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第一條高鐵動工 中企競標因溫州動車事故變數大

2020-12-04 搜狐網

  當地時間1月6日,加州州長布朗(左三)參加加州高鐵動工儀式,並在鐵軌上簽名。

  美國第一條高鐵討論了30多年終於動工,中國北車競標變數大

  據新華網洛杉磯1月6日消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政府高鐵局當天在該州弗雷斯諾市的高鐵車站舉行了加州高鐵動工儀式。1月5日宣誓第四次就任加州州長的傑瑞·布朗、聯邦環保署署長吉娜·麥卡錫等官員參加了加州高鐵動工儀式。

  計劃中的加州高鐵項目是美國第一條高速鐵路,全長約1287公裡。第一段高鐵長約650公裡,其投資總額約680億美元,從南至北經中部農業區貫穿加州,連接洛杉磯、舊金山等大都市。後期將最終到達最南端的美墨邊境城市聖地牙哥,共設24站。通車後,加州高鐵時速約352公裡,從洛杉磯到舊金山,兩地單程車距將由原來的9小時縮短為2小時40分鐘。

鐵軌上的籤名。

  由於各地建設條件不同,整個工程分成10個路段。率先開工的將是相對地廣人稀的中部梅塞德至福瑞斯諾路段中的46公裡部分,從馬德拉至福瑞斯諾。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布朗在第一次擔任加州州長時就提出了加州高鐵建設計劃。但該計劃在30多年中遭遇了諸多阻礙

  首先是所需資金長期得不到解決。直到2008年11月,該高鐵項目通過了民眾投票表決,可以利用州政府發行的99.5億美元債券和部分聯邦撥款進行前期工作。

  2010年聯邦政府同意為建設初期工程撥款32億美元,但是州政府必須提供相應資金,在2017年9月30日前完成約定工程。2012年7月,經加州議會通過,布朗籤署了用45億美元州政府債券和32億聯邦撥款中的大部分,建設加州中部梅塞德經福瑞斯諾至貝克斯菲爾德兩個路段總長約280公裡的鐵路。但是這些資金與整個工程的預計造價680億美元相比還很懸殊,其餘部分尚無著落。

  其次,由於美國大部分土地為私有,即使在人煙稀少的中部,高鐵建設也需購買大量地塊。例如從福瑞斯諾至貝克斯菲爾德的183公裡鐵路,加州高鐵局需購買約1700個有關地塊。兩年來,按計劃應該已經購買的近400個地塊實際只購買了近百個。

  此外,加州的公共運輸網絡覆蓋不完全,出行總是至少有一英裡(約1.6公裡)搭乘不上公共運輸工具,步行又太遠,所以最終還是得選擇開車。受此限制,加州高鐵建設困難重重,民眾對此積極性不高,相應的政治阻撓也較大。

  但是,布朗初衷不改。他在動工儀式上說:「我沒想到花了這麼長時間……我會盡一切努力確保實現目標。」他歷數高鐵在防治空氣汙染、節約土地、減少公路交通壓力等方面的好處,認為高鐵將是連接加州南北各地人民、傳承給子孫後代的偉大工程。

  他在講話中還表示,加州高鐵將百分之百使用可再生能源。

  此外,布朗對中國高鐵的關注也由來已久。中新社稱,2011年,布朗第三次當選加州州長,曾率團到中國訪問,考察高鐵,並與中國相關部門接觸。2013年4月,布朗再次訪問中國,並乘京滬高鐵奔赴上海,這是他是第一次乘坐中國高鐵。從現場圖片可以看出,布朗在車廂裡興奮地來回走動,不時與中國乘客握手,並對中國高鐵列車的速度、服務等稱讚有加。

  另據央廣網1月6日消息,美國加州高鐵快要進入發標階段,各國和地區參於競標的製造商都在密鑼緊鼓地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美國太陽集團發言人孫告訴記者,美國太陽集團和中國唐車公司作為已經入圍10家候選人名單。

  中國唐車公司隸屬正在和中國南車合併的中國北車集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美國加州當局將採用專家組意見,增加了「美國製造、美國採購」和 「安全可靠性」的要求。

  據一名業內資深人士透露,此次評選,並不是以價格高低為主要考慮。去年,巴西高鐵當局把「凡是過去五年內車輛發生過重大事故的製造商或營運商不能參與競標」作為關鍵指標放入標書中,南車「7·23」甬溫線旅客列車特別重大事故使得中國高鐵被擋在門外。這也是此次美國加州當局專家組建議增加「安全可靠性」要求的背景因素之一。

  市場人士指出,即便中國企業如願入圍,加州高鐵建設困難重重,環境問題、民眾反對聲,都可能讓造價飆升。

business.sohu.com true 財經綜合報導 http://business.sohu.com/20150107/n407613694.shtml report 2399 當地時間1月6日,加州州長布朗(左三)參加加州高鐵動工儀式,並在鐵軌上簽名。美國第一條高鐵討論了30多年終於動工,中國北車競標變數大據新華網洛杉磯1月6日消息,

