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老師認定他的「腦子壞掉了」,同學嘲笑他、欺負他。就像安徒生童話裡的那個「醜小鴨」
心懷英雄夢的他,比別人花了幾倍的時間去學習,卻痛苦地發現,無論自己多麼努力,都追不上別人。勉強上了大學,心灰意冷,打算退學 ,甚至想一死了之。一次契機,他發現了如何學習的方法。他不僅突破了自我,還每年幫助二十多萬人突破自我。
如今,他是大腦教練、記憶力提升、腦力專家、快速學習方面公認的世界級專家。
每年都會給15萬名以上的觀眾做現場演講,傳授自己的學習技巧;幫助被貼上「學習困難戶」標籤的孩子,以及面臨大腦老化問題的老年人;是許多頂尖運動員和娛樂圈名人的大腦教練。他領導的一個大型在線加速學習平臺, 學生來自190多個國家。
他是誰?怎麼做到的呢?
所有秘訣都在《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這本書裡。作者——吉姆·奎克。
在這本書裡,你將學習到如何打破標籤,突破自我,怎樣獲得持續熱情的學習動力,喚醒你的學習腦,實現夢想的系統學習方法。
思維模式、內在動力,方法方式。是升級大腦,快速學習,是實現人生夢想的系統方法。
一、人生不設限,就有無限可能
「永遠都不要給自己設限!」這是2018-2019學年連續獲得北大最高榮譽獎學金的女孩秦曉宇,常說的一句話。 正是這句話讓她才能走得越遠,飛得更高。
勵志演說家萊斯·布朗說:生命沒有極限,除非你自己設置。
想改變從轉變思維模式開始
那如何打破限制性的思維的魔咒呢,培養一種超級英雄的思維模式?
吉姆·奎克說,3個三個步驟:
第1步,找到你的限制性信念
從現在開始,你可以留心自己在做什麼事時會說「我不行」。
就比如我自己,我一直想拿到小車的駕照。但總有一種聲音一種聲音阻止。剛開始我告訴自己,身體不好,不適宜學車,再後來身體好了,又對自己說,學會了,也不敢開車上路。我終歸不敢邁出第一步,我認為那些學得快的人,因為他們的膽子大。我給自己設限,因此念叨了幾年,一直沒有行動。
第2步,直面事實
限制性信念最大的危害在於它會對我們的情緒產生極大的影響。
當你認為自己不行的時候,你真的就不行。就比如你第一次在公眾面前講話,儘管之前你準備非常充分,排練時很的流利,可實際上你失敗了。
因此面對限制性信念背後的事實,可以從兩個方面思考它的真實性:
是否有證據證明面對某項任務,你確實有所欠缺或存在問題;這些證據是否真實,是否只是被你內心批評、質疑之聲扭曲後的偽證。第3步,創造新信念,代替限制性信念
張德芬在《遇見未知的自己》說道:凡是你抗拒的,都會持續。因此當我們找到自己限制性信念的時候,直面它,用新的信念來代替它。
告訴自己:沒有人能夠在緊要關頭保持100%的成功率,你應該為自己在面對巨大壓力時表現出色感到自豪。
你還可以給給內心批評、質疑之聲賦予一個角色,給它起個怪誕荒謬的名字,套上滑稽、醜陋的面容。可以嘲笑它像個跳梁小丑,只會輸出負能量,對它翻白眼。
在這個有趣的過程中,你就可以有效地制止了限制性信念來妨礙你。你就能更好地釋放自己的超能量。
二、一個公式, 讓你的學習動力持續爆棚
好的理由收穫好的結果——吉姆·奎克
兩年前,進了一個書評群。當初群裡的小夥伴個個熱情高漲。 書評寫得很快,因為當初頭條扶持新作者,加黃V,還有機會獲得青雲獎。前幾天偶爾翻看互相關注一些同行的文章更新情況及粉絲數。只有少部分人在更新。持續更新的夥伴的粉絲 ,由當初的幾百已經上萬,甚至幾萬,賺錢是肯定的。
那麼怎樣才能獲得持續的內在動力呢?
