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擁抱數學純粹的本質—《一個數學家的辯白》
《一個數學家的辯白》(英語:A Mathematician's Apology)是一篇由英國數學家G·H·哈代在1940年所寫文章,在當年11月首次出版。這篇文章可以說是哈代本人的自傳。哈代從自己的角度,談論了數學中的美學,給了門外漢一個機會以洞察工作中的數學家的內心。
-
數學家哈代的辯白,什麼是數學中的美學?
《一個數學家的辯白》(雙語版)內容簡介本書是哈代於 1940 年寫成的作品,展現了數學之美、數學的持久性和數學的重要性三大主題。作者從自己的角度談論了數學中的美學,給眾多數學「門外漢」一個機會,洞察工作中的數學家的內心。
-
哈代:數學家一生是少年
受經歷和性格的影響,哈代的數學觀趨於純粹,他不會從實用的角度為數學尋找優勢。在牛津大學的就職演說中,他甚至直言他覺得數學「沒有用」。事實上,哈代從來不是一個老到的功利主義者,他不認為只有有用的東西才值得追求。哈代看重的是數學中極致的真和美。真,聯繫著永恆。哈代曾說,「永生」也許是個愚蠢的詞,但大概只有數學家才最有可能理解它的含義。
-
哈代以邏輯脅迫上帝的數學家
,完成這個證明在哈代心願例表裡排名第六,而能排到第一的,那就是證明黎曼猜想,這位被公認英國純粹數學的領導人出生於,1877年2月7日的英國克蘭利,他的父母都是教師,在這樣一個書香世家,哈代在童年時代就顯示出數學方面的才能,1896年,他就獲得獎學金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繼續深造,對當時機械的授課模式不滿的他,幸運地被允許轉聽應用數學家拉弗教師的課,在拉弗教授的建議下閱讀了諾爾當的名著《分析教程》,後來
-
數學家論數學——數學的本質
)是非歐幾何的創始人之一,但他的工作在其所處的時代並未獲得讚賞,反而遭到嘲弄和打擊.去世後不久,人們發現大數學家高斯的手稿中記載了關於非歐幾何的同類成果,他的思想才逐漸被接受.羅巴切夫斯基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和管理者,創立了喀山數學學派和喀山數學教育學派,在無窮級數論(特別是三角級數)、積分學和概率論等方面均有出色的工作.羅巴切夫斯基反對康德的唯心主義觀點,認為人們頭腦裡產生的概念來源於客觀世界的物質運動
-
4個角度,看數學的發展:數學學科、思想、符號、數學家成長
數學的發展無非是概念、定理、公式等知識的深入理解和積累,而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思想、思維方法,以及組織、工具的發展。在不同的角度,可以把數學劃分為不同的發展階段,比如從學科發展、思想方法、符號使用、數學人才培養等視角,可以看到數學的不同發展階段。
-
怎樣才能成為數學家
《數學巨匠:從歐拉到馮·諾伊曼》這本書介紹了60位數學大師,他們出生於1700~1910年這200多年的時間裡,重點介紹他們迥然不同的生平經歷(有些很平淡,有些太刺激),而不是詳細具體的數學成就(反正也看不懂,但入選本書這件事就說明他們肯定是通過思想、教學或工作等方式為數學做出過重大貢獻)。
-
數學家 康託爾
康託爾對數學的貢獻是集合論和超窮數理論。兩千多年來,科學家們接觸到無窮,卻又無力去把握和認識它,這的確是向人類提出的尖銳挑戰。康託爾以其思維之獨特,想像力之豐富,方法之新穎繪製了一幅人類智慧的精品——集合論和超窮數理論,令19、20世紀之交的整個數學界、甚至哲學界感到震驚。可以毫不誇張地講,「關於數學無窮的革命幾乎是由他一個人獨立完成的。」
-
上海交大師生追思吳文俊:「始終覺得他是一個純粹的數學家」
上海交大數學科學學院院院長勵建書介紹吳文俊的生平後,首個發言回憶的是退休教師李喬,他曾在中國科技大學給吳文俊做過助教。李喬用「化境」來形容吳文俊當年上課時的狀態。「他本人和他要講的內容完全是融合成一體。」李喬說,他聽過不少數學家上課,但「達到吳先生這個境界的,進入數學化境的絕無僅有」。
-
「無窮」的魅力,數學家知道
■孫小淳 王淑紅 「無窮」,曾經是數學上的「怪物」,因為一位偉大的數學家而變成數學概念家庭的
-
天才數學家與職業數學家的成長之路
長期以來,數學只是少數數學家能創造、理解、欣賞乃至學會的知識和技能,隨著社會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對於數學的需求越來越大、越來越高、越來越深.這勢必導致數學的專業化、數學的職業化,也就是要求有一定數量的人專門搞數學,而且隨著數學領域的擴大越來越專、越來越精,職業數學家應運而生.數學家不再是少數天才的偶然湧現,而是植根於社會土壤之中。
-
數學家的魅力
數學家的魅力(一)一直從古希臘走過來,到英國,德國,美國,數學從勾股定理,無理數,微積分,非歐幾何,到由黎曼數學支撐起來的廣義相對論…人們用不斷擴充的數學符號來深化對於世界的思考,不服你來證明。…像經濟學這樣的學問也已經廣泛地應用數學來解釋問題。曾經不是有人說,一門學問只有到了應用數學的程度,才算是到了科學的程度?(四)數學是一個很奇怪的領域,既龐雜,又純粹。
-
數學坐標系的發明人-數學家迪卡爾
坐標系的發明人-數學家笛卡爾法國哲學家,數學家和科學家勒內·笛卡爾(René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1596年3月31日生於法國安德爾-羅亞爾省的圖賴訥(現笛卡爾,因笛卡爾得名),1650年2月11日逝於瑞典斯德哥爾摩
-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公開回應任正非:華為是數學家還是數學工程師?
