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CD30+淋巴瘤診斷,Get臨床與病理必備知識點

2020-11-25 騰訊網

隨著首款靶向CD30的抗體偶聯藥物——注射用維布妥昔單抗在我國的獲批,CD30陽性淋巴瘤得到了廣泛關注。在精準醫療時代,精準診斷是個體化、精準化治療的前提,有效發揮維布妥昔單抗療效的先決條件是對系統性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sALCL)和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這兩種CD30陽性淋巴瘤做出準確診斷。那麼,如何準確診斷和鑑別診斷?讀完本文你一定會收穫滿滿。

CD30是腫瘤壞死因子受體超家族成員之一,可通過激活不同的信號通路促進細胞增殖或凋亡[1]。CD30在正常組織中表達有限,而在血液腫瘤呈高表達,尤其在sALCL和cHL呈均一性、高度表達。這些特徵促使CD30成為了理想的重要分子標誌物和治療靶點,也使sALCL和cHL 成為了維布妥昔單抗在CD30陽性淋巴瘤治療中的「排頭兵」。

掌握這些臨床和病理特徵,進行綜合診斷

sALCL和cHL的診斷應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和病理學檢查等進行,病理診斷為診斷「金標準」。值得注意的是,淋巴瘤的病理診斷需綜合應用形態學、免疫組織化學(IHC)、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技術以及流式細胞術等,尚無一種方法可以單獨定義為「金標準」[2]。

1

sALCL:「標誌性」細胞、CD30+、EMA+為診斷特徵性表現

sALCL是T細胞來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成人和兒童均可發病。sALCL可再以ALK+和ALK-來區分,ALK+ sALCL在兒童和年輕人中更常見[3,4]。

臨床表現:

sALCL具有侵襲性,主要侵犯淋巴結竇區[5,6]。結外侵犯常見(約60%),大約40%的ALK+ sALCL患者有兩處或以上淋巴結外病變[5]。大約2/3的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 (ALK+, 65%;ALK-, 58%)[6]。多數患者(50%~75%)伴有B症狀(發熱、體重減輕、盜汗、疲勞和淋巴結腫大)[4,7,8]。兒童患者的臨床症狀與成人相似,約92%患者有淋巴結侵犯、68%患者有結外侵犯、54%患者伴有B症狀[9]。

病理學檢查:

(1)組織形態學

sALCL的腫瘤細胞大且具有多形性,通常有豐富的胞漿,有偏心的、馬蹄型或腎型細胞核,這些腫瘤細胞被稱為「標誌性」細胞。

(2)免疫表型

形態學決定了進一步要做哪些免疫表型檢查。sALCL與原發性皮膚ALCL、乳房植入物相關的ALCL同屬於ALCL,CD30在所有ALCL患者均為陽性。在ALK+ sALCL,免疫表型還有CD25+和CD43+。此外,大多數ALK+ sALCL 患者表達上皮細胞膜抗原(EMA),EMA也為診斷性免疫表型[5,10]。

2

cHL:典型RS細胞、CD30+是特徵性標記

我國霍奇金淋巴瘤(HL)約佔所有淋巴瘤的8.54%[11]。根據 2017 年修訂版 WHO 淋巴瘤分類,HL分為cHL和結節性淋巴細胞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兩大類型,cHL約佔HL的90%[2]。

臨床表現:

90%的HL以淋巴結腫大為首發症狀,多起始於一組受累的淋巴結,以頸部和縱隔淋巴結最常見,隨著病情進展可逐漸擴散到其他淋巴結區域,晚期可累及脾、肝、骨髓等。患者初診時多無明顯全身症狀,20%~30%的患者可伴有B症狀,還可以有瘙癢、乏力等症狀[2]。

cHL的臨床表現也取決於地理區域、患者的年齡和合併感染情況,或者影響患者免疫狀況的疾病。例如,發病年齡在歐美發達國家呈較典型的雙峰分布,分別在15~39歲和50 歲以後;而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地區,發病年齡多在30~40歲,呈單峰分布;老年患者(>60歲)通常表現為膈下疾病、混合細胞組織學類型及B症狀。相比之下,NLPHL通常腫瘤生長侵襲性較弱,淋巴結病變在診斷前很多年就存在了[2,12,13]。

