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空間站為什麼不建在月球上,而建在地球高空?看完你就明白了
之後人類對宇宙的求知慾望更加強烈,為了更好的研究太空,1998年人類還在地球上空400千米處建造了國際空間站,這是目前在軌運行最大的空間平臺,是一個擁有現代化科研設備、可開展大規模、多學科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的空間實驗室,為在微重力環境下開展科學實驗研究提供了大量實驗載荷和資源,支持人在地球軌道長期駐留。
-
中國空間站正式部署,為什麼NASA局長要求保住國際空間站?
今天看到一件有趣的事情,9月24日NASA局長要求保住國際空間站,他建議可以把它承包給私人公司進行維護。而就在此前三天,我們剛好宣布了中國航天員中心正全力備戰空間站任務……當然,我不認為NASA的反應能如此神速,事實上我國的空間站建設早在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後就已經開始正式部署了。
-
中國空間站正式部署,NASA局長要求保住國際空間站,為什麼?
我們宣布了中國空間站向聯合國的所有成員國免費開放中國空間站的科研合作項目使用權,沒錯,免費的。周建平表示「中國建空間站就是為了科學研究和應用,通過這次合作,我們的影響會逐漸變大,會有更多科學家參加我們空間站的科學研究工作。充分共享知識、共享技術、共享科學研究成果、更高效利用有限的資金。」
-
俄美衛星碎片可能影響中國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俄美衛星碎片可能影響中國太陽同步軌道衛星(新華網北京2月12日電)(記者孫聞)中國科學院空間碎片專家12日表示,俄美衛星相撞後產生的碎片可能對我國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產生影響。中科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空間碎片行動計劃顧問都亨表示,俄美2顆衛星碰撞事故發生在距地約790公裡處,碰撞後產生的大量碎片大致也會分布在這個高度的殼層上。都亨說,撞擊剛剛發生後產生的碎片呈雲狀分布,是密集的一團,隨時間推移會逐漸散開,目前還不清楚這個碎片雲的直徑。
-
20年前建空間站不帶我們玩,20年後,近地軌道將僅剩中國空間站
空間站是人類航天技術發展的裡程碑。蘇聯曾經是獨立發展空間站,然而解體之後,空間站的建設陷入僵局。而此時美國也正在計劃發展自己的空間站。為了防止俄羅斯一流的工程師和科研人員進入其它國家。航天技術最為發達的兩個國家。俄羅斯和美國開始牽頭,與其它14國一起,共同建設國際空間站。1998年國際空間站開始建設。
-
中國空間站與當年將中國拒之門外的國際空間站有何不同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在建的空間站與在軌飛行的國際空間站有什麼不一樣天宮空間站中國載人空間站被稱為天宮空間站,預計2022年建成投入運轉。國際空間站寬109米、長73米、高20米、重達419噸、內部容積916立方米,可搭載6名成員國際空間站總體設計採用桁架掛艙式結構,即以桁架為基本結構,增壓艙和其它各種服務設施掛靠在桁架上,形成桁架掛艙式空間站。
-
國際空間站漏氣顯「報廢危機」?唯一替代品在中國,2022年建成
很遺憾16個國家中沒有中國,因為一來中國當初經濟落後,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太過燒錢;二則是美國反對中國加入,警惕中國成為可以與美國抗衡的大國。不得不說,美國有時候眼光很毒辣,中國的確有潛力成為世界強國,並且在美國百般打壓下還是壯大了。16個國家合作而成的國際空間站當然是個好東西,在科學研究和開發太空資源等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甚至有地球無法提供的優越條件。
-
天宮將是唯一的空間站,國際空間站退役後,為何不再建一個?
和所有的太空飛行器一樣,空間站也是有服役年限的,現在正在近地軌道運行的國際空間站預計將在2024年左右服役期滿,屆時有可能退役停止運行,而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並沒有再建國際空間站的計劃不再建國際空間站的第二個原因就是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建造空間站的性價比並不是特別高。的確,空間站本身是一種功能眾多的太空飛行器,可以為人類的宇宙探索和研究提供諸多幫助,但由於人類現有的航技術天水平限制,空間站所能發揮出的功能還是相對有限的,目前國際空間站的主要功能就是培育太空種子以及進行有限的太空研究。
-
為什麼要建國際空間站?
