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川劇的思維方式,一之為本的含義是什麼?它是如何表現的?

2020-12-06 李洋說歷史

本文乃「李洋說科技」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川劇的藝術思維方式,表現出什麼個性或者說有什麼致思路徑呢?一之為本,是川劇藝術思維方式的突出個性或致思路徑。這裡的「一」,既體現為主體的「一」,又體現為客體的「一」,還體現為主客體互融的「一」。被川劇界尊稱為「戲聖」的康芷林,有段藝訣流傳至今。藝訣道:「重大體,盡精微,心領神會形附,貫連虛實相隨,一變應萬變。」說的是川劇表演,傳達出來的是整個川劇藝術在思維方式上的個性精神。大體,即藝術整體、生活整體、演員整體,乃至生活與藝術的關係整體、創造主體的整體、創造主體與客體的關係整體。

川劇

其中,自然包括大體與精微的關係(川劇藝術尤其講究以細微處的精妙表現大體),以及心與物的關係、神與形的關係、虛與實的關係。康芷林先生把這一切歸結為「一」與「萬」的關係,即「一變應萬變」。這裡,「一變」說的是主觀整體,「萬變」說的是客觀整體。「一變應萬變」,說的是主觀整體與客觀整體的關係。所有這些,都可以概括為一個「一」字。在川劇藝術中,主觀感應主要體現為主體的「一」字,通觀整體則體現為客體的「一」字和主客體相融的「一」字。川劇藝術思維方式的「一」之為本,其源蓋出於此。

川劇「變臉」特技

「一」字在川劇藝術中被視為本,它具有相當寬泛的內涵,而它的幾個最重要的含義,無不聯繫著川劇藝術的根本屬性。康芷林另一段藝訣說道:「演員一身藝,千古一劇情,既是劇外人,又是劇中人;劇外與劇中,真假一個人。」這裡的「一」,則涉及演員的整體技藝和素質、生活與表演藝術的關係。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瓊蓮芳在談到自己的表演藝術時,又對康芷林的「一」字的含義作了進一步的引申。將它歸結為「一套程式,萬千性格」。戲曲的程式來源於生活,又相對獨立於生活。拘泥於程式,就會脫離生活;無視程式,又會失去藝術美感。

川劇《拷紅》劇照

川劇藝術從來高度重視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塑造人物性格為重心,根據創造人物性格的需要,對程式這一藝術手段加以靈活運用,並對它進行豐富發展。這裡的「一」,包含著「萬」,「萬」又豐富著「一」。程式,作為戲曲表現形式的材料和規格,它充分體現著戲曲的總體的本質規律。瓊蓮芳留下的這條藝訣,從本質規律上反映了川劇藝術思維方式的一之為本的個性和致思路徑。還有一條藝訣也涉及川劇藝術思維方式的個性,那就是口耳流傳的「一臺鑼鼓半臺戲」,「三分唱工七分打」。

一臺鑼鼓半臺戲

乍一看,說的是鑼鼓即音樂問題,其實傳達出來的還包括對川劇藝術的節奏乃至美學精神的把握。川劇以其獨特的鑼鼓即對音樂節奏的強調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和其他戲曲劇種一樣,川劇的動作裡有舞蹈,舞蹈裡有節奏。川劇在其內部各種因素(如劇本、表演、音樂、唱腔等等)的張力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顯示出一種特別明顯、特別強烈的節奏性。而這種節奏,正與整一有關——它是戲劇過程中調動和形成統一的藝術整體的運動節律和組織原則。其中,核心的節奏是音樂節奏。

川劇鑼鼓

從整體上說,主要通過音樂節奏表現出來的川劇的節奏,體現了一種傳統的美學精神。川劇的這條藝訣對鑼鼓的強調,實際上是對「一」字的又一個內涵一—節奏的整一地強調。這種強調,從思維方式這個角度折射出了川劇藝術的美學精神。川劇藝術思維方式中的這個「一」,從根本上說,是川劇藝術整體上的根本規律的反映,它與中國傳統文化對事物的本體和規律的認識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繫。《老子》四十二章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的「道」就是「一」,「一」就是「道」,即莊子所謂「道通為一」。

