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下的健康危機交織,從「先行」走向「共行」

2020-12-06 人民政協網

2020年12月3日,由柳葉刀倒計時指導,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主辦,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協辦的「柳葉刀倒計時」2020年度報告發布會在北京文津國際酒店舉行。此次發布會採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全球雙語同步直播的方式進行。

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近幾十年來,全球氣候呈現顯著變暖的趨勢,進而引發了高溫熱浪、乾旱洪水、森林火災等極端氣候事件,以及糧食安全、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問題,對對人群健康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此背景下,自2015年起,來自全球30餘家頂尖學術機構的120餘位專家共同完成的「柳葉刀倒計時報告」作為全面解析氣候變化趨勢、為各國政府提供政策建議的專業報告,受到各國政府、學術機構以及全社會的關注。

作為柳葉刀倒計時本年度的重磅活動之一,本次發布會共發布了兩部報告-《2020年度柳葉刀倒計時全球報告》以及首部《柳葉刀倒計時中國報告》。

全球報告:強化協同效應,共對複合危機

2015年以來,《柳葉刀倒計時全球報告》每年持續監測氣候變化造成的健康影響,並對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進行獨立評估。今年是柳葉刀倒計時發布的第五部全球報告。較去年相比,今年的報告包括43個指標,其中新指標有熱相關早逝、氣候移民和流離失所、城市綠地的可及性、低碳飲食的健康效益、極端高溫和熱相關勞動生產力損失的經濟成本、淨碳價、各國國家自主貢獻(NDC)中提到健康的數量等。

報告對於2019年全球範圍內為對氣候變化而採取的行動進行了梳理。在積極行動方面,報告中提到,2019年可再生能源提供了1150萬的就業崗位,比2018年增加4.5%。在低碳發電方面,低碳能源發電量持續上升,2017年比2015年增長10%。其中,中國是最主要的貢獻者。在健康出行方面。2018年全球電動車能量比2017年增加65%。報告還梳理了氣候變化對全球造成的負面影響。例如,全球65歲以上人群全球65歲以上人群經歷的熱浪暴露次數比1986-2005均值增加4.75億次,刷新了2016年的記錄。在煤炭消費量上,繼前幾年的短暫下降後又持續反彈,2018年比2017年增加1.2%,比1990年高出74%。在室外空氣汙染,全球室外空氣汙染相關的早逝人數總數依然在上升等。

中國報告:波及面積廣,行動成果多,提升空間大

和以往的發布會不同,此次發布會上發布了首部《柳葉刀倒計時中國報告》。為研究中國的氣候變化趨勢以及對人群健康造成的影響,該報告由來自19家國內外頂尖學術機構的70餘位專家共同撰寫,報告通過追蹤近30項指標的進展變化,揭示了氣候變化對中國各省人群健康的影響。同時,報告模擬了中國為減緩氣候變化而採取的行動,以及該行動帶來的人群健康效益。另外,報告還對推進低碳發展、構建健康中國的目標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報告顯示,中國各省市均不同程度受到因氣候變化而引發的各類健康問題的影響。例如,位於中國東北部的黑龍江地區,野火、颱風等災害威脅著當地居民的安全及健康。而所處於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廣東省,也因熱浪、颱風、登革熱等災害,在勞動生產方面蒙受了損失。

通過研究發現,在中國政府的領導以及全社會的共同行動之下,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已取得一些成效。數據顯示,2019年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48%,超額完成原定於2020年實現的目標。另外,中國對於新建煤電廠的投資自2015年起一直呈下降趨勢。與此同時,對於低碳電力的投資明顯增多,其投資規模是煤電投資的9倍。其中,2019年可再生能源的投資規模達到了864億美元。報告對普遍關心的PM2.5問題也進行了分析。數據顯示,和2015年相比,2019年中國主要城市PM2.5濃度已經下降了28%,因空氣汙染導致的死亡人數也減少了近9萬人。

但是我們也不難看出,和其他國家相比,在制定與氣候變化相關的規劃方面,中國還存在著一定差距。目前,全球已經有51個國家制定了氣候變化與人群健康相結合的國家級適應規劃文件,48個國家完成了氣候變化對人群健康影響的科學評估。而目前中國僅有3個省市制定了上述的規劃文件,僅有6個省市正在開展相關的評估工作。

為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柳葉刀倒計時中國報告》中也提出了相應的政策性建議。例如,多部門應協同合作,充分預估氣候變化帶來的健康風險;對於氣候變化的健康風險,應制定妥善的應對措施;加強氣候變化對健康影響方面的研究和宣傳;加速碳減排,制定健康的碳中和實現路徑。報告中還考慮到新冠一定為經濟帶來的影響問題,提出應制定考慮人群健康的新冠疫情經濟復甦方案等舉措。

