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發現白血病治療新思路,解鎖circRNA調控翻譯新功能

2020-11-24 騰訊網

FLT3-ITD是在FLT3基因中間的一段串聯重複序列突變,該突變可導致Y591等位點的自磷酸化,進而激發下遊通路的過度激活,促進疾病進程。目前普遍認為FLT3-ITD突變型白血病預後極差且容易復發,因此,尋找新的 FLT3-ITD 白血病的藥物靶點具有重要意義

環狀RNA(circRNA)是一類特殊的非編碼RNA分子,也是RNA領域最新的研究熱點。與傳統的線性RNA不同,circRNA分子呈封閉環狀結構,不受RNA外切酶影響,表達更穩定,不易降解。

在功能上,近年的研究表明,circRNA分子富含miRNA結合位點,在細胞中起到miRNA海綿( sponge)的作用,進而解除miRNA對其靶基因的抑制作用,升高靶基因的表達水平;這一作用機制被稱為競爭性內源RNA(ceRNA)機制。

通過與疾病關聯的miRNA相互作用, circRNA在疾病中發揮著重要的調控作用。然而,circRNA是否還有其他的調控形式,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近日,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月琴教授團隊在血液學領域頂級期刊Blood雜誌發表了題為:CircMYBL2, a circRNA from MYBL2, Regulates FLT3 Translation by Recruiting PTBP1 to Promote FLT3-ITD AML Progression的研究論文。並被雜誌主編推薦為該期封面論文

該論文闡明了環狀RNA(circRNA)circMYBL2通過招募RNA結合蛋白PTBP1調控癌基因FLT3 mRNA的翻譯效率,從而促進了FLT3-ITD突變型白血病的發生發展

這是國際上首次揭示了circMYBL2與RNA結合蛋白PTBP1形成複合體促進了FLT3蛋白的翻譯效率,該創新性的研究工作報導了circRNA調控翻譯的新功能

該項研究成果首次報導新型非編碼RNA circRNA以RNA-蛋白複合體形式發揮對翻譯進程的正調控作用,揭示了環狀RNA的新功能。

首先,研究人員以FLT3-ITD突變型白血病為研究模型,發現環狀RNA circMYBL2在FLT3-ITD陽性白血病中高表達並特異性影響FLT3-ITD陽性白血病細胞的增殖、凋亡等一系列細胞功能,卻對FLT3-ITD陰性白血病細胞無顯著影響。

circMYBL2結合PTBP1調控FLT3 mRNA翻譯效率的工作模型

進一步研究顯示,circMYBL2調控該疾病關鍵癌基因FLT3的蛋白翻譯過程;揭示了circMYBL2與RNA結合蛋白PTBP1形成複合體促進了FLT3蛋白的翻譯效率。該工作報導了circRNA調控翻譯的新功能。

總的來說,該論文闡明了環狀RNA(circRNA)circMYBL2通過招募RNA結合蛋白PTBP1調控癌基因FLT3 mRNA的翻譯效率,從而促進了FLT3-ITD突變型白血病的發生發展。

該項研究成果在國際上首次報導新型非編碼RNA circRNA以RNA-蛋白複合體形式發揮對翻譯進程的正調控作用,揭示了環狀RNA的新功能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19000802

