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伯裡克利時代的醫師希波克拉底是西方醫學的奠基人,被西方尊為「醫學之父」,而他向醫學界發出的行業道德倡議書,也是從醫人員入學第一課要學的重要內容。
不過在中世紀,神學宗教認為意志自由是上帝所賜予的,而意志失常則是惡魔作祟,精神病患者被認為是惡魔附體,他們所接受的治療方法是非常殘忍的,也因此導致不少精神病患者選擇了自殺。
18世紀法國大革命後,唯物主義思想開始佔重要位置,法國醫師皮內爾非常同情患有精神病且在接受治療後逃出「瘋人院」自殺身亡的鄰居,因此對心理學深入研究,在《論精神錯亂》中報導了他的許多病例,提倡更人道的治療精神錯亂。
但精神病患者身上的枷鎖被解除,卻並不代表人們能夠正確認識精神病患,皮內爾有「現代精神醫學之父」之稱,而葡萄牙精神病理學家安東尼奧·德·莫尼茨則被認為是現代精神病外科學的創始人,他發明了「精神病手術療法」。
在上世紀初、中期,無數人被捲入了戰爭,戰爭也讓原本和藹可親的人患上戰後心理創傷,從而變得易怒,也因此被送入了精神病院,莫尼茨則辭掉了外交部長的工作,投入到了醫學。
1936年時,莫尼茨在助手的協助下,對精神病患者進行了額葉前部大腦白質切斷術,這是首次為治療精神病患者所進行人的大腦的手術,手術「很成功」,患者不再具有讓旁人受驚的行為舉止。
莫尼茨也向外宣稱:「額葉切除術是一種簡單、安全的手術,很可能是一種可以高效治療精神障礙的外科手術。」之後這一手術也曾風靡全球。
1949年,莫尼茨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項,但他的這種技術卻讓上萬人因此變傻。這項技術非常簡單,美國醫生沃爾特·傑克遜·弗裡曼二世更是將其推向了高潮,約翰·甘迺迪的妹妹露絲瑪麗·甘迺迪也接受了這項手術。
可相比莫尼茨,弗裡曼毫無醫德之心,僅僅是為了牟利,整個操作過程也都非常簡單粗暴,僅僅只需要十分鐘,弗裡曼直接用鋼錐將人的腦部額前葉進行破壞,但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這項治療方法,旁人也越發覺得事情不對勁。
只要接受這一手術的患者,之後便成了「木偶人」,沒了喜、怒、哀、樂這些人人都有的情緒,整個人都變得安靜,也不會思考,簡單粗暴的來說,這些患者變痴傻了。
人們意識到這項手術是多麼惡劣,它殘忍的剝奪了人的感知,這並不是精神病患者應該承受的,因此社會各界開始呼籲不再進行該項手術,然而因為各方面的緣故,這項技術絕不可能在這個世界上絕跡。
一些精神病患者的家屬為了不遭受外界的目光,或者並不願耐心的對待精神病患者,他們也只為方便快捷,從而選擇讓家人接受這一手術,即使因此變得痴傻,家屬卻認為是可取的,因為傻子相比精神病更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