病理學檢查:

(1)組織形態學

HL起源於生發中心的 B 淋巴細胞,形態學特徵表現為正常組織結構破壞,在混合性細胞背景中散在異型大細胞。cHL的特徵性細胞是RS細胞,NLPHL的特徵性細胞是淋巴細胞為主型(LP)細胞。典型RS細胞為雙核或多核巨細胞,核仁嗜酸性,大而明顯,細胞質豐富;若細胞表現為對稱的雙核時則稱為鏡影細胞(如下圖)。

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RS細胞表達CD30(源自第9版《病理學》教材)

(2)免疫表型

cHL常表現為:CD30+、CD15+/-、PAX5 弱+、MUM1+、CD45-、CD20-或弱+、CD3-,BOB1-、OCT2-/+、部分病例 EBV-EBER+。

(3)骨髓細胞學檢查

骨髓有核細胞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部分病例嗜酸粒細胞增多。若腫瘤細胞骨髓漫潤,可找見本病特徵性的RS 細胞。骨髓穿刺細胞學塗片找到RS細胞陽性率較低,僅3%左右;骨髓活檢可提高到 9%~22%。如有混合性細胞增生,小淋巴細胞明顯,呈流水樣結構,提示有cHL的可能,要引起注意[2]。

做好鑑別診斷要理清哪些證據?

1

sALCL與其他淋巴瘤亞型的病理鑑別

ALK+瀰漫大 B 細胞淋巴瘤:具有ALK融合蛋白表達,多為局限於胞漿的顆粒狀染色模式,提示為 CLTC-ALK 蛋白;少數為NPM-ALK 蛋白。強表達 EMA 和漿細胞標記 CD138 和 VS38。CD45弱陽或陰性。白細胞系抗原 CD3、CD20、CD79a、Pax-5 陰性。CD30 陰性。ALK+ ALCL需與該亞型淋巴瘤進行鑑別。

結節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部分ALCL 可存在硬化現象,也為 CD30 陽性,易誤診為HL。基於ALCL是一個 T 細胞來源的腫瘤,而HL是 B細胞來源的腫瘤,通過做 CD15、pan-B、pan-T 抗原、EMA、PAX-5/BSAP、ALK蛋白,抗原受體基因重排,二者較易區別[10]。

原發性皮膚ALCL:病理形態學與ALK+sALCL 相似,但以局限性皮膚損害為主。腫瘤細胞有激活的 CD4+T 細胞核型,不同程度地丟失 CD2、CD5 和(或)CD3,經常表達細胞毒蛋白。5%患者為 CD8+T 細胞核型。75%以上的腫瘤細胞表達CD30。多數原發性皮膚ALCL 表達皮膚淋巴細胞抗原(CLA),但不表達EMA、凝聚素(Clusterin)和ALK蛋白[3,10]。可通過臨床和病理特徵(如下表[3]),區分原發性皮膚ALCL與ALK+或ALK- sALCL。

2

cHL與其他淋巴瘤亞型的病理鑑別

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ALCL與 cHL 二者形態學特徵有許多相似之處,即許多ALCL 含有 RS 樣細胞,都有CD30的強烈表達。但是,如前所述,二者也存在顯著差異:cHL為一種B細胞疾病,而大部分ALCL仍為 T 細胞來源。因此,T細胞標記或T細胞基因重排是ALCL 鑑別於cHL的有力依據。

縱隔(胸腺)大B細胞淋巴瘤:其臨床及病理與cHL相似。可以偶爾發現RS 樣細胞等特點,但腫瘤細胞通常強烈表達CD20等B細胞標記。CD30表達可為陽性但並不像 cHL那樣強烈。Ig基因重排通常陽性,而在cHL是陰性[14]。

結語

目前,維布妥昔單抗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上市,作為首款靶向CD30的抗體偶聯藥物,用於治療CD30陽性的復發或難治性sALCL和復發或難治性cHL的成人患者。在當前有效藥物可及的情況下,臨床醫生不單要能給出合理的治療方案,更重要的是需要與病理醫生一起將罹患這兩種亞型的患者「挑選」出來。只有臨床醫生和病理醫生並肩作戰,才能讓CD30陽性淋巴瘤患者從精準診斷和治療中切實獲益!

