同,平臺的定位和品類方向也不同,不能純粹地生搬硬套,需要通過內部協調整合融入平臺特性。比如美妝護膚平臺的一款面膜,屬於易耗品、復購率高、利潤也高,可以採用經銷商差價模式;針對復購率低的產品,就要有橫向直推獎勵。
5、安全原則
守法的前提是知法,社交電商常觸及的是以拉人頭、團隊計酬、三級分銷等為核心的涉傳風險,以及廣告法和稅務法,這一方面我們曾做過專題分析,大家可以在往期文章中查找,任何平臺的運營模式都要把握好尺度,一旦踩雷,一切的資金投入都會付諸流水。
小結
分傭模式是代理幫助平臺發展裂變的關鍵變量要素,整套模式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仍然需要平臺方在經過學習沉澱和汲取經驗後做出初版設計,然後在選擇系統服務商後進行適配+內部人員測試,進一步優化完善獲得屬於平臺自己的一套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