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高校闢謠「醫學生期末複習時猝死」:繫心源性猝死

2020-12-08 環球網

1月10日晚,有學生向中國青年網記者反映,浙江中醫藥大學近日有醫學生在期末複習時猝死,並稱不止一名學生。有學生稱是因為一周內要考完十多門課程,學生在複習考試中突發意外。有學生闢謠稱,10日下午6時救護車接走的學生為意外,和期末備考沒有關聯。該校工作人員稱,學校確實有一名大二男生於1月10日早上在宿舍內生命體徵有異樣,經搶救後宣布猝死,醫生初步鑑定死因為心源性猝死;學校沒有刪帖,網傳信息多為不實,具體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近日,浙江中醫藥大學學生告訴記者,學校有醫學生猝死,稱2天期間來了4輛救護車,而學校卻讓學生刪除與救護車相關的內容,並稱學校要求期末卷面成績必須達到55分,不然就會掛科。還有學生稱近幾日有多輛救護車駛入學校,在學校校外寢室立業園等地樓下停留。有網友稱一名學生確認已經猝死,兩名情況不詳。

在同一個園區居住的杭州醫學院的學生稱:室友從外面回來,剛好遇見(救護車)了。並附有校園出現救護車的照片,該學生表示,園區內有多所學校學生居住,目前不能確定是否是浙江中醫藥大學學生。

一名學生稱,不方便透露信息,「老師說不能發朋友圈,也不要相信網上的謠言,猝死是假的,這是學校找同學來寢室傳達的話。意思就是要封鎖消息。」

對此有同學表示,學校沒有要學生刪除與救護車有關的內容!輔導員都在群裡發消息讓同學注意休息!

在網友爆料的網頁下,有學生闢謠,內容為:大家不要再謠傳了,今天下午6點樓下救護車送走的是我們班的同學。該同學身體較弱,今天她是因為吃完飯,一口氣爬了五樓身體負荷不了,就出現了心慌胸悶的症狀。當時在場及時叫了救護車,現在已經沒有大礙了。這次意外和期末備考沒有關聯,她沒有壓力過大,也沒有熬夜,不要再謠傳了。朋友圈一些不當言論請刪除,謝謝。

該學生告訴記者,其闢謠內容為自己班級的同學被救護車接走的事情,其他情況不知道,並稱自己沒有說謊。

1月11日早上,記者致電浙江中醫藥大學黨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學校確實有一名男生於1月10日早上在宿舍內生命體徵有異樣,經搶救後宣布猝死,醫生初步鑑定的死因為心源性猝死,學生為2017級學生。「昨天早上起床的時候,同寢室的學生發現情況後向學院老師匯報,送到醫院學生已經確認死亡。」

針對網傳學生因為複習壓力大導致猝死這一情況,工作人員回應稱:「學生們肯定都有壓力,但是只有我們學校學生壓力大是不可信的,據我了解學校安排考試前後有20多天,時間沒有安排特別緊張,具體情況也不是很清楚。」

針對學校讓學生刪帖這一情況,該工作人員稱很多為謠言。「老師不讓學生洩露個人信息和隱私是有可能的,但刪帖不會的。」

針對網傳消息「學校2天期間來了4輛救護車」,工作人員稱,可能是謠言。「立業園裡有很多學校學生住在一塊,同學們有點病情都會叫救護車,不明情況的同學有可能認為和我們學校學生猝死有關。」

針對學校要求期末卷面成績必須達到55分,不然就會掛科這一情況,該工作人員稱不清楚,具體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原題為:《網傳醫學生期末複習時猝死 校方:謠言,繫心源性猝死》)

