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歲著名書法家,因不滿醜書當道,主動寫聲明退出書協

2021-01-11 騰訊網

古有子罕「以不貪為寶」、公儀休「婉拒贈魚」、劉寵「不道一錢輕」、海瑞的「剛正不阿」,古代文人的高風亮節實在令人欽佩。

只是,古代文人的風採,在我們現代文人的身上似乎少有體現。

現代文人的圈子裡,不乏有有著真才實學的真正的大師,但是名沽名釣譽之輩也不在少數。

近些年的中國書法家協會就是這樣一個「真假參半、多虛少實」的組織,組織裡有不少渾水摸魚,真實水平不得而知的人,這樣的中國書法家協會多少讓人有些失望。

書法是代表了我們國家深厚的文化底蘊的一種藝術文化,不同的書法作品,代表了不同的含義;不同的書法字體,代表了我們國家不同的歷史文化。我們國家幾千年的歷史變遷,也一步步的體現在了我們的書法文化上,每一個書法字體、每一個書法作品,都代表了我們每一段不可抹滅的歷史。

篆、隸、楷、行、草,每一個字的背後都有著屬於自己文化印記。只有我們中國人能懂得自己國家的文字,只有我們中國人才能明白這一個個方塊字後所蘊含的意義。

而李逸野老先生就是這樣一個,在書法這一藝術上頗有造詣的大師。

他所擁有的文人風骨,足以與古代墨客相媲美。他淡泊名利精神與蔑視俗世凡塵的靈魂都無一不在告訴我們他那一顆嚮往自由的心。

戰地重傷轉「戰場」

1951年,作為一名朝氣蓬勃的青年人,李逸野先生作為一名新華社戰地記者,跟隨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可惜時運不濟,他在一次採訪中身負重傷,不得已離開了這片包含著他的青春的戰場。

1954年,李逸野先生傷愈轉業,參加了《開封日報》的工作。同時,他也愛上了書法著這個包含著上下幾千年文化的富有靈氣的藝術。自此他將書法界看作了他的新的戰場,開啟了他的新的徵程。

為了練好書法,他加入了中國書法家協會,出入之時,為了讓自己的書法更進一步,他常常與人交流心得,也得到了不少建議,這些都讓那時的他受益匪淺。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書法家協會進入的人越來越多,李逸野先生越來越覺得,協會裡的人的思想與自己的想法差距越來越大,他認為,書法應該注重基礎,理解傳統,寫書法的人需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被別人左右。他覺得,書法值得每個書法人潛下心來研究,靜心研究書法,才是對書法的尊重。

然而,其他人與他的想法並不相同,他們開始追求名利,開始了自己創造書法,每天都在寫一些讓別人看不懂的「醜書」。

90年代時,中國書法家協會開始更換證件了,協會給李逸野先生寄件,信中表示:若沒有按時繳納會費,就會按照自動退出協會處理。

李逸野先生感到非常失望,他認為,現在的中國書法家協會已經不是他心目中最初的那個給人單純快樂、讓人受益無窮的中國書法家協會了。

於是李逸野先生在書信背後回復道:「請按照規定處理吧。」

晚年大成草書現

退出協會後,李逸野先生表示不想與那些沽名釣譽的人為伍,於是潛心在家搞研究,靜心學習書法和文學。

20年過去了,李逸野老先生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野裡,他被人們稱為「藝壇隱者」,在這20年裡,李逸野老先生的書法魅力不僅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褪色,反而愈發成熟了。尤其是李逸野先生的草書,早年的稚嫩的靈氣不但沒有消失,反而隨著時間的沉澱,慢慢散發出了屬於自己的氣質。

正所謂字如其人,老先生如此的淡泊名利,嚮往自由,熱愛文學、書法,他的作品中也少了一股子「紅塵」的氣息,反而流露出一股淡淡的清雅氣質,這與李逸野老先生的氣質相互輝映。