參考文獻:

[1]Wasik MA, Jimenez GS, Weisenburger DD. Targeting CD30 in Malignant Tissues: Challenges in Dete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 Pathobiology. 2013;80(5):252-8.

[2]淋巴瘤診療規範(2018 年版).

[3]Savage KJ.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s[J]. Blood Rev. 2007;21(4):201-16.

[4] Schmitz N, Trümper L, Ziepert M, et al.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Mature T-cell and NK-cell Lymphoma: An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T-cell Lymphoma Treated in Studies of the German High-Grade Non-Hodgkin Lymphoma Study Group[J]. Blood. 2010;116(18):3418-25.

[5]Stein H, Foss HD, Dürkop H, et al. CD30(+)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 Review of Its Histopathologic, Genetic, and Clinical Features[J]. Blood. 2000;96(12):3681-95.

[6]Savage KJ, Harris NL, Vose JM, et al. ALK- Anaplastic Large-Cell Lymphoma Is Clinically and Immunophenotypically Different From Both ALK+ ALCL and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Repor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Project[J].Blood. 2008;111(12):5496-504.

[7]Armitage JO, Weisenburger DD. J Clin Oncol. New Approach to Classifying Non-Hodgkin's Lymphomas: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Major Histologic Subtypes[J]. 1998;16(8):2780-95.

[8]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 4th Edition[M]. Lyon, France, IARC Press 2008.

[9]Le Deley MC, Reiter A, Williams D, et al. Prognostic Factors in Childhood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Results of a Large European Intergroup Study[J]. Blood. 2008;111(3):1560-6.

[10]兒童ALK陽性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診療規範(2019 年版).

[11]李小秋, 李甘地, 高子芬, 等. 中國淋巴瘤亞型分布:國內多中心性病例10 002例分析[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 2012;11(2):111-115.

[12]Banerjee D. Recent Advances in the Pathobiology of Hodgkin's Lymphoma: Potential Impact on Diagnostic, Predictive,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J]. Adv Hematol. 2011;2011:439456.

[13] Nogová L, Reineke T, Brillant C, et al. Lymphocyte-predominant and Classical Hodgkin's Lymphoma: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rom the German Hodgkin Study Group[J]. J Clin Oncol. 2008;26(3):434-9.

[14]兒童霍奇金淋巴瘤診療規範(2019 年版).