相關焦點

  • JAMA子刊:ACS後心源性猝死風險不容忽視
    對APPRAISE 2、PLATO、TRACER與TRILOGY ACS四項大型試驗的合併分析發現,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症候群(NSTEACS)發病後的心源性猝死(SCD)事件非常少見,每年的發生率約為1%,但是此類事件仍佔這一人群心血管死亡的1/3左右。
  • 軍醫科普:揭開心源性猝死的神秘面紗
    心源性猝死的定義及特點心源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狀發作後1小時內發生的以意識突然喪失為特徵的由心臟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1979年國際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學會以及1970年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猝死為:急性症狀發生後即刻或者情況24小時內發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數學者傾向於將猝死的時間限定在發病1小時內。
  • 闢謠:猝死的年輕人這麼多,難道是這些年輕人不行?
    您好,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需要三分鐘,但是您會知道: 一、心臟問題是猝死的主要原因。 二、猝死可以預防嗎?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容易猝死? 三、猝死之前有什麼症狀?
  • 侯耀文於23日晚七點左右去世 可能是心源性猝死
    侯耀文於23日晚七點左右去世 可能是心源性猝死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23日 21:48 來源:網易娛樂     當急救人員到達現場時,侯耀文的心跳脈搏血壓已經全部消失。醫護人員進行迅速搶救,但四十分鐘後,侯耀文沒醒來,匆匆離開人世。    郭院長還表示,侯耀文的發病比較急,雖然家屬說家族沒有心腦血管疾病,但院長仍然認為侯耀文先生的離世可能是心源性猝死。責編:孫潔
  • 明天和意外永遠不知道哪個先到來,遠離猝死,這幾點一定要了解!
    臺灣藝人高以翔在浙江錄製節目中不幸猝死,年僅35歲,讓網友們悲痛不已。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馬根山教授提醒,高強度、高壓力、高度緊張、持續過勞的工作狀態日益成為年輕人猝死的重要誘因。
  • 定期檢查降低猝死機率
    WHO對猝死的定義,即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6小時)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的情況。全球每年約300萬人發生猝死,大約75%為心源性猝死,它的發生僅在短短1小時內。
  • 連續兩起90後猝死事件,你還在用命換工作?
    圖片來源douban根據猝死發生的原因,可將其分為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和非心源性猝死。其中,心源性猝死可佔全部猝死的80%,其發生多與心臟疾病急性發作有關。我們之前提到的案例中,導致《巴啦啦小魔仙》美琪扮演者孫僑潞猝死的原因就是心梗。猝死離我們有多遠心梗聽上去離我們很遙遠,很難想像它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不過心源性猝死的危險因素可不是只有心梗,另外幾樣大家可能並不陌生。
  • 35歲男演員高以翔不幸去世,關於「猝死」,這些預防知識99%不知
    在錄製綜藝節目《追我吧》奔跑途中突然暈倒,在現場的網友說:高以翔曾心跳停止3分鐘,但經過10分鐘的心肺復甦搶救後,送醫院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搶救,醫院最終宣布心源性猝死,享年35歲。心源性猝死概念:心源性猝死也叫做心臟性猝死,主要是指由於心臟原因導致的患者突然死亡。從目前來看,多數人接受的有關心臟性猝死的概念是:「由於心臟原因所導致的非預見性的自然死亡,患者可以有心臟病史,也可以沒有心臟病史,從發病到死亡時間為1個小時內。」心臟性猝死是所有猝死中佔據最多的。
  • 動態監測心功能並自動報警 CRT-D起搏器防治心源性猝死更有效
    西安市第三醫院心內科一病區主任王昌育介紹,很多患者以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為主要臨床表現,患者隨時可能發生心性猝死,對此類患者可用藥物控制心力衰竭,並同時植入體內自動除顫器(簡稱ICD)以減少心性猝死的發生;另一些患者則以心力衰竭症狀如氣短、浮腫等為主要表現,未合併嚴重室性心律失常,此類患者在強化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可以行心臟再同步化治療(簡稱CRT)輔助治療。