一個公式,你只需投入極少的精力,就能獲得持續不斷的動力,最終進入心流狀態。
內在動力=目的×精力×S3
現在我們來讓我們來看具體的方法。
1.找到你的熱愛——目的
吉姆說,找到你的熱愛,就像找到你的真愛一樣,你必須經過多次約會才能找到完美的伴侶。
在尋找到自己目標的過程。你要同時考慮自己的價值觀,以及身份認同和理由。
前幾年我的體弱多病。就是那種風吹得要倒的那種。
藥物讓我的身體更加孱弱,我想要治好自己的病,從根本上去解決,然後我就想到了鍛鍊。
我選擇了練太極,就我當時的情況。拜師學藝 條件不允許,然後我在網上篩選了一個就覺得適合我身體的太極操。當時單位裡,電腦還沒有達到人手一臺。我 就在晚上別人不用電腦的時候,為了節省流量,我就對著電腦錄下視頻。到宿舍琢磨練習。當時我所謂智慧型手機,還是還是按鍵的那種。練了兩個月,終於把整套操練會了。後來我的身體逐步地好起來。
我之所以能夠成功,其實就是我的目的明確,而且我也相信自己能夠練會。
找到你的核心目標!有兩個小技巧:
刨根問底「為什麼」。做這件事,我的得失是什麼?找到了自己的核心目的。 並且已經做好每一步的步驟的計劃。並不意味保證你的動力源源不斷, 你的身體和大腦不允許。因此,充足的內動力要依靠我們對能量的管理和優化。
2.大腦產生無限能量的十條建議
在書中,作者給出了讓大腦產生無限能量的十條建議。比如健康的飲食,大腦所需的營養物質、身體的鍛鍊,負面思想的處理。 對我們所處的環境。以及人際關係都給出了具體的方法。
3.邁著嬰兒的步幅前進——S3
現在我們來看內在動力的最後一個方法:S3
「S3」 就是小而簡單的步驟。把任務分成小塊。
小到你感覺不到有壓力。就比如你讀一本, 總覺得自己讀不完,那麼就可以把書本按頁數分,每天讀10頁或者是50頁。那麼一本兩百多字的時候,你就可以在20天或一個星期左右把它讀完。或者你也可以像《微習慣》的作者 史蒂芬.蓋斯建議的:1天1個伏地挺身 ,1天1頁書 1天寫50字 。每天只做一點點的無負擔習慣策略。
打破了自我,找到了讓你持續動力爆棚的方法,進入無限的法寶:如何學會學習。
三.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如何學習快人一步
作者從一個「腦袋壞掉的孩子」到如今取得的非凡成就。就是因為他掌握了一種新的學習方法。作者從五個方面來給我們具體講解:
如何做到專注?如何有效學習?如何長久記憶?如何快速閱讀如何敏銳思考?
