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學享有「人民兵工第一校」美譽,肩負著為國防科技工業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歷史重任。近年來,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站在「為黨育英才、為國鑄利器」的高度,強力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挖掘國防文化、軍工文化和紅色文化資源,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大國兵器》綜合國防素質培養課,將一代代軍工人身上體現的「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赤膽忠誠」、「對軍工事業無限熱愛的優良傳統」和「對裝備產品精益求精的執著追求」融入課程講授中,增強學生「軍工報國、科技強國」的意識和情懷,凝聚起學生履行神聖使命、投身國防軍工、勵志「強軍興裝」的強大精神力量。
《大國兵器》課程邀請王澤山、王哲榮、朵英賢、劉永才、劉尚合、蘇哲子、李魁武、楊紹卿、楊樹興、張錫祥等10位院士領銜主講,多位兵器學科教授、博導授課,思政教師擔任課程主持,將電視訪談模式引入課堂教學,多人協作共上一堂課,形成了「十位院士領銜主講、多位教授專業授課、思政教師全程導航」的創新教學模式。通過院士、專家、學者崇高的師德師風塑造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深厚的學術造詣培育人,從而凝聚起強大的課程育人合力,有效提升課程育人成效。
《大國兵器》課程涵蓋槍械、火炮、彈藥等知識,共16講,每講包括基本概念、結構原理、作戰運用、典型裝備、發展趨勢、科研故事、裝備實踐、院士訪談等內容。通過「專業知識模塊化」和「思政內容故事化」的課程設計,以「兵器專業的興趣點」和「鮮活的武器案例」為學生展示現代軍事科技和武器裝備的發展,將蘊含於課程中的「顯性和隱性思政元素」寓於課程各個教學活動和環節中,激活課程德育元素,釋放課程育人功能,實現專業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的同頻共振,培育學生關心國防、熱愛軍事、勇於探索的精神。
《大國兵器》課程全程貫穿「課程思政」理念,將「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艱苦奮鬥為核心的軍工精神」和「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紅色故事」、「軍工故事」和「中國故事」為載體融入課程教學中,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
《大國兵器》課程依託學校強大的兵器學科專業優勢,紮根學校底蘊深厚的國防軍工文化,將校史校訓育人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深入挖掘學校近80年辦學歷程中的精神傳承,將抗戰時期學校師生「一手拿書、一手拿槍、邊學習、邊戰鬥」,刻苦鑽研軍工技術的精神講述給學生;將老校長劉鼎白手起家創建人民軍工,忠誠無畏一生獻給人民軍工的光輝事跡講述給學生,培育學生的文化自覺、塑造理想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學校軍工文化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國兵器》課程面向所有學生開放,所有心懷「軍工夢,強國夢」的學生,不限專業、不限年級均可選修,旨在通過打造深受學生喜愛的綜合國防素質特色課和「課程思政」示範課,讓更多的學生了解軍事、關心軍工、獻身國防,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增強學生在「推進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使命擔當,增強學生「軍工報國、科技強國」的意識和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