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曲線(The Forgetting Curve)
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對記憶及其機制進行研究。
他描述了遺忘曲線,它表明學習新事物後,只需一小時,我們就忘記了一半以上的學習內容,一天之後,我們只記得大約百分之三十。因此為了能夠記住所學的內容,我們就必須對所學的內容進行多次的複習。
由於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塊硬碟,空間有限,而在一生中,我們要學的東西或內容又很多,因此我們就要善於使用我們的大腦。
對於某些可能只需使用一次的學習內容,如某些應試考試內容,我們只需短暫記住就行,但對於有些內容,如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內容,卻需要長期記住,反覆使用。
一、如何實現快速記憶?
快速記憶對於記住短期信息很有用,例如用於「第二天」的考試或演講。
實現快速記憶的具體辦法如下:
1、學習後馬上進行第一次複習。
2、第一次複習後間隔15-20分鐘後進行第二次複習。
3、第三次複習在學習6-8小時後進行。
4、最後一次複習在學習24小時後進行。
備註:複習之間的間隔不要再去學習,要休息或做其它事情,使大腦放鬆。
二、如何實現長久記憶?
長期記憶對於掌握知識意義重大,例如用於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內容。
實現長期記憶的具體辦法如下:
1、學習後馬上進行第一次複習。
2、第一次複習後間隔20-30分鐘後進行第二次複習。
3、第三次複習在學習1天後進行。
4、第四次複習在學習2-3周後進行。
5、最後一次複習在學習2-3個月後進行。
這樣你就可以學習很長一段時間,因為大腦認為,如果你回去學習,這意味著它是必要的,所以它不會被刪除。
三、如何記得更快?
1、試著理解你所學到的內容。
試著用你自己的語言複述你讀到的內容。
2、學習最必要的信息
如果你覺得你有太多需要學習的地方,那就正確地設定學習的優先順序。
3、把關鍵的內容放在開始時和結束時來學習
當你學習新內容時,記住這個:開始時學和結束時學的東西記得最好。
4、每學習15分鐘至20分鐘後休息一次
每學習15分鐘至20分鐘休息一次,因為這是注意力最佳的時間周期,之後注意力渙散,休息一下,讓大腦放鬆。
5、學習相反的東西
相反的東西相對容易記憶,例如,如果你學習一種新語言,就把白天和夜晚放在一起記。這樣,你就在你的大腦中把這兩樣東西聯繫起來,因此,如果你忘掉其中一個,另一個就有助於你去回憶。
6、建立自己的記憶宮殿
這種想法是把一些東西與一個地方關聯起來。例如,假如你在房間裡,嘗試把你正在學習的東西與你房間裡的東西關聯起來,重複幾次,然後試著回憶腦海中房間的長相,以及你所學的東西。
7、使用「釘子」法
此方法的要點是把一個學到的東西「釘在」另一個學到的東西上。
例如,如果你要記住法語釘子這個詞,你也應該查找牆壁、錘子和其其它邏輯上與釘子有關聯的詞。
8、編故事
如果你需要以一個特定的順序記憶大量的信息,試著把各個碎片編成一個故事。
各個碎片之間需用某種故事情節連接起來,這個很重要。如果你不小心忘記一些東西,你總可以記起故事裡下一個該發生的事。
9、使用錄音機
這種方法很方便,它允許所有種類的記憶工作。首先你讀內容時你要用眼睛看它,然後你需要用耳朵聽它。這個方法用在你的學習上越多,你就越好地記住它
相關視頻連結:
1、11種記憶秘訣:http://baijiahao.baidu.com/builder/preview/s?id=158853335804727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