RECOMMEND

相關焦點

  • 【綜述】淋巴瘤病理診斷新進展
    >作者: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病理科  孟斌  付凱2016年版WHO淋巴瘤分類是在2008年第4版分類基礎上,綜合近8年來發表的對診斷、預後評估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的研究成果,以及臨床專家的建議,對部分淋巴瘤類型的定義、診斷標準及命名進行修訂,並提出一些新的暫定類型
  • 腫瘤醫院曹軍寧教授談"淋巴瘤的診斷與治療"
    在我國,惡性淋巴瘤的發病率位於惡性腫瘤的第9-10位。根據病理學分類,可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後者還可細分為約60種病理亞型。惡性淋巴瘤主要治療方法包括化療和放療,但根據不同的病理亞型有不同的治療原則。不同的病理亞型,其腫瘤的惡性程度也明顯不同。如小淋巴細胞淋巴瘤是一種低度惡性的疾病,發病緩慢,某些情況下可以定期隨訪,暫不治療。
  • CD30陽性B細胞淋巴瘤的治療現狀
    CD30陽性B細胞淋巴瘤的治療探索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最常見的淋巴瘤亞型,具有高度侵襲性。R-CHOP是DLBCL患者的標準一線治療方案,但治療後仍有高達40%-50%的患者原發耐藥或復發,目前復發難治DLBCL沒有標準治療方案,臨床多採用利妥昔單抗(R)聯合二線化療方案或自體幹細胞移植,但最終約30%的患者治療失敗。由於許多淋巴瘤表達CD30,因此有很多臨床試驗探索採用CD30單抗來提高療效。
  • 聚焦分子病理,為腫瘤疾病提供精準診斷
    為了向病理學界傳遞國內外最新的分子病理進展,4月19-21日,由艾迪康醫學檢驗中心主辦的「2013年腫瘤分子病理診斷及臨床治療新進展」暨「2013年艾迪康海內外華人學者病理診斷研討會」在杭州隆重開幕,來自全國各地區100餘位病理和腫瘤科臨床醫生參會。
  • 哪些是你需要了解的原發睪丸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知識點?
    原發睪丸淋巴瘤(Primary testicular lymphomas,PTLs)是指以睪丸腫塊為原發症狀或主要症狀,無明顯其他結外器官受累的一類淋巴瘤。PTLs佔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1%-2%、佔睪丸惡性腫瘤的3%-9%,中位發病年齡為66-68歲[1]。
  • 「疫時尋理」| 侵襲性B細胞淋巴瘤專場亮點與回顧(第一期)
    本期主題為侵襲性B細胞淋巴瘤,這是一組惡性程度較高的淋巴瘤,通常臨床進展迅速,對人們生命威脅更大。本次直播設計注重「practical」,採用病例帶講+知識點串講的形式,更加強調淋巴瘤診斷的實操性,希望可以幫助病理醫生尤其是基層醫院醫生提高病理診斷水平。
  • 診斷CLIPPERS症候群難度大,9張圖表幫您避免誤診丨臨床必備
    自首次報導以來,其他不少疾病如髓磷脂少突膠質細胞糖蛋白(MOG)抗體相關疾病、中樞神經系統原發性血管炎(PACNS)、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病(PCNSL)等均可能會模仿CLIPPERS的臨床和影像學特徵。本文接下來對可能在影像上呈現CLIPPERS特徵並為此誤診的疾病進行簡單介紹。
  • 霍奇金淋巴瘤專場亮點與回顧
    他指出,霍奇金淋巴瘤(HL)佔淋巴瘤的10%左右,國內混合細胞型HL佔比較高,目前該病臨床治療效果較好,四位專家將分別從不同疾病切入進行深入講解,與各位病理同仁一同探討其病理診斷。本次直播採用專家診斷經驗分享+知識問答互動+線上答疑的形式,更加強調淋巴瘤診斷的實操性,希望可以幫助病理醫生不斷提高淋巴瘤診斷水平。
  • 小B細胞淋巴瘤專場亮點與回顧
    本期討論主題為小B細胞淋巴瘤,其生物學行為及治療各有不同,四位專家將分別從不同疾病切入進行深入講解,與各位病理同仁一同探討其病理診斷。本次直播採用大咖診斷經驗分享+知識問答互動+線上答疑的形式,更加強調淋巴瘤診斷的實操性,希望可以幫助病理醫生不斷提高淋巴瘤診斷水平。
  • 中國濾泡性淋巴瘤診斷與治療指南_濾泡性淋巴瘤_FL_治療指南_醫脈通
    二、診斷、分期、預後及鑑別診斷1.診斷:FL 的診斷主要基於包括免疫組化和形態學檢查在內的病理組織學檢查,必要時參考流式細胞術以及細胞遺傳學檢查結果。根據WHO 淋巴瘤分類方法,FL 進一步可以分為1~3級。
  • 淋巴瘤早期可以治癒嗎