烏龍事件惹人嫌

自李逸野老先生漸漸回到我們的視野中的時候,忽然有件事情冒了出來 :有人驚訝的發現,原來李逸野老先生也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的會員,這件事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然而88歲的老先生一點也不妥協,強硬地回復道:「粗學寫字,從未奢想當書法家。二十年前就退出了協會,早已不是貴會會員。」並且表示這是一場誤登,一定要將他從中國書法家協會刪除。

並表示:「只求活時乾淨,死後清淨,如此而已。」還祝中華大地早培養出新書法「高風」。

這個退會聲明一出,引得人們議論紛紛。

爭議連連引人談

說完了李逸野老先生的完美履歷,我們也不能忽視李逸野老先生的各種短板。

李逸野老先生剛正不阿、不屑與那些弄虛作假、水平不到家、沽名釣譽的性格的確令人欽佩。

只是,李逸野老先生老先生的自負卻是讓他飽受爭議。

李逸野老先生十分自得於他的草書。他曾說,他認為自己的草書水平十分之高,可以超越北宋著名書法家黃庭堅、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甚至還覺得自己的草書,可以與「草聖」懷素媲美。

這大家都認為李逸野老先生太過自負,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或許老先生的性格有些過於自負,不過瑕不掩瑜。李逸野老先生對待「醜書」不屑與之為伍的態度,和他追求藝術高峰的精神也不能被人們忽略。

這樣的李逸野老先生才更加貼近了我們的生活,仿佛這個書法大師似乎跟我們家裡的固執老人有些相似。

對於我們而言,「會員烏龍」事件只是一場鬧劇,但對於李逸野老先生而言,這是他對於自己書法理解的證明和擁戴。

這件事情裡,我也有著自己的觀點,我認為對於書法來說,創新固然重要,只是一切的創新都要建立在你的基本功夠紮實的情況下。地基沒有打好,高樓大廈談何說起,就算建成了,也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由此可見基礎的重要性。

創新是我們進步的前提條件,只有跟從時代變化,我們所學、所有才能長長久久地流傳下去,只是創新的前提就是傳承,你不將文化傳承下去,只留下一個空留創新的空殼子,那麼書法還是真正的書法嗎?沒有了書法自己所蘊含的獨特魅力,那麼,書法不就只是個空殼子嗎?文化的底蘊又從何談起呢?

小結:

所以我們在做任何事情、學習任何技能之前,都要將自己的基礎打好、基本功練好,只有這樣,你的事情才能踏踏實實幹好、技能才能完完全全掌握。

在李逸野老先生身上我們也能學到很多,不管是李逸野老先生的堅持自我、潛心研究的精神,還是他過於自負,因此飽受爭議的事件中,我們都可以知道很多。

李逸野老先生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然而,他的自負的性格也是我們要引以為戒的。

不管做什麼事情,我們都要戒驕戒躁,保持一顆平常心,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正確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真實定位,盡力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刻自省,找到自己的錯誤,鞭策自己更進一步,讓自己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向李逸野老先生一樣找到正確的道路,堅持真正的自己。