  • 猝死前身體會發出5個「求救信號」,每一個都很明顯,收到能救命
    猝死在帶走「王瀝川」後,並沒有停下它的步伐。 昨日,一段男子在演講臺上倒地不起的視頻在網上熱傳。當事公司同事回應,演講者為公司董事長,一個月前在活動現場致辭時突發心肌梗塞離世。
  • 25歲,年薪30萬,猝死!心臟猝死前的4大徵兆,你有嗎?
    ,而他,就是那令人羨慕的十分之一;工作期間,他總是屬於員工大會上經常被表揚的那一撥。猝死急救有個「白金10分鐘」 絕大多數心源性猝死是心室顫動導致的心臟驟停引起的,由於心室無法有效泵出血液到循環系統中,造成心肌細胞和腦細胞缺氧, 如不及時搶救,10分鐘之內生命的時間窗就可能關上。
  • 不到30歲的年輕人,為何會被猝死盯上?
    近日猝死的話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短短半個月內廣東汕尾一員工在宿舍猝死網紅博主飛機上心臟驟停去世拼多多員工猝死《巴啦啦小魔仙》主演心梗猝死而最嚴重的情況,是當我們的興奮性過高時,給心臟供血的冠狀動脈可能會出現痙攣,進而引發心肌梗死。而這種心梗,就有可能導致猝死。有研究表明,睡眠在6.5-7.4小時的人群,死亡率最低。而低於4.5或高於9.5個小時,死亡率會倍增。第二個導火索:酗酒
  • 每拖1分鐘,死亡的概率增加10%,高以翔心源性猝死背後給我們敲響的...
    昨天,臺灣男演員高以翔,在錄製綜藝節目的時候,因心源性猝死,年僅 根據我國心血管中心數據,每年有高達55萬人因心源性猝死,這個數字是全球第一。那麼心源性猝死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 猝死前的九大徵兆 早知道早救命!
    猝死前的九大徵兆  在臨床上,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包括冠心病或其他惡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臟驟停或急性心衰。其中,冠心病導致的猝死可佔八成。另外,一些腦血管疾病也會引發猝死。猝死雖然事發突然,實際也是有跡可循的。
  • 死亡是「death」,那「猝死」英語怎麼說?該如何預防呢?
    模特&演員高以翔(Godfrey Gao )在中國錄製節目時突然昏倒(collapse)死亡。據報導,Godfrey是因為心源性猝死(dead of sudden cardiac arrest)而離世的。死亡是「death」,那「猝死」英語怎麼說?該如何預防呢?
  • 高以翔意外離世 猝死及急救方法引關注
    2019年11月27日,演員高以翔在錄製運動類綜藝時突然暈厥倒地,後送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年僅35歲。據微熱點(wrd.cn)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8日9時,與高以翔離世相關的信息達368.43萬條,微博話題#高以翔去世#在不到48小時的時間內閱讀量超過40億。
  • 「猝死」新聞屢見不鮮,究竟是什麼奪走他們的生命?
    其中不乏有博學多才的醫生、IT界精英和金融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們,中年猝死已然成為高頻事件。 明天和意外 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 還記得2019年的尾巴嗎? 演員高以翔在錄製節目時猝死當場。
  • 臺灣第一男模高以翔猝死!我國每年54萬人猝死..
    不過,就在上午十點49分,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應磊、王波報導,核實了高以翔在浙江寧波錄製節目時發生意外,最後搶救無效,猝死。我國每年54萬人猝死,很多都是年輕人!「悲痛!武漢市漢陽醫院呼吸內科醫生周春鵬夜班搶救病人後,猝死在值班室。年僅30歲!」近日,武漢一醫生猝死的帖子在朋友圈刷屏。事發時,周春鵬當值夜班,當夜救治了6名患者。凌晨2時25分,護士發現周春鵬躺在床上沒有意識,瞳孔散大,沒有呼吸、心跳,已測不到血壓。
  • 醫生解剖多例猝死者:四分之一「太激動」,四分之一「太勞累」!
    2020年4月出版的最新一期《中國急救醫學》期刊上刊登了一篇研究《我國5516例屍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徵分析》,該研究分析5516例猝死者的屍體解剖特點。 研究人員發現,猝死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佔57.8%,其中:55.2%冠心病猝死,佔比最高; 21.6%為肺源性猝死; 9.21%為腦源性猝死。
  • 健康頭條|23歲年輕人猝死前的5分鐘,他的身體經歷了什麼?
    猝死經常發生在緊張工作、情緒激動、排便、睡夢中或者早上醒來時。據美國有關專家統計,美國約有32%的非正常死亡死因是猝死,平均每分鐘有1人猝死,這比癌症導致的死亡要多1/3[3]。在我國,據資料報導,猝死約佔死亡總數2%~10%[4],也是一個很高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