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晶:科研興趣的培養

2021-01-15 神州學人

馬晶,1971年生,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8-2000年作為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在日本岐阜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

第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評審會評語:
  馬晶發展量子化學與分子模擬相結合的方法,系統研究材料分子的結構與性能關係,在化學、物理及材料方面取得高水平的成果,瞄準前沿科學領域,理論結合實驗,設計新型「分子開關」等材料。

馬晶寄語青年人: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多去閱讀文獻和資料,多去發現和感受一些美妙的事情。如果將化學分子做成圖像,那麼這個圖將會非常漂亮,見到的人很有可能會對它一見鍾情。仔細觀察這些分子,總會有一個能打動你。

  材料科學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數可能性,以前存在於科幻小說之中的各種奇特的電子產品,現在已經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材料科學家更希望把計算機裡面的元器件都變成有機分子,這樣,計算機不僅會非常輕巧,而且還能更方便地實現人機互動。
  但在開發新材料時,如果只是總結前人經驗,借鑑自然界已有的物種,進行實驗摸索,就會有一定的盲目性。這個時候,如果有理論指導,就可以省去很多繁瑣的嘗試、失敗和總結經驗的過程。這就是理論研究的動因與意義。
  所有材料都是分子的聚合體,它們涉及大量分子的聚集行為,包含了錯綜複雜的分子間相互作用,這一直是理論化學研究的難題。傳統的高精度量子化學計算方法能處理的分子尺度很小,只能夠描述中小分子的光、電、磁等性質及分子化學反應的過程;而分子模擬技術基於經典力學和統計原理,雖然可應用於較大的時間與空間尺度,但只能描述分子聚集體的形貌或表面結構,無法描述電子轉移和化學鍵的變化。
  從2004年開始,馬晶和她的學生們就開始嘗試將這兩個不同層次的方法結合起來,使其優勢互補:通過分子模擬得到分子聚集體的結構,在此基礎上,通過量子化學計算,得到發生反應的關鍵基團的電子結構和性質。馬晶以這種方式構架起了一座橋梁,連通了複雜體系的微觀結構和實驗測定中這些體系所表現出來的性質,對化學研究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這樣,材料科學家們就能夠清楚了解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化學本質,從而結合實驗,不斷設計出新材料,為人類所用。
  除此之外,馬晶還有一個夢想:理論設計出一些分子開關。在一定情況下,比如通電或光照後,有機分子能夠跟生物分子結合,消除電場等外部條件後,結合又不會發生,這樣就可以檢測電信號或者其他信號,讓生物學家多一種研究利器。馬晶認為,材料涉及生活與科研的各個領域,材料的發展能將科幻變成現實,而理論研究則是根基。
  馬晶的父母是在高校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的老師,受他們的影響,馬晶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夢想成為一名引領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老師。小時候,馬晶的爸爸經常帶著她去實驗室參觀,顯微鏡下的微觀組織令她著迷。馬晶的父母也經常帶她去爬山,接觸大自然,在培養馬晶堅韌性格的同時,也讓她對周圍的世界充滿好奇。
  馬晶一再強調興趣的重要性。因為興趣,她從碩士階段開始,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物理化學領域,並且在大學期間同時輔修了電子系的無線電技術和計算機等第二學位課程,努力構築寬闊的知識架構。
  馬晶認為,作為一名老師,職責就是要鼓勵學生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課題,並幫助他們解決在研究課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讓他們從中得到成長,幫助學生實現他們自己的夢想。
  馬晶的成長過程也離不開老師們的教導。碩士階段導師葉靜嫻教授教會她如何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科研選題和文獻追蹤。博士階段導師江元生院士一直都鼓勵馬晶獨立地開展科研工作,並支持她與實驗科學家開展緊密的合作。
  在日本岐阜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期間,馬晶一邊從事著繁重的研究工作,一邊獨自照顧著年幼的兒子。她的陪伴,讓兒子快樂地渡過了最為關鍵的成長階段,同時,兒子也見證了她從事科學研究的奮鬥過程。從父母再到愛人與孩子,家庭給予馬晶強大的精神支柱,讓她專心地從事自己喜愛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相關焦點