此內容由騰訊新聞提供

相關焦點

  • 賈平凹:我不是書法家!網友:你的字憑什麼一張能賣十萬?
    文 | 王呈祥著名作家賈平凹曾在自己的「書法集」自序中寫道:「我寫的是漢字,不是書法,我也不是書法家。」01他為什麼要寫書法人之所以要寫書法,一般有三種原因,即:陶冶情操、想成為書法家和工作需要。然而,從賈的自敘中不難看出,賈並非是想成為書法家,只是工作需要才寫的,當然也附帶一些陶冶情操的成分。賈平凹說:「我喜歡寫字,是我從事著寫文章的工作不能不寫字,沒有當兵的不愛武器的。毛筆和宣紙使我有了自娛的快意,我開始讀到了許多碑帖,已經大致能懂得古人的筆意,也大致能感應出古人書寫時的心緒。
  • 他默默寫了三十年傳統書法,卻因「醜書」轟動了歐洲
    首先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言交流哦說到「醜書」現如今書壇中對這類書法的點評,可以說冰火二重天。在很多朋友來看,醜書就是說對書法的侮辱,是一群欺世盜名之徒牟取權益和名與利的方式而已。更好笑的是,有很多以醜書之名的書法家,卻將此稱之為書法的自主創新,稱之為是真實的造型藝術。
  • 什麼人樣的人是書法家?
    也使我們我們身邊突然增加了眾多行跡可疑的書法家。中國書協獲獎就那二三十個多沒意思,你只要交錢入會,想獲啥獎獲啥獎。臨帖每三天就張羅著整天創作、賣錢。書法家的標籤人人都可以貼,不犯法,但是不是書法家你說了不算!
  • 鬱鈞劍:書法經不起醜化,解散中書協勢在必行
    其中鬱鈞劍於上世紀50年代中期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4歲時,其父母就讓他學習書法。 1971年,15歲的鬱鈞劍進入了桂林歌舞團,上世紀八十年代,鬱鈞劍錄製過專輯,出版過唱片,還開始學習花鳥畫,登上過央視春晚,鬱鈞劍稱得上是春晚的常客,至今已累計有22次參加過央視春晚。
  • 號稱書法家的在街上賣字,價格還不貴,這種現象應該怎麼看?
    書法家現場賣字,這個問題很有現實意義。不過細說起來並非三言兩語就可以表述清楚,它涉及到好幾個方面,比如書法家的評定標準,字的優劣與否,價格跟價值的關係,作者的社會聲望等等一些列因素。這些以前寫過文章論述,今天不細說了,下面我僅從大處出發說一下這種現象。
  • 觀點|「著名書法家」稱呼等於罵人?關於書法家「囚徒困境」
    中國書法家協會原分黨組書記、原副主席趙長青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前不久接受紀檢部門調查,失聯的原安徽省書協主席、「煤老闆」李士傑組織的「中國書法大廈」百萬現金髮獎金曾引發較大爭議……從最近書壇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可見,書法界存在著不少產業鏈和利益鏈,尤其是書法家「囚徒困境」的存在,一方面,書法在現實中特別火爆,但卻有名家而無名作;另一方面,人人都覺得當個書法家特別容易
  • 你知道中國20世紀十大傑出書法家都有哪些嗎?
    書法這東西,雖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但想要客觀評選優劣確實不容易,必須要綜合考慮技法表現、文化修養、書學貢獻及後世影響力等。 於是1999年,中國書協旗下《中國書法》雜誌,組織專家和群眾採用無記名投票,評選出了「二十世紀十大傑出書法家」。
  • 沈鵬書法寫了2個字,落款不規範,估價4000到8000元
    現在的書法家是一個比較難以界定的身份,有的書法家沒有什麼功名,但是書法寫得相當不錯。有的書法家雖然有中書協會員的資格,有中書協,各種理事的身份,書法地位高,但是書法寫出來卻不容易得到書法審美圈兒的讚揚,甚至是有些批評。
  • 狂草線條書寫清簡生活,上圖呈現上海書協草書展
    上海市書協一直重視草書的研習和創作,上海市書協第七屆理事會成立不久,就設立了草書專業委員會,匯聚了書協一批擅長草書的書家,而這次展覽主要也是通過草書的創作,對上海草書創作隊伍進行一次檢閱。據悉,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第七屆草書專業委員會共17人,均在此次展覽中集體「登臺」亮相,每人展出5幅作品。
  • 軍事博物館館長袁偉將軍,11幅行書作品欣賞,網友:可進中書協
    當然在能準確表達意思的同時,把字寫得好看點固然好,但一定要分主次。其實我們所說的古代所謂的書法家,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不管是蘭亭序,還是其它什麼,其實都是作者寫的文章。古代可沒有隻會寫字,不會寫文章的所謂書法家。」
  • 渭南市書法家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渭南市書法家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王玉娥出席並講話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20-10-01 07:13:55
  • 「小溪泛盡卻山行——衢州女書家錢塘江詩路書法作品展」開幕
