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發明把上萬人變傻,卻因此提名諾貝爾獎,還被宣傳說包治百病

2020-12-07 趣觀歷史

引言

有道是「無方可療相思病,有藥難醫薄倖心「,世上固有疑難雜症,亦可在名醫的努力下尋得破解之法。相比之下,名醫也難以醫治的乃是心病,與上述在《鷓鴣天·戲贈黃醫》中所言類似,世人熟知的還是《林間集》中的名言:「解鈴還須繫鈴人,心病還須心藥醫。」

01

的確, 心理疾病,成因於個人的境遇,生活的遭遇,很多時候,旁人無法感同身受,更難以開解。心病久而久之,不僅會損傷人的身體,甚至會對個體的心理與精神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心理疾病嚴重會發展為精神病。而精神病在現代依然是很難治癒的疾病。

精神病的作用原理是人腦的內功能激素分泌紊亂,以至於患者的感官、思維失常,形成了不可逆的傷害。目前的醫學技術,依然不能治癒精神疾病。甚而至於,現在青少年的一些心理隱患,也會被家長視作精神病送去治療,包括上網成癮、早戀等。

▲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一直是科學家們想要攻克的難題。古時,醫生認為將血管切開放血,就能夠把體內的毒素排出,維持體內安全。但是這種方法對精神疾病沒有任何的幫助,更是會奪走病人的生命,美國前總統華盛頓便是被這種醫治方法奪走了生命。

▲華盛頓

而在迷信的地區,比如非洲與太平洋的部分原始部落,精神病人會被視為鬼上身。因此,他們發明了通顱術,也就是針對精神病患者,將其頭顱鑽開口子,他們認為這個做法可以為附身的魔鬼找到出口,驅除體內的魔鬼。

02

二十世紀,近代醫學實現了飛躍式發展,不過此時的醫生並不了解人腦功能與精神病原理。這時,葡萄牙出現了一位教授莫尼茲,他在對古籍進行分析之後發現了一種特殊的治療方法。1927年,莫尼茲將一種不透x光的物質注入人體大腦繼續內拍攝,進而創造了腦血管陰影技術,此項技術沿用至今,莫尼茲憑也因為這個技術得到了兩次諾獎提名。

造影術最初需要刺穿頸動脈,把陰影劑注入頸動脈,後來,演化成為成熟的腦血管造影技術。此項技術在當代廣泛使用,用以查明腦中病灶部位。

▲通顱術

按理說,這樣造福病患的技術研發,本應該讓莫尼茲一生享用,終身受到人們的尊敬與醫學界的敬仰。但這一切隨1935年發表的一篇文章發生了改變。1935年,耶魯大學的精神學家公開了一份研究報告:他們通過手術切除了兩隻猩猩的前腦葉等腦內部位,而兩隻猩猩術後變得溫順了不少。這篇文章正巧被當時在研究鑽頭顱技術的莫尼茲看到,他頓時生出了一個想法:這種手術或許可以用於治療精神病。

當時正是二戰期間,不少戰士患有創傷性應激症候群,為了保護社會的安定與普通百姓的安全,這些病患被送入了精神病院統一治療。但是醫生參試了各種方法,卻依然沒有絲毫的效果。

▲莫尼茲

在莫尼茲看來,自己有信心治好這些患病的老兵,而這些老兵也是印證他的想法的最佳人選。儘管當時的莫尼茲年紀很大,腿腳已經很不利索了,但他依然堅持,指導學生按自己的指令進行治療。他們尋求了一位60多歲的精神病患者,在其頭顱兩側開了一個小口,注射乙醇,以此破壞前額葉的連接神經。

雖然病人的精神狀態有了好轉,情緒也穩定了,卻沒有了人格與感情,與傻子無異。莫尼茲卻覺得這種代價在社會利益面前不值一提,也沒有追蹤術後病人的情況。

03

後來,莫尼茲找來了40多位病患,也對其進行了相同的手術。1936年,莫尼茲公開了治療精神病的論文,巴西等國紛紛表示對該技術的興趣,願意嘗試,成效明顯。為此,莫尼茲向世界宣告自己研發的新技術,能夠克服精神疾病的難題,同時在當時社會甚至出現了這項手術可以包治百病的說法。

