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生活中一定都遇到過這樣的一種人:在面對不一樣的人做同樣的事情時會有著不同的態度。比如說,自己討厭的人做了一件事有可能會覺得這個人虛偽做作,但是如果對象轉換成自己喜歡的人,又會覺得對方善良,而這種持有不同態度的人就稱為"雙標"。
但其實對大多數人來說,類似這種"雙標"的行為每個人或多或少自己都會有過。但是當這種雙標的行為出現在教育中,這種"雙標"是會對孩子造成很大影響的。
賓賓已經是個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了,他最近對於只有自己晚上要早睡非常不滿。做完作業後想看一會電視或者想玩一會手機都不行,無論是哪一樣父母都會不停催促他去睡覺,賓賓的父母煞費苦心的跟孩子說晚睡的話第二天就會起不來去上學。
哪知孩子立馬反問道:"為什麼大人可以的事小孩子不可以呢?"一句話問的夫妻倆啞口無言,最後只好打發孩子還小,只有長大了才可以做這些事。
很明顯在這件事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雙標"、"沒有底氣的",不少父母的育兒觀裡都認為大人說的一定都是沒錯的,父母要求的孩子就必須要做到。但是父母自己都沒有辦法保證自己不犯錯,又怎麼能要求孩子做個"完人"呢?而父母這種雙標的表現帶給孩子的影響也是有著一定危害的。
01「雙標」帶給孩子的不良影響?
1、孩子對父母教育的懷疑和不信任
孩子最擅長的就是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試想一下如果父母要求孩子不要玩遊戲,但是自己卻一有空就在孩子面前玩遊戲,要求孩子遵守交通規則,自己卻抓住機會就闖紅燈。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會從小給孩子灌輸一種思想,要求是說給別人聽的而不是進行自我約束的。
2、不利於提升自己
如果孩子形成了雙標的性格,那麼在同一件事情上對自己的要求和對他人的要求是不一樣的,相對於自己來說要求會寬鬆一點,對別人的要求會更加的嚴格。這類的孩子都是比較自負的,對自己有著較強的自信心。一旦有了這樣的心理,孩子就不願意去進步和提升自己。
3、對孩子交朋友有所影響
每個人交朋友時都希望可以交到真心的朋友,包括孩子也是一樣。如果對待身邊的朋友時採取的也是雙標的態度,面對不同的朋友也採取不同的態度,這樣在以後的人際關係中,也不會和周圍人有好的相處。
「雙標」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但其實不論是大人或是小孩,都不應該「雙標」。因此,家長們在反思自身行為的同時,也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讓他們變成「雙標」小孩。
02那麼,父母要如何做才能防止孩子「雙標」?
第一:讓孩子多轉換角度看問題
如果孩子對待別人時存在明顯的雙標問題,可以讓孩子在生活中把對別人的態度放在自己身上,為他人考慮一下。多換位思考,如果自己真的不贊同對方的行為,可以提出意見,但是雙標的行為最好不要出現。
第二:家長要做好示範
孩子的不少習慣其實都是看著父母的生活習慣學來的,如果孩子有出現"雙標"的性格,說明父母自己本身也出現了雙標的性格。父母自己可以反省一下,在生活中是不是對孩子和對自己或者他人雙重標準,有類似的情況就要及時改正,不要再給孩子帶來錯誤的引導,父母要及時的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起到以身作則的作用。
第三:及時制止
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小時候家長覺得孩子還小對孩子的壞習慣視而不見,不去糾正,孩子潛意識裡就會覺得這個行為是被允許和認可的,時間長了,孩子就會養成這個不好的習慣,"雙標"就會成為孩子的標籤,如果在孩子小時候不對孩子的行為及時制止,長大後孩子形成了性格特徵,再想去糾正就很難了。
第四:不要將孩子拿出來比較
現在的家長有意無意總會把孩子拿出來比較,即使有些孩子就在現場,也是毫不顧忌的當著孩子的面進行比較。比贏的就會沾沾自喜,那比輸的很有可能因此產生自卑的情緒。但是這種比較對孩子來說就是極端不公平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特別之處。比較的地方多了,孩子自己以後也會習慣和別人對比。
03總結: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生活中可能不難見到"雙標"的現象,而且雙標的處事態度也會影響對事情的判斷和自身的人際關係。因此,為了孩子的發展,父母不僅要以身作則,更要及時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保證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