川劇鑼鼓

「道」或「一」,指的是物質世界的整體,即宇宙本體,更多的情況下指的是物質世界或現實事物運動變化的普遍規律。這裡的「生」是化生即變化生成的意思。老子的這句話,說的是事物由混沌(即「一」)變化生成為萬物的過程。中國古代藝術家由此而悟到一種藝術的思維方式,即文學藝術處處將作為創作主體和創作客體的人與整個宇宙視為一個整體,進行審美通觀。如果以世間萬事萬物為「萬」,以文學藝術的特定符號為「一」,那麼,中國古代藝術家首先看到的,似乎不是它們之間的區別,而是它們之間的聯繫。

老子水彩插畫

「一」與「萬」是一個整體,「一」乃「萬」中之「一」,「萬」可於「一」中體現。陸機說:「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便是說的「一」與「萬」的這種關係。川劇藝術在自身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有意無意地強化著對這種「一」與「萬」的關係的把握,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體現川劇的整體藝術精神的一之為本的思維方式。《老子》中的上述思想,對於京劇表演藝術家們曾有所啟發。蓋叫天先生在談到練功時曾經說過,「練功的基本動作,就像音樂中的音符一樣,雖然只有1、2、3、4、5、6、7七個音符,但經過音樂家的組織、變化,就產生出千變萬化的曲調,表達各種不同的感情。

書籍《老子》

老先生們說,這叫做『一化二,二化三,三化萬物』」。這種關於表演藝術的感受,與川劇的一之為本的思維方式有接近之處,亦有較大的區別。川劇傳統戲的代表作之一《白蛇傳》的不斷整理、改編和加工而日臻精美和完善的過程,較充分地體現了川劇藝術在思維方式上的一之為本的特色。全國戲曲劇種幾乎都將《白蛇傳》這一根據傳統題材編寫的劇目作為保留劇目。然而,有些劇種在演出過程中,或側重於演繹故事情節,或側重展示演員功夫,或側重烘染武打場面。

川劇《白蛇傳》劇照

像川劇這樣從劇本的改編入手,在表導演、音樂、唱腔、武打、舞蹈和特技設計、舞臺美術等各個方面對全劇作歷史文化的、審美的總體把握和獨特處理,並在半個多世紀的歲月中長期打磨、反覆加工,不斷以新的觀念對劇目進行改造、提升,卻是絕無僅有。在川劇藝術家們的眼裡,傳統的白蛇故事這個題材是「大體」,是一戲之本,是「一」。同時,它又是「萬」——當它在舞臺上呈現為活的戲劇形態時,它的每一個有機成分,都構成「一」中之「萬」,是「大體」中的「精微」。

川劇《白蛇傳》劇照

面對這樣一種「一」與「萬」的關係,川劇藝術家們既「重大體」,又「盡精微」。更重要的是,他們始終抓住並強調一個「變」。戲劇的外在環境在變,戲劇本身也必須變。從通觀整體的角度出發,外在環境(包括文化心理環境)是「萬」,川劇是「萬」中之「一」。以川劇的「一變」,適應外在環境的「萬變」,這才有了別具一格的川劇《白蛇傳》。這川劇的「一變」,其實是一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生生不息的過程。正是這種一之為本的思維方式,使得川劇《白蛇傳》日日新,又日新,始終在觀眾心目中保持著一種新鮮感。

