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數學:短除法公式掌握,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問題統統解決

2020-12-05 二哥數學

眼下,五年級的學生正在學習因數與倍數的有關知識,雖然基礎知識與概念掌握的還可以,但一到具體問題時卻又有些茫然。今天,老師就用短除法公式,帶你們玩轉求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有關問題。

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時,從兩個數公有的最小質因數除起,一直除下去,直到除得的兩個商互質為止。

然而,短除法並不只是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這麼簡單。

一、分解質因數

把一個合數寫成幾個質數乘積的形式,叫分解質因數。

短除法是分解質因數的一個重要工具,把一個數從最小的質數開始短除,直至最後除得的商也是質數為止。

例:將420分解質因數。

所以420=2×2×3×5×7

二、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①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從兩個數公有的最小質因數開始除起,一直除下去,直到除得的商互質為止。

例:求36和48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所以(36,48)=2×2×3=12,

[36,48]=2×2×3×3×4=144。

也即最大公因數為短除號前面(左側)所有數字的乘積,最小公倍數為短除號外面(左側和下面)所有數字的乘積。

②求三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求兩個以上數的最大公因數的方式和上面類似,但求最小公倍數的方式略有不同。

例:求36、40和48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求最大公因數到三個數的商互質為止,而求最小公倍數到三個數的商兩兩互質為止。

三、短除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通過前面學習我們知道短除號前面所有數字的乘積為最大公因數,短除號外面的所有數字的乘積是最小公倍數,那短除之後得到的互質的商有什麼不同凡響之處呢?

互質的商不但有用,而且大有妙用,我們在解決某些問題時經常用到卻不自知,下面就讓我們用幾道例題來見證它的神奇之處。

例1、一間大廳,長12米,寬8米,要把該地面劃分成同樣大小的正方形區域,正方形的邊長最大是多少?最少可分成多少個區域?

分析:該題的第一個問很明顯就是一個求12和8的最大公因數問題,重點的是第二個問。

正方形的邊長最大為2×2=4(米),

最少可分成2×3=6個區域。

例2:將一張長為24cm,寬為18cm的長方形白紙,裁成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紙片而沒有剩餘,該正方形邊長最大是多少?最少可裁成多少份?

分析同上。

裁成正方形紙片邊長最大為2×3=6cm,

最少可裁成3×4=12份。

例3:有兩條繩子,一根長56米,一根長72米,把它們剪成相等的小段而沒有剩餘,最少可剪成多少段?每段繩長多少米?

最少可剪成7+9=16段,

每段繩長2×2×2=8米。

※△:通過上面3道例題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是剪成、裁成、劃分成正方形的,那麼最少的份數就是用短除法最後得到的互質的商的積;而如果是將線形的、條狀的物體裁剪成相等的小段,那麼最少的份數就是用短除法最後得到的互質的商的和。

例4:2020年4月1日小明、小紅、小胖三人在圖書館門口第一次相遇,經過交談,知道小明5天來圖書館一次,小紅6天來一次,小胖8天來一次,那麼至少要到什麼時候三人第二次相遇?

