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研究者為患者腿部植入傳感器,可無線操控假肢

2021-01-12 RFID世界網

對於現代假肢來說,無線生物信號傳輸的應用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國內外許多研究人員正在進行相關方面的研究,為假肢患者創建更加流暢的人機界面,進行更便捷的操作。

假肢的進步是看到傳統的電纜操作假肢(左)讓位於肌電版(右)

傳感器專家網7月23日報告,近日,據外媒報導,由維也納MedUni外科部門的Oskar Aszmann領導的研究小組成功地在三名男性患者腿部植入了傳感器,該傳感器可用來傳輸生物信號,對患者所佩戴的機器人手臂進行無線控制。

該研究小組一直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無線生物信號傳輸不僅能夠用於修復患者的某些傷患,還能夠在其他生物技術領域做出重要貢獻,為人類的美好、便捷生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在這個理念的支持下,研究團隊一直致力於無線生物信號傳輸相關方面的研究,「經過兩年多的觀察結果表明,與標準系統相比,無線生物信號傳輸非常可靠,速度更快,也更安全,」Aszman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MedUni維也納外科部領導的研究人員成功地在三名男性患者身體內植入傳感器,進行神經轉移,使生物信號能夠無線控制機器人手臂。

來自維也納MedUni外科的研究作者Stefan Salminger解釋說:「本次實驗所使用的三名患者,或是由於職業原因,或是由於道路交通事故而進行了肘部截肢術。植入的傳感器將肌肉信號從截肢殘肢無線傳輸到假體,通過假體軸中的磁性線圈進行無線充電。