從1971 ~1982年,前蘇聯向太空發射了 7 座名為「禮炮號」的空間站;1973年,美國也發射了一座名為「太空實驗室」的空間站,但這幾座空間站在太空軌道上的壽命都不長,能夠接納的太空人的人次也很有限,被稱為第一代和第二代空間站。
-
中國新飛船將可重複用、帶6人,空間站核心艙合練3個月
空間站和新飛船來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微信公眾號1月21日消息:近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抓總研製的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安全運抵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將分別參加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場合練及首飛任務,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大幕即將拉開。那麼,我國空間站和新一代載人飛船有哪些新特點?為什麼要合練呢?
-
空間站為什麼不直接建在月球上?阿波羅登月計劃早已解釋原因
在阿波羅登月五十年後的今天,人類為什麼不直接把空間站修到月球去,建立月球基地,一直是很多普通人疑惑的問題,乃至懷疑登月的真實性問題。在各國航天機構對阿波羅計劃的認同下,登月毫無疑問是真實的。登月陰謀論提出的懷疑,也一次次被證偽。
-
國際空間站發生氨氣洩露事件
人民網莫斯科5月10日電(記者謝亞宏)據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網站的公報顯示,國際空間站冷卻系統9日發生氨氣洩露事故。 公報中稱,太空人於莫斯科時間9日19點30分注意到少量白色片狀物在倉體外部漂浮,隨後立即向位於休斯頓的任務控制中心報告。
-
壽命即將到期的國際空間站,為何其他國家不願意重建呢?
而現存的國際空間站預計在2024年退休,距離今年也就僅有4個年頭了,而根據目前已經公開的計劃,我國的國際空間站預計在2022年前後建成,這也意味著等到2024年國際空間站退休以後,我國成為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
為何外國不再建個空間站,非要加入中國空間站?他們有什麼預謀
為何外國不再建個空間站,非要加入中國空間站?他們有什麼預謀浩瀚的宇宙是神秘而強大的存在,裡面有著很多人類所不知道的世界,人類雖然一直都在探索著這個神秘的宇宙,但是對於宇宙的了解和發現卻是少之又少,這也就更加激發了人們的好奇心。
-
國際空間站成功躲避太空垃圾[組圖]
這張美國航天局公布的照片是3月10日一名太空人拍攝的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 這張美國航天局公布的照片顯示,3月10日,美國太空人邁克·芬克在艙外維護國際空間站新華社/法新 新華網莫斯科3月12日電(記者聶雲鵬)俄羅斯飛行控制中心發言人倫金12日宣布,國際空間站當天晚間成功躲避了太空垃圾。
-
國際空間站有毒物來源仍未找到
中新網6月23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消息稱,美國大氣分析器在測量俄羅斯艙時發生故障,搜索國際空間站空氣有毒物苯來源的工作以失敗告終。NASA此前表示,為了找到苯源,國際空間站俄美艙的空氣已經隔斷,正在使用確定空氣品質的AQM-1儀器測量俄羅斯艙。
-
俄媒:俄美擬共建月球「深空門戶」
參考消息網9月29日報導 俄媒稱,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經理伊戈爾·科馬羅夫在澳大利亞舉行的國際宇航大會上告訴記者,俄美航天機構負責人商定在月球軌道建設新的空間站——「深空門戶」。據塔斯社9月27日報導,科馬羅夫說:「我們商定共同參與建設『深空門戶』月球空間站項目。
-
當年禁止中國進入國際空間站,如今想加入天宮空間站,美國想多了
而在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墜入地球之後,美國和俄羅斯聯合建造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造太空飛行器——國際空間站。這個空間站目前一共有20多個國家參與建造和使用,但是非常奇怪的是,作為全球航天力量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的國家,中國卻並沒有參與國際空間站的計劃。
-
為什麼科學家不將空間站建在月球上?聽完專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相信很多朋友都會回答是國際空間站。沒錯,空間站是目前人類在太空中建造的最大物體,它由多個部分組成,是人類探索研究太空重要的平臺。空間站的存在不僅僅是為了以它為平臺更好地觀測星空,更重要的還是通過它進行一些太空實驗。比如現在出現的一些植物種子,就是在太空培育的,效果非常強大。人類在上個世紀剛剛走出地球的時候,有科學家就提出了國際空間站的計劃。
-
中國為何沒能進入國際空間站,是美國讓我們變得更優秀。
你知道為何中國沒有進入國際空間站嗎?1998年 國際空間站第一個模組發射入軌,過去的20年,它曾是來自19個國家以及百位太空人的家,這個世界多國合作建造的宏偉的空間站展示了人類可以創造偉大的成就。但不是每個國家都允許參加國際空間站,我們中國從2011年開始就從未參與進來,我們被官方宣布禁止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