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已經開始實踐一些方法 簡單易行,容易操作,而且有效 。
比如 閱讀本書同時,用「巴洛克風格音樂」營造提升學習能力的氛圍,讓我忙碌的大腦安靜下來,大腦變得輕鬆。「4-7-8呼吸法。」讓我快速轉移注意力,更加專注。
這些方法讓我著迷,就像作者說的那樣「一旦開始使用這種方法,你就會發現自己根本停不下來,它們為你釋放的能力會讓你感到驚訝萬分。」
現在我從如何專注和長久記憶兩個方面。和大家進行分享2個簡單的方法, 讓你擁有像雷射一樣的專注力
1.刻意訓練自己的注意力。
注意力像你身體的肌肉,越鍛鍊就越強壯。
具體方法:把注意力放在當下的事情。要時刻關注自己的意識。想像你的意識就是一個發光的球體,當你發覺自己的意識不在當下的時候,就把它拽回來。
比如你正在閱讀一本書,當你發現你的意識不不在書本上,那麼你就需要訓練自己把發光球體重新聚焦在書的內容上。
這個方法簡單易行。無論你在做什麼,都可以進行這種練習。
記得堅持每天進行1小時注意力訓練,它很快就能成為你的第二天性。
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當下的任務上,是不夠的,它還不能突破專注力的極限。那麼你需要把焦慮的大腦平靜下
3個小技巧,讓你焦慮的大腦平靜下來
技巧1:4-7-8呼吸法。
這是健康領域專家,醫學博士安德魯.韋爾爾開發的一種方法。摘錄如下:
僅用嘴巴呼氣,發出嘶嘶的聲音;閉上你的嘴巴,用鼻子輕輕吸氣,在心裡默數到4;屏住呼吸,默數到7;僅用嘴巴呼氣,發出嘶嘶的聲音,默數到8。把這個過程重複操作四遍。技巧2:先幹掉讓你壓力山大的事
技巧3:「我會在4:15分的時候再來操心這件事」——安排專屬的「分心時間」
當你惦記、擔憂的事情總是 在你想專注做事 時,來打擾你的時候,你就需要對自己說「我會在4:15分的時候再來操心這件事」。這句話讓我喜歡。
張德芬說:「凡你抗拒的,都會持續」
既然這樣,不如就專門為你擔憂、惦記的事情留出專屬的時間。
2、7個簡單習 慣,讓你的學習更高效
不論你是在校的學生,還是已經進入職場打拼,都要處理的信息堆積如山。吉姆最喜歡的七個簡單習慣幫助你進入無極限的境界。
習慣1:主動回憶
習慣2:間隔複習
習慣3:管理你的狀態
習慣4:利用你的嗅覺。
習慣5:為大腦播放音樂
習慣6:用你的整個大腦去傾聽
習慣7:注意做筆記
我很早就知道主動回憶這個學習方法。但是我幾乎不用。特別是對比較難記的材料,就像最近考健康管理師證,那些和我所學專業 壓根不搭邊。背記那些知識,簡直就是一種煎熬。
如果當時讀到這本書,會輕鬆很多。
研究表明,初始學習階段包括重複學習,對所有學習內容進行至少4次強制回憶測試,這樣才會產生最佳的學習效果。
間隔複習和主動回憶結合起來 ,效果更佳。
間隔複習注意一個小技巧:假如你複習的材料,時間間隔幾乎相等,這樣的間隔重複是最有效果的。
比如,你可以連續4天早上複習一次學習資料,睡覺前再複習一次,保證複習的時間間隔一致。
研究的表明,良好的狀態和學習氛圍非常重要,這有助於營造專注,改善記憶力。一種味道,一段音樂可以喚起你很久以前的回憶。 你可以在自己的身上或者學習的地方放你喜歡的氣味。學習時,放一段巴羅克風格的音樂 ,作為背景音樂吧。
最後一種習慣:做筆記,學以致用。這個習慣大家都不會陌生。 但是要注意一點,做筆記一定要用自己的話來說。作者建議,在紙的左邊記錄作者的觀點,右邊寫下自己的見解,自己怎麼用這個方法?為什麼必須使用這個方法?什麼時候可以使用呢?
總結:
如果你想升級自己的大腦,快速學習,和吉姆·奎克樣實現人生的夢想。那麼你需要打破自己限制性信念。給自己補充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和動力。還要有正確的高效到學習方法
很明顯,吉姆·奎克這本《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適合所有腦力學習者。如果你是一名學生,你覺得學習困難,那麼這本書是為你準備的。如果你是職場人士,或者是想考證、考研,這本書能助你一臂之力
最後借用作者的話與你共勉:「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門就在眼前,你知道門的那邊等待你的是什麼,推開這扇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