憑藉著截肢前患者手和手臂功能的神經選擇性延伸,這些患者能夠直觀地控制假體。這種植入式技術可以顯著提高肌肉信號質量,並提高假體控制的可靠性。

1

相關焦點

  • 新傳感器技術可實現意念操控機械假肢
    中國證券網訊 一個國際團隊發表新報告說,在他們研發的傳感器技術助力下,機械假肢能探測到使用者脊髓運動神經元發出的電信號,使假肢的控制更加靈活,這相當於用意念控制假肢。有關技術有望幫助截肢人士恢復更多活動功能。
  • 超微型傳感器面世:能夠將「神經塵埃」植入人體為你治病
    希望能夠進一步開發出適用於實時追蹤人體內任意器官、肌肉結構、甚至是神經組織的超微型傳感器。繼而推動假肢運用、健身追蹤裝置開發甚至癲癇等病症的治療工作。如果未來「半機器人」的發展足夠酷炫,那麼我們或許可以看到這種叫做「神經塵埃」(neural dust)的技術得到廣泛應用。
  • 科學:大腦控制的機器人手臂為新型假肢指明了方向
    【科學:大腦控制的機器人手臂為新型假肢指明了方向】2011年4月,一名名叫凱茜哈欽森的癱瘓婦女近15年來第一次舉起杯子,使用了一個由她的思想控制的機器人手臂。哈欽森因中風導致腦部受損而癱瘓,使她的運動功能從身體其他部位切斷。
  • 用意念操控的機械手臂也能感受到真實觸覺,看這項黑科技大顯「伸手」
    他們在患者體內植入了一種受大腦控制的假體長達七年之久。自從接受了他們的假體,患者每天都在所有專業和個人活動中使用它們。在過去的幾年裡,他們還為假肢添加了一個新的功能,即假手的觸感。該控制系統足夠小以適合假肢內部,並使用複雜的人工智慧算法處理信號,從而產生用於假手運動的控制信號。觸摸感覺則來自於人工拇指中的力傳感器。來自傳感器的信號由假體中的控制系統轉換為電信號,然後發送這些電信號以刺激手臂殘端的神經。神經通向大腦,然後大腦感知到手部的壓力。
  • 冰島公司發布由大腦控制的傳感假肢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20日報導,冰島假肢製造商奧索 Ossur 20日發布了一款可植入式傳感器,使用戶可以通過思想來控制假肢。這個傳感器被稱為可植入式肌電傳感器(Implanted MyoElectric Sensor,簡稱 IMES),它能讓用戶像使用自己的真實肢體一樣,依靠大腦控制公司生產的假肢產品 Proprio Foot。 現階段用戶控制假肢時,經常會在用戶意圖產生和行為執行之間出現滯後,這是因為用戶需要對肌肉進行物理收縮,來激活假肢,而 IMES 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 Nature:利用無線神經接口讓癱瘓的猴子恢復腿部運動
    2016年11月11日/生物谷BIOON/--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利用一種無線的「腦-脊髓接口」來繞過一對恆河猴體內的脊髓損傷部位,讓一隻暫時癱瘓的腿部恢復有意識的行走運動。研究人員說,這是一種神經義肢首次被用來直接恢復非人靈長類動物的腿部行走運動。
  • 高科技幫助截肢者將假肢與患者的身體融為一體
    研究人員報告稱,新的「頭腦控制」假肢可以使截肢者重獲觸摸感,並更輕鬆地穿越日常生活。成功案例僅涉及瑞典的三名患者。但是所有人都與人造肢體生活了三到七年-從工作到滑雪,劃獨木舟和冰上釣魚,都將其用於一切。與傳統的手臂假肢可能不舒服且難以操縱不同,新的手臂假肢直接與天然手臂其餘部分的骨骼,肌肉和神經連接。
  • 康奈爾大學研發「草履蟲」傳感器可植入人體
    現在新的問題來了,一個硬幣上可以放多少個微型傳感器。 康奈爾大學納米電子學的研究人員最近開發出了一種微型傳感器,非常微小,可以在一美分硬幣的一面安裝3萬個。團隊論文,「使用光學無線集成電路的微型傳感器」,4月17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 四肢癱瘓患者用「大腦意念」操控機械臂
    這個計劃也催生了模塊化假肢(MPL)項目,這些假肢集成了例如力感知、加速度、滑移和壓力的指尖傳感器等。    在過去的 9 個月裡,研究人員測試了克米勒維斯基在使用和不使用計算機模型的情況下,在同一時間、同一方向,以及相反方向進行一系列越來越複雜的伸展運動的能力,他們使用虛擬實境中的假肢以及一個真正的電動假肢來跟蹤患者到達計算機化目標的準確性。
  • 在大腦裡植入微型傳感器,監控喜怒哀樂,你願意麼?
    現在新的問題來了,一個硬幣上可以放多少個微型傳感器。康奈爾大學納米電子學的研究人員最近開發出了一種微型傳感器,非常微小,可以在一美分硬幣的一面安裝3萬個。團隊論文,「使用光學無線集成電路的微型傳感器」,4月17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 世界首例移植仿生假肢:可由大腦控制運動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三名失去手功能的病人接受了由大腦信號激活的仿生假肢的移植。這一世界領先的外科技術能夠修復因爬山和車禍失去作用的肢體的功能。這一技術也為其它遭受嚴重損傷或者先天缺陷的病人帶來了希望。接受生物移植的這三名病人的頸部神經嚴重受損,而頸部神經控制著手臂的運動和感知。
  • 科技暖心:智能假肢讓截肢者重獲手心的溫度
    過去幾年,他一直在使用我們團隊開發的肌電假肢,而真正控制他「右手」的是右臂上肌肉的伸縮。從傳統意義上來說,普通假肢對截肢患者的裝飾意義大於實用意義,在這項測試中,用傳統假肢拿取的櫻桃確實非常容易被擠爆。 隨後,我們為他換上肌電假肢並啟動了功能性神經接口實驗室專門研發的觸覺系統。
  • 靠腦機接口「隔空探物」,大腦植入晶片可實現「心靈感應」
    以「意念發功」、「透視看物」、「隔空探物」為代表的特異功能開始大行其道,各種能人異士層出不窮。最後竟然搞出來「意念操控飛彈」、「遠程發功滅森林大火」的鬧劇。也有科學團隊將信號傳感器通過靜脈注射的方式成功送到了人類的腦內,目前對身體暫無影響。人類對腦機接口的探索終於邁出了一小步,大腦人造衛星開始上天。那麼,人類能否通過大腦植入的這些裝置實現「隔空探物」的意念操控,也就是所謂「心靈感應」嗎?答案是可能實現,但問題是要實現哪一種?
  • 美國研究者將藉助人工智慧來幫助殘障人士調整假肢
    【CNMO新聞】對於截肢者來說,現有的機械假肢並非一個十全十美的解決方案。技師往往需要花費幾個小時來手動調整假肢直到它們能完美契合使用者的行走步伐,然後再用幾個小時來教使用者如何依靠假肢獨立行走,不過,人工智慧將為這一問題帶來更好的解決辦法。
  • 可穿戴手勢識別系統 助截肢患者控制假肢
    記者近日獲悉,哈爾濱工業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儀器科學與技術專業電測技術及智能控制研究所孫金瑋教授團隊完成了「用於仿生機械手的可穿戴可攜式實時控制手勢識別系統」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最新一期《物理學雜誌》上。
  • 世界首個「雙邊植入」腦機接口!癱瘓人士用「意念」操控雙機械臂吃...
    這個計劃也催生了模塊化假肢(MPL)項目,這些假肢集成了例如力感知、加速度、滑移和壓力的指尖傳感器等。 圖|克米勒維斯基狀態良好(來源:Johns Hopkins Medicine) 作為手術的一部分,研究小組還率先提出了一種方法,該方法可通過手術過程中大腦活動的實時映射
  • 仿生耳眼手腿心臟有多牛 智能化假肢可由人腦控制
    人工心臟可賜予患者第二次生命,人工耳蝸可使失聰者重獲聽力,仿生眼球可使失明者重見光明以及仿生肢體可使癱瘓者重新站起來。當好萊塢電影不斷展現「鋼鐵俠」之類的超人能量時,如今的仿生學在人類生活中的應用已到了哪一步?牛津大學未來人類學專家桑德伯格博士表示,改造人類身體變得越來越容易,打造無敵鐵金剛已不再是幻想。
  • 用意念控制假肢不是夢!斯坦福腦機交互研究新突破
    多年來,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發一種技術,以便幫助癱瘓的人恢復四肢的能力,並使截肢者能夠利用意念來控制假肢。這個研究組聚焦在腦-機交互領域。通過在病人的大腦植入裝置,將人類的神經系統連接到電子設備上。
  • 用意念控制假肢不是夢,斯坦福腦機交互研究新突破
    通過在病人的大腦植入裝置,將人類的神經系統連接到電子設備上。這可以幫助脊髓損傷的人,或者有肌萎縮側索硬化等神經系統疾病的人,恢復運動控制能力。用意念控制假肢。圖|Stanford Medicine現有設備可以記錄大量的神經活動,然後通過電線將這些大腦信號傳輸到計算機上。
  • 大腦如何控制假肢
    ——了解科學家如何利用思想來操縱改變生活的技術科學家正在探索將人腦連接到現代假肢(例如人造肢體)或通過計算機來擴展我們功能的方法。希望患者能從中受益。特別是那些失去四肢的人。運動假肢會解釋大腦發出的自然信號,並使用可植入皮膚下甚至埋入神經中的微電極來檢測發出的電信號。每個特定運動的大腦信號都是唯一的,並且略有不同,目的是單獨檢測這些信號,以使患者能夠執行精細運動。然而,科學仍在發展以更準確地識別這些信號,並且還沒有完美的假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