分析:該題是典型的求最小公倍數問題。

2×5×3×4=120天。

所以三人120天後再次在圖書館相遇。

相關焦點

  • 短除法簡單明了地說明白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一道超難判斷題
    小學數學中「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相關知識中,有一道超難的判斷題:兩個不同的數的最小公倍數一定大於它們的最大公因數。這句話是正確的。小學生一看到題目中有「一定」這個詞,就認為是錯的。小編的同行的老師們為了這個題,給學生講了很多遍,可是學生就是不明白。其實這個題目用我們計算「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短除法來講授,學生很容易明白。先以兩個相同的數為例子用短除法來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 【五年級數學微課】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數
    要想分解質因數,我們經常要用到「短除法」。如上圖第二種方法。講完這部分知識,除了讓學生知道什麼是「質因數」,「分解質因數」,還可以藉助「短除法」來求兩個及兩個以上整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同學們一定要學會用短除法分解質因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是用短除法來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 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
    公因數顧名思義就是公共的因數,由於任何非0的自然數至少都有因數1和它本身,兩個或以上的非0自然數的最小公因數都是1,所以沒有研究價值,因此,在公因數方面,我們會研究最大公因數。同理,公倍數就是指公共的倍數,由於任何非0自然數默認最小的倍數都是它本身,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沒有最大的倍數,所以我們在研究兩個或以上的非0自然數的公倍數時,只會研究最小公倍數。
  • 45和45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45和45的最大公因數是多少
    說起小學數學,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大概是大家印象比較深刻的了吧。那麼大家是否還記得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呢?45和45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是多少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 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
    一、用短除法求幾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12和30     24和36     39和78           72和84            36和60       45和60        45和75   45和60        42、105和56        24、36和48         二、用短除法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 五年級數學下冊:最小公倍數、最大公因數問題,易錯應用題型整理
    必備知識點如何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求法:短除法 例如:求24和36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所以:(24,36)=12 [24,36]=72求公因數、公倍數易混淆的應用題型一個班的同學去春遊,去時12個人坐一個車剛好
  • 求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求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是小學數學分數中通分和約分中的內容;首先,我們來複習一下它們的定義。最小公倍數:是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然數中,共有倍數的最小的數。最大公因數:也稱最大公約數,最大公因子。指兩個或兩個以上整數中共有約數的最大的數。
  • 每日一練: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一)
    因數與最小公倍數(一)   如果一個自然數a能被自然數b整除,那麼稱a為b的倍數,b為a的因數。在所有因數數中最大的一個公因數,稱為這若干個自然數的最大公因數。  如果一個自然數同時是若干個自然數的倍數,那麼稱這個自然數是這若干個自然數的公倍數。在所有公倍數中最小的一個公倍數,稱為這若干個自然數的最小公倍數。自然數a1,a2,…,an的最小公倍數通常用符號[a1,a2,…,an]表示,例如[8,12]=24,[6,9,15]=90。常用的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是分解質因數法和短除法。
  • 小學數學知識點每日推薦3: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
    今日推薦3: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1.定義公因數(公約數),是一個能被若干個整數同時均整除的整數。如果一個整數同時是幾個整數的因數,稱這個整數為它們的「公因數」;公因數中最大的稱為最大公因數(最大公約數)。2.求最大公因數的方法方法一:質因數分解法全部共有的質因數(公有質因數)相乘的積就是這幾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 小學數學知識點每日推薦4: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
    2.求最小公倍數的方法方法一:質因數分解法全部公有的質因數和各自獨立的質因數,它們連乘的積就是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例:用質因數分解法求15和18的最小公倍數。3×5×2×3=90第二步:15和18的全部公有的質因數是3,15分解質因數後去掉全部公有的質因數3,還剩下獨有的質因數5,18分解質因數後去掉全部公有的質因數3還剩下獨有質因數2、3,求積。15和18的最小公倍數是90。
  • 你會用「短除法」來解決問題嗎?
    二、用短除法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定義是: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求幾個數最小公倍數的方法,可以用分解質因數的方法,先找出幾個數公有的質因數,再找出各自獨有的質因數,把這些質因數連乘起來,最後得出的積就是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 大數的最大公因數,課本裡學的短除法有難度,用輾轉相除法很容易
    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是小學五年級的內容,小學教材中,都是採用短除法來計算的。短除法計算最大公因數簡單明了,速度快。但是,對於一些比較大的數,如求8251和6105的最大公因數,我們就不太好找出它們公有的因數,用短除法時,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 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知識整理
    1、一個數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一個數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一個數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
  • ...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13和91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是多少
    公倍數和公因數是數學的計算中非常重要的兩個概念,學好這兩個知識點對我們學好數學來說有很大的幫助。那麼13和91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是多少呢?13和91的最大公因數是13,最小公倍數是91。
  • 如何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
    【求最小公倍數的方法】:(1)用分解質因數的方法,把這兩個數公有的質因數和各自獨有的質因數相乘。(2)用短除法的形式求。(3)特殊情況:如果兩個數是互質數,那麼這兩個數的積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如果兩個數中較大的數是較小的數的倍數,那麼較大的數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 64和24的最大公因數 64和24的最大公因數有什麼
    最大公因數是小學重點掌握的知識,在初中數學學習中,也是很多重點知識點的學習根基,很多人不知道64和24的最大公因數是多少。下面就來看看64和24的最大公因數。通過對64和24的公因數計算得出,64等於2×2×2×2×2×2,24等於2×2×2×3,所以最大公因數就是2×2×2等於8,最小公倍數等於2×2×2×2×2×2×3=192。  計算最大公因數的方法有:  1、關係判斷法:兩個數互質時,它們的最大公因數就是這兩個數的乘積;兩個數成倍數關係時,它們的最大公因數就是其中較小的那個數。
  • 五年級數學下冊最小公倍數的多種求法,這種方法一定要讓學生掌握
    最小公倍數是五年級數學下冊分數這一章中比較重要的內容,他也是學生學習通分的基礎,使學生靈活掌握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求法,對以後學生學習分數的加減運算打下牢固基礎。概念:兩個數的公有倍數叫做它們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公倍數叫做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 80和90的最大公因數 80和90的最大公因數是幾
    公因數是小學數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知識點,幾個數公有的因數叫這些數的公因數,最小公因數一般是1。你知道80和90的最大公因數是多少嗎?80和90的公因數分別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80和90的最大公因數是10。其中80=2x2x2x2x5,90=2x3x3x5,所以80和90的最大公因數是2x5=10。
  • 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
  • 三個數如何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很多同學對於兩個數求解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是相當熟練了,那麼三個數如何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呢?我們今天通過一個例題,來學習一下三個數求解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好了,直接看題吧(ω)hia例題:求12、14和42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