    本次活動由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中共衢州市委宣傳部主辦,衢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衢州市農村農業局,衢州市書法家協會,衢州市女書法家協會聯合推出。  浙江省文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趙雁君,衢州市人大副主任朱建華,衢州市政協副主席琚建軍出席開幕式。中共衢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錢偉剛宣布開幕,浙江省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何滌非致辭,浙江省書協副主席白砥、汪永江、沈浩、戴家妙,浙江省女書法家協會主席李軍、浙江省著名電視新聞評論家舒中勝等嘉賓到場祝賀,來自全省各地市的嘉賓及書法愛好者前來觀展。
  • 中國書法家協會原副主席趙長青:任期內發生千萬賄選風波
    2015年11月,趙長青在北京某書畫展開幕式上發言。2005年起,趙長青開始了在中書協的13年時光。公開簡歷顯示,趙長青2005年12月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2014年4月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2015年12月任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2018年6月退休。
  • 中書協草書委員會委員陳羲明與其他書家不同,喜愛創作少數字作品
    陳羲明,1955年6月生於福建南平,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創作評審委員、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展評委、中國書協培訓中心教授、《中國書法》刊授教育導師、湖南省文聯委員、湖南省書法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聖達威服飾品牌文化大使。
  • 中國書協理事王榮生書趙學敏《二十四節氣詩》之《夏至》
    中國書協理事王榮生書《趙學敏夏至詩》王榮生,名師源,1958年生於河南開封。《書法導報》社長、總編輯,中國書法家協會第4、5、6屆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編輯出版委員會副主任,中華臺北書法家協會顧問,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趙學敏(1945~)當代中國著名書法家、現實主義詩人、報告文學和散文作家。曾任中國書協第四、五、六屆理事,現任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
  • 瀋陽市書協、市美協召開會員代表大會
    瀋陽市書協、市美協召開會員代表大會 作者:王秒 2019-12-23 08:42  來源:瀋陽日報   >   12月21日、22日,瀋陽市書法家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瀋陽市美術家協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分別在瀋陽市文聯大廈三樓召開。
  • 清華女博士拜師「醜書大師」,網友:人是真的美,字也是真的醜
    網友對蔡夢霞的評價是這樣的:「人是真的美,字也是真的醜。」她的字跟行雲流水的書法印象完全沾不上邊,看上去卻是笨拙呆滯,仿佛剛習字的小孩所為,讓人大跌眼鏡。難道這就是清華博士後的真實水平嗎?多年練習就是為了字越寫越醜?字醜來源,拜師醜書大師王鏞原來在2005年考入中央美院的時候,蔡夢霞就是拜王鏞為師,學習三年之後拿到了博士學位。王鏞是何人?
  • 範曾「屎殼郎體」被嘲笑,難怪趕不上前妻,人家早是中書協副主席
    研究發現範曾的字,用的是死墨,故意用墨跡堆積,不知道範曾大師是這麼堆積的,造成的結果很悲催,忽肥如墨豬,又忽瘦似釣絲,一個筆畫中就疙瘩成串,這是用抖毛筆寫出來的,還是通過忽提忽按了實現的?但不管怎麼樣,看起來也確實是不怎麼美觀。
  • 著名書法家劉炳森,精選11幅行草書作欣賞,用筆瀟灑、結字準確
    劉炳森先生真正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真正的書法大家,他不僅有獨特的劉隸,揩書行書草書均好,令人讚嘆,而不象現在的有些人,連揩書寫不了,草書又不讓人認識,自已極不規笵漢字傳統而光吹牛為創新。劉炳森曾在國外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尤其是在日本和新加坡以及港臺地區,當時日本書道界對劉炳森的評價超過了中國當代任何一位書法家,並且對劉的行草情有獨鍾。在他們看來,劉的隸書字體能被確立為電子字庫範版,這說明了其認可度是廣泛而牢固的,是值得每一個漢字傳承國推崇的。日本人士之所以對劉炳森的行草有好感,是因為他們認定其行草法度嚴謹,行筆流暢,全無扭捏之感,既有傳統的神韻又有自已的個性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