相關焦點

  • 復旦科學家發現腦區調控動機行為機制,為睡眠障礙治療提供新思路
    該研究可為臨床治療睡眠障礙、藥物成癮等精神疾病提供新思路。近日,最新一期國際學術期刊《分子精神病學》(Molecular Psychiatry)已在線發表了該成果。黃志力課題組經研究發現,存在於伏隔核腦區中的多巴胺的兩種不同受體陽性神經元分別可調控覺醒和睡眠,而腹側蒼白球(腦區)則是這二類神經元的下遊「成員」之一,但其本身是否調控覺醒和動機行為不明。
  • 「神藥」二甲雙胍又雙叒解鎖了新功能:可逆轉肝臟炎症
    要點一覽二甲雙胍解鎖新功能,可逆轉肝臟炎症。飽受爭議的大麻素,或可抑制結腸炎症,預防結腸炎發展為結腸癌。01二甲雙胍可以逆轉肝臟炎症deng,deng,deng~今日一周資訊的主角是我們「神藥本藥」——二甲雙胍!
  • 廣東新增兩位院士 中山大學宋爾衛、戴永久當選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院長,我國著名的乳腺外科專家宋爾衛教授增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戴永久教授增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每兩年評選一次,是我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2019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
  • 為白血病治療提供新思路!攜手國家重點實驗室,廣東團隊成果登上自然子刊
    白血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惡性疾病,其死亡率在兒童及35 歲以下成人惡性腫瘤中居首位。近年來,白血病的免疫治療獲得了醫療界廣泛關注,白血病患者完全緩解率已得到顯著提高,但由於微小殘留病灶,仍有約30%-50%完全緩解的白血病患者復發。
  • ...蘇士成/高志良/許小丁合作揭示線粒體定位circRNA調控肝臟免疫...
    該研究揭示了線粒體定位的circRNA在代謝性炎症中發揮重要功能,並且率先構建靶向線粒體circRNA的納米遞送系統,實現在體內外幹預線粒體定位circRNA,為靶向線粒體信號治療代謝性免疫疾病提供新思路。
  • 科學家發現核糖體兼具調控功能
    不過十一月十九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了一項驚人發現,為人們帶來了抵抗狂犬病等致命病毒感染的新希望。 細胞需要通過蛋白來執行功能,一般人們認為核糖體只是細胞合成蛋白的分子機器,而翻譯的調控是通過起始因子和RNA結構進行的。
  • 飛常準新版航線圖上線 解鎖七大新功能
    那麼,一起解鎖新版航線圖的新功能吧。  解鎖多條件查詢新功能  航線通航情況往往是國家、地區之間人員往來的晴雨表。為了更便捷的展現國家、地區的通航情況,新版航線圖不僅支持機場-機場的查詢,更支持機場-國家/地區、區域-區域的查詢。通過查詢發現,2016年9月14日與2017年9月14日上海浦東-韓國航線減少了近一半。
  • ...調控創新團隊在食品領域國際頂尖期刊發表綜述文章「蛋白質翻譯...
    我國生鮮肉加工、貯藏、流通過程存在品質劣變快、損耗高的突出問題,由此造成的重量損耗和質量損耗達8%以上,遠高於發達國家1-3%的水平,從分子水平揭示生鮮肉品質形成與劣變的代謝通路,精準控制生鮮肉劣變和靶向調控肉品質,是我國肉類產業亟待攻克的重大難題。
  • circRNA研究無從下手?不如試試翻譯組學!
    前不久,德國柏林Max Delbruck分子醫學中心(MDC)分析了80例人心臟組織的翻譯組學數據(其中65例擴張型心肌病,15例健康對照),發現了心臟組織特異的蛋白翻譯機制。在捕獲的可翻譯的RNA分子中發現了169種lncRNA,40種circRNA,進一步佐證了非編碼RNA,包括circRNA能被翻譯的事實。該文章的成果發表在《cell》上。
  • T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分子遺傳學改變和靶向治療新進展
    活化性基因突變可在67%的ETP-ALL患者中被發現,包括NRAS、KRAS、JAK1、NFI、 PN11、JAK3、SH2B3(編碼LNK,一個JAK2信號轉導的負調控因子)和IL7R的新突變,在非ETP-ALL中這些改變的發生頻率僅為19%。
  • 中山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發現病毒共進化模式的新機制
    另一方面,新近的研究表明,高表達的內源基因的密碼子偏好性可以通過競爭性消耗tRNA資源,從而對基因組內其他基因的表達形成間接影響(反式調控,trans-regulation)【4】。那麼在病毒感染宿主的過程中,作為外源基因的病毒是否也能通過上述反式調控機制影響宿主的翻譯系統,從而影響宿主的表型及宿主-病毒共進化的模式呢?