作為《柳葉刀倒計時中國報告》的首席作者之一、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副教授的蔡聞佳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和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居住地,中國應對氣候危機的方式對中國自己和全球都至關重要。儘管我國已經頒布了許多積極的健康政策,但如果沒有進一步升級的氣候行動,整個國家都有可能遭受氣候變化帶來的公共健康威脅。因此,我國需要立即開展額外的氣候行動。我國目前已經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復甦上投入了數千億美元,並有望在明年制定一系列新的氣候變化政策文件或國家自主貢獻(NDCs),因此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或幾年的時間裡,我國做出的選擇至關重要,這將決定今後數十年氣候政策的方向 。」

氣候變化對人群健康產生的影響不可忽視,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健康挑戰,應充分認識到健康風險並做好預判。為減緩氣候變化的速度,全球應一起努力,共同構建更健康、更光明的未來。

相關焦點

  • 氣候變化與COVID-19:交織的危機
    氣候變化與COVID-19:交織的危機 2020-12-22 1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柳葉刀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倒計時2020年報告:協同應對交織的危機
    12月3日,《柳葉刀倒計時》的中國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發布《柳葉刀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倒計時》2020年報告和《柳葉刀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倒計時2020年中國報告》,同時宣布成立「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
  • 柳葉刀:沒有一個國家能倖免於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危害
    如果能夠同時應對氣候變化和新冠疫情危機,數百萬人的健康將得到保障。《柳葉刀》(The Lancet)於北京時間12月3日發表《柳葉刀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倒計時》(Lancet Countdown on Health and Climate Change)(以下簡稱「柳葉刀倒計時」)2020年報告。
  • 柳葉刀倒計時2020年報告|沒有一個國家能倖免於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危害
    如果能夠同時應對氣候變化和新冠疫情危機,數百萬人的健康將得到保障。應對這一多重危機交織的舉措將為改善公眾健康、打造可持續經濟和保護環境提供可能。 "新冠疫情向我們展示了,當健康問題在全球範圍內受到威脅時,我們的經濟和生活可能會停滯不前",《柳葉刀倒計時》執行主任伊恩·漢密爾頓(Ian Hamilton)博士說,"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正在加劇,如果我們不做出根本改變,我們的醫療系統恐怕將在未來不堪重負。
  • ...提示:我國人群面臨多重健康威脅|氣候變化|熱浪|新冠肺炎|傳染...
    後者作為首部講述中國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聯繫的報告,揭示了國內氣候變化危及人群健康的現狀,為國人敲響警鐘,提示大家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健康挑戰,應充分認識到健康風險並做好預判。2019年,65歲以上老人暴露在熱浪風險下的天數增加了29億天,是之前最高紀錄的兩倍。2018年,全球有29.6萬名老年人因高溫而失去生命。報告同時指出,氣候變化為登革熱、瘧疾和弧菌病等致命傳染病創造了更有利的傳播條件 ,這可能會使過去幾十年來人類為防治這些疾病所取得的進展面臨新的挑戰。若不採取緊急行動,氣候變化對全人類健康的威脅將進一步加劇,擾亂人們的生活和生計,並使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 最新報告顯示:氣候變暖對人類健康影響重大
    自2015年起,來自全球30餘家頂尖學術機構的120餘位專家共同完成的「柳葉刀倒計時報告」,作為解析氣候變化趨勢的報告,受到各界關注。今年的全球報告顯示,過去20年裡,老年人與高溫相關的死亡人數上升了54%。2019年,65歲以上老人暴露在熱浪風險下的天數幾乎是之前最高紀錄的兩倍。
  • 最新報告顯示:氣候變暖對人類健康影響重大
    ,以及糧食安全、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問題,對人群健康產生了巨大影響。自2015年起,來自全球30餘家頂尖學術機構的120餘位專家共同完成的「柳葉刀倒計時報告」,作為解析氣候變化趨勢的報告,受到各界關注。今年的全球報告顯示,過去20年裡,老年人與高溫相關的死亡人數上升了54%。2019年,65歲以上老人暴露在熱浪風險下的天數幾乎是之前最高紀錄的兩倍。
  • 破解氣候環境危機
    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問題緊密關聯、相互作用,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地球系統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氣候環境危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幅度改變地球系統。2019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到創記錄的415ppm,是工業革命前的1.5倍。
  • 《柳葉刀》:如果不採取行動,氣候變化將帶給下一代終身健康危害
    現代醫學能夠充分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廣泛健康危害?《報告》作者之一、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主任宮鵬對此並不樂觀:「這些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與影響健康的社會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脅,這種威脅很可能抵消過去半個世紀人們在公共衛生方面取得的進步。」