  • 培養科研興趣 提升創新能力
    開展大學生科研創新競賽活動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對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和影響力,能夠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  9月4日,為營造良好學風,融入時代內涵,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科研學術能力,四川農業大學環境學院立足學科專業特色,舉辦了「綠創未來」本科生科研創新綜合技能大賽。
  • 尤裡卡正式推出初中生科研項目 培養學術興趣和熱情
    2017年成立於美國紐約的尤裡卡高中科研項目(Eureka Research Program)是專為本科生和高中生量身定製的暑期線上科研項目(全英文授課教學),因為注重研究課題的精心設計,很好的結合了學術性和趣味性,所以在短短時間內就吸引了很多學術突出、思維活躍的學生參加。
  • 從本科生科研中發現興趣與志向
    有學者在針對高等理科教育人才培養的研究中發現,大學生學習興趣和志向的雙重缺失是目前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問題,因此,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發展成「學術志趣」,是研究型大學拔尖人才培養的核心目標。  本研究通過實證分析發現,本科期間的科研參與經歷有助於激發大學生對學術科研產生興趣,進而選擇攻讀學術型碩士,走上學術發展道路。
  • 劉益春:科研是興趣?也是一種習慣
    同很多科研工作者一樣,在劉益春的眼裡,根本就沒有節假日休息的說法,平時做行政工作、教學育人,一有時間他就泡進實驗室,沉浸在未知的世界裡。「對於我來說,做科研首先是興趣,再就是長期的習慣。」劉益春說。興趣給了劉益春無窮的動力,他長期從事寬禁帶半導體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的研究工作,在科研的道路上耕耘不輟,並且越走越遠。
  • 青年人科研興趣缺失之憾
    11月13日,中科院數學所教授程代展發文稱,自己所帶的優秀博士生王明(化名)決定放棄去國外繼續深造的機會,選擇不再從事科研轉而投身中學教育事業。從科研工作者到普通中學教師,這讓程代展感嘆是否生活壓力導致學生改變繼續搞科研的志向。5天後,王明卻公開表示,自己對科研並無興趣,選擇當老師才是興趣所在。
  • 南通大學醫學院組建「科研興趣班」激發學生創新能力
    臨床197班沈少澤參加完南通大學醫學院2019級科研興趣班導師雙選會後對自己的未來更加有信心了。暑假前夕,該院第二屆科研興趣班正式啟動,28名導師將在暑假期間對2019級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醫學專業的68名興趣班學生開展科研創新培養。 科研興趣班是醫學院培養大學生科技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的一大創新舉措。
  • 注重培養理論興趣
    保持這種內驅力,最重要的是培養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對科學理論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才能把心思和精力指向於學習,把潛能和激情調整到最活躍狀態,達到「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境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理論興趣不是天生的,需要在履職盡責的過程中培養、磨礪和升華,做到好學樂學,愛學研學。
  • 哈佛教授馬晶解答
    帶著這些問題,在鳳凰衛視鳳凰網舉辦的《2020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公共衛生論壇結束後,鳳凰網風向欄目與中美健康峰會主席兼秘書長、哈佛醫學院教授馬晶女士進行了對話。以下為對話內容。馬晶: 我剛才也提到了,SARS的時候,中美的CDC(疾控中心)之間進行了合作,包括大學的合作,在第一時間哈佛公衛學院也派了老師第一時間到這邊對接CDC。
  • 大學科研亟須回歸興趣回歸學術
    原標題:大學科研亟須回歸興趣回歸學術   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指導下,如何搞好大學裡的科研工作?我認為重點要抓好三個回歸,即回歸興趣、回歸學術和回歸需求,也就是把學術導向、問題導向和個人的興趣愛好緊密結合起來。   湊數的論文,就是一種科研浪費   長期以來,論文問題一直困擾著大學裡的科研人員。
  • 激發孩子求知慾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習興趣要注重方法!