世界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公開回應任正非:華為是數學家還是數學工程師? 此前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多次在媒體面前表示,華為有700多名數學家、800多名物理學家、120多名化學家,而華為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成就,跟這些領域專家也是有很大的關係!
-
悲情天才阿貝爾:27歲離世,留下的思想卻讓數學家忙活了五百年
阿貝爾,是挪威最著名的數學家,也是近代數學發展的先驅。1802年,他出生在一個名叫芬島的小村莊。阿貝爾的父親,是一個小牧師,雖然在教會有職務,但是收入並不多,因而阿貝爾家一直很貧困。即便如此,在13歲那年,阿貝爾還是被父親送到了奧斯陸,進入了一個天主教學校讀書。此舉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阿貝爾畢業之後,能夠「子承父業」。
-
對話溫籍數學家季理真:數學與家鄉
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溫籍數學家中很多還是兄弟檔、父子檔。到時候,參觀者可以先從人物的介紹過程中,慢慢了解世界數學的發展。 在廣州的時候,我去參觀黃埔軍校舊址,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細節:原來,當年以嚴格著稱的黃埔軍校招生考試,一共5門科目,竟要考4門數學,可見當時對數學的重視。 在一個時期裡,中國主要大學中曾有1/3左右的數學系主任是溫州人,比如廈門大學的張鳴鏞等。
-
一個證明「神」真正存在的阿「三哥」——數學家「拉馬努金」
今天我們來聊一位被人們稱之為從未來穿越而來的偉大數學家,拉馬努金。拉馬努金之所以被人們稱為從未來穿越而來的數學家,是因為在他短暫的一生中,留下了多達三千九百個非常神秘的數學公式及命題。這些公式及命題一度就像是一個未被發掘的神秘寶藏一樣,被塵封在拉馬努金的筆記中。
-
緬懷| 數學家吳文俊
2006 年吳文俊由於 「對數學機械化新興交叉學科的貢獻」 與美國數學家 David Mumford 共同獲得了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 「邵逸夫數學獎」 及一百萬美元的獎金。評獎委員會認為:「通過引入深邃的數學思想,吳開闢了一種全新的方法,該方法被證明在解決一大類問題上都是極為有效的。」「吳的方法使該領域發生了一次徹底的革命性變化,並導致了該領域研究方法的變革。」
-
最純粹的數學
數學往往被人們、特別是被數學家們奉為科學的皇后。貴為皇后,它當然不能屈尊俯就其他學科。因此,在一次「純粹數學和應用數學聯席會議」上,當有人邀請希爾伯特作一次公開演講,以求消除存在於這兩種數學家之間的敵對情緒時,他這樣說:經常聽到有人說,純粹數學和應用數學是互相對立的。這是不符合事實的,純粹數學和應用數學不是互相對立的。它們過去不曾對立過,將來也不會對立。
-
中國數學強不強?丘成桐:大陸數學家水平整體不如北美華人數學家
今天為各位有孩子的家長朋友們推薦一套書,這套書叫做《寫給孩子的數學四書》。這套書的終極目標就是,讓孩子們學習數學像學習語文那麼充滿趣味,且真正意義上在小學時期就鍛鍊出數學思維。所以我們數學強,這是一種錯覺,我們的學生會考試,這也是一種錯覺,因為真實情況是,我們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努力,還沒有完成高質量數學家的集群。而真正窺探原因可能就是,我們沒有將興趣融入到學習當中。可能很多人會問:興趣這種東西是可以培養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