▲額葉切除手術

為了避免手術時損傷到無關的腦內部位,莫尼茲還發明了一種精準切除腦內神經的儀器。此項技術與儀器一經推廣,就得到了很多醫生的認可。但是,操作該技術的環境要求極高,需要乾淨的手術環境,專業的設備,而當時大部分的精神病院不具備這種條件。

04

就這樣,原本是造福人類的技術被醫生弗裡曼盜用,還加以演變,發明了更加瘋狂的冰錐療法。先用電擊暈患者,接著,用鑿子把鋼錐釘入腦中,靠直覺攪拌腦內前額區,達到破壞蛋白質的目的。

弗裡曼在名利的驅使下,變本加厲地廣泛推廣他的發明。直到後來,只需要花費25美金就可以進行這項手術,也不需要乾淨的手術刀。二戰之後,美國政府就用這項技術治療2000多名戰士,未經戰士的同意,就進行電擊手術。而這些戰士,要麼生命終結在了手術臺上,要麼沒有了基本的生活能力

▲冰錐療法

受害者的家屬開始聯合投訴,60年以後,在前蘇聯精神病學家的號召下,人們開始抨擊並且扼殺該手術。1950年,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被發現,莫尼茲被人們釘在了恥辱架上,聲名狼藉。

諾獎是現在公認的專業領域最高獎項,能夠提名了諾貝爾獎,也是對個人專業能力的肯定,不僅代表至高的榮譽,還彰顯了獲獎者成就的權威性與可靠性。但是,莫尼茲的提名卻是諾貝爾獎的失誤。

