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證券發布報告指,產業轉移是全球大類資產配置的內生驅動因素。產業轉移是全球經濟內生性結果,受政策等外因影響、但難以逆轉。產業轉移是承接國庫茲涅茨周期的重要催化劑,並引發全球經濟共振。報告認為,產業轉移同時也推動了全球資本開支周期,並呈現強弱交替特徵。
以疫情為分水嶺,金融危機後到疫前全球處於「弱庫茲涅茨+弱資本開支」周期;疫後5-8年全球經濟進入「弱庫茲涅茨+強資本開支」周期。疫情前後的周期切換也意味著全球將由超配股債、低配地產商品階段轉向對於股、債、商品、地產等資產均衡配置階段,但在「弱庫茲涅茨+強資本開支」周期下黃金的歷史表現偏弱。
後積極推動加稅政策、提高最高邊際稅率並有效實現「劫富濟貧」或將為拜登內政重點。民主黨拿下參議院意味著加稅政策有望在2022年落地。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消煺以及加稅政策落地會推動政府槓桿率回落,美聯儲將有條件減少購債並允許10年期美債收益率回升,而無風險利率中樞上移的過程也有利於美國社會結構優化。一旦10年期美債收益率升至某一閾值,高估值的美股勢必面臨調整風險。
此外,美股「政治周期」亦表明今明兩年美股調整機率較高。一旦下半年美股調整,就很可能意味著美國科技牛市正式落幕。而在社會結構改善、消費力增強後,美股風格將切換至消費,類似60-70年代,而中間青黃不接之際,美國地產將好於股票、中國A股也將跑贏美股。
十四五期間中國將躋身高收入國家行列,結合跨周期的資產表現規律可知未來5-8年中國A股極有可能跑贏美股。此外,美國存在7-10年的股房輪動,其背後是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業務優勢的對比。未來5-8年全球處於強資本開支周期,通脹中樞上移。加上美國地產本身就處於上升周期,因此疫情衝擊過後、美股調整完成後,美國將進入下一輪股房輪動:美國地產將再次跑贏美股。
(文章來源:財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