相關焦點

  • 法無定法是什麼含義?作為川劇藝術思維方式的個性,它如何表現?
    法無定法,是川劇藝術思維方式的又一種突出個性或致思路徑。法,在這裡可以做比較寬泛的解釋,它指的藝術思想上的模式、定則,也可以指藝術本身的一般規範、制限。川劇成為了中國傳統藝術經典代表的戲曲藝術,由於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鮮明的虛擬性、程式性、節奏性,加之歷史悠久,傳統深厚,因此,它有一整套相因成習的模式、定則、規範和制限,人們將這些統稱為「法」。
  • 吊繩子、提旭子和變臉子在川劇中有什麼含義?在舞臺上如何表現?
    《白蛇傳》王挨打時翻身而上,做出「斜吊式」、「翻江鰲式」、「倒垂式」,最妙的是在白蛇唱到「論修真你本是癲蛤蟆化變」時,王道靈倒翻過去,將繩扣於肚下,平衡作蛤蟆遊水式,把他的癩蛤蟆本相暴露無遺:什麼上仙,什麼佛祖的聖徒,不過是一隻讓人厭惡的癩蛤蟆而已
  • 如何培養數學家的思維方式?
    書中以連接極小粒子世界與極大宇宙的「幽靈粒子」——中微子為線索,通俗講解了基本粒子的發現、恆星的結構與演化等內容,並從實驗角度展現了當前物理學對深層自然之謎的追求與探索。此外,作者還講述了自己從「差生」到「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成長曆程,以及從零開始構思、建造「神岡探測器」的經驗心得。本書是用新思維去認識宇宙的科普佳作,也是一本了解科學方法與諾貝爾獎大師思考方式的啟發式讀物。
  • 作為編程教育的核心,計算思維如何培養與評估?
    「不要只是買一個新的電腦遊戲,自己做一個;不要只是下載最新的應用程式,幫助設計它;不要單純在手機上玩,編寫它的代碼。無論你在城市還是農村,電腦將是你未來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你願意工作,努力學習,未來將由你們創造。」這是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13年「編程一小時」活動開幕時發表的講話。Q:如今,K-12階段編程教育已經蔚然成風,那麼它的存在核心意義是什麼呢?
  • 芥末翻 | 作為編程教育的核心,計算思維如何培養與評估?
    「不要只是買一個新的電腦遊戲,自己做一個;不要只是下載最新的應用程式,幫助設計它;不要單純在手機上玩,編寫它的代碼。無論你在城市還是農村,電腦將是你未來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你願意工作,努力學習,未來將由你們創造。」這是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13年「編程一小時」活動開幕時發表的講話。Q:如今,K-12階段編程教育已經蔚然成風,那麼它的存在核心意義是什麼呢?
  • 如何以課程為載體讓設計思維落地?
    Design Thinking是一種思維方式,它有幾個特定的步驟,可以用於不同的項目和人。 有個比喻,Design Thinking就像一本菜譜,它會告訴你燒菜的步驟,燒的時間等等,但是每個人用它炒出來的東西都不一樣,可以有不同的口味,不同的原料和配料,而跟著這本菜譜仔細做,一般不會做得太難吃。
  • 鄧婕監製《活著唱著》亮相坎城:川劇藝術不是只有變臉和噴火
    作為一位10歲就出國的華裔青年,馬楠看待川劇有新的角度和眼光,同時也更堅持用電影的語言去聚焦表現戲劇背後人的故事。鄧婕:一開始想自己演已經闊別川劇舞臺多年的鄧婕,這次重新進入一個川劇為主題的劇組,並不是沒有被勾起「戲癮「的。從2012年看到紀錄片深受感動,到進入電影項目成為監製之前,鄧婕最初是打算和張國立搭檔來主演這部電影的。
  • 川劇變臉大師彭登懷見證張業寶收徒
    後在機緣巧合下有幸與張業寶先生相識,並為張業寶先生的過人才識和一身絕學所折服,而甘願拜在張業寶先生門下,以傳承道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國匠大師、中國玉璽第一人楊保忠先生和著名肖像詩人、書法家閻大樹先生及張業寶的師爺、世界著名川劇變臉大師彭登懷先生,分別擔任今天收徒儀式的引師、保師、代師,一同於臺上就坐並致辭。
  • 如何活用英語單詞?體會它的「語境含義」,而非死記它的漢語釋義
    比如,做一頓飯 make a meal; 倒杯咖啡 make a coffee; 編個故事 make a story; 制定一部法律 make a law。大多數中國人學英語有個習慣:背單詞就是只記它的漢語意思。比如lovely,大家背的都是「可愛的」意思。但lovely一定是「可愛的」嗎?
  • 錯位空間的概念與表現方式