");}

相關焦點

  • 王夢恕為什麼只給溫州動車事故調查報告打60分
    10年前,2008年8月1日,我國第一條設計時速350公裡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開通運營。10年後,中國高鐵裡程達到2.5萬公裡,成為世界上高鐵裡程最長、運輸密度最高、成網運營場景最複雜的國家。這一消息極大地刺激了國際高鐵巨頭們的神經。據業內人士回憶,當時,包括德國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和加拿大龐巴迪在內的國際名企都參加了競標。競標的過程充滿懸念和戲劇性。憑藉國際大佬的地位,德國西門子向中國開出了「天價」轉讓費:每列原型車的價格3.5億元人民幣,而技術轉讓費高達3.9億歐元,相當於39億元人民幣。此外,他們對標書不響應之處多達50餘項。
  • 溫州動車事故一周年:中國高鐵減速「療傷」
    新華網浙江頻道7月23日電(記者章苒、張遙)2011年7月23日,兩歲半的小倖存者項煒伊在回家的旅途中失去了父母。不過,母親留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後一條微博,在過去的一年裡,幾乎每天都被訪問——迄今已經轉發五萬次,評論十二萬條。「沒事就來這裡看看你們,你們的女兒很好,安心!」
  • 中國高鐵重回「350」時代 當年降速是因動車事故嗎
    從350降到300,再從300提到350,有人首先會聯想到發生在2011年7月23日的「溫州動車事故」,進而對高鐵提速及其安全性產生質疑。  也有人發問:中國高鐵短短幾年就已經躍居世界最高水平了,如今又更上一層,是不是發展太超前了?  還有人關心高鐵提速後票價是否會大幅上漲,會給社會帶來什麼重大改變,等等。
  • 媒體呼籲儘快公布溫州動車事故原因並啟動問責
    7月23日20時27分,網友「Smm_苗」(微博)發出第一條現場微博:「狂風暴雨後的動車這是怎麼了?爬得比蝸牛還慢……可別出啥事兒啊。」網友@羊圈圈羊(微博)7月23日 20:47 發出的一條求救微博:「求救!動車D301現在脫軌在距離溫州南站不遠處!現在車廂裡孩子的哭聲一片!沒有一個工作人員出來!快點救我們!」
  • 溫州動車事故之怮:7·23成「妻兒散」
    首席記者/楊江「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發生後,浙江省省委組織部部長蔡奇在騰訊微博上說:「這麼大的事故,怎能歸咎於天氣和技術性因素?又該誰來埋單?鐵道部門應痛定思痛,從中汲取深刻教訓:鐵路再提速,也要安全第一!生命傷不起啊!」這位在網民中頗有影響力的官員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 中國高鐵重回「350」時代!當年降速是因為「溫州動車事故」嗎?
    這也就是說,降速6年後,中國高鐵將在不久後重回「時速350」時代!從350降到300,再從300提到350,有人首先會聯想到發生在2011年7月23日的「溫州動車事故」,進而對高鐵提速及其安全性產生質疑。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原因可能為遭雷擊後失去動力
    《南方》雜誌資深時政記者李焱鑫發微博稱,給北方某鐵路局動車檢修所一工程師打電話,他大致描述了事故原因:D3115次屬南昌局管轄,在溫州遭遇雷擊停車,雷擊破壞了列車的信號釋放系統,導致鐵路無法檢測有車停在路軌,D301次屬上海局,正常運行,迎頭追尾。目前中國動車班次較密,一條鐵軌上,車間距離為10分鐘路程。
  • 723動車追尾事故原因深究:「不可能」的事故
    「雷擊說」 甫一出籠,即引起廣泛質疑——即使因雷擊導致前面動車失去動力停車,由於動車有自動防護系統 (ATP),後面的車也不應該撞上,而是在距其一定距離時自動剎車。西南交通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郭進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由於動車的速度很快,所以不能靠人來進行車速的控制,而是ATP設備自動控制車速保障安全。」
  • 溫州動車事故死亡人數達40人 賠償提高至91.5萬
    2011年7月25日晚20點30分,浙江溫州,上千市民自發來到世紀廣場點燃蠟燭、放飛孔明燈,祭奠動車追尾事故中的遇難者,為傷者祈福。動車事故死亡人數升至40人 福建籍乘客搶救無效亡  29日上午從溫州市殯儀館傳出消息,「7·23」溫州動車事故中一福建籍乘客陳偉在溫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搶救無效,於7月28日晚上10時45分左右被宣布死亡,並於29日凌晨2時左右被送到溫州市殯儀館。至此,「7·23」溫州動車事故死亡人數已經升至40人。
  • 7-23動車事故之後:3年來的中國高鐵
    事故之後,龐大的高鐵投資計劃從一年前的峰值被腰斬。鐵道部被分拆,行政部門成為交通部的一部分——國家鐵路局;鐵路總公司宣告成立。  事故並不是大整肅的開端,因為鐵道部前部長劉志軍已於事故前被抓。
  • 鐵道部就動車甬溫線事故情況答新華社記者問