    早期淋巴瘤能否治好,與患者的病理類型等因素有關。例如,早期淋巴瘤病理類型為預後良好的亞型,則一般可以治癒;如果為高侵襲性淋巴瘤,那麼患者的預後則不是很好。總體來說早期發現、早期診治,治癒率相對較好。
  • 侵襲性淋巴瘤走向復發難治別無他選?這樣做或可以避免!
    侯芸華 淋巴瘤的診斷和分型是目前的臨床難點,常用臨床檢查和檢測方法,有哪些重要原則值得臨床醫生關注? 解讀精要 診斷淋巴瘤,病理是重中之重,其中病理的取材可能對診斷結果造成很大影響,建議取一個完整的淋巴結,以便精準診斷。判斷患者的臨床分期,影像學是必不可少的檢查。
  • 4圖6表│教你如何診斷套細胞淋巴瘤
    套細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是一種少見類型的目前仍不可治癒的B細胞淋巴瘤,約佔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6%,發病率男女比例為2~4:1,診斷的中位年齡約為60歲。常伴有全身性淋巴結腫大和骨髓受累,也可有外周血,脾臟,肝臟,胃腸道(淋巴瘤樣息肉病),Waldeyer氏環,肺和胸膜的累及,80%以上的患者診斷時即為Ann Arbor Ⅲ~Ⅳ期(見表1)。
  • 市第一中心醫院張金庫:臨床診斷幕後的斷案高手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病理科主任張金庫,從事病理診斷研究近30年,專注於顯微鏡下的微觀世界,在靜態細胞及周圍組織結構狀態中辨別一個個疾病真相。1991年,醫學院畢業後的張金庫來到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在院領導的委派下前往天津第一中心醫院及天津腫瘤醫院病理科進修,進修結束後回到醫院開展病理診斷工作。張金庫心無旁騖地醉心於病理診斷工作。
  • 血液系統疾病診斷思路圖解病例病例之T/NK淋巴瘤骨髓浸潤伴噬血
    早期可不侵犯外周血和骨髓、腦脊液及漿膜腔等,但隨著疾病進展,淋巴瘤細胞可以侵犯到以上組織和器官。淋巴瘤的診斷與鑑別診斷和分型應以病理活檢為準。但當患者未確診淋巴瘤,骨髓常規檢查,在骨髓中見到異常淋巴細胞,結合臨床及其他檢查結果,骨髓也可以報告為淋巴瘤骨髓浸潤。
  • 病理領域診斷第一股安必平
    今天科創板我們一起梳理一下安必平,公司是一家從事體外診斷試劑和儀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業務聚焦於病理診斷領域,建立了細胞學診斷、免疫診斷和分子診斷三大技術平臺,較為完整地覆蓋從細胞形態到蛋白表達、基因檢測等不同診斷層次的臨床需求。
  • 再續「尋理」| 成熟T/NK細胞淋巴瘤專場亮點與回顧(第三期)
    本期討論主題為成熟T/NK細胞淋巴瘤,雖然其在淋巴瘤中佔比不高,但這類疾病在病理診斷與臨床治療方面都存在著較多困難,四位專家將分別從不同疾病切入進行深入講解,與各位病理同仁一同探討其病理診斷。本次直播採用大咖診斷經驗分享+知識問答互動+線上答疑的形式,更加強調淋巴瘤診斷的實操性,希望可以幫助病理醫生不斷提高淋巴瘤診斷水平。
  • 超聲在兒童縱隔腫瘤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既往對縱隔病變的診斷主要依賴放射學檢查,如X線、CT、MRI等,超聲在縱隔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因受骨性胸廓及充氣肺組織的影響,有一定限制。隨著超聲新技術在臨床的廣泛應用,其在縱隔疾病診斷中的價值日益受到臨床重視。本文就超聲在兒童縱隔腫瘤中的應用現狀進行綜述。
  • ...病理切片 病理診斷 醫院 衛生部 塗片 免疫組織化學 陽性 病理...
    東方網3月19日消息:昨天,衛生部公布了《病理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要求醫院加強對病理科的建設和管理,提高病理診斷水平。今後,醫院將加強對病理檔案的保存和管理,對病人的病理切片、蠟塊和陽性塗片保存15年。
  • T細胞淋巴瘤 :兩種關鍵酶_T細胞淋巴瘤_NQO1_HO-1_免疫組織化學_醫...
    目前, 國內外有關NQO1和HO-1的表達與TCL臨床參數間的研究尚未見報導。本研究探討NQO1與HO-1在TCL中的表達及其臨床病理特徵的關係。入組患者均未行放化療等抗腫瘤治療, 診斷依據《淋巴瘤病理診斷》標準。標本經10%中性福馬林固定, 常規石蠟包埋, 連續切片, 片厚4 μm, 經H & E染色後病理活檢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