    學習方法和學習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依託學習興趣為前提的,所以學習的興趣對孩子的學習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學習興趣的培養,家長在很大程度上起著關鍵的作用。怎麼培養學習興趣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畢竟學習這件事持續時間很長,而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艱苦的思考、記憶、練習才能掌握知識點,需要放棄娛樂的時間,需要平心靜氣,需要集中精神。
  • 新手爸媽必看 如何培養孩子的音樂興趣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如今的80後一代人,很多都已經結婚生子,而關於孩子今後的興趣愛好培養,不少新手爸媽都在想一個問題: 我該讓孩子聽什麼音樂?如何培養他對於音樂的興趣? 要知道,寶寶來到這個世界,對於周圍環境的所有聲音都充滿了好奇,無論什麼聲音都可以引起他的興趣。而許多家長則想培養孩子的音樂素養,讓孩子從小就接觸音樂。不過,我們要知道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孩子並不是你的第二人生,想要培養孩子成為音樂家,並不能強求,而是要誘導。
  • 研究生做科普:興趣與培養缺一不可
    培養的對象是科學家,而講授者是媒體人,包括電視臺科學節目的製片人、報社科學報導方面的記者和編輯。每年報名人數非常多,一年中會有十幾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報名參加培訓。」李大光提示,英美國家的科普培訓項目形式多樣,受眾從學校的學生到博物館工作人員再到科學家,可以說非常廣泛。
  • 在遊戲中培養幼兒對英語的興趣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在遊戲中培養幼兒對英語的興趣   導讀:在評價幼兒的英語學習成功與否時,我們不僅僅看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英語表達,更看重幼兒對英語活動的興趣
  • 伊成器:因興趣而執著,用科研回報祖國
    「身處北京大學,我們是幸運的,北大的開放、自由、包容的學術環境為我們的科研創造了非常優越的條件。我和我的團隊將在創新中發展,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貢獻力量。」他叫伊成器,現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雙聘研究員。  作為一位科研工作者,他日復一日,兢兢業業投身科研領域,希望能為社會帶來不凡的成果和貢獻。
  • 論怎樣培養兒童學習鋼琴的興趣
    一、培養孩子熱愛音樂      林華先生認為培養興趣這樣偉大的精神力量,要做很多努力,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老師的親切感,我們為其應該創造一個師生心理相融的良好環境。   第二,教師啟發孩子要講究語言 藝術   孩子的年齡、領悟能力、反應速度等各不相同,教師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因材施教,不能因為孩子某個問題聽不明白就加以訓斥,要考慮一下自己的教學 方法 是否合理。
  • 想只談興趣就從事科研,說明你研究生階段的教育是不合格的
    前幾天一位同學找我談心,說到他現在對自己的研究課題不感興趣,從而對自己的整個科研生涯都不抱有任何的信心。相信有這種心態的同學不在少數,因為從本科生跨越到研究生,甚至從碩士生跨越到博士生,都有可能會出現這種研究課題不是自己興趣所在的情況。
  • 深圳少兒英語課程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
    本課程採用教材,引進AI技術,為學生打造一個線上結合線下的,安全、綠色的全英語學習環境,激發孩子英語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聽說能力,為讀寫打下基礎。課程內容對3-6歲的孩子精心設計打造的成效和趣味緊密結合的幼兒啟蒙英語產品。全面調動孩子的感官功能,幫助孩子在浸入式語言環境中產生英語學習興趣。
  • 新中考下,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到底有多重要?
    其實是因為在父母那個時代,更多的是注重知識的灌輸,而忽略了興趣的培養,也導致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沒有領略到做學問的興趣。 但家長作為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個引路人,不僅要給孩子提供生活的支持,還要引導和幫助其學業,旨為孩子在未來的生活更優越一些。
  • 夏志宏:中國教育培養技能不錯,培養興趣差一些
    我們就在想為什麼招的美國學生就不會轉,中國學生就會跳,一個原因是很多中國學生不是真的對數學很感興趣,只是作為出國跳板。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教育培養技能非常不錯,但在培養興趣方面,還是差一些。本來有些小孩對數學很感興趣,但做了幾天奧數以後,就再也不感興趣了。問:怎樣看數學對西方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