    這樣就需要將橋下較完整的車廂整體外移,對散落的部件,包括撞碎的車頭部件,採取外移併集中堆放在取土坑中,為吊車作業騰出場地。所有部件和車體絕沒有實施掩埋,更不存在銷毀證據的問題。現場搜救工作結束後,車體和集中在取土坑中的零散部件,被統一轉運至溫州西站,作進一步調查處理。
  • 日本斥巨資在印度修高鐵,列車的配圖卻用的和諧號
    讓這一刻成為高鐵發展進程的起始點 說起來,印度高鐵項目的競標就搞了好幾年,角逐主要發生在中國與日本之間,2015年時中國一度率先取得了印度高鐵項目可行性研究的競標。但是當地時間2015年12月13日,同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訪印度期間,印度方面表示將選擇「貸款政策更為優惠」的日本提案。
  • 7·23動車事故9周年,降速降標真的都是這次事故導致的嗎?
    2011年7月23日晚20時30分05秒,甬臺溫鐵路溫州境內由北京南開往福州的D301次列車與杭州開往福州南的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此次事故造成D301(CRH2E當擔)第一至第四位車廂脫軌,D3115(CRH1B當擔)第十五至第十六位兩節車廂脫軌,40人死亡,172人受傷,中斷行車32小時35分的重大損失。
  • 甬溫線動車追尾事故致35人死亡192人受傷
    中新社溫州7月24日電(記者 江耘 李飛雲)24日晚上10時43分,浙江省「7 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在溫州舉行了首次新聞發布會。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發布最新傷亡數據:目前此次追尾事故共造成35人死亡,192人受傷,目前還有132人住院治療。  此次新聞發布會是事故發生後,首次正式公開的新聞發布會。
  • 溫州動車追尾4大釋疑:事故次日掩埋車頭被制止
    此時,考慮到車廂裡可能還有倖存者,吊動車廂會造成再次傷害,且在吊動過程中,也可能會造成遺體、遺物從車廂裡滑落。因此,決定在橋上對D3115次列車16號車廂搜救完畢後再吊離。最終受損車頭及散落部件未被掩埋,並於7月25日22時運往溫州西站集中存放、專人看管。經調查,組織挖坑時,橋下事故車輛人員搜救工作已經完成、現場勘查已經結束、相關物證已經提取。11時10分,受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委派,張德江副總理抵達溫州。當看到一個坑內堆放的列車殘骸時,他明確指示:「殘骸不能埋。要做好現場保護和事故車輛的妥善保存,為事故調查分析提供條件。」
  • 甬溫線動車事故中被埋車頭去向何方
    7月26日,吊車將事故現場的車頭殘片吊至大型運輸車輛上新華社記者 王定昶 攝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車輛經過近24小時的清理工作,26日深夜已經全部移出事故現場,之前埋下的D301次動車車頭也被挖出運走。     26日16時30分許,最後一節比較完整的動車車體蒙著尼龍布用平板卡車運離現場。
  • 紀念溫州動車事故微電影《如果723》9日公映
    紀念溫州動車事故微電影《如果723》  羊城晚報訊 (記者 何裕華)以不存在的「如果」,紀念「7·23」動車追尾事件。據悉,該片將於9月9日在澳亞衛視以及全國各大視頻門戶網站公映。  在首映現場,記者了解到,《如果723》主要以四個故事展開述說,分別展現了事故中的親情、愛情、友情、家庭等情感,包括小伊伊、朱平等的真人真事以及兩個新編故事。
  • 7-23溫州動車事故死亡人數升至40人(圖)
    中新網溫州7月25日電(記者 江耘 夏毅)浙江溫州「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遇難者家屬對屍體進行辨認後悲痛不已。目前事故遇難人數已上升至39人。圖為家屬在溫州市殯儀館。江耘 攝  中新網溫州7月29日電 (記者 陳國亮 成效偉)記者29日上午在溫州市殯儀館採訪時得知,「7·23」溫州動車事故中一福建籍乘客陳偉在溫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搶救無效,於7月28日晚上10時45分左右被宣布死亡,並於29日凌晨2時左右被送到溫州市殯儀館。
  • 溫州動車事故列車司機身亡 最後時刻緊急制動(圖)
    D301次動車組福州機務段動車司機潘一恆(資料圖)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中D301次列車司機潘一恆緊急制動英勇犧牲  7月23日晚,杭深線D301次列車與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
  • 廣西的動車和高鐵的速度為什麼慢?這裡有你沒聽過的原因
    很多人都抱怨說,廣西境內的動車和高鐵速度太慢了。廣西境內的高鐵動車多數最高速度只在200km/h,而外省的最高可達350km/h。有的媒體甚至匯總了國內高鐵的時速表,發現廣西境內高鐵速度倒數,基本可稱為「龜速」高鐵。