  • 研究發現不同表觀修飾的相互作用加速MLL白血病進展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王前飛研究組致力於白血病的發生機制、臨床特徵及治療研究。近日,該研究組與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黃剛研究組合作,首次揭示了兩種不同組蛋白表觀修飾相互作用,調控基因表達並加速MLL白血病進展的全新機制。
  • Cell reports:靶向AMPK治療白血病
    2015年5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 激活AMPK能夠阻斷急性髓系白血病傳播但不會損傷正常造血功能 AMPK激活劑(GSK621)誘導的細胞毒性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自噬過程 共激活AMPK和mTORC1能夠協同抑制AML AMPK
  • 中山大學肖仕課題組發文綜述總結脂質調控植物低氧應答的研究進展
    中山大學肖仕課題組發表特邀綜述總結脂質調控植物低氧應答的研究進展責編 | 逸雲目前,極端氣候頻繁發生研究發現,植物鞘脂不飽和極長鏈神經醯胺和磷脂酸通過與乙烯負調控因子CTR1蛋白結合,並抑制其激酶活性,進而參與調控乙烯信號轉導及其所介導的植物低氧反應(圖2)。
  • 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基因轉錄終止與蛋白質翻譯調控項目課題驗收會議...
    10月15日,由中山大學承擔的蛋白質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基因轉錄終止與蛋白質翻譯新調控機制」課題驗收會在北京召開。    「基因轉錄終止與蛋白質翻譯新調控機制」項目於2013年立項,共設立3個課題,由中山大學、廈門大學、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學等4個單位共同承擔。研究團隊發現和鑑定了胸腺發育及免疫應答過程中可選擇性多聚腺苷酸化位點的調控規律和關鍵基因,並且在調控機制上取得了創新性成果。各課題完成了計劃任務和考核指標,組織管理規範,通過課題驗收。
  • 中山大學Cell揭示線粒體circRNA可作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治療靶標
    但近年來,人們在真菌、原生生物、植物、果蠅、小鼠以及人類細胞中發現了許多circRNA。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circRNA並非mRNA剪接的副產物,而是在細胞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一類RNA分子。線粒體擁有自己半自主的基因組,除了表達蛋白以外,線粒體基因組也轉錄非編碼RNA,然而,由於缺乏特異性遞送系統,線粒體中的非編碼RNA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腸道共生菌調控胰島beta細胞胰島素的分泌
    參與代謝調控是腸道菌影響宿主機體健康的重要方面。一方面腸道菌通過其強大的代謝能力以降解腸道中複雜多糖與宿主實現互利互惠,另一方面,腸道菌的定植與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因此,腸道菌的定植勢必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需求。已有研究發現了腸道菌來源的短鏈脂肪酸通過激活迷走神經促進胰島素分泌。而胰島細胞能否直接感知腸道菌來源的信號而調控胰島素的分泌目前尚無報導。
  • 白血病的治療費用是多少?
    白血病的治療方法是第一種綜合治療,包括多方面,如預防感染、支持療法、免疫療法、放射療法、中醫療法、護理等。對小兒白血病,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是化療。大多數小兒白血病患者單純採用化療就可以治癒,少數療效差的類型則需要在化療之後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
  • circRNA研究必備工具:circRNA翻譯潛能預測
    circRNA研究領域,最近有件事很轟動。
  • 為疾病治療提供新思路!廣東科研團隊最新成果登上國際頂級雜誌!
    O- GlcNAcylation是真核蛋白翻譯後修飾的重要方式,由O-GlcNAc水解酶(OGA)和O-GlcNAc轉移酶(OGT)控制,在調節腸道炎症然後,採用宏基因組學分析了來自6個不同國家、涵蓋6種不同疾病、共1999個樣本中細菌來源的OGA的基因豐度,發現OGA基因豐度在健康人群中很高,但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顯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