  • 氣候變化臨界點來了?科學家警告:世界第二大冰蓋開始走向不歸路
    研究人員警告稱:格陵蘭冰蓋可能已經達到了一個臨界點,正在走向不可逆轉的完全消失的道路上。科學家們回顧了過去40年格陵蘭冰蓋演變的衛星圖像,共統計出超過200座大型冰川的消失。令人感到震驚的是,流入海洋的冰雪量遠遠超過了格陵蘭島上剩餘的冰蓋體積。預估到3000年,格陵蘭冰蓋完全融化後可能使海平面上升7米。
  • ...計時首份中國報告出爐:《巴黎協定》5年後,氣候變化對健康影響...
    撰文 | 小葉2020年12月2日,英國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在線發表了來自國際合作項目《柳葉刀倒計時》(Lancet Countdown)的兩份重量級年度報告:《2020柳葉刀倒計時健康和氣候變化報告:應對趨同危機》(以下簡稱《報告》)和《2020柳葉刀倒計時健康和氣候變化中國報告》(以下簡稱《中國報告》)。
  • 日本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組織健全、法律先行:日本政府十分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早在1997年就成立了以內閣總理大臣為首的《全球變暖對策本部》;日本氣象廳設立了「氣候課」「氣候變化對策室」「氣候變暖情報中心」「氣候研究部」等應對氣候變化機構。1998年4月28,日本日頒布了《全球氣候變暖對策推進法》。
  • ...上論壇:以「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應對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危機
    開幕致辭 劉寧 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二級巡視員、CBD COP15中方談判代表、COP15執委辦執行副主任 氣候變化危機和生物多樣性危機是整個全球熱議的話題。
  • 全球環境變化、氣候變化與人類健康
    全球環境變化對人類健康影響的研究 我們現在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全球環境變化使人類的安寧和健康陷入困境,對於那些地理位置、社會經濟資源最脆弱的地帶,其危險性最大。 這些環境變化直接或間接地對人類健康的基本要素如糧食生產、淡水供給、微生物環境的穩定性、氣候條件以及身體和社會的安全等產生了影響。
  • 氣候變化影響人體健康和社會安全
    由全球氣候變暖引起的生態環境的急劇變化,必然會影響到人類健康。而當人類健康普遍受到影響時,則在一定範圍內影響到「社會安全(Social security)」。因此,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勢必會影響到某個社區群體,進而影響到社會安全或公共安全。
  • 氣候變化與人體健康:全球變暖直接影響健康
    天氣、氣候變化是自然環境中最活躍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早在遠古時代,人類就意識到了天氣、氣候與健康的關係。成書於戰國前後的《黃帝內經》使用大量的篇幅表達了順應天時而養生的理念,「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當如今的生存環境變得看上去日益險惡,氣候變化與健康的關係引起了世界每個角落的注意。
  • [匯說天下]氣候變化使動植物面臨生存危機
    [匯說天下]氣候變化使動植物面臨生存危機 氣候變化使動植物面臨生存危機。
  • 氣候對健康的風險與日俱增,但保護人類健康免受氣候變化影響仍缺乏...
    根據第一份全球氣候變化與健康進展概況,保護人類健康免受氣候變化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然而,大多數國家並沒有完全按照自己的計劃來實現這一目標。新報告採用了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調查並在《2018年世衛組織健康和氣候變化調查報告》中報告的101個國家的數據。
  • 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落戶清華大學,關注健康與氣候變化聯繫
    12月3日,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在清華大學正式揭牌,當天首部講述中國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聯繫的報告即《柳葉刀倒計時中國報告》也在醫學期刊《柳葉刀·公共衛生》發布。該中心旨在促進中國乃至整個亞洲地區氣候與健康領域的科學研究,並確保決策者能夠認識到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將帶來的顯著性健康收益。12月3日,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在清華大學正式揭牌成立。胡丹萍 圖「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將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國版柳葉刀倒計時報告,並計劃進一步拓展研究氣候變化對亞洲地區人群健康的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出綜合應對氣候變化和改善人群健康的政策建議。」
  • 氣候變化重創南極,這種企鵝或將走向滅絕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不久的將來,氣候變化和過度捕撈或許將完全消滅帝企鵝,當然,這是一個迅速的變化過程。研究認為,到本世紀末,全球70%的帝企鵝就將在氣候變化和全球浪潮的浪潮中被悄然抹去。帝企鵝數量下降是明顯的,它們的種群下降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便是氣候環境的改變,冰川融化使得企鵝繁殖和捕食場所改變,科學家們認為,南極地表因為氣候改變而發生的變化將使得企鵝覓食的距離變長,這對帝企鵝的捕食和育種不利。隨著南極氣候的近一步變化,這可能將使得帝企鵝不得不遷徙,如果溫室氣體繼續按照目前的效率進行排放,大約110萬的帝企鵝將被迫搬遷直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