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由一個頂點,兩條直直的線組成。
在一年級時就有接觸,那時是讓我們數角的數量。有人說二年級的角是難點,其實它還是重點,每年期末必考。
角有直角、銳角、鈍角。什麼叫直角、鈍角、銳角呢?
看角的大小,大於90度的角叫鈍角;等於90度的角叫直角;小於90度的角叫銳角。
怎麼判斷呢?用直角三角尺的直角去比較,比它大就是鈍角,比它小就是銳角,一樣大小就是直角。(記住!)
第一題考察孩子是否能正確區分哪些圖形是角。右邊小方框裡有提示性的填空:「1」個頂點和「2」條邊組成。
弄懂了角的組成,以這個「1」和「2的」標準來判斷是不是角就簡單了。圖知:②沒有頂點,③兩條邊中其中一條線不是直線,所以完全符合要求的只有①④⑤。
第二題的①③小題都是考察孩子對角的概念的了嗎,比較簡單。難在②小題,因為不是每個小朋友都是少先隊員,可能個別小朋友對紅領巾的形狀不是很了解。
紅領巾是由1個鈍角和2個銳角組成的三角形(記住!)。
第三題考察孩子對角的了解和理解基礎上進行實際操作的題目。①小題是已有條邊,選定這條邊其中一個端點當作頂點,再以頂點為起點,隨便畫一條不重疊的直線即可。②小題已知頂點,那就以頂點為起點,畫兩條不重疊的直線即可。
第四題是一道可以通過動手實操來感覺一下,印象會更加深刻。
題中的發現是重點!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
建議家長給孩子準備一套三角尺,方便隨時有用。
第五題是考察孩子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數角技巧:先一個一個地數,然後兩個兩個地數…以此類推,然後相加的和就是角數。
我們還沒有開始學習量角器,判斷這些是不是直角,只能藉助直角三角板上的直角了。
對角有了一定的認識後,再來做第一題和第二題就感覺輕鬆了。
當我們知道了角的大小隻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時,當我們知道所有的直角都樣大,與物體大小沒有關係時。(記住!)
第三題的①題就可以肯定它的說法,②題說的就是我們確定各種角的方法之一,③題考察我們對紅領巾的了解,紅領巾上只有鈍角和銳角,沒有直角。
第四題可以利用直角三板的直角進行比較數。
第五題畫直角,可以藉助圖上的小方格的小直角和邊來畫。
第六題怎麼剪?對角剪,斜側剪,選角剪,想怎麼剪就怎麼剪,剪出我們想要的圖來就可以。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怎麼來確定角是哪種角。學習的同時,也知道了銳角<直角<鈍角。
知道這些,再來做第一題和第二題時心就不慌了。
從「銳角<直角<鈍角」中可以知道,第三題的第①句說得對,因為直角+銳角>直角,符合條件的只有鈍角。
而第②句說得不對,三角形分好多種,有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其中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是銳角(60度)。
同理,第③句是正確的。
第四題同時考察了鐘錶和角兩個知識點,分兩步走,先把時間在鐘錶上畫出來,再用直角來判別時針與分針組成的角是什麼角。
幾時怎麼畫,回顧一下,分針指向數字12處,題目說是幾時,那時針指向幾。
第五題好像遮住了,沒辦法,但是旁邊有提示,對的,我們知道了角的組成後,可以通過角的特點把缺失部分補全,然後再來區別它是什麼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