結語

在醫學條件越來越好的今天,新的技術被廣為推廣之前會經過不斷的驗證,任何的手術都應該在嚴格的標準下進行,病患就醫也一定要到正規醫院。

參考資料:《鷓鴣天·戲贈黃醫》《林間集》

相關焦點

  • 一項發明將上萬人變傻,卻因此獲諾獎,遭人痛罵,依舊世界流行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是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炸藥的發明者,他一生有355項專利發明,開設了100家公司和工廠,累積了巨額財富,但他卻沒有子嗣,在他離世的前一年,諾貝爾留下了920萬美元設立了諾貝爾獎。
  • 醫學教授的一個發明,讓萬人變傻,卻榮獲諾貝爾獎,還被世界追捧
    ,在《論精神錯亂》中報導了他的許多病例,提倡更人道的治療精神錯亂。 但精神病患者身上的枷鎖被解除,卻並不代表人們能夠正確認識精神病患,皮內爾有「現代精神醫學之父」之稱,而葡萄牙精神病理學家安東尼奧·德·莫尼茨則被認為是現代精神病外科學的創始人,他發明了
  • 他的一項發明將上萬人變傻,卻獲得諾獎,遭世人痛罵仍流行全世界
    他的一項發明將成千上萬的人變傻,卻獲得了諾貝爾獎,被世人痛罵,至今仍風靡全球。一般來說,只有造福全人類的偉人才會獲得諾貝爾獎,尤其是在醫學領域,一項新技術的突破往往能挽救成千上萬的患者,可謂功德無量。然而,194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茲發明了一項讓人變傻的技術,他當時沒有受到譴責,卻得到了無數人的讚揚。眾所周知,精神病人是社會的潛在危害,他們不時發病,隨時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甚至是犯罪行為,也不是沒有可能。於是,畢業於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的莫尼茲博士抱著拯救社會的初衷,走上了治癒精神疾病的道路。
  • 諾貝爾獎史上最大恥辱,他把無數人變傻,結果成了萬人追捧的英雄
    在學術界,諾貝爾獎可以說是不知道多少人的夢想,從1901到2019年,諾貝爾獎共授予了919位個人和24個團體,以表示對那些在各個領域有著特殊貢獻人們的獎勵,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諾貝爾獎基金會也有翻船的時候,比如在1939年,希特勒就被一個瑞典國會成員提名,而接下來說的,可以說是諾貝爾獎史上最大恥辱
  • 中國有多少人獲得過諾貝爾獎提名?他竟然獲得諾貝爾獎跨界提名!
    中國近代以來又有多少人曾經獲得諾貝爾獎提名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慢慢了解。6.崔琦:1939年出生於河南,美籍華人,1998年獲諾貝爾獎物理學獎。7.高行健:1940年出生於江西,1962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專業,1997年取得法國國籍。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並因此成為首位獲得該獎的華人作家。8.錢永健:1952年生於美國,錢學森的侄子,美籍華人,200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 此人發明了一種小手術,剝奪數萬人靈魂,卻還因此獲得諾貝爾獎
    從學歷上來看,莫尼茲是個地道的天才。不光如此,莫尼茲同時也在政界發展,43歲時更是被任命為葡萄牙駐西班牙外交大使。不過跟他在醫學上的名氣相比,外交官這個名頭反倒顯得沒那麼出名了。在莫尼茲那個時代,現代醫學剛剛起步,很多常識都沒形成。比如在中世紀,很多精神病人會被認為是魔鬼附身。
  • 一項獲得諾貝爾獎的發明,最終成為無數人的夢魘……
    他樂觀的性格和叛逆的精神,給原本如一潭死水的精神斌人們帶來了歡樂與希望,可是卻因而得罪了護士長,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男豬腳被護士長叫人強行帶走,再次送回來後變成了痴呆狀態。當時我還以為是被電傻了,許多年後我才知道,這是在歷史上曾經臭名昭著的腦額葉切除手術。
  • 他是愛迪生最怕的人,曾經11次提名諾貝爾獎,兩次拒領9次送人
    他是愛迪生最怕的人,曾經11次提名諾貝爾獎,兩次拒領9次送人   記得上小學的那會兒,老師或大人們經常會問到:你們的理想是什麼?同學們都想打了雞血一樣,基本統一地回答:要當一名發明家,像愛迪生一樣,發明許多許多的東西。
  • 諾貝爾獎最大恥辱: 49年的醫學獎, 30萬人無休止的噩夢
    切除前額葉後的病人狀態由於莫尼茲醫生還發明過諾獎級別的腦血管造影術,因此他的威望非同小可,而他卻也根據患者「治癒」後的案例輕率的做出了「額葉切除術是一種簡單30萬人永無休止的噩夢因為做了切除手術後的病人效果立竿見影,因此莫尼茲醫生的額葉切除手術很快流行開來,在1945年,美國醫生弗裡曼還改進了這個手術,使得施行手術的門檻更低,甚至連最初級的診所都能實施這個手術。
  • 他發明了中國第一個口罩,更是諾貝爾獎史上首位華人候選人,曾拯救...
