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演講】
作者:劉醒龍(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
我曾去鄂西秭歸縣拜訪當地的騷壇詩社。有600年歷史的騷壇詩社,生生不息,從未間斷。詩社成員全部是當地農民,他們一代接一代地寫了上萬首詩詞。這些普通人,用寫在房前屋後的詩詞、留在田邊地頭的吟唱,表達了普通人的努力和堅持,造就了潛藏在人民中間的中國精神。正是這種平靜的堅守,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綿綿不斷地延續下來。
小時候,常聽家中老人將「賢良方正」四個字當成形容詞。老人其實是在陳述一種文化,是在指引一條讓人活得更好的正脈。對每個人來說,中華文化就是以故鄉為代表的源遠流長,是那些與毫不起眼的平靜生活融為一體,不用心思索就有可能忽略的日常品質。
(光明日報記者王斯敏、曲一琳 通訊員王曉靜整理)
《光明日報》( 2018年10月25日 11版)
[責任編輯:潘興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