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在清華大學正式揭牌,當天首部講述中國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聯繫的報告即《柳葉刀倒計時中國報告》也在醫學期刊《柳葉刀·公共衛生》發布。
澎湃新聞從揭牌儀式上了解到,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是全球柳葉刀倒計時新成立的區域中心,總部設立在清華大學。該中心旨在促進中國乃至整個亞洲地區氣候與健康領域的科學研究,並確保決策者能夠認識到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將帶來的顯著性健康收益。
12月3日,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在清華大學正式揭牌成立。胡丹萍 圖「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將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國版柳葉刀倒計時報告,並計劃進一步拓展研究氣候變化對亞洲地區人群健康的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出綜合應對氣候變化和改善人群健康的政策建議。」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主任、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共同主任宮鵬在發布會上說。醫學期刊《柳葉刀》在2009年發表重大報告指出,氣候變化是21世紀人群健康的最大挑戰。為應對這一挑戰,清華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牽頭,與國內外其他學術機構合作,於2015年共同發表了《柳葉刀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重大報告》。隨後又在此基礎上,聯合全球30餘家研究機構成立了「柳葉刀倒計時:追蹤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進展」 項目。
今年清華大學與倫敦大學學院和17家國內外頂尖研究機構合作,在全球版柳葉刀倒計時報告的指標結構基礎上共同撰寫了首部《中國版柳葉刀倒計時報告》,作者團隊來自氣候、公共衛生、生態、地理、環境工程、經濟和社會等多個學科領域。
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聯合主任蔡聞佳在發布會上說:「作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和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居住地,中國應對氣候危機的方式對中國自己和全球都至關重要。儘管我國已經頒布了許多積極的健康政策,但如果沒有進一步升級的氣候行動,整個國家都有可能遭受氣候變化帶來的公共健康威脅。因此,我國需要立即開展額外的氣候行動。」
蔡聞佳同時也表示,我國目前已經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復甦上投入了數千億美元,並有望在明年制定一系列新的氣候變化政策文件或國家自主貢獻,因此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或幾年的時間裡,我國做出的選擇至關重要,這將決定今後數十年氣候政策的方向 。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