    那麼,戴了幾個月口罩的你是否有想過,口罩是什麼時候,在什麼情況下發明的?又是什麼人發明的?事實上,發明了口罩的這個人,甚至挽救過中國國運。 1879年3月10日,伍連德出生於馬來西亞檳榔嶼。父親伍祺學是開設金店的僑商。如果用一句話總結伍連德的一生,那就是「不斷學習,不斷得獎,不斷貢獻」。
  • 諾貝爾獎最大恥辱:1949年的醫學獎,30萬人永無休止的噩夢
    ,因為他的發明和沒有經過時間的考驗而草率評選,讓30萬人陷入了永無休止的夢魘!切除前額葉後的病人狀態由於莫尼茲醫生還發明過諾獎級別的腦血管造影術,因此他的威望非同小可,而他卻也根據患者「30萬人永無休止的噩夢因為做了切除手術後的病人效果立竿見影,因此莫尼茲醫生的額葉切除手術很快流行開來,在1945年,美國醫生弗裡曼還改進了這個手術,使得施行手術的門檻更低,甚至連最初級的診所都能實施這個手術。
  • 諾貝爾獎最大恥辱:1949年的醫學獎,30萬人永無休止的噩夢!
    因為他的發明和沒有經過時間的考驗而草率評選,讓30萬人陷入了永無休止的夢魘!切除前額葉後的病人狀態由於莫尼茲醫生還發明過諾獎級別的腦血管造影術,因此他的威望非同小可,而他卻也根據患者「治癒」後的案例輕率的做出了「額葉切除術是一種簡單、安全的手術,很可能是一種可以高效治療精神障礙的外科手術
  • 究竟設了多少獎項,什麼人才能提名?一次性為你解惑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是瑞典化學家和工程師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在臨終之前設立的獎項,鼓勵後人鑽研科學,為人類社會做出貢獻,通常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炸藥發明人的和平願景諾貝爾是一位擁有300多項發明專利的科學家,因發明炸藥而聞名於世。他原本期待將這類產品銷售給煤礦公司。但發明不久,炸藥就被用於戰爭。
  • 3位獲諾貝爾獎提名的微電子器件華裔科學家
    在蘇州大學校講學期間,跟筆者閒談獲諾貝爾獎提名的感受時說,他的願望是要長壽,向Kilby 看齊。Kilby於 2000年因集成電路的發明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本應獲獎的 Noyce(Intel的創立者之一)因肺癌去逝而與之失之交臂。與施敏一起發明NVSM的韓裔美國人Dawon Kahng 也因肺癌去逝。施敏還強調,科學研究成果的獲得,除了運氣外,刻苦努力是必須的。
  • 歷史上諾貝爾獎最大的諷刺,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的艱難和坎坷
    但是愛因斯坦並沒有因為提出了相對論而獲得諾貝爾獎。 他一生只得到一次諾貝爾獎,獎給了他一系列重要發現中的一個較小的,但也有足夠分量獲得諾貝爾獎的發現--光電效應的量子解釋。而就這一次獲獎也充滿了爭論和坎坷。
  • 魯迅拒絕諾貝爾獎提名
    其實魯迅也有機會獲取諾貝爾文學獎,只是他本人拒絕了。怎麼回事呢?那是在1927年春。來自諾貝爾故鄉的科學家斯文赫定來到中國考察,他在上海了解了魯迅的文學成就及其在中國文壇上的地位後,這位愛好文學的瑞典人,就與我國語言學家劉半農商量。準備推薦魯迅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後來劉半農就託臺靜農去信徵詢魯迅自己的意見,然而,魯迅卻婉言謝絕了。
  • 是他造成了諾貝爾獎史上最大的遺憾
    一天,當他晚上做夢時,夢見各種元素竟然有序地排列起來,他突然驚醒,並將圖表繪製出來,這就是大家看到的元素周期表。後來,當有人向門捷列夫求證這則故事的真實性時,他笑了笑說,如果他的這張元素周期表真是在夢中由上帝賜予的話,那麼他得到的應該就是一張比自己發明的更加完善的周期表了。
  • 俄國家杜馬議員:研發出首個新冠疫苗的俄羅斯科學家應被提名諾貝爾獎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 俄羅斯國家杜馬保護健康委員會成員認為,研發出世界上首個針對新冠病毒疫苗的加馬列亞流行病與微生物學國家研究中心科學家應被提名2021年諾貝爾獎。
  • 他的一項發明讓萬人變成痴呆,卻獲諾獎,飽受爭議卻仍然流行世界
    對於眾多科學工作者而言,諾貝爾獎可以說是他們心目當中的最高榮譽,截止到目前,諾貝爾獎已經頒發給了919位個人和24個團體,然而即便是這一個傳承百年,久負盛名的獎項,也有很多值得爭議的地方,比如說1939年,瑞典的一名國會成員提名希特勒作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差點讓這個昔日的惡魔成為了獲獎人中的一員
  • 他的一項手術獲諾貝爾獎,卻被認為給全人類帶來了災難
    說到諾貝爾獎,那肯定是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的發明,才可以獲得。但是,在1949年時,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茲發明了一種讓人變傻的醫術,還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真是讓人難以費解。在當時,他不僅沒有受到人們的譴責,反而被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