    一、錯位空間的概念空間一詞在定義中是指空間上與時間上相對的一種物質客觀存在形式,但是我們對空間的理解也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中我們可以理解為宇宙,狹義中我們可以理解為自己的視覺,自己主要的空間。而錯位空間是把原有的空間打破,或者把原有的空間重構,通常是利用改變物體的形狀和透視的合理性,造成一些形體和空間的變化,使之相結合,繪製成一些看似合理又充滿矛盾的畫面。
  • 以拼多多為例,看思維定勢的影響及破解方式
    編輯導語:思維定勢,是由先前的活動而造成的一種對活動的特殊的心理準備狀態,或活動的傾向性。在環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而在情境發生變化時,它則會妨礙人採用新的方法。接下來,本文作者就以拼多多為例,看思維定勢的影響及其破解方式。
  • 一起來品味蜀風雅韻,變臉,噴火,川劇你想看的這裡統統都有
    圖片來自:蜀風雅韻官網【蜀風雅韻川劇院】川劇是四川文化的象徵,而「變臉」作為川劇的招牌絕技,是整個川劇體系的精華與核心內容之一。成都作為變臉的發祥地,有著最純正的川劇變臉演出。聽川劇來蜀風雅韻劇院是很不錯的選擇,該劇院建築古樸,有古蜀敦厚閒散之風骨,是百年興衰起伏的古典梨園。如今,蜀風雅韻會聚了川劇行業中數位名角,川劇專業程度也不容小覷,可欣賞高胡演奏、手影戲、木偶戲、川劇、小丑戲、變臉、噴火、嗩吶演奏等。從網上訂票價格不貴,還有免費供應的蓋碗茶、花生。
  • 川劇變臉的奧秘是什麼?
    它是傳統川劇(源於四川等地的戲曲劇種)的核心,其歷史可以追溯到300年前。折子戲戲劇中,本戲是一個完整全面的故事,而折子戲則是本戲裡的一個小故事。例如,戲劇《三打白骨精》就是本戲《西遊記》中的折子戲。令人稱絕的變臉在川劇界,能變臉的很多,但能稱「絕」的卻很少。
  • 李政濤:持續點亮一所學校的關鍵,在於校長的三種思維方式
    那麼,什麼是最適合於當下學校轉型性變革和校長專業成長的思維方式?整體式綜合思維、關係式思維和過程式思維等,是當今校長在日常管理中最需要的好思維方式,它們各自的相對面則是校長最需要轉變的不好的思維方式。
  • 「深度思考」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一個人的批判性思維?
    那麼尋根本源,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呢?在我看來,批判性思維是一種質疑和求證的能力,進行過批判性思維訓練的人在面對問題時不會輕易接受既有結論,而是會進一步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評估問題的深度、廣度以及邏輯性,從而得出自己的見解。
  • 什麼叫計算思維?它到底是計算機還人的思維方式?
    思維是人類所具有的高級認識活動。按照資訊理論的觀點,思維是對新輸入信息與腦內儲存知識經驗進行一系列複雜的心智操作過程。思維是複雜的心智操作過程計算思維是美國卡內基大學(CMU)的周以真(Jeannette M.Wing)教授於2006年3月首次提出的一種理論。
  • 扭曲你思維方式的6種認知效應
    然而,它們通常是用不準確的、通常是負面的方式看待現實的思維模式。 一個例子可能是認為「我是這個星球上最不幸的人」。作為這種思維的結果,或者在經歷任何其他認知影響時,你更有可能以一種更消極的方式看待事物。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看看什麼是認知影響。
  • 微觀經濟學所培養的思維方式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然後打住,因為再說下去就深了,需要一整篇文章的長度,於是借著這個機會,我想好好的談談經濟學究竟是怎麼回事。   學科中的思維角度   任何一門學科說深了都是思維方式,理工科簡單一點,都是追尋存在、正確和精確,問題擺在那裡,找到一個固定的答案。社會科學就相對複雜很多,社會科學的問題不是擺在那裡,而是需要學者自己去提,答案也並不固定。
  • 有了這本思維訓練百科全書,在遊戲中訓練大腦,一舉多得
    都說「一孕傻三年」。艾佳不以為然。因為艾佳自此就沒緩過來。有何表現?……在給孩子選DK系列的圖書時,《DK燒腦思維訓練手冊》引起了艾佳的注意:書中提到的日常遺忘引起了艾佳的共鳴,可訓練短期記憶、中期記憶、長期記憶引起了艾佳的好奇,與孩子一起通過遊戲進行思維訓練引起了艾佳的興趣,於是,艾佳也為自己挑選了這本書。
  • 語言與思維方式特性
    這個有時候表現為無原則、讓人無法意料、竭盡所能的投機性,被人詬病的制假者、各種投機行為。不過另一方面,靈活性是中國人遍布世界的商業成就的主要原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永遠比按一個統一標準行事重要